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带范文网综合范文其他范文内容页

最新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三年级(14篇)

2023-12-13其他范文下载文档

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三年级篇一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色、摆学具、布置教室等操作、观察、实验、猜测活动去发现规律。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使学生学会找规律、认识规律、探索规律、创造规律。

使学生认识规律,学会找规律。

彩带、涂色卡、绳子等。

一、提示课题,明确目标。

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

师:他们的摆放都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

(板书──找规律)

二、出示探索提纲、引导认识规律

1、先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猜一猜,这面旗会是什么颜色?

2、灯笼图和小朋友的队列图。

观察:灯笼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又有什么规律呢?下一个灯笼会是什么颜色,下一个小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把你发现的秘密小声地告诉同桌。

3、彩花排列图

讨论:教室里还有彩花,它的规律和彩旗、灯笼的规律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小组里讨论讨论。

猜一猜下一朵花是什么颜色的。

再下一朵呢?

三、讨论汇报学习成果

学生思考、交流。)

1、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向全班宣布?

2、你是怎么想的?

3、师生小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出现。

四、动手操作、巩固发展

1、涂一涂。(课本89页“涂一涂”)

2、小组的同学互相评一评,涂对了吗?

学生评议、订正错误)

3、摆一摆、猜一猜。

摆一摆(设计规律,摆学具“○、△、☆”)。

学生动手操作。)

4、联系生活、运用规律

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规律,还有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呢?谁来说说。

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三年级篇二

第48~49页例题,:“想想做做”地1~4题。

1、让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通过观察、猜测、以及与他人交流等活动,发现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用数学的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探索和合作交流“找”出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之间的规律。

:利用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出示图,你能猜猜接下来老师会放什么吗?

2、你们都是这么想的吗?咦,猜得真准,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这是一个隔一个摆的,象这样的一个隔着一

个排列,我们叫它“间隔排列”(板书:间隔排列)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间隔排列”这种情况中的规律。

1、看图,你能在这幅图中找出间隔排列的事物吗?把你的发现轻声地说给同桌听听。

2、谁愿意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发现?(学生说时,教师板书)

3、你能在图中找出间隔排列的事物吗?

兔子和蘑菇是不是间隔排列呢?

师边指图形边请学生齐说“兔子、蘑菇、兔子、蘑菇……”

兔子和蘑菇是间隔排列,从兔子开始排,中间隔着蘑菇,一直排到兔子结束。(板书:兔子蘑菇)

数一数,兔子有几只?蘑菇有几个?(师补充板书)

4、兔子排在队伍的两端,我们就把它叫两端物体。(板书:两端物体)

蘑菇排在兔子的中间,我们就把排在中间的物体叫做“中间物体”(板书:中间物体)

5、除了兔子和蘑菇,还有其他也是这样间隔排列的吗?(板书:夹子手帕;树桩篱笆)

6、数数各有多少个?(师板书)

7、总结规律。

师:观察一下这4组事物,有没有一定的规律。

(1)同桌讨论

(2)指名说一说

排在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物体少1(板书:两端比中间多1)

两端的物体相同(板书)

(3)师:噢,原来这四组事物都是间隔排列,两端相同,而且排在两端的事物都比中间的多1,反过来,中间的都比两端的少1。

8、一开始的小棒和圆片是不是也符合这样的规律呢?

继续摆小棒和圆片,数一数是否符合刚才找到的规律,如果这里有10根小棒,该有多少圆片?如果这里有15个圆片,该有多少根小棒呢?

寻找到规律还不够,关键是我们要学会用规律解决问题。

1、先来一个简单的,5个8相加,要用几个加号?

2、马路一边有25根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个广告牌。一共有多少个广告牌?

3、①小东用30张纸订成一本本子,从头数起,每两张纸之间夹一片树叶,这本本子内一共可以放进多少片树叶?

②明明用同样的方法夹树叶,用了99片树叶,那么明明这本本子有多少页?

4、(1)学校一条大路的一边共插了20面彩旗。如果每两面彩旗之间放一盆花,一共要放多少盆花?

(2)如果使每两盆花之间有一面彩旗,一共要放多少盆花?

5、把一根木料锯3次,能锯成多少段?如果需要锯成6段,需要锯几次?

提醒:要注意两端物体是什么,中间物体又是什么?

6、(1)河堤的一边栽了8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栽桃树多少棵?

指名口答。

(2)沿圆形池塘的一周共栽了8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

①比一比,这两题有什么不同?(重点突出“圆形”、“一周”、“一边”)

师:噢,原来刚才是在一条直线上栽柳树和桃树,而现在是在圆形池塘的周围栽柳树和桃树。

可能的结果:7棵、8棵、9棵

②师:这3个结果到底哪个正确呢?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因为在这个游戏中有个小秘密,你如果找到了这个秘密,也许就能知道这道题的正确结果了,比一比,谁能先找到这个秘密。

※排队游戏。

①请4名男同学上来排成一排,想一想,每2个男同学中间站1个女同学,应该叫几个女同学上来?(3个)

②请3个女同学上来站成一排,问:这样排符合我们今天所讲的规律吗?

现在,请这7名同学手拉手围成一圈,看一看,这样排符合我们所讲的规律吗?

怎么办?(下去一个男生或上来一个女生)

数一数,男生和女生的个数,你有什么发现?(围成一圈的时候男女生人数相等了)

师:现在你知道这道题的结果了吗?

7、摆花题

①8盆红花摆成了1个正方形,在每2盆红花之间放1盆黄花,应该放几盆黄花?

②8盆红花摆成了1个三角形,在每2盆红花之间放1盆黄花,应该放几盆黄花?

③你有什么发现?

生:如果两种事物围起来的话,不管围的是什么图形,他们的数量是同样多的。

这是间隔排列的第二种情况,首尾相连时,

两种物体的数量是相同的。(板书)

8、拓展题(备用)

任意任意拿几根小棒和圆片间隔排列,并且两端物体相同,摆成一排。

(1)两端都摆小棒,摆了20根小棒,圆片应摆几个?

(2)两端都摆小棒,摆了50个圆片,小棒应摆几根?

(3)两端物体相同,摆了7根小棒,圆片可能摆了几个?

6个,小棒和圆片间隔排列,两端都摆小棒,小棒比圆片多1。

8个,小棒和圆片间隔排列,两端都摆圆片,圆片比小棒多1。

今天,我们通过自己找一找,看一看,发现了生活中的一些规律,同学们表现得都很棒。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规律,只要大家平时多观察,多动脑,相信你们一定能找到更多的规律,希望大家做个有心人。

完成《一课一练》第37页。

小小设计师:运用今天学到的规律设计一幅漂亮的图案来。

“找规律”是新课标实验教材的新增内容之一,它蕴含着深刻的教学思想,是学生今后学习、生活的基础知识之一。这部分内容原本是数学竞赛植树问题中的内容,一共有四种类型:(1)一端植的;(2)两端植的;(3)两端都不植的;(4)首尾相连的。现在把这部分内容摆在了课堂教学中,这是一个比较难的知识点,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从给定的事物中发现蕴含的简单规律,然后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本课的重难点就是找到规律解决问题。

本节课从摆小棒和圆片入手,让学生猜测其中有何规律,揭示这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间隔排列”,然后把间隔排列分成两类,一是两端相同时的间隔排列,二是首尾相连时的间隔排列。第一类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自己的除规律,两端的事物比中间的事物多1。这其中练习题的第二题我是把它归到这一类的,因为这可以把木料段看成是两端事物,锯口看成是中间事物,这样还是满足刚才的规律的。至于第二个类型的题目是在习题中才出现的,我是想通过题目的相互比较,游戏的实际演示,学生会得出不管是什么形状,只要是围成封闭图形并且是间隔排列,那么两种事物的数量是相同的。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的设想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原因有二,一是课堂上前半部分练习的题量稍稍多了点,占用了一部分的时间,二是课堂上提问的都是班级中的学习有点困难的学生,拖了一点时间,导致了第二种类型的题目讲得不够到位,有点草草收场的味道,于试教时的情况绝然不同,试教时不仅是把课堂内容全部完成,并且还把《一课一练》上相关的习题完成。这也就说明课堂的应变能力还得进一步的提高。

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三年级篇三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9~60页,第62页练习十第1题。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逐步实现方法的优化。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一、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

1、谈话:假日里,人们总会把街头打扮得格外漂亮,请同学们看这幅图(出示例1的场景图),和同组同学说说图上有些什么,它们各是怎么摆放的?从中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小组交流。

2、反馈:

(1)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它们是怎么摆放的?

(2)你是从哪边看起的?

(3)从左边起,彩灯每三盏一组,每组第一盏是红色的,第二盏是紫色的,第三盏是绿色的。接下去呢?

(4)彩旗是怎么摆放的?(从左边起,彩旗每四面一组,第一、二面是红色,第三、四面是黄色,每组都是这样摆的)

(5)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3、 小结:它们都是按一定的规律摆放的。

[评析: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从而提出问题:你在图上看到什么?它们是怎么摆放的?你是从哪边看起的?你发现了什么等等,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较好地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愿望。]

二、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1、提出问题:盆花是几盆一组摆放的?照这样的规律,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

先想一想,再在练习本上把自己的方法表示出来,能想出几种就写几种。

学生独立思考,并用自己的方法表示盆花的排列规律。

2、全班交流。

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学生的表示方法,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1)画图的策略:○●○●○●○●○●○●○●○(○表示蓝花,●表示红花)。第15盆花是蓝花。

提问:一共画了多少个圆?第15朵是什么颜色的花?

(2)列举的策略:左起第1、3、5……盆都是蓝花,第2、4、6……盆都是红花。15是奇数,所以第15盆花是蓝花。

提问:当盆数是奇数时,都是什么颜色的花?当盆数是偶数时,都是什么颜色的花?

追问:根据这一规律,你知道第21盆花是什么颜色?第28盆、第34盆、第95盆呢?为什么?

(3)计算的策略:15÷2=7(组)……1(盆),15盆花摆了7组还余1盆,余下的1盆是一组的第一盆,所以是蓝花。

提问:为什么可以用15除以2?余数是1,为什么可以确定第15盆花是蓝花呢?

谈话:同学们想出多种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比较一下,你喜欢用哪种方法?为什么?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流。

学生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小结:(略)

[评析:这一环节,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大部分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之后,再组织小组交流。这样,使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机会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又有利于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同时,教师学生提供了比较、交流的空间,帮助学生体会每一种方法的优劣,促使学生自觉实现方法的优化。]

三、独立尝试,逐步优化解题方法

1、出示“试一试”第1题。

学生自己尝试解答。

谈话:接下来我们看彩灯,“照上面那样排下去,从左边起第17盏彩灯是什么颜色?”同学们在本子上做一做,看谁做得快。

学生独立练习后汇报。

提问:为什么要用17除以3?

提问:怎样根据余数2确定第17盏彩灯是紫色的?(学生回答后,动画演示一组3盏彩灯)

提问:第24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的呢?你能算一算吗?

反馈:你是怎么算的?怎样判断的?

小结:24除以3正好除尽,第24盏是一组的最后一个,所以是绿色的。

提问:第24盏是一组的最后一盏,那么你知道第27盏是什么颜色吗?第30盏呢?接下去还有哪些是绿色的?(板书:24、27、30、33、36……)

提问:同学们看看这些数,相邻两数都相差几?为什么相差3的数是同一种颜色呢?

2、出示“试一试”第2题。

学生独立练习。

提问:照这样排下去,从左边起第21面彩旗是什么颜色?第23面呢?

提问:请同学们结合图想一想:余数是几的时候是红旗?为什么?什么情况下是黄旗?

小结:在这里,余数是1、2,它对应的就是每组中的第1面、第2面彩旗,是红旗。余数是3及没有余数,它对应的就是每组中的第3面、第4面彩旗,是黄旗。用计算的方法判断,只要看余数就可以了。

[评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十分重视引导学生体会观察、思考、归纳的方法,并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去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研究,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四、巩固练习

1、 “练一练”第1题。

教师按一定的规律摆棋子。

提问:从左边摆起,照这样排下去,第22枚是白子还是黑子?

出示活动要求:

(1)一个同学按一定规律摆棋子,其他同学找规律,并且很快说出第25枚棋子是白子还是黑子。

(2)每人摆一次,从1号同学开始。

学生按要求进行小组活动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至少要摆几组才能让同学看出你是按什么规律摆的?

2、 “练一练”第2题。

提问:第18颗珠是什么颜色,为什么?第24颗呢?

提问:第24颗是红色,你能很快说出下面这些珠哪些也是红色的吗?你是怎么想的?

提问:第18颗是黄色,接下去第几颗也是黄色?

[评析:教师设计的摆棋子的活动,把巩固练习巧妙地融入游戏之中。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愉快地学习,不仅再次体验了周期现象的规律,实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还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一些事物按一定的规律反复出现的现象,其实在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现象,比如一年四季,就是按春、夏、秋、冬的顺序交替更换的。你能举些例子说说这样的现象吗?

学生全班交流。

[评析:通过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简单周期现象,使学生更充分地体验周期现象的规律,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现象中常常蕴含着有趣的数学问题,从而产生亲近数学的情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六、课外练习

1、按照规律在括号里画出每组的第32个图形。

(1)△○□△○□△○□……()……

(2)○○○□○○○□……()……

(3)△△△○○△△△○○……()……

2、完成练习十第1题。

3、小明的生日是12月20日,今年他的生日是星期二,他很想知道明年星期几过生日,你能帮他算一算吗?

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三年级篇四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内容。

1、知识目标: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学会观察、比较,知道什么是规律,能从颜色、数量、形状的变化中找出规律,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能力目标:通过涂色、摆物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激发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发现事物的简单排列规律。

学生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能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

教学课件ppt,练习纸。

一、利用游戏,感知规律

1、师: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就连我们的游戏也有数学的知识。现在,咱们先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动作接龙”,看谁能按老师的动作接着做下去。

(1)师:请仔细看老师做动作……

动作:击掌拍肩拍肩、击掌拍肩拍肩、击掌拍肩拍肩。

师:谁能接着来?

生:我可以……(学生纷纷举手。)

师:他接得对吗?

生:对!

师:好,再来一组动作。(再请另一位学生做动作。)

(2)同学们的眼睛观察得真仔细,下面再看看你们的耳朵灵不灵咯!请听……

口念: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师:谁来接?(学生举手接着念。)

师:一起接一次吧?(全班学生一起接着念。)

2、师:我们都会玩这个游戏啊?

生:是啊!

师:你们是怎么想到这样接老师动作的?

生:老师做的动作和念的词都是重复的……有规律的。

师:你真棒!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就是一种规律。(板书:规律)

师: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师:一起把题目读一遍吧——找规律。

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三年级篇五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15—116页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的循环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事物排列的过程中隐含着数学知识。

cai课件、学具(贴贴画)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有关规律的知识。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装扮着我们的生活。这不,聪聪和明明这两个小朋友就运用规律的知识来装饰自己的房间。

课件出示聪聪的房间,播放语音

师:仔细观察,谁能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可能有:

生1:窗帘的颜色排列有规律。(蓝长条和白长条一组,重复出现);

生2:灯笼排列有规律。(两个红的一个蓝的一组,重复出现);

生3:桌布的颜色排列有规律。

师给予表扬和肯定。

师:聪聪的房间已经参观过了,现在我们和聪聪一起去参观一下明明的房间。

课件出示明明的房间,播放语音。

师: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聪聪找出规律吗?

生:愿意。

师:今天我们就来帮助聪聪“找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让学生感觉比较自然亲切。学生在参观的同时很自然地进入观察、发现阶段,体现数学内容生活化,学生学习的是身边的数学。同时还可以唤醒学生沉睡已久的旧知)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找出墙面的规律

师:我们先来找一找墙面图案的规律。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有些什么图形?它们是怎样排列的?

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小组交流,生生互动,激发思维。师参与其中。

组织汇报,并根据学生汇报点击课件演示。

师:哪个小组把自己发现的规律和大家说一说。

预设:

生1:我是斜着看的,斜着看每一斜行的图形都相同;

生2:横着看,上一行的第一个图形移到最后,其他图形都向前移了一格;

生3:竖着看,前面一排的第一个图形移到了最下面,就变成了后面一排的图案。

师激发提问:同学们斜着看,从上往下看,从左往右看,都发现了规律,我们再换一换方法,看看你还能发现什么规律?

点名回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发现规律。

师:这种规律就像我们所学的一种什么现象引发的规律?

生:平移现象。(板书:平移)

师:如果按照这个规律再变化一次的话,将会是怎样的结果?

生:和第一行的一样。

师:像这种经过几次变化以后又恢复原来的样子,我们把它叫做循环。(板书:循环)

(利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从几种不同的角度去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多角度的观察能力,同时发散学生的思维)

2、寻找地面上的图形的排列规律

师:我们已经找到了墙面图形的排列规律,地面上的图形排列规律又是怎样的呢?把你的发现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培养学生的评议和表达能力)

点名汇报,集体评议。

3、例1的教学。出示例1

(1)、引导学生审题,明确解题要求。

(2)、让学生动手尝试,画一画。

(3)、交流并说说这样画的理由。

(4)、评议

(让学生体会排列的方法变了,但规律没变)

(5)、完成115页做一做,交流,并展示学生作业/

三、知识运用,操作巩固

今天同学们表现很棒,下面我们要利用今天所学的规律知识进行闯关游戏。

1、第一关:小巧手

按照今天所学的`规律,你能设计出有规律的图案吗?试一试。

学生操作学具

展示学生作业。问:你发现了他所摆的规律吗?

(激发学生的兴趣,巩固新知,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欣赏数学美的能力,让学生在“玩中学”)

2、第二关:猜一猜

师:动物王国举行联欢会。瞧,它们都排着整齐的欢迎我们呢。

请你猜一猜,接下来排的是什么动物呢?

(用富有儿童情趣的语言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第三关:画一画

117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

引导学生利用旋转的知识,发现其中的循环规律。

(板书:旋转)

4、生活中的循环规律

师:小朋友们,你发现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和我们今天所学的循环排列的规律吗?

学生自由发言

点击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循环规律。

(向学生渗透“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教育理念。同时进一步感受数学美)。

四、全课小结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在美化着我们的生活,我们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它,运用它,将来把我们周围的环境打扮的更加美丽。

今天我们的学习就到此为止。课后请同学们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和你的学具去装饰一下你的小手帕,看谁装扮的最美丽。

(将知识延伸到课外,课虽尽,意仍存)。

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三年级篇六

1、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

2、能根据发现的规律进行推理,确定后续事物的排列方式。能动手创造简单的规律。

通过观察、推理和动手操作等学习方式,发现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数学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发现和欣赏数学的美。

教学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能发现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找出稍复杂的图形的排列规律,能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彩旗;小花;灯笼。

课前准备

口念:拍手拍手偏偏头拍手拍手偏偏头拍手拍手偏偏头……

师:我们休息一下吧,静息.

一、通过猜颜色的游戏,感知规律的含义。

同学们第一行猜的很棒,第二行却猜得乱七八糟的,几乎没有猜对的`,是不是表示你们退步了呢?是什么原因?

看来啊,有规律就好猜,没有规律就不好猜,规律确实很重要,这节课咱们就来”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课件出示数学小精灵聪聪,让小精灵带着同学们去参观会场布置。

1、课件出示彩旗图

①通过让学生观察,回答问题,孩子们清晰的认识什么是“一组”并板书。

②给孩子们强调回答问题要完整,如这里的黄旗、红旗为一组,完整的说是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为一组。

2、课件出示小花图

①先让学生读一读,读完一组之后,稍微停顿一下,让别人闭着眼睛听就能听出规律。

②通过提问题,找一找谁和谁是一组,圈一圈每一组,让学生理解“重复排列”的含义。并板书。

③提出新问题“谁在重复出现?”加深对“重复排列”的理解。

3、黑板上出示彩旗图、小花图。

让孩子反复用语言说一说彩旗、小花的排列规律。

①彩旗:彩旗是按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老师想继续往后摆一面小旗,你觉得该摆什么颜色的小旗?

那老师再继续摆一面呢?

谁能完整的再来说一遍小旗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②小花:小花是按一朵红花、一朵紫花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老师想继续往后摆一朵小花,你觉得该摆什么颜色的小花?

那老师再继续摆一朵呢?

谁能完整的再来说一遍小花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三、强化巩固,加深对规律的认识。

灯笼和小朋友的排列规律。

①读一读:读读灯笼、小朋友的排列

②圈一圈:圈出灯笼、小朋友的每一组

③说一说:说出灯笼、小朋友的排列规律

小结:像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这样一组一组的重复出现的排列,就是有规律的排列。

四、达标训练

刚才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儿,那就是找规律,那么找规律是干什么的呢?为什么要去找规律呢?找规律是为了人们更好的应用规律去顺得的解决一些问题。

1、说一说后面藏着谁?

2、如果继续摆下去,第6个是红色吗?

五、联系生活,欣赏规律

1、我说你接。

春夏秋冬春夏秋冬春夏秋冬春夏秋冬……

白天黑夜白天黑夜白天黑夜……

2、欣赏图片

六、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先说,然后师指着板书总结:像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这样一组一组的重复出现的排列,就是有规律的排列。再来读一读这几个字:一组一组重复出现。

生活中处处有规律,只要大家用心观察,多动脑筋,一定能发现且创造出更多的规律,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找规律

一组一组重复出现

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三年级篇七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小学数学第七册第48、49页。

1、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个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少1”这一规律。

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与应用规律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找到“两种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物体少1”这一规律。

教学难点:学生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述找到的规律。

课前准备:每小组若干小棒和圆片,课件,表格。

课前谈话,感知规律:

师:今天在这里上课和我们平时有什么不同啊?

(预设:学生:教室大,有很多老师来听课,座位进行了调整)

师:今天的座位安排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初步感知间隔排列)

1、寻找规律:

出示例题里的场景图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这幅图中有这样三组排列。这些排列都蕴涵着规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找规律。

师:每幅图中两种物体是怎样排列的?

师:这属于一种间隔排列,图1中夹子排在开始和最后,我们把它看作“两端的物体”,手帕排在中间,我们把它看作“中间的物体”。

谁能说说下面两幅图中,两端的物体和中间的物体各是什么?

2、探究规律:

师:看到这三组排列,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每组排列中两种物体的数目有什么关系?(先独立完成表格,再在小组里说一说)

两端的物体 数目 中间的物体 数目

夹子手帕

兔子蘑菇

木桩篱笆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在小组里说一说。

小组汇报。

1、师:是不是这样排列的两种物体都有这样的规律呢?下面我们动手验证一下。

2、动手操作:

课件出示要求:任意拿几根小棒,在桌上摆成一排,再在每两根小棒中间摆1个圆。数数小棒的根数与圆的个数,看看有什么关系。

3、集体交流:

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摆的?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其实这里的小棒就可以代表一切两端的物体,圆片就可以代表一切中间的物体。像这样排列,它们都有这样的规律: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

1、列举规律:

师:生活中你见到过有这种规律的现象吗?

2、应用规律:

(1)基本练习:

①出示一组排列。

填空:两端的物体是( ),中间的物体是( ),( )比()多1个。

②这根绳子被打了6个结,这根绳子被分成了多少段?你是怎么想的?

③经过了15个白天,那么经过了多少个黑夜?

(2)变式练习:

①间隔问题:(课件出示刘翔跨栏图)

师:看!这是谁?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一举夺得男子110米栏的冠军,成为中国人心中的骄傲。其实在刘翔的运动场地上也有咱们今天研究的规律呢。

出示:110米跨栏,10个栏中间有多少个间隔?

②锯木料问题:想想做做第2题

把一根木料锯3次,能锯成多少段?

引导学生用图表示出锯木料的过程,再结合所学的规律来分析。

③圆周问题:

欣赏:西湖苏堤春晓图

师: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美在于西湖的美,前人在苏堤的岸边栽了一行柳树,再在每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这样就有了“桃柳夹岸,桃红柳绿”之说。

如果在西湖的一周栽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

a:质疑:有的同学说74棵,有的同学说75棵,还有的说76棵,那像这样栽柳树和桃树,它们的棵数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b:探究规律:你们能想办法找出来吗?在小组内试一试。

c:汇报小结:谁给大家介绍介绍你们小组想到的方法,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把桃树和柳树像这样栽成一周,桃树和柳树的棵数怎么样?那在西湖的一周栽75棵柳树,中间间隔着栽桃树,可以栽多少棵桃树?

d:对比联系:

师:前面发现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而在圆周上,它们为什么又是相等的呢?

(课件演示:把直线转化成圆周,两端的物体重合)

④机动练习:

师:国庆节就要到了,学校计划在校园主干道一边按照一一间隔的规律来摆设鲜花美化校园。(课件出示图)

有25盆蓝花,猜猜看有多少盆红花?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师:大家想到了三种方案,这些方案都是可行的,看来,你们要是做美化设计师还是挺称职的。课后大家可以利用今天学的规律来设计美化教室或者自己的卧室。

师:今天我们研究了一些排列的规律,当我们面对新的事物或者更复杂的情况时,要学会寻求方法来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这节课是我执教的一节市级分片公开课,本次公开教学活动主题是:转变学习方式,加强有效学习。而转变学习方式主要是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这三方面转变。从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一直到实际教学,我对了“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下面我想具体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小学课堂教学中怎样渗透探究性学习呢?

我觉得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渗透探究性学习。

第一:巧设质疑,营造探究氛围,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意识。

1、导入精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是课堂心理环境的直接创设者。教师“导”入的语言、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探索知识的欲望。

2、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由于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充满问题的情境,课堂教学的学习内容、呈现方式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然后创设情境,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学生主动探究,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促使学生创新能力发展。

3、巧设质疑,创设探究情境。

“质疑”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前提。“质疑”引入课堂,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基础上,大胆质疑,积极探索。一般来说,“质疑”主要设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形式不拘一格,只要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明确探究方向即可。

例如:在练习里探究封闭图形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的个数关系时,让学生来猜猜桃树的棵数,这样学生产生矛盾、质疑,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同时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些所需的材料(小棒、圆片、纸、笔等),留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规律。

第二、在探究、发现知识过程中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1、自主探索,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自主探索要让学生根据自己得生活体验或已有的知识背景去探索知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自主探索的目的不单纯在于数学知识的掌握,而在于数学方法的掌握与情感体验的获得;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再创造”的体验,要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地得到发展,就必须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新知的过程,为他们创造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

2、合作探究学习,强化探究效果。

合作探究学习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或全班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并相互进行交流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合作能实现知识互补和能力互补,达到共同进步。同时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弥补了传统教学中课堂发言机会有限的缺陷,也培养了学生听说交往和组织等方面的能力。

例如:在本节课中安排了这样三次探究活动:例题中探究三组排列中两种物体的数目关系、探究锯木料中木料的端数与锯的次数之间的关系、探究封闭图形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的个数关系。在这三次探究活动中,可以说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交相辉映。探究三组排列中两种物体的数目关系主要体现自主探究,探究锯木料中木料的端数与锯的次数之间的关系是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相结合,而探究封闭图形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的个数关系更加体现了合作探究。

第三、实践运用,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实践运用也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最后都要归结到实践运用中去。那在课堂中怎样渗透其运用,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1、挖掘教材潜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现在的数学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呈现内容的方式是单一的、静态的。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把蕴涵在教材中的那些可以让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的资源挖掘出来,精心设计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开放的探究学习材料,让学生进入一个自由选择、自主发现的学习活动平台。

2、综合实践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而创新思维能力是其中的核心问题,它能使学生在各种探究学习活动中,有效地进行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为创新能力的发展打下基础。

例如:在本节课中,锯木料的问题和沿圆周栽桃数和柳数只是教材中安排的练习题,但我把它们设计成两组的探究性学习环节,这样既解决了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探究的能力。、

又如:我安排的机动练习中,摆放蓝花和红花的问题。学生设计出了三种摆放方法(两头蓝花、两头红花、头尾不同),甚至还有学生提出沿教学楼摆放一周的情况,可见学生对规律的掌握、应用的能力非常强,更加看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二、怎样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呢?

我认为有效的合作学习应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合理组建学习小组,追求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要把学习能力、成绩甚至性格等方面不同的学生按一定的比例搭配好。这样,小组内的学生在能力、个性、性别等方面是不同且互补的,便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

第二: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二是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

第三: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一是在学生学习遇困难时,教师要善于把问题交给小组,在小组内开展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积极地承担个人的责任,学生活动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精神。二是意见不一或答案多样时也是合作的好时机。

第四:加强合作学习的评价。合作学习中的评价有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传统的课堂以教师学生的评价为主,对结果评价为主;新课程下课堂应该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更要注意把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除了评价学生个体的学习过程,还要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行为、能力、情感、态度等变化。

对于第一点和第二点,我想应该从平时的课堂中加以重视和培养,而第三点和第四点应该是针对每节课的具体内容和具体情况来定的。

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三年级篇八

本单元主要教学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等差数列和数组的规律,并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找规律的内容其实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有所涉及,如在一年级上学期的时候通过1个1个地数数、2个2个的数数、5个5个地数数,让学生体验、发现并描述数数过程中的规律,在上学期的测试卷中经常出现这类的填空题;通过整理20以内的加法表,让学生探索计算中的规律;在认识图形中,也渗透了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等。

1、 通过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或数字排列的简单规律,理解规律的含义并能描述和表示规律,同时会根据发现的规律进行推理,确定后续图形或数字的排列方式。

2、 在发现规律、描述和表示规律以及简单应用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数学表征能力和推理能力。

3、 使学生感受规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

理解排列规律的含义,并能描述和表示规律。

根据发现的规律确定后续图形或数字的排列方式。

学情分析:

“找规律”这一内容,虽然在教材中第一次出现,但是学生对于这一内容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在学生的生活中,有大量的有规律的排列,在学前教育中,大部分学生对此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这些都是学习本课的重要基础。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观察和分类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找规律这一内容。一年级的小孩子很活泼,思维很灵活,这就需要一个情景,引起他们的兴趣,用学生已有的凌乱的知识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

教材通过学生举行联欢会布置教室的情境图,让学生发现彩旗、灯笼、小花和小朋友的排列规律,使学生初步感受规律。学生分析小旗的排列方式,从颜色的角度发现并表述规律。教材以圈出一组黄旗、红旗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到“一组”旗子在旗子的规律性排列中的重要性,理解规律的含义:规律就是这样的“一组”旗子的重复排列。同时学会用语言表述规律的方法,再让学生发现并表述情境图中的其他排列规律,以圈出重复部分的操作活动,突出规律的“核心”,加深学生对于规律的理解。

1、 理解规律的含义,能描述和表示规律。

2、 能根据发现的规律进行推理,确定后续事物的排列方式。

3、 感受数学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发现和欣赏数学的美。

理解规律的`含义,能发现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

确定事物的变化规律。

一、 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生:喜欢)这节课就让我们先来玩个游戏,游戏都有规则,你们一定要听好哦!请听游戏规则:老师下达指令说一个词,你们来做出相应的动作。听清楚了吗?(好!)开始!指眼睛,摸鼻子,揪耳朵;指眼睛,摸鼻子,揪耳朵;指眼睛,摸鼻子,揪耳朵;(速度越来越快)指眼睛,猜一猜老师接下来会说什么?请用你们的动作告诉我。(学生做摸鼻子动作)你们都猜对了,谁来告诉我你是怎么猜到的?(指名回答)

师:真棒!你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说得很准确。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就是一种规律。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像这样的规律,你们想不想把他们找出来?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找规律》。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过度:刚刚同学们在游戏中表现得这么好,老师接下来决定奖励大家,带你们去阳光小学参观一下。你们瞧,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阳光小学的孩子们正在布置教室呢!漂亮吗?

1.播放主题图。

师:仔细观察,看看同学们都用了什么来布置教室?(生答:小花,彩旗,灯笼)。图上还有什么?(小朋友)

请大家再仔细地观察一下,它们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吗?(是)

2.课件出示彩旗图

让我们先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按照黄、红重复排列)猜一猜最后这面应该是什么颜色?

师:看看猜的对不对?(点击播放课件)你是怎么想的?(指名说)

师:如果让你给彩旗按你找到的规律分分组,好把彩旗排列的规律看得更清楚。你准备怎样分?谁来指指?为什么这样分?(小旗就是这样一组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就看得特别清楚了。)

3.课件回到主题

师:彩旗的规律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彩花的排列、灯笼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又有什么规律呢?下一朵花下一个灯笼会是什么颜色?,下一个小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该怎么给它们分组呢?把你发现的秘密小声地告诉同桌。(学生思考、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分享给全班同学?(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击播放课件)

怎么分组呢?

小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按一定的顺序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像这样的排列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

三、考眼力,发现规律(巩固练习)

(出示课件)

四、动手操作,创造规律

师:小朋友们的眼力可真不错,那你们的动手能力怎么样呢?能不能创造规律呢?接下来老师就要考考大家。

1.摆磁扣(指名到黑板摆一摆)

师:大家看,黑板上有这么多的磁扣,你能不能从它们当中选择一部分,来创造规律?(找两名同学到前面摆,说一说你的规律,评议)

2.摆学具(小组合作完成,展示)

师:还有没有想摆的?都想来,那么就用你手中的学具和你的同桌合作,创造规律。

3.涂一涂(书中85页做一做)

师:同学们创造的规律可真美啊,大家看,这些小花美不美?你能不能让它们变美丽呢?说说你的好方法。(指名说)发挥你的想象,拿着你的水彩笔,选择你最喜欢的颜色,到书中涂一涂吧!

五、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师:在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有规律的事物,小朋友们还知道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呢?谁来说一说?

六、欣赏规律的美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有规律的图片,请欣赏。

总结:规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美的享受,只要大家用心观察,多动脑筋,一定能创造出更多的规律,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播放课件)

七、总结

师:同学们,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今天我们学习了《找规律》,你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希望同学们以后多留一个心,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相信你们会有特别的收获。

找规律

一组一组 重复排列

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三年级篇九

师:同学们,你们在升旗和上体育课的时候都是怎么去的?

生反应(排队)

师:在排队的时候有什么要求?(快、静、齐)

师:不仅同学们会排队,小动物们也会排队,大家请看。(投影)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反应(有规律)

师:这种排列规律是我们在一年级学习时发现的,这种排队规律是比较简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找一找更复杂、更漂亮的规律,(板书:找规律)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排队,引出动物的排队,让学生能够发现规律,从而导入新课,这样设计可以比较自然的导课,从动物的排队入手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师:请看大屏幕,你能有什么发现?

生反应。

1、师:来看看这些小动物在排队中过程中,它们的位置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1)学生自由发言说发现。

师:看来这些动物排队的变化规律有些复杂,下面的时间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共同研究,看看这里到底藏着什么样的变化规律?

(2)小组合作,研讨交流。

小组汇报研讨结果。

师:如果我把这幅图分开,现在你能够发现怎样的变化规律?(生反应)

(3)重点引导学生能说出横着看的规律。(提示:先要看从第二次开始动物的位置都是怎样变化的?根据变化说出规律。)

(4)让生上台演示动物排队的变化现象,帮助生理解掌握规律。

师:现在,规律已经掌握了,你能按照刚刚发现的规律说出它们第五次排队的情况吗?

(设计意图:动物的排队比较直观,学生容易理解,让学生先找动物在排队中的变化规律,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再让学生去找其他的排列规律会更简单一些。)

2、师:很好,不仅小动物会排队,漂亮的.图片也会排队,大家看。(出示课件)

师:你能发现图片在排队时的规律吗?

学生观察,自由发言说发现。

师:你能按照这个规律,说出第四排的排列情况吗?

3、找方砖的排列规律。

师:同学们表现的非常不错,接下来我们再来看这些方砖在排队的时候有什么规律?

生反应

师:你能根据这种规律说出第四行吗?第五行呢?第六行呢?

师:现在这几行都怎么样?(和前面的重复)

师:如果按照这种规律继续排出第7行、8行、9行……,你猜会是什么样?

投影展示

师:看到这种效果,你有什么感觉?(漂亮)如果用这些方砖给你们家铺地板怎么样?

师:看来像这种有规律的排列,可以使我们的环境变得更漂亮?

(设计意图:在方砖的排列中让学生发现了循环排列,在不断的循环后,让学生感受到方砖排列的很美丽,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有规律的排列可以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更美丽,体现了学习找规律的在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1、师:很好,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发现的规律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找出下面图形的排列规律,并画出第4组。

(1)让生观察说规律

(2)画出第4组,投影展示。

2、请你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设计一幅美丽的地板图案:

(设计意图:前两道练习题和方阵的形式不一样,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摆脱方阵规律的约束,让学生能够灵活的寻找规律;第三题设计图案,是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去做数学。)

1、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结语: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在美化着我们的生活,我们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它,运用它,将来把我们的环境打扮得更美丽!

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三年级篇十

【教学目标】

1、能找到简单图形中隐藏的规律。

2、在找规律的过程中,能理解规律的本质是“一组?重复出现”,能用规律解决简单问题。

3、在找规律和用规律的过程中,能理解规律的本质。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发现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能发现并理解规律的本质是“一组?重复出现”,能用规律解决简单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和大家共同学习我们这一册书里面的一个很有意思的内容。咱们看大屏幕,一会儿在大屏幕的右边会有一个接一个地出现的圆,这些圆都有不同的颜色,你看出什么颜色就大声地读出来,看谁看得准,读得快.(课件出示) 生齐读:红、黄、蓝、绿??

师:下一个是什么颜色?

生1:蓝色。

师:好!我们来看一看对不对?(继续播放课件)真是蓝色呀!下一个呢? 生2:绿色。

师:再下一个呢?

生3:红色。

师:一(3)班的同学真棒!猜一个对一个,真了不起!再来一个行不行? 生齐:行!

师:玩这一回呀!带颜色的圆重新出现,大家猜,准备!象刚才一样,开始! 课件出示

生齐:红、黄、蓝、绿??

师:下一个你们猜是会是什么颜色?(继续播放课件)

生:红色。

师:呀!没猜对吧!刚夸你们棒,结果不成了,再猜下一个成吗?(学同们各有说法),看来这些圆有点奇怪,都是带颜色的圆,都是红、黄、蓝、绿,为什么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我们一(3)班的同学猜得那么准,猜一个对一个,可是第二次再出现的时候,怎么猜也不容易猜对呢?什么原因啊?能说说吗?

生1:因为第一次出现只有一个,第二次出现有两个??

生2:因为第二次出现变化很大。

生3:因为第二次搞乱了。

师:有点道理,那第一次乱不乱?

生3:不乱。

师:那我们就把不乱的这种变化情况用一个词来说明,这个词叫做“规律”,“规律”很重要,正是因为第一次出现的圆是有“规律”的,所以一猜就准,而第二次出现时,是没有“规律”的,所以总是猜不准,你们说“规律”重要吗?

生齐:重要。

师:所以今天老师和一(3)班同学共同来上一节课,叫“找规律”(板书课题)

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看看你们会不会找规律,注意观察,准备,开始!(屏幕出示下图),问:有规律吗?

生齐:有。

师:能说说有什么规律吗?

生1:狮子、大象、狮子、大象??

生2:先是狮子、大象(又有)狮子、大象??

师:很好!我特别喜欢生2说的一个词,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他说狮子、大象以后(又有)狮子、大象。“又有”是什么意思呢?

生:一样的意思。

师:谁与谁一样啊?

生:后面出现的狮子、大象和前面出现的狮子、大象一样。

师:说得很好,那我们就把一头狮子和一头大象叫做“一组”。来,我们再看看第二行。(屏幕出示下图)边出现学生边读。

生齐读:蛋糕、汉堡包、冰琪林、蛋糕、汉堡包、冰琪林??

师:这样读不容易听出谁与谁是一组的,有什么办法让人一听就能听明白呢?

生:蛋糕、汉堡包、冰琪林是一组的。

师:说得很好,老师出个建议,咱们读完一组,稍停一下,再读下一组。预备,开始!

生齐读:蛋糕、汉堡包、冰琪林(停)蛋糕、汉堡包、冰琪林(停)?? 师:我们把后面出现的图形跟前面图形一模一样的这种方式叫做“重复现出现”。(板书:重复出现),谁在重复出现呢?请看屏幕。

生1:红、红、蓝重复出现。

师:说得真好,咱们一起读一读,开始!

生齐读:红、红、蓝(停)红、红、蓝(停)??

师:很好!找规律还没有完呢!我们刚才找到的是比较简单的容易看出来的,现在找难的了,请看屏幕。来,一起来读一读吧!

生齐读:红、黄、红、红、黄、红、红、黄、红??

师:读得有点乱,谁来说说谁跟谁为一组?

生1:红、黄、红、红是一组的。

师:如果红、黄、红、红是一组,那接着下一组也应该是红、黄、红、红才对,可惜不是,没找对,谁看出规律了吗?请说说。

生2:红、黄、红在重复出现,是一组的。

师:对了,大家一齐读一次,要一组一组地读,开始!

生齐读:红、黄、红(停)红、黄、红??

师:好了,这组比较难,能找对真不容易啊!请再看屏幕。谁来说一说,几个图形为一组?

生:有2个星星,一个正方形,一个三角形为一组的。

师:那你说说这一组有几个图形啊?

生:4个。

师:对了,咱班的同学真了不起,这么快就学会了找规律,那你们观察第一

行是根据颜色的变化来找规律的,第二行颜色都相同,都是紫色,再寻颜色的变化来找规律,看形状的变化也能找规律的,我们再看第三行,是颜色变了还是形状变了。(屏幕出示下图),第三行的颜色形状都一样,都是三角形而且都是白色。每个三角形的里面还个小圆点,这圆点都是红色的,那么多一样的,有规律可找吗!几个图形为一组呢?

生:3个图形为一组。

师:他说3个图形为一组,说得多好啊!能说说道理吗?

生:第一个三角形的小圆在上面,第二个三角形的小圆点在下面,第三个三角形的小圆点也在下面。

师:说得真好,咱们一齐来读一读,怎样读啊!都是三角形,就读上、下吧! 生齐读:上、下、下、上、下、下??

师:第三行是根据什么变化来找规律的呢?

生:找红点的在哪里就可以了。

师:也就是红点在三角形的位置,对吗!这样更有数学味道,位置不同也可以构成不同的规律。但是我还想说,同学们,人们找规律都不是为了找规律而找规律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们找到规律以后利用规律去解决一些问题,所以找规律的目的是为了用规律,(板书:用规律)

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师:请看屏幕,第一行有圆、三角形、还有个“?”号,请同学们好好观察,好好想一想第1个“?”号的后面应该藏着什么图形?

学生讨论,各有各的说法。

师:我说一、二,大家一齐说“打开”,我就把问号“打开”看看“?”号后面藏着的究竟是什么图形,准备,一、二。

生齐:打开。(屏幕出示下图)

师:同学们对这一组的图形,用规律用得这么好,请说说你找到什么样的规律,才可以正确地找到“?”号后面藏的是什么图形?

生:看前面的。

师:说说看前面的哪几个图形?

生:圆、圆、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是一组的。

师:那我还想问,在这组图形当中,谁在重复出现啊?

生:有2个圆和3个三角形在重复出现。

师:好,说得好,这题太简单了,我们来一题难一点的,看屏幕,三角形a是什么颜色?

学生讨论,各有各的说法。

师:我说一、二,大家一齐说“打开”,我就把“a”打开,看看“a”是什么颜色,准备,一、二。

生齐:打开。

师:a是红色,谁能说说为什么是红色?

生1:因为前面的第一组的第1个是红色,所以a是这一组的第1个,所以是红色。

师:这位同学说得多好啊,真了不起!那b、c、d分别是什么颜色?

生2:b是绿色,c是绿色,d红色。

师:你真聪明,一学就会用了,能说说道理吗?(学生边说边演示课件) 生2:我是这样想的,先分组,第一组是(红绿红绿绿),后面出现的组也

是(红绿红绿绿),b是第三组的第4个,第一组的第4个是绿色,所以b是绿色,

c、d分别是第四组的第2、3个,第一组的第2、3个分别是绿、红,所以c、d分别是绿色和红色。

师:说得真完整,真是太棒了,我们一起表扬他。(全场掌声雷动),请同学们继续观察,

师:如果继续摆下去,第1行的第6个是红色吗?

生齐:是。

师:谁愿意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我是这样想的,黄红2个为一组,第2个是红色,第6个正好是第三组第2个,所以是红色。

师:同学们同意他的说法吗?(同意),好!我们继续看第二行。(屏幕出示下图)

师:如果继续摆下去,第2行的第6个是红色吗?

生齐:不是。

师:第3行和第4行呢?谁来说说。

生:第3行的第6个是红色,第4行的第6个不是红色,因为第3行的第一组有4个图形,第2个是红色,那第二组也有4个图形,第二组的.第2个是这行的第6个图形,所以是红色。第4行的第一组有3个图形,第3个是黄色,第二组也有3个图形,而第二组的第3个图形是这行的第6个,第二组的第3个图形是黄色,所以第4行的第6个不是红色。

师:说得真好,你真会想问题。

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师:大家刚才学习找规律,用规律都很积极认真,现在有点累了吧!同学们先趴在桌面上体息一下吧!(同学们都安静地趴在桌面上体息),同学们请听清楚老师提出的要求,老师说一,同学们就趴下,老师说二,同学们就坐起来。听清楚了吗?(听清楚了)。好!请准备,二,(同学都坐起)。一,(同学们都趴下)?从刚才的动作中你发现什么?

生:我发现动作中有规律。

师:你发现哪些动作有规律?能做一做给大家看吗?(生趴下,坐起来??) 师:能找出动作中的规律,当老师数到第10下的时候,你们是趴下还是坐起来?

生:坐起来。

师:能说说理由吗?

生:趴下、坐起来为一组,第一是趴下,第二是坐起来,每组有2个动作,第十下是第五组的第2个动作,所以是坐起来。

师:真了不起!能用计算的方法算出第十下是坐起来。看来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还有很多,你发现了吗?

生:我发现教室里的桌椅的排列有规律,都是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的规律来排的。

师:同学们真聪明!其实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还有很多很多,只要你善于观察,就会发现,规律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

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三年级篇十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二册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画图、表演、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数字间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认识简单的规律

理解规律的内涵

课件、贴画、水彩笔、作业设计纸等

1、师生2人玩,明确输赢规则。

2、指定一人与电脑玩,小裁判定输赢。

游戏一:猜拳

3、指定一小组依次与电脑玩。

4、全班与电脑玩,获取胜利。

问:每次都赢,你们是怎样做到的?

游戏二:猜糖

1、依次出示棒棒糖、牛奶糖、棒棒糖,猜:下一个会是什么糖?

问:为什么每次都错?怎样才算有规律?

2、板书:规律

游戏三:找规律

1、师:我们明白了有规律、无规律,现在老师邀请大家欣赏一幅画,你看到了什么?

彩旗、灯笼、花,孩子们都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

2、启发说出:××和××为一组,一组组重复下去。

3、生活中有哪些有规律的现象?

游戏四:运用规律

出示密码箱:1号箱密码:123123123()23,你能猜出空缺的这个数字吗?为什么是1?

2号箱密码:192837()(),这两个空缺的数字是几呢?你是怎样想的?

游戏五:设计规律

1、按一定的.规律给小牛涂上颜色。

2、利用手中的贴画,设计一幅有规律的图案。

3、设计一列有规律的数字。

展示汇报,发现问题,及时评价。

游戏六:通过移动和取走等办法,使无规律的图形变得有规律。

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三年级篇十二

此教学内容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找规律》的第一课时。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以我在课堂中结合了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为了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

1、通过观察、试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规律的意识,提高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

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难点: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炳辉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关键:通过找一找、摆一摆、画一画等认识简单规律和创造规律,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一学生喜欢的“做游戏”为引子,通过“找简单的规律——摆规律——画规律——找生活中的规律——动手创造规律”等活动。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能力,以及提高学生间相互合作的意识。

学法:小组合作、讨论、动手操作。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具:小旗,胶带等。

学具:学生摆的学具若干等。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一)、利用游戏,感知规律

1、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玩个游戏好吗?(好)那先看看老师怎么做,然后你们再接着做下去!比一比,看谁看的仔细、听的认真。

口念: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接下来老师会说什么?为什么?

动作:拍手、叉腰拍手、叉腰拍手、叉腰,接下来的动作是怎样的?为什么?

2、小结:对,刚才我们所做的动作和发出的声音都是就有规律的。(板书:规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找一找生活中这样的规律。(板书:找)

出示课件:找规律(生齐读)

(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1、师:(出示课件“联欢会”)元旦马上就到了,瞧,这是同学们布置的教室,多漂亮呀!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图中哪些物体的排列有规律?请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1)、二人小组讨论联欢会上的规律。

(2)、学生汇报:

a、小旗的规律:

学生汇报:小旗的规律是:一面黄旗,一面红旗,……

师:还有谁发现了小旗的规律?你能在黑板上贴出小旗的规律吗?

学生说,生在黑板上贴黄旗、红旗图片

学生再次完整的说小旗的规律:一面黄旗,一面红旗,又一面黄旗,一面红旗,又一面黄旗,一面红旗

师:先是一面黄旗和一面红旗,后面跟前面是一样的,我们就把一面黄旗和一面红旗称为是“一组”。(板书:一组,齐读:一组)

为了更好的看出谁和谁是一组,我们用圈把一组圈起来。(圈出一组)

当我们要找图形排列的规律的时候,只要找到一组是什么?再看是不是按照一组一组重复地排列(板书:重复排列,齐读:重复排列),至少重复三次这样的排列,我们就说他是有规律地排列。

问:那在这行当中谁和谁为一组重复排列?(要求语言表述完整)

如果再挂一面小旗的话,会是什么颜色?再挂一面呢?为什么?

b、灯笼的规律:灯笼的规律是?

如果再挂一个灯笼,是什么颜色?

c、花朵的规律:

d、小朋友队伍的规律:

3、小练习(分层次设计)

师:你们可真厉害,找到了这么多规律,老师这还有几个这样的难题,你们愿意帮老师吗?(愿意)一起来看看。

①问:图中的物体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那按这样的规律横线上应该出现什么图形?

②星星的后面藏着什么图形?为什么?

如果后面再排一个圆是什么颜色?再排一个呢?

③问号后面藏着什么图形?为什么?

(三)、动手操作,巩固发展:

1、动手操作,摆一摆规律

师:同学们的眼睛真是太厉害了,个个都是火眼金睛。那我们的`小手,请把你的小手拿出来,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你能用你灵巧的小手摆出有规律的图形吗?请拿出学具袋里的学具,同桌2人合作摆规律,看哪一组同学摆出的规律最有创意。

学生操作,师巡视,最后反馈了3组有特点的)谁来当当小评委,说说他摆的规律。

老师表扬下面摆的有创意的同学。

(提示:收起学具,看哪一组的同桌收的快)

2、涂一涂规律:

师:你能用你灵巧的小手为图形涂上有规律的颜色吗?请你拿出水彩笔,为学习单上的图形涂上你喜欢的规律,看谁涂的漂亮,比一比,看谁是最有创意的设计师。

学生画规律,师巡视,并注意表扬动作比较快的同学和提醒速度(画好的同学坐端正,同时也要注意时间,比一比哪个同学的动作最快。)

②汇报展示:(选几幅有代表性的)请小作者介绍自己的规律

③下面的同学,请你给你的同桌说说你涂的规律是什么?

3、找一找生活中的规律

师:有规律的东西是很美丽的,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中,有很多这样的事物,你能找一找吗?

老师也带来了一些生活中的规律,请同学们欣赏。

4、动手做一做——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规律:

师: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可真好,你们为自己鼓鼓掌吧!你能让你的掌声有规律吗?(一个同学做,全班齐做)

师:谁也能用这样的动作或声音来表示规律呢?(请一到两个同学来表示规律)

(四)、总结收获,课后延伸:

1、师:这节课你开心吗?为什么?

师:今天我们班的同学可真能干,不仅学会了找规律,小手能摆出有创意的规律,还能画出美丽的规律,真了不起。有规律的事物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够多仔细观察,发现更多美丽的有规律的事物。

2、你能根据我们今天学习的规律,为妈妈设计一条有规律的漂亮的手链吗?

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三年级篇十三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观察、摆学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1、学表情。

师:上课了,老师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淘气。(演示课件)它可真是淘气了,一会儿微笑,一会儿大哭。你们猜淘气接下来会是什么表情?你们怎么猜到的?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也很聪明。

师:像这样一笑一哭依次重复出现至少3次(板书:依次重复),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生活中像这样有规律的排列还有很多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本领——找规律。(板书课题)

2、出示主题图。

师:六年级的哥哥姐姐们快毕业了,他们准备举办一场毕业晚会。大家请看,他们的会场布置得真漂亮!看看,都用了些什么来布置会场?

生:彩旗、花朵、灯笼……

师:你们的眼力真好,简单的材料就能把会场布置得很漂亮,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找找漂亮的原因吧。

(1)彩旗的变化规律。

师:好,我们先来看看彩旗是怎样排列的。我请电脑老师来帮忙摆一摆,同学们可以大声地说出彩旗的颜色,看谁反应最快。(课件演示排列过程,学生根据演示说出颜色的变化规律)

师:咦?下一个应该是什么颜色的彩旗呢?

生1:黄色。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红色后面是黄色。

生2:彩旗是按照“红黄红黄”重复排列的。

师:还有谁也想说一说你的想法?(让多个学生来发言)

师:哦,原来呀,红色、黄色的彩旗为一组,它们(红黄、红黄、红黄)依次重复出现,所以红色旗子后面的彩旗就是黄色的。我们把它圈起来吧。

师(拓展):如果我们按照这样的规律接着往下摆,你知道下一面会是什么颜色的彩旗吗?再下一面呢?

师(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彩旗是按红黄颜色为一组的规律依次重复出现的。

(2)花朵的排列规律。

师(课件出示花朵的排列):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花朵的排列规律。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哪些花为一组?

生:绿紫。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对吗?(课件出示分组情况:绿紫、绿紫、绿紫……)它们依次重复出现,所以这朵花的后面是绿色的花。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用先确定几个为一组的方法,找出了彩旗、花朵的排列规律,那现在我们用这样的方法来找一找灯笼和小朋友的排列有怎样的规律。请大家翻开课本第88页,做一做例1,圈一圈,看谁做得又对又快!(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答案:下一个灯笼是紫色,灯笼是按紫红颜色依次重复排列的;下一个小朋友应该是女孩,小朋友是按女孩男孩依次重复排列的)

师(小结):今天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都能根据颜色和性别找到了彩旗、花、灯笼和小朋友排列的规律。

1、摆一摆。

师:我们的好朋友聪聪在找规律的`时候遇到困难了,你们能够帮助他吗?(能)好,请看大屏幕。

师:谁能告诉聪聪下一个摆的是什么?(圆柱)什么颜色的?(粉色)

师:恩,聪聪要谢谢同学们的帮助。

师:这是聪聪遇到的第二个难题,稍微复杂一些,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利用学具像这样摆一摆,摆好的请举手。

师:同学们的操作能力很强,一下子就摆好了。那谁来告诉聪聪你是怎样摆的?

师:请你对比一下和刚才做的有什么不一样了?

生:前面是两个为一组,这题是三个为一组。

师:对,这就是数量上的变化。所以,我们在找规律的时候,既要注意颜色、形状,还要注意数量。

2、涂一涂。

师:同学们真会找规律!现在我们就来进行找规律涂颜色的比赛,要求先找到规律再涂颜色。请打开课本第89页,看到第三条小鱼和做一做。好,比赛开始!(交流汇报)

师:根据图片内容,介绍这是什么样的规律。

1、马路上的斑马线——一道白色一道黑色,提醒我们过马路一定要注意安全

2、斑马:你们看,斑马身上那黑白相间的条纹,使它显得是那样的与众不同。

3、包包:这包包上色彩规律的变化,看起来真美。

4、地砖:地砖也是有规律的排列,这让我们的居室显得既整洁又温馨。

5、建筑:这些排列有序的护栏和一根根颜色醒目的柱子,既保护了我们的安全,又美化了周围的环境。

6、衣服:看,这是我们穿的衣服,它也是有规律的。你能找到它的规律吗?(学生回答略)

师:正是因为生活中很多物体的排列有了这些规律,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美丽而又丰富多彩。

师:你们想不想当个出色的设计师来设计一些规律呢?

生:想。

师:现在就让我们用今天学到的知识一起来设计一条手链吧,看看谁的设计有规律。(学生动手设计,最后展示)

师:看来,规律真是无处不在,多种多样,有颜色上的、形状上的、数量上的,还有方向上的等等。我相信,只要大家多注意观察生活,多动脑筋思考,一定能创造出更多更新的规律来丰富我们的生活。

……

优点:

1、教学设计能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知规律——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应用规律——欣赏规律——设计规律,体现了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设计理念。教学环节设计得很巧妙,环环相扣,层层铺垫。教学思路清晰,语言简练,既突出重点,又突破难点。

2、设计精美的课件,运用课件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规律”一词对学生来说非常抽象,根据他们的生活经验,他们能够知道事物排列的顺序,但是不会用规范的语言描述规律。所以,用课件分组演示排列的规律,然后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学生在多次体验之后就能很好地概括出规律。

3、整节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很高,做到全面关注学生,体现个体差异。如用一个小游戏引入,教师富有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等等。

不足之处:

1、遗漏了一个环节,教案设计中在找出彩旗排列的规律后有一个拓展,即让学生运用规律说说“下一个是什么,再下一个呢?再下一个呢”,这样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就有了更深的感知和认识。

2、在总结花朵排列的规律时拔高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就是“绿紫绿紫绿紫”,而我偏要让学生说是“绿紫颜色依次重复排列”。在这里感觉我把知识强加给学生,让他们进入我预设的圈里,而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依次重复”的意思,所以总结起来比较生硬。其实,我应该让学生保留自己的说法,让他们不断地说,不断体验之后自己去发现,去认同我的说法。

3、把握学生的回答有待于提高。其实,学生的回答都能一针见血,答对了重点,而我不大善于梳理学生的回答,如何把学生的回答引到我想要的结果是我在以后教学中要思考的问题。

4、在“小小设计师”这个环节上,我只说看谁的设计最漂亮,而应该提出要求——有规律的设计,虽然学生都知道要有规律地去设计,但是教学的语言还是要提到会更好。由于时间关系,展示不够充分是这节课的遗憾。

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三年级篇十四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找规律》。

1、通过观察、发现、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

2、能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3、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发现、欣赏、创造数学美的意识。

发现规律,创造规律。

课件;每生一张入场券和白纸、一盒彩笔;每组一个围裙、不同颜色的小花和平面图形。

课前播放音乐《生日快乐》。

师:今天是谁过生日?想知道吗?呆会上课我们就知道了。

【设计意图:播放生日快乐歌,营造氛围,使数学课堂充满浓浓的生活味。】

一、创设情境,引入规律(课件出示生日画面)

师:大头儿子过生日,小头爸爸和围裙妈妈为他开生日party,正在摆放水果。(课件演示两组西瓜和菠萝。)

师:猜一猜,接着摆是什么?(西瓜和菠萝)为什么?(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演示西瓜和菠萝是一组。)

师小结:像西瓜、菠萝,西瓜、菠萝这样重复排列的事物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找规律。(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可爱的大头儿子过生日的情境,让学生在摆水果的过程中,感知规律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观察交流,发现规律(课件出示生日party会场图)

师:瞧,生日party的会场布置好了,漂亮吗?仔细观察,在这幅图中,哪些事物的排列有规律?有怎样的规律?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发现和同桌说一说。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点击课件。)(灯笼的排列有规律。)

师:有怎样的规律?完整地说说。(紫色红色、紫色红色)

师:接着排是什么颜色?师:谁还有新的发现?(小花的排列有规律,一朵绿色一朵紫色.....)

师:你观察的很仔细,接着排是什么颜色?(绿)

师:谁有与众不同的发现?(彩旗的排列有规律,一面红色一面黄色....)

:接着排是什么颜色?(红色)

师:谁还有更多的发现?(小朋友的队伍也有规律)

师:说说你的看法。

(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师:你是从男孩开头的,还有不同意见吗?(一个女孩,一个男孩)

师:对,这是一个圆形的队伍,我们既可以从男孩开头,也可以从女孩开头。 如果这样站(课件出示)接着是男孩还是女孩?(女孩)

师小结:我们在会场找到了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队伍的排列规律。

(课件演示)像彩旗的一红一黄、小花的一绿一紫、灯笼的一紫一红和小朋友队伍的一男一女都叫做一组,如果这一组重复排列,我们只要根据其中的一组,就能发现它的规律。

【设计意图:利用有趣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概括,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激趣练习,应用规律

1、涂一涂师:生日party要开始了,让我们抓紧准备好入场券。 (课件出示入场券)

师:这是一张颜色变化有规律的入场券,我们只要涂对颜色就可以入场了。

请小朋友拿出入场券和彩笔,仔细观察,找准规律,再动手涂一涂。(学生涂入场券)

师:第一行图形颜色排列有什么规律?(生交流,汇报)第二行呢?第三行有怎样的规律?(根据生回答,课件揭示答案)

师:你们涂对了吗?请每个孩子都来当小小检票员,同桌交换入场券,涂对了宣布他通过,涂错了请他立即改正。

(生相互检票)师:老师祝贺你们都取得了入场券,现在我们可以进入会场了,高兴吗?

2、做一做师:小寿星来了,让我们祝他生日快乐,你们唱歌,老师做动作,如果看明白动作的规律,就跟着老师一起做。(课件播放《生日快乐》,老师随着旋律做动作,学生跟着做。)

师:真聪明,这么快就学会了老师的动作!你们也能学着老师的样子,编出一些有规律的动作吗?小组内商量商量,试着编一编。(小组合作,创编动作。)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一下?(全班展示)

师:有规律的动作真美!

3、猜一猜师:大头儿子看大家这么聪明,他也想出题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战?(课件出示第87页做一做,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涂一涂、做一做、猜一猜的活动中,进一步感受规律,应用规律,为创造规律提供思维方法。】

四、动手操作,创造规律

1、摆一摆

师:大头儿子还想比比谁的小手巧。请拿出白纸,组长拿出学具,在白纸上摆一摆,设计出你喜欢的规律。

学生动手摆。)师:让我们欣赏几个孩子的作品。

(实物展台汇报)师:你摆的是什么规律?接着摆是什么?(展示3个作品)

师:下面的孩子摆的都很美,请把你的作品举起来,让听课的老师看看,再转回来让老师也欣赏欣赏。

师:真是一幅幅精彩的画!

2、贴一贴师:大头儿子可喜欢你们啦,瞧,他来了。

(课件播放:小朋友们,谢谢你们来参加我的生日party,晚会的最后,我想送个礼物给妈妈,你们能帮帮我吗?)

师:大头儿子真懂事,能体谅妈妈。其实我们小朋友的妈妈和围裙妈妈一样,每天为我们做许多事情,吃了很多苦,作为孩子,我们一定要爱自己的妈妈,能做到吗?

师:大头儿子送给妈妈的礼物是一条围裙,请小朋友用小花设计出有规律的图案或花边。

小组内先商量商量,准备怎样设计。(小组内商量设计方案)师。

标签:最新 规律 教学设计 反思 年级 三年级 14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