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带范文网综合范文其他范文内容页

2022年保障粮食安全的思考和建议(3篇)

2023-07-09其他范文下载文档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保障粮食安全的思考和建议篇一

(一)强化粮食安全认识。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是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基本制度。《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是粮食流通管理体制的新突破,为全面深化粮食流通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粮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认真学习领会贯彻文件精神,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承担起保障粮食安全的主体责任,全面加强粮食生产、储备和流通能力建设,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落到实处。

(二)确保粮食安全底线。积极配合县级有关部门确保区域粮食安全,严格耕地红线,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落实和完善粮食扶持政策,抓好粮食收购,调动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完善区域粮食市场调控机制,维护粮食市场稳定;健全粮食质量安全保障体系,落实监管责任;大力推进节粮减损,引导城乡居民健康消费,最终守住“种粮卖得出、吃粮买得到”的粮食流通工作底线。

(一)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全乡现有基本农田面积和粮食产量基本稳定。规范耕地占补平衡,严格实行耕地“占一补一”、“先补后占”和“占优补优”。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采取综合措施提高耕地基础地力,提升产出能力。严格执行政府领导干部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离任审计制度。

(二)积极配合县农业局加快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实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通过项目实施,建成一批灌溉水源稳定、田间设施完善、规模化、集中连片的高产稳产粮田。开展补充耕地土壤改良和培肥,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增加粮食产量。

(三)保护种粮农民积极性。认真完善和落实粮食补贴政策,加强补贴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及时、足额补贴到粮食生产者手中。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对粮食作物保险给予支持。

(四)健全粮食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推广节本增效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合理开发农业资源,坚决制止过量使用化肥农药行为。严格监督工业污染排放,从源头上防治粮食污染。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有害生物和病虫防控等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强对农药残留、重金属、真菌毒素超标粮食的管控,建立超标粮食处置长效机制,禁止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进入口粮市场。加快粮食质量检验监测机构建设,充实人员、落实经费,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制度和粮食质量可追溯体系,提高粮食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保障粮食安全的思考和建议篇二

按照《xxx市粮食安全考核工作组办公室关于印发xxx市20xx年度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各项指标细化方案通知》(x市粮安考核办〔20xx〕8号)要求,我县对照《20xx年度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自查表》进行了自查自评,市定目标分值100分,我县自查得分100分。现将我县20xx年度贯彻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情况报告如下。

(一)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巩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1.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方面。xxx市下达我县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为2.56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21300公顷(31.95万亩),基本农田保护率达83.20%。目前,我县耕地保有量为2.86万公顷完成比例112%;已划定基本农田面积21303.31公顷。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划定面积两项指标均超过上级下达的责任目标,实现了我县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的总体目标。

2.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方面。完成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7万亩次,占全县种植面积20.2余万亩的34.65%,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8%;建立水稻ipm绿色防控示范园区1个,面积0.1万亩,应用多种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实施粮油绿色防控面积11.5万余亩,其中水稻绿色防控面积5.5万亩,玉米绿色防控面积6万亩。

3.粮食生产科技水平方面。开展粮油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1.26万余亩(其中水稻6080亩),示范片选择品质好、产量高、抗性好的“宜香优2115”、“晶两优1377”、“德优4727”等品种,推广旱育秧、宽行窄窝栽培、配方施肥、病虫绿色防控等技术措施,现场测产面积达1039公斤,示范区加权平均亩产787.8公斤,比上年增产8%。辐射带动2万亩水稻生产。所建6520亩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片重点选用米拉、费乌瑞它、青薯9号、川芋117等优质脱毒种薯,推广应用中小型马铃薯机械化生产、地膜覆盖、配方施肥、垄作栽培等适用增产技术,根据全面测产调查和专家现场考察,加权平均亩产1836.4kg,比大面积亩产1350kg,增产486.4kg,增幅达36.03%,辐射带动周边4万亩的马铃薯种植。

4.粮食总产量方面。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6.8691万亩,总产11.3696万吨,由于光热分布不平衡,中高山区产量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总产量与目标任务11.4万吨相比,稳中略减。其中:小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8491万亩,总产1.0264万吨(其中:小麦0.825万亩,产量0.153万吨;胡豆0.53万亩,产量0.0278万吨;豌豆0.88万亩,产量0.0459万吨;小春马铃薯2.61万亩,总产0.799万吨(折合产量)。大春粮食作物:大春粮食播栽面积42.02万亩,总产10.3432万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6.25万亩,产量3.58万吨;玉米播种面积12.69亩,产量3.59万吨,红薯播种面积5.51万亩,产量0.95万吨,马铃薯播种面积10.19万亩,产量1.65万吨),基本完成全年粮食总产量的目标任务

5.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整合投入资金3096万元,以xxx镇、xxx乡、xxx镇3个乡镇为项目主实施主体,完成灌区末级渠系整治18.3km,整治加固山坪塘1座,新建蓄水池208口,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0.08万亩。

6.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方面。全县共完成水利项目建设总投资7937.95万元。累计完成新建、整治渠道131.9公里,铺设灌溉管道439.52公里,整治山坪塘2座,新建蓄水池809口,维修渠道150公里,渠道清淤15320立方,维修拱圈渠墙1745立方,铺设人饮管道43.11公里,解决2118人饮水安全问题,其中在册贫困人口26人,山洪沟、河提治理方面新建横隔墙2道共139.42米,建设横隔墙河提30米,水土保持方面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25平方公里。通过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新增灌溉面积0.562万亩,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11.6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85万亩,新增节水能力270.86万方,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44万公斤。

(二)落实粮食扶持政策,保护种粮农民积极性。

1.粮食扶持政策方面。一是及时制定印发《xx县20xx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施方案的通知》,足额兑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合计2648.63万元;二是根据川财农〔20xx〕98号文件下达的9万元资金,县农业局、县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印发〈20xx年度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现金直补实施方案〉的通知》(汉农文〔20xx〕55号)文件,审核登记种粮大户共计9户1469亩。

2.培育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及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以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着力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专合组织、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了政府支持引导、社会广泛参与、专业化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截至目前,有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4个,新增粮食生产经营主体1个,农机综合合作社6个。

3.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方面。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执行最低价预案,对每月定期开展商品粮库存检查。

(三)完善地方储备体系,增强粮食应急调控能力。

1.落实地方储备体系。

(1)充实县级粮食储备。完成县级1900吨储备粮的入库工作。通过公开竞价采购,1900吨稻谷入库成本为599.89405万元,其中向xxx市农业发展银行贷款543万元,向xx商业银行贷款57万元。

(2)建立小包装应急成品粮储备。宜东镇、九襄镇、xxx镇粮站建立了小包装应急成品粮油储备,成品粮油储备达到10天市场供应量。

(3)储备粮轮换。完成中储粮成都直属库代储10000吨玉米的出库工作,出库粮食品质合格,受到了中储粮成都直属库领导的好评。

(4)储备粮检查监管。粮食储备库按“一符、三专、四落实”要求,坚持做到“三检查”:每天对粮情粮温检查一次;每月在成都直属库、市青衣江公司指导下集中检查一次;做好全国、全省开展的储粮普查。坚持做到“三规范”:储粮出入仓台账规范、仓外标识标牌规范、入仓检查项目齐全规范、记录卡片填写规范。坚持做到“三到位”:保管人员日常检查发现的漏雨、虫害等问题发现后提出方案上报批准后及时处理;上级领导专家每月检查中指出问题及时处理,决不留在次月;粮食出入仓和薰蒸时全体人员到位,确保储粮安全

(5)税收优惠。我县免征了粮食储备保管费收入增值税及附加费,对九襄镇粮油食品站免征印花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2.落实储备费用、利息补贴和轮换补贴。

严格按《xx县粮食储备管理办法(试行)》落实粮食储备费用、利息补贴、轮换补助,20xx年财政支付储粮贷款利息34.6万元,拨付承储企业保管费19万元。全年省、市分两次安排下达资金共37万元,已归入粮食风险基金,按照相关要求安排使用资金51万元,用于支付省粮食风险基金借款。

(四)实施安全保障工程,加强粮食流通能力建设。

1.粮油供应网络建设。以九襄、宜东、xxx国有粮站骨干,积极发挥国有粮食企业市场主渠道作用,强化省外、市外产销协作关系,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购进市内短缺粮源,确保全县粮油市场供应充足、品种丰富、价格稳定。

2.“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在xxx打造了1家“放心粮油示范店”。30个乡镇都有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及示范点。九襄粮站生产的“九襄牌”挂面深受消费者喜爱,今年聘请专业设计公司按旅游产品要求对外包装进行设计,新包装产品上市后受到外地游客的好评。

3.仓储物流升级和低温库建设。完成1.5万吨低温库改造工程,工程总投入405万元,资金来源为省财政专项经费。项目实施,将大大提升科技储粮、绿色储粮水平。

4.仓储设施资产管理。采取分类处置方式对现存能使用的仓储设施进行出租产生效益,不能出租的安排专人看守,定期检查维修。投资50万元用于维修xxx下沙坝中转粮库维修工程,资金来源灾后重建结余资金。

(五)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粮食生产健康发展。

1.专项改革方案制定。全年制定出台了《县属国有企业负责人基本年薪基数认定暂行办法》《县属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管理办法》《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实施意见》《县属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县属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监管的指导意见》《县属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实施方案》。

2.改革落实及成效。一是结合全省粮食行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大讨论的要求,xx结合实际,制方案、学政策、转思想、找差距、明方向。撰写了《xx县秋粮收购情况的现状及对策》文章上报市委、省委;撰写了《解放思想、主动作为、推进粮食产业发展》文章参与市上交流;二是对基层粮站20xx年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进行审核,进一步对企业工资总量进行宏观调控;三是开展了县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结构、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福利待遇的相关情况清理。

3.妥善解决国有粮食企业相关方面问题。我县无国有粮食企业欠缴社会保险费现象。1998年6月1日以后,我县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粮食亏损挂账借款余额为610万元,今年县财政支付政策性亏损挂账的利息24万元。

4.用地及产业扶持。对国有控股粮食企业实行土地进行确权登记,大力支持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用于晾晒、烘干、仓储、加工等配套设施建设用地。

(六)保障区域粮食供应,维护粮食市场基本稳定。

1.粮食收购与销售。全年粮食购进6780吨,其中面粉2746吨,大米4034吨,全年销售粮食6840吨,其中面粉2800吨,大米4040吨,粮油销售38吨,实现粮油销售利润50万元。

2.粮油应急供应。制定了全县粮食应急供应预案,建立了以粮食储备库为依托,以九襄、宜东、xxx粮站为骨干,全县30个乡镇都有供应网点的粮食应急供应工作体系。

3.维护粮食市场秩序。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对未取得粮食收购资格或未经粮食管理部门批准的,工商质监部门一律不予核发粮食收购的营业执照和增加粮食类经营范围,确保市场主体质量。完成市上下达的粮食样品抽样检测任务,食品安全抽样送检311批次,其中44批次民生工程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任务已全面完成;基层监管所开展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220批次。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对无证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以及在粮食销售活动中囤积居奇、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查处力度,全年累计执法126人次。

4.粮食监测预警。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对全县粮食需求、库存、价格做到及时监测,及时分析,坚持每周一次上报粮油价格信息。同时加强与县外粮食主产区建立稳定的粮食购销协作关系,建立正常的粮食购销渠道,保持必要的商品粮周转库存,保证全县粮食供求总量平衡,做到“粮食供应不断档,粮食价格不暴涨”,确保了全县粮食安全

(七)健全质量保障体系,落实质量安全监管责任。

完善粮食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和粮油质量检验机构,设立了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站,逐步建立粮油质量可追溯体系。粮食与食药监部门对全县粮油市场加强日常监测监管,严禁过期、超标粮食进入市场。大力开展“到2020年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机械深施等一批环境友好型技术,减少化肥施用量;推广精准施药技术及高效植保机械、生物农药,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用量,全年化肥使用量增长量控制比例为0.79,农药使用量增长率为0.8。全面加强工业污染防治,确保总量减排工作落到实处,重点加大对县内12家铅锌矿洗选企业,16家铅锌冶炼企业、1家化工企业(共包括6家国控企业,2家省控企业)重点涉重金属企业污染源的监管力度,完成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考核专项监测(万里工业集中区),对白岩河下游汇入库前100米处区域水环境进行采样分析。截止目前,共出动监察车辆758趟次,监察人员1826人次,发现环境污染隐患23个,督促整改隐患23个,对10家砖厂采取断电停产措施,突出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立案查处环保违法案件19件,移交涉刑事案件1件,1件正在调查处理中,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7宗,处罚金额162万元,有效遏制了环境违法行为。

(八)大力推进节粮减损,引导城乡居民健康消费。

1.积极开展节粮爱粮宣传。扎实推进“节约一粒粮”行动,认真组织“世界粮食日暨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粮食科技活动周”等宣传活动。全年全县各级学校悬挂、张贴宣传标语(横幅)157幅,印发《食品安全》宣传资料17000份,培训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480人次,组织食品安全巡讲进学校活动78场次,组织开展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督查73校次,整改问题11个。县级相关部门联合开展“节粮爱粮”、“放心粮油”为主题的宣传活动8场,向群众发放宣传单3200多份,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爱粮节粮工作的认知度、参与度。

2.农户科学储粮及新技术推广。对九襄、xxx、前域、大田、唐家五个乡镇认购“小粮仓”的农户进行跟踪服务。储粮专业人员就正确使用新型粮仓、安全使用储粮防护剂、科学进行粮情检查开展了现场技术咨询、指导,服务认购农户300多人次。

(九)强化粮食安全保障措施,建立监督考核机制。

根据省、市要求,为构建当地粮食安全体系,保障我县粮食安全,我县结合实际,制定了《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xx年度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各项指标细化方案的通知》(汉府办发〔20xx〕25号),将粮食安全纳入我县目标考核。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确保粮食发展资金的安全高效使用。同时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将执行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情况纳入审计内容。20xx年,全县全年粮食系统未发生违反党风廉洁建设规定的情况。

粮食流通工作得到省市主管部门肯定。我县承办20xx年全市粮食行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座谈会,市政府、市商务和粮食局相关领导在参观粮食储备库、九襄市场、放心粮油示范点后,对我县粮食流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激励我县积极探索,多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粮食流通工作经验。

(一)农业生产方面。一是农户改种改制,粮食作物与果、蔬作物相比较产值低,受经济利益驱使,许多农民改种果蔬经济作物而放弃种粮。二是农业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xx是山区,用于生产粮食作物土地多数为坡地,不适用大型机械,小型农业机械虽广泛推广,但针对山区小田块的专用小型作业机具的匹配设计研制相对滞后,实行机械化难度大,人力生产成本投入太高。三是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道路、水利设施与农业生产需求不平衡。

(二)粮食收购储备难。一是xx作为粮食销区,农民余粮较少。有多种主体进入粮食收购市场,粮食交易比较活跃,粮食收购价格偏高,卖方市场优势明显。二是购销经营难,粮食购销市场化,多种经营主体参与粮食购、加、销、存。国有粮食企业掌握市场经营的主动权能力受到冲击,加之自身改制不到位,机制不活,市场竞争力受到严重制约,粮食经营利润较低,企业生存发展空间受到挤压。三是争取储备难。虽然我县粮食储备基础设施不断得到改善提升,但除承担县级储备外,粮库多为空仓。受国家去库存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加之仓容小、距省城较远的制约,争取中央、省级代储指标任务难。

(一)狠抓责任制考核。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是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基本制度。我县将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切实担起保障粮食安全的主体责任,全面加强粮食生产、储备和流通能力建设,把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落到实处。

(二)强化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严格按照“建设占用耕地的,必须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要求,补充耕地数量等于占用耕地数量,补充耕地质量不低于占用耕地质量,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任务,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建立基本农田数据库,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三)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一是完成粮食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7万亩划定工作;二是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倡导土地流转,推进适度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种植,同时做到“以销定产、合同收购”,积极打造优质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树立产业典型,培植产业大户,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促进生产能力提升;四是继续实施以水稻、马铃薯、玉米为主的粮油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创建,充分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依托高产创建项目建设,提高粮食单产和总产,确保全县粮食生产能力稳中有升;五是继续抓好国家农业强农、惠农、富农补贴政策的落实,以政策调动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四)健全储备购销体系。一是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三级粮食储备调控体系和粮食供应应急工作机制,制定出台《xx县级储备粮管理办法》,推动粮食地方储备和应急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争取“绿色储粮与智慧仓储”项目建设,加快粮食低温储备库、粮库智能升级等新型仓储设施建设和改造,打造“智慧粮食”;三是争取“川粮放心粮油工程”的资源网点建设推广,发挥国有粮食企业市场示范带动作用,强化市外、省外产销协作关系,购进市内短缺粮源,确保全县粮油市场供应充足、品种丰富;四是拓宽经营渠道,主动融入“川粮电子商务平台”,拓宽营销渠道,争取“川粮产后服务工程”项目建设,新建粮食产业发展项目。

(五)推进企业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科学划分企业功能类别,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拟将全县四个粮食企业进行整合,成立粮食购销储备有限责任公司,集中统一监管粮食国有资产,实现企业增值发展。对企业性质功能进行界定,对企业负责人的薪酬、公务支出进行规范管理,逐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保障粮食安全的思考和建议篇三

今年,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始终落实行政一把手负责制,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工作主线,以现代农业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脱贫攻坚为抓手,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结构调整,有效地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确保了粮食生产安全。现将2020年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及早谋划,全面落实粮食生产任务

根据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及时组织力量,深入调查研究,各项工作做到了早部署、早动员。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制定全年粮油作物种植规划及生产指导意见,及时将大、小春生产任务、扩面任务、晚秋粮食生产、粮食监测等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发到镇(街道),明确了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目标产量、主推技术及各关键时期应抓好的主要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促进全年农业工作顺利开展。2020年我县粮食播种面积59.13万亩,粮食预计总产量21.11万吨,同比增速2.28%。

(二)加强撂荒地治理,保障粮食播种面积

组织各镇(街道)对各辖区内撂荒地进行全覆盖摸排,建立了撂荒地到户、复耕计划、复耕到户三本台账,为有序推进撂荒地复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建立撂荒地复耕奖补机制,按照“谁复耕、谁受益”的原则,县级财政筹备500余万元资金,按撂荒田复耕奖补240元/亩、撂荒土复耕奖补320元/亩的标准,对复耕主体进行奖补,激发各镇(街道)撂荒复耕工作的积极性。截至11月底,我县撂荒地复耕面积为21628.07亩,其中复耕种植粮食作物面积10331亩,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三)抓好项目建设,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以项目为支撑,有序推进现代农业(水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通过田型调整、地力培肥、灌排配套、陡改平以及修建机耕道,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全年共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维修改造机电提灌站15台(套),机电提灌保灌面积达14.1万亩。通过项目建设,改善了我县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夯实了粮食生产能力。

(四)突出科技推广,促进成果有效转化

组织召开全县大、小春生产现场会,粮油生产技术培训会13场次,培训全县农技、农机干部、新型职业农民、种粮大户等21000余人次。依托种粮大户补贴、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服务水稻、油菜机收和秸秆粉碎还田面积2764亩;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项目,扩种油菜5000亩,对扩种油菜进行统防统治并发放油菜复合肥;通过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适合我县种植的粮食新品种5个;推广水稻旱育秧集中育秧、水稻机插秧育秧及插秧、水稻直播、玉米增密覆膜移栽、秸秆综合利用、测土配方施肥等实用技术8项,主推技术应用率达95%以上。这些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有效促进粮油作物单产的提高,粮食新增产值1000万元。

(五)完成“两区”划定,稳定粮食播面

为夯实全县粮食综合产能基础,安排县级资金188万元支持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已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23.34万亩,占目标任务的101.5%;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划定10.18万亩,占目标任务的101.8%。外业实地调查,面积量算、成果图编制、公示公告、数据库建设、“两区”管护及标志牌设立已全面完成,并通过省级和国家级验收,省级绩效考核获得优秀等级。

(六)推进社会化服务,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推进社会化服务,引导农民群众实行农作物耕种防收全程机械化,2020年主要农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0.2%,推广耕种收农业机械963台(套),新增农机总动力0.6万千瓦,农机合作社作业面积增长7%。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3.71%,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增长率为-3.45%,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41.75%。

(七)落实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按省上文件要求,落实相关惠农政策,及时兑付2020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稻谷目标价格补贴、种粮大户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截止目前已兑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4545.04万元,稻谷目标价格补贴资金189.5万元,种粮大户补贴资金74.36万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83.208万元,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面积稳定、产量增加。

(一)农资供应实现“零接触”保障。疫情期间,为控制人员流动,保障农用物资及时供应,我县实行辖区政府统筹、企业主体、村委服务的双向配送机制,制定《县农村地区疫情防控专班关于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大春农资供应配送工作的通知》,明确各镇(街道)、村委会及农资经营户农资配送工作职责,由各镇(街道)组织统计农户农资需求情况,农资经营部提供农资销售品种、价格详细清单,各村委会负责根据农资需求表为农户购买并配送农资,实现农民不出门、销售人员不入户、供需双向对接,订单配送,定点中转。农资供应“零接触”,既有效防止疫情发生,又保障了春耕生产。

(二)撂荒地复垦复耕扎实有效。坚持政府引导、村为主体、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依法管理、典型示范的原则。建立督促考评和复耕奖补机制,做实撂荒地台账、复耕计划台账、复耕到户台账三本台账。指导各村以村集体经济组织复垦复耕、代耕代种;引进业主流转复垦复耕;村委统一组织复垦、农民根据家庭劳力认领耕种;村集体+公司+农户等方式复耕。我县河边、卓筒井、隆盛等镇集体代耕、农户自主复耕模式被省"三农"要情中点名登载。目前全县已累计复耕撂荒地21628.07亩,占计划复耕要求的108.14%,其中复耕种植粮食作物10331亩。

(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再创佳绩。创新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方式,坚持宣传发动倡导、业务培训主导、备案管理引导,培小扶大、示范引领、辐射带动等方式方法,注重规范备案登记、规范发展、账务管理、示范创建、新农直报、名录库系统等管理全环节。多渠道、多点位发展培育家庭农场,2020年共发展培育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8家、家庭农场135家,成功创建市级示范社8家,家庭农场39家,省级示范社9家、家庭农场9家。成功争创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县创建县。通过宣传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政策支持,我县2020年种粮面积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达到80户,种植面积1.15万亩。

(一)人多地少的县情,影响粮食生产能力提高

我县耕地面积54.39万亩,农业人口44.89万人,农民群众人均耕地1.2亩。

(二)基础薄弱的现状,影响粮食产能

我县冬干春旱、夏旱连伏旱,洪涝、秋多霖雨的自然条件,对农业基础设施要求极高,但是许多地方还是看天吃饭。

(三)粗放经营的现实,影响粮食生产效益

土地经营规模小,制约了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广泛应用,加之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留守的老、弱、病、残、妇缺乏知识和技术,接受新事物较难,经营粗放、产量降低、效益低下。目前绝大多数农民对所耕种土地的氮、磷、钾等有机物含量不了解,施底肥或追肥时,盲目投资,不仅增加了种粮成本,还减少了种粮利润。

(四)投入不足的短板,影响农民群众种粮的激情

县本级财政资金对种粮大户、粮食类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支持力度较弱,农民种粮积极性难以进一步提高。

(一)严守耕地红线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必须优先保证粮食安全,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9万亩以上。

(二)有序流转土地

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要使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大力引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成为我县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

(三)实施“两藏”战略

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实行藏粮于地,实现“田网、路网、水网”三网配套;“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三化互动;“农田排灌能力、农机作业能力、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三力提升。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实行“藏粮于技”,推广应用“四新”示范,“六良”配套,让科技在粮食增产中的贡献率达到60%。

(四)增加财力投入

对我县种粮大户、粮食类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给予扶持激励政策。

标签:2022年 保障 粮食 安全 思考 建议 3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