彩带范文网综合范文其他范文内容页

2023年叶公好龙教案幼儿(五篇)

2024-05-04其他范文下载文档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叶公好龙教案幼儿篇一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叶公好龙”这个成语。知道成语的故事内容以及成语意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学习故事的能力、动手创作能力、画面线条的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叶公好龙的故事内容以及主要角色的造型特点。

难点:画面主要角色的造型把控、线条运用能力,并把故事中所讲述的内容充分表现在画面上。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前搜集各种叶公好龙故事视频以及关于成语的介绍。叶公好龙的主要角色形象图片,线描造型。

四、教学过程:

1、导入:视频故事欣赏。(欣赏前告诉学生看完后要讲出故事内容。)让学生以更为直观的形式理解这个成语的由来。

2、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叶公好龙的故事。讲解这个成语所要表达的意义。

3、欣赏叶公好龙的一些代表画作。并让学生自己观察画中主角叶公、龙的动态造型。(提问:如果用单纯的线描自己应该着重描绘哪些部分。)

4、着重观察龙的外形特点,以及动态造型。(并让学生总结特点。)

5、通过龙的线描图片让学生知道从何入手进行绘画。

6、本课总结:回顾叶公好龙的故事大概中的重点,并以此为创作绘画内容。主角的造型特点的总结,如何用线描把这些特点都描绘出来。画面安排之场景的描绘。最后布置创作说明,开始进行创作。

五、评价展示:课程结束前,让学生们对自己画的线描故事进行评价,最后老师评出把故事内容在画面上表现最生动的作品,进行点评,使学生们有一个评判标准,学会对自己的画面作总结

叶公好龙教案幼儿篇二

叶公好龙

一、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故事吗?(学生自由回答学过的寓言故事《刻舟求剑》《郑人买履》等。)

2、谁能说一说这些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指名学生回答)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古今文对照的寓言故事《叶公好龙》。《叶公好龙》选自西汉刘向所编撰的《新序》。

(板书课题)“叶公”是谁?“好”怎么读?什么意思?叶公和龙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大家读了课文就能有一定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师:好知道了课文题目的意思,我们来看一下课文主要写的什么内容。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古文(2)古今对照,理解古文含义(3)阅读金钥匙,了解古今字义的不同

(4)叶公好龙有哪些表现?分别在两段文章中画下来(5)叶公见到龙有哪些表现?分别在两段文章中画下来 1.集体检查(小黑板出示):

辩字义:我们先来看一下课文下面的金钥匙(读金钥匙),从金钥匙中我们知道了这里的“写”在古代是画的意思,“走”在古代是跑的意思。

牖:you 窗户。

窥:kui 偷看。

凿:zao 凿子,(挖槽或穿孔用的)一种工具。

写:古时候是“画”的意思。走:古时候是“跑”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感悟寓意。

师:好,下面我们继续来读课文,指名读文,集体评价 1,结合译文,理解古文。

2,从哪些句中看出叶公非常喜欢龙?

板书: 非常喜欢:钩以写龙 凿以写龙 屋室雕纹以写龙(指名回答)

现在我们就去叶公家里面参观参观,叶公家里面怎么样?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

参观了叶公家里之后,你有什么感觉?(叶公的家里到处是龙,他真的非常喜欢龙)

大家想一想,叶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3,天上的龙听说了叶公的事,真的就来了。叶公见到龙有哪些表现?

板书:见真龙:弃而还走 失其魂魄 六色无主(指名回答)请大家看看,这几句里面哪一些是写叶公的神态的?哪一些是写叶公的动作的?画出来

动作:弃而还走 谁能来模仿一下他的动作? 神态:失其魂魄,六色无主 谁能来描述一下他当时的样子?

看了这段描写你有什么感觉?(叶公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是似龙非龙的东西)

大家再想想看,这条龙见了叶公的样子会怎么怎么说? 3挖掘寓言的寓意

我们中国人可有一句话,听其言,还要观其行。下面我们不妨把叶公好龙的表现和叶公见龙的表现联起来读一读。(相机潜移默化的进行背诵训练)

叶公好龙:钩以写龙 凿以写龙 屋室雕纹以写龙 叶公见龙:弃而还走 失其魂魄 六色无主 这回对比一读,你们有没有什么想问叶公的? 相机追问:

叶公到底是好龙还是不好龙呢?请大家给叶公下个结论吧。相机板书

结论: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为什么这么说呢?

好夫似龙而非龙者是什么?谁来说说?

如果请你用一个数学符号连接上面两段叶公的表现,你会选择哪个?

这个不等号是什么意思? 大家想想看,叶公的故事是真的吗?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故事呢?在生活中有没有叶公的人呢?

四,总结

叶公好龙的故事已经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比喻像叶公这样的人,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但实际上并不真喜爱。用来讽刺那些言行不一致的人,告诉我们,做人要做表里如一的人。

五,布置作业

叶公好龙教案幼儿篇三

《叶公好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叶公好龙》是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主要写了古代的春秋时期,陈国有个叶公,他非常喜欢龙,他家里的梁、柱、门、窗和日用摆设上都雕刻着龙,连衣服被子上也绣着龙,屋里墙壁上也画着龙。天上的真龙知道了,很感动,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这条真龙的龙头从窗户探进来,龙尾拖在厅堂里。叶公一见,吓坏了,呼叫着逃走了。现在这也是一个成语,比喻表面爱好某种事物,而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学情分析:

本册书安排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再次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这篇课文短小精悍,文字比较浅显,借小喻大,寓较深的道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具有鲜明的训诫性、讽刺性和哲理性,适合小学生学习。作为五年级的孩子,这是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寓言故事,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有了一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理解、诵读等方面并不会感到困难。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其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故事意思,体会出课文蕴涵的寓意,从而教育学生要表里如一。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复述故事。

4、搜集与龙有关的寓言、成语或故事等。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等。教学重点、难点:

虽然学生接触过古文,但是它与白话文相比,在用词造句上还是截然不同的。学生能否正确的断句,流利的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因此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的重点。从理解课文来看,难点在于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中蕴涵的深刻道理。由此可见,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利用课件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画面,创设情境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是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的关键。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缺少龙的十二生肖的图片导入本课话题“龙”。

“龙去哪儿了呢?”“原来这条龙去了一个叫叶公的家里”从而导入《叶公好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了解出处

(插入幻灯片)《新序》:我国一部古书的名称,是西汉著名经济家、散文家刘向编辑的。书中记述了许多历史故事。

三、解题

(一)好:喜好,hào

(二)了解叶公:(插入幻灯片)叶公,原名沈诸梁,字子高。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公元前524年沈诸梁受封于叶(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史称叶公。叶公是全世界叶姓华人的始祖,也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叶地第一任行政长官。

四、出示自学导航,小组合作学习

完成合作探究1.解释词语:窥、牖、施、走、写、闻 完成合作探究2.这篇寓言讲述了什么故事?

五、各小组成果展示:

(一)释义 窥:探望、偷看 牖:窗户

施:读yì,伸出、延伸,这里可译为拖着 闻:听说 师:注意

(二)师补充(插入幻灯片)金钥匙:

古今异义:同一个字,古代意思和今天的意思不同。写:古意:画;今:书写。走:古:跑;今:走。

(三)带着理解读课文。

注意断句。(插入幻灯片)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四)幻灯片出示译文

(五)小组展示成果二

(幻灯片)内容提要:一个叫叶公的人,非常喜爱龙,待真龙赶来看他时,他却吓得失魂落魄而逃。

六、合作探究

(一)(插入幻灯片)完成合作探究3.问题(1):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叶公非常喜欢龙? 问题(2)叶公真的喜欢龙么?见到真龙时叶公怎么样?

(二)成果展示:

叶公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内雕纹以写龙。叶公见龙:弃而还走,失其魂魄,六色无主

(三)发现问题:叶公到底是喜欢龙还是不喜欢龙呢?

得出结论: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是似龙非龙的东西。(板书:表面上——喜欢 实际上——不喜欢)

(四)七、表演:《叶公好龙》 甲:独白 乙:扮演叶公,丙:扮演真龙

全班:作者发出议论一句

八、说一说:你觉得叶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提示:表里不

一、言行不一致

九、口语交际: 你想对叶公说些什么?

生活中有没有像叶公这样的人?

十、小结: 这节课我学到了:

叶公好龙:讽刺表面爱好某种事物而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的人。为人处世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

十一、作业:

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

叶公好龙教案幼儿篇四

《叶公好龙》教学设计

龙江路小学(南区)

杜军平

教材分析

《叶公好龙》是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主要写了古代的春秋时期,陈国有个叶公,他非常喜欢龙,他家里的梁、柱、门、窗和日用摆设上都雕刻着龙,连衣服被子上也绣着龙,屋里墙壁上也画着龙。天上的真龙知道了,很感动,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这条真龙的龙头从窗户探进来,龙尾拖在厅堂里。叶公一见,吓坏了,呼叫着逃走了。现在这也是一个成语,比喻表面爱好某种事物,而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学生分析

本册书安排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再次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这篇课文短小精悍,文字比较浅显,借小喻大,寓较深的道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具有鲜明的训诫性、讽刺性和哲理性,适合小学生学习。作为五年级的孩子,这是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寓言故事,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有了一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理解、诵读等方面并不会感到困难。教学设想与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其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故事意思,体会出课文蕴涵的寓意,从而教育学生要表里如一。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复述故事。

4、搜集与龙有关的寓言、成语或故事等。教学准备

课件、录音机等。教学重点、难点

虽然学生接触过古文,但是它与白话文相比,在用词造句上还是截然不同的。学生能否正确的断句,流利的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因此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的重点。从理解课文来看,难点在于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中蕴涵的深刻道理。由此可见,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利用课件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画面,创设情境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是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的关键。教学过程

一、成语入手,激趣导入

1、交流课前搜集情况,引出课题。同学们,能说出有关龙的成语或诗词吗?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板书:叶公好龙。

2、点出课题,激发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龙有关的寓言故事。“叶公”是谁?“好”是什么意思?应读几声?想不想知道叶公和龙之间了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寓言,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音。(让生自由读,这里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读文、认字。提示学生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或不会读的句子,可以查一查字典,可以问一问老师,也可以联系上下文猜一猜。)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谁来把这些生字读给大家听听?字音都读准了吗?同位之间互相读一读,教师巡视,听出不准的字音,及时纠正。全班齐读一遍。

3、读文感知意思。谁能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认真听,每一句话都读对了吗?再找学生读,评价、纠正;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全班齐读,边读边体会课文的大体意思。

三、回顾学法,合作解疑。

1、前后联系,总结学法。请同学们回想:我们上学期在学习《刻舟求剑》一课时,是怎样解决难读、难记、难懂的句子的?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出学习古文的许多好的方法。

2、由难入手,自主提出问题。课文的大概意思差不多读懂了,能大胆地告诉老师在预习、读书时遇到的难题吗?学生边说,教师边把重点句、词或共性的问题写在黑板一角。

3、运用方法,自主、合作译文。(课件出示古文)刚才,我们一起总结了许多好的学习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用,就用哪种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当然,也可以提出你的问题在小组里解决。下面我们来个小比赛,看看哪个小组自学得好自学得快。老师也参与到你们中间。

4、集体讨论,研读探究。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你都解决了吗?你解决了哪个问题?(学生可能谈到的词句:“写龙”、“窥头与牖”、“施尾于堂”、“失其魂魄”、“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w”)你是怎么理解的?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这个句子呢?你能把它读给大家听听吗?

同学们,还有哪些问题你是通过学习,自己解决了?你也可以提出来考考大家。

老师这里也有问题,看谁能解决?⑴、有些字的字义,古代与现代有很大不同,你能找出有哪些字吗?⑵、“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谁把它读给大家听听?

四、由文明理,拓展延伸

1、回归整体,挖掘寓意。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则寓言写了个什么故事?你觉得叶公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他身上你想到了什么?

2、联系生活,拓展开去。同学们,你喜欢叶公吗?为什么?你想对叶公说点什么?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叶公这样的人?展开想象:真龙回到天上以后,会怎样想?叶公回家之后又会怎样做?

五、演一演,背一背

下面我们请两位同学上台来演一演这则寓言。第一次可以先用现代话演,然后启发学生:如果用古文来演效果肯定会更好,怎么样,有信心吗?在此基础上,促使全班学生都能背过。

六、探究作业

1、把《叶公好龙》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并考考他们。

2、给叶公写信,告诉他如何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

3、继续收集与龙有关的资料,办一次“我所知道的龙”手抄报。

教后反思

在新课标基本理念的指导下,精心组织学习活动,关注过程,为学生提供一个交互式的学习的平台,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全班合作,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乐读趣学自主感悟。

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因此,在朗读上必须有时和量的保证。特别是小学生,接触文言文不多,更应该多读少讲,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明理,从而丰富语文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叶公好龙教案幼儿篇五

叶公好龙

教材分析:

《叶公好龙》是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主要写了古代的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叶公,他非常喜欢龙,他家里的梁、柱、门、窗和日用摆设上都雕刻着龙,连衣服被子上也绣着龙,屋里墙壁上也画着龙。天上的真龙知道了,很感动,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这条真龙的龙头从窗户探进来,龙尾拖在厅堂里。叶公一见,吓坏了,呼叫着逃走了。现在这也是一个成语,比喻表面爱好某种事物,而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其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故事意思,体会出课文蕴涵的寓意,从而教育学生要表里如一。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复述故事。

4、搜集与龙有关的寓言、成语或故事等。教学重点、难点:

虽然学生接触过古文,但是它与白话文相比,在用词造句上还是截然不同的。学生能否正确的断句,流利的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因此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的重点。从理解课文来看,难点在于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中蕴涵的深刻道理。由此可见,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利用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画面,创设情境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是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的关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图片,资料。教学过程:

一、成语入手,激趣导入

1、交流课前搜集情况,引出课题。同学们,能说出有关龙的成语或诗词吗?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叶公好龙。

2、点出课题,激发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龙有关的寓言故事。“叶公”是谁?“好”是什么意思?读几声?想不想叶公和龙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寓言,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音。(生自由读,这里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读文、认字。提示学生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以查一查字典可以问一问老师,也可以联系上下文猜一猜。)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谁来把这些生字读给大家听听?字音都读准了吗?同位之间互相读一读,教师巡视,听出不准的字音,及时纠正。全班齐读一遍。积累词语。

3、读文感知意思。谁能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认真听,每一句话都读对了吗?再找学生读,评价、纠正;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全班齐读,边读体会课文的大体意思。

三、回顾学法,合作解疑:

1、前后联系,总结学法。请同学们回想:我们上学期在学习《刻舟求剑》一课时,是怎样解决难读、难记、难懂的句子的?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出学习古文的许多好的法。

2、由难入手,自主提出问题。(课文的大概意思差不多读懂了,能大胆地告诉老师在预习、读书时遇到的难题吗?学生边说,教师边把重点句、词或共性的问题写在黑板一角。)

3、运用方法,自主、合作译文。(课件出示古文)刚才,我们一起总结了许多好的学习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用,就用哪种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当然,也可以提出你的问题在小组里解决。下面我们来个小比赛,看看哪个小组自学得好自学得快。老师也参与到中间。

4、集体讨论,研读探究。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你都解决了吗?你解决了哪个问题?(学生可能谈到的词句:“写龙”、“窥头与牖 ”、“施尾于堂”、“失其魂魄”、“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你是怎么理解的?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这个句子呢?你能把它读给大家听听吗? 同学们,还有哪些问题你是通过学习,自己解决了?你也可以提出来考考大家。老师这里也有问题,看谁能解决?⑴、有些字的字义,古代与现代有很大不同,你能找出有哪些字吗?⑵、“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谁把它读给大家听听?

四、由文明理,拓展延伸:

1、回归整体,挖掘寓意。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则寓言写了个什么故事?你觉得叶公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他身上你想到了什么?

2、联系生活,拓展开去。同学们,你喜欢叶公吗?为什么?你想对叶公说点什么?展开想象:真龙回到天上以后,会怎样想?叶公回家之后又会怎样做?

3、下面我们请两位同学上台来演一演这则寓言。第一次可以先用现代话演,然后启发学生:如果用古文来演效果肯定会更好,怎么样,有信心吗?在此基础上,促使全班学生都能背过。

五、朗读并背诵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叶公喜欢什么样的龙?从什么地方能看出来?

3、当见到天龙来的时候,叶公又是什么样的表现?从课文中找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4、他到底喜欢什么?从课文中找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六、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

在生活中有没有叶公这样的人?你见过吗?结合实际谈一谈你自己的感受。

七、拓展阅读:(一)、自相矛盾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2.译文:楚国有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他)称赞他自己(的盾)说:“我这盾牌的坚固,没有东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称赞他的矛说:“我这矛的锋利,对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有人说:“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会怎么样?”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

3.这说明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二)、执竿入城

1.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2.译文: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但是我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于是依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3.从这些故事中,你有什么收获?你明白了什么?

八、小结:

浅谈学习寓言故事的心得体会。(学生自由发言)

九、作业设计:

1、把《叶公好龙》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并考考他们。

2、给叶公写信,告诉他如何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

3、继续收集与龙有关的资料,办一次“我所知道的龙”手抄报。

板书设计:

叶公好龙 走——跑 非好龙 写——画 好似龙而飞龙者也

教学反思:

从《叶公好龙》的学习中,我体会到这些故事对于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但是这种文体离我们的孩子比较久远,学起来还是有难度的。于是我在教学时尽量让同学们感觉到它的故事性,具体是这样教学的:先是揭题,通过题目,让学生迅速掌握本则寓言要讲述的大致内容,讲的是一个叫“叶公”的人“喜欢(好)”“龙”的故事。这可以说是文章的脉路,让学生沿着这条脉路自己去读,自己想,最后归纳出寓意,这样可以避免传统教学中的不必要的分析和乏味的说教。学习寓言最重要的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寓意,还要让学生深刻理解这则寓言的现实意义,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因此,教学中要想让学生理解寓言并对寓言产生浓厚兴趣,并激发他们在课外自我学习的动力,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探索生活中有没有“叶公好龙”的现象,都表现在哪些人的身上,又有哪些具体表现形式。联系生活谈感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一方面不仅能让学生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意,受到教育,另一方面也可让学生初步领略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从最后结束时学生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已经非常深刻的理解了这则寓言的含义,看来这节课基本是成功的。

标签:2023年 叶公好龙 教案 幼儿 五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