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吴汉杀妻典故篇一
◆知识与能力
1.学习利用论据说明自己的观点,学习怎样更有效地组织论证过程。
2.仔细学习作者严密的逻辑论证过程,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1.了解文章结构,找出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
2.找出作者的观点和要表达的思想、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不迷信盲从的独立精神。
2.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学习作者论证的严密性。
2.学会利用史料有逻辑地组织自己的论据。
◆难点
1.学会怎样使自己的论证更充分,更有说服力。
2.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独立思考的精神。
◆教学突破
1.将论据分类,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2.将观点中主要的分歧找出来一一论证,边破边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查阅关于吴汗的第一手资料。
2.让学生课前仔细阅读文中的文言文部分,理解其大意。
◆学生准备
1.课前认真读懂文中的文言文,加深理解。
2.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1.简要介绍作者和文章风格.
2.让学生找出文章的论点和结论。
3.让学生找出论据并进行分析。
1.认真听讲,记忆。
2.从文中找到论点并读出来。
3.分析论据。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约 分钟)
1.介绍作者:邓拓,笔名马南屯,当代历史学家,杂文家,邓拓的杂文重史识、史论,旁征博引,针砭时弊,短小精练。
2.文章从一出戏说起,引起读者兴趣。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论点和结论,并提示学生:找结论时一定要联系文章的题目。从本文的题目看,主要在“何尝”两字上下功夫。(要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话概括)
3.提问:文章题目其实是一个设问句,这样用问句作题目有什么好处?
1.通过听讲,对作者及其写作风格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特别要记住作者的笔名。通过了解作者的文风,为学习本文打下基础。
2.在教师的指导下回答:表明作者论点的句子在第三段第一句话。文章就是围绕吴汉有没有杀妻而展开议论的。通过分析“何尝”二字,可以看出吴汉没有杀妻。
3.回答:造成悬念,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且它本身就是答案,读者一目了然。
二、分析作者怎样提出问题及作者的论据(约 分钟)
1.提问:作者先说许多人看过一出戏,以此来开头有什么好处?
2.让学生读文章的第二段,看这个戏的主要剧情,了解作者认为它在哪个主要情节上不符合历史事实,然后才能知道作者是怎样用论据推翻它的。和历史事实不符合的情节还有很多,试让学生概括出来。
3.提问:和历史事实不符合的剧情很多,为什么作者选中杀妻这一情节展开论证?组织学生讨论,并提示学生联系第三段思考:这是不是无关紧要的,涉及到什么问题?
1.回答:使看过的人马上想到剧情,没看过的人对此产生兴趣,起设趣的作用。
2.读完后对剧情有了基本的了解,概括出与历史事实不符合的剧情:他娶了王莽的女儿,捉住刘秀报功;他与王莽有杀父之仇;他使王莽的女儿自刎,其母命令他杀妻,等等。吴汉确实是起兵反莽,后来的确成为中兴名将。
3.联系第三段最后一句,回答:作者认为这涉及到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关系到历史人物的形象及其在人们心中的一地位。说到底是历史观的问题。
三、分析论据.看作者是怎样论证的(约 分钟)
1.提问:作者的论据分布在哪几段?
2.提问:作者从哪些书籍的原始资料中寻找依据?第四段从《后汉书》中关于吴汉的生平中找到的有力证据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不就此作出结论,为什么还要再查究他的家庭和夫妻关系呢?从第五段找出原因,这说明什么呢?
3.提问:作者在从《后汉书》找到了吴汉的生平和家庭夫妻关系之后,为什么?
4.作者在第七段介绍刘珍是为了说明什么? 这为什么不是多余的?
5.第八段作者又以吴汉的人品作证,只有一句话,作者为什么还要引用?文章的最后一段说出了自己对编写戏剧的态度,作者用“虽然……但是……”,这表明作者重点强调的是前者还是后者?
1.回答:分布在第四、六、七、八段。
2.回答:作者从《后汉书》和《东观记》寻找证据;他为亭长,并非总兵;而且对他和王莽的关系根本没提,因为作者想找出更有力的证明材料,想使读者更加信服。这说明作者论证的严密性。
3.回答:作者其实是在旁征博引,使读者更加信服,因为如果单独从一本书上找又举出《东观记》中的文字作证明,显得缺乏说服力,这样可以使它们相互印证。
4.回答:是说明刘珍的《东观记》的可靠性,以使读者更加信服。
5.作者从他的人品来说,是因为在封建社会忠孝是最大的美德,杀妻一事表明忠孝,一定会上书的。这是很有力的推断。最后一段作者用这组关连词,表明作者强调的是后者。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1.让学生归纳本课的主要内容。
2.讲解本文的论证过程。
3.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有效组织论据的方法。
1.回答教师的提问。
2.分析作者的论证过程。
3.学习并掌握组织论据的方法。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熟悉本文内容(约 分钟)
1.让学生复习上节课讲到的本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并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分析文章中的难理解的文言字句,一一解释,使学生理解其大意。
3.让学生回答作者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文章最后一段和文章开头一段是什么关系?
1.用自己的话回答,也可以用课本上的原话回答。
3.自己概括,只要言简意赅,言之成理就可以;文章开头和最后是前后呼应或对应关系。
二、分析作者的论证过程(约 分钟)
1.提问:作者是怎样组织论据的?试让学生分析,组织学生讨论,再作出回答,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引导:引经据典,步步为营。
2.作者在论证时采用了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而不是空洞的说教,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作者在哪一段中把摆事实和讲道理结合起来?让学生逐段分析。
3.把以上作者的论证过程向学生交代清楚后,提问: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治学态度怎样?
1.回答:作者先是用最一般的原始材料论证史书上根本没有提到杀妻的情节,然后又研究和这个情节有关的章节,再举出可以和其观点相印证的其它史书的资料来论证。
2.回答:好处是论证充分严密,使读者信服;第四段用摆事实的方法,第六段、第七段和第八段把两者结合起来使用,只是有的段落侧重二者中的一种。
3.回答:作者十分注重论据的充足性、论证的充分性、逻辑的严密性,很显然,作者治学严谨。
三、找出作者的态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约 分钟)
1.作者通过论证自己的观点,提出了他对编写戏剧的看法或态度,让学生找出来在哪一段。
2.提问:作者通过表明自己的态度,提出了对历史人物的认识问题,在文中哪一句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对历史人物应持的态度?
3.提问:应该学习作者的什么精神?可组织学生讨论。
1.回答:表明作者态度的段落是文章的最后一段。学生找出并读出来。
2.回答:第三段的最后一句话可以看出来,“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应采取客观的事实求是的态度”。
3.积极讨论,回答:敢于怀疑,独立思考,治学严谨等。
本节总结
本课通过对一出戏剧的剧情的介绍,指出该剧剧情与历史事实不符合之处。作者论据充足,论证充分,逻辑严密。我们从中要学习他的论证方法和分析论证过程,进而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补充资料
邓拓(1912--1966),原名邓子健、邓云特,19xx年出生于福建闽侯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1930年参加了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到达解放区后,历任《晋察冀日报》社长,晋察冀新华社社长等。解放后先后任《人民日报》社长、总编辑和北京市委文教书记等职。1961年,邓拓以马南屯为笔名,开设了《燕山夜话》专栏。后来,他又与吴晗、廖沫沙在《前线》杂志上开设了《三家村札记》的专栏。他们在这里发表了大量的杂文。这些杂文针砭时弊而又短小精炼、寓意深刻,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1966年,邓拓由于被四人帮等诬陷,含冤自尽。
吴汉杀妻典故篇二
教学目标
理解“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区别。
引用典籍一一否定敌论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区别。
难点: 初步学习演绎论证法。
教学课时:2
教学内容和步骤:
а 预习
字词障碍扫除
1、读准字音
刎 给事 无稽 校
2.解释下列词语
刎 死心塌地 典籍 给事 校 质朴 造次 殊不知
в.研习课文
一、 导入:
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雄”------“英雄”
二、作者简介
三、读准字音
马南邨 篡位 燕薊 自刎 诬害 校订 祠堂
四、理解词义
(1) 死心塌地: (2)中兴: (3)造次:
(4)殊不知: (5)无稽:
五、整体感知课文,复述《吴汉杀妻》的故事情节
六.分析课文
1、课题释疑
作者用一个问句做题目,是为了造成悬念,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且它本身就是答案,读者一目了然。
2.思考探究
作者要否定“吴汉杀妻”的历史真实性,提出哪些论据?你认为作者的论据能说服你吗?哪些论据说服力最强?
论据 :
a.从吴汉的出身证明吴汉未尝杀妻。
b.吴汉家庭关系或夫妻关系很正常,看不出有“杀妻”之类的变故
c.吴汉夫人的名位正常,没有引起“杀妻”之类变故的可能。
3.探究小结
课文用以否定“吴汉杀妻”的历史真实性的论据既有具体的史料,又有对于史料的总体把握。具体的史料有四则,第一则是关于吴汉生平的,第二则和第三则是关于吴汉家庭关系的,第四则是关于吴汉为人的。然而最主要的,具有根本意义的是对于史料的总体把握,即“在汉代的历史典籍中,完全找不到所谓`吴汉杀妻’的事实根据”。
4.探究:上述论据是如何推理出“吴汉杀妻”的结论的?
如果吴汉确曾杀妻,那么《后汉书》必有记载
《后汉书》没有吴汉杀妻的记载
所以,吴汉未尝杀妻
5.思考探究
1、画出本文的观点和作者对历史剧创作原则的基本看法。
2、你怎么看待作者的观点?结合看过的历史剧,谈谈自己的看法。
6.拓展迁移
结合看过的戏说历史的电视剧,以“我看戏说”为题,谈谈自己对这类作品的创作原则或社会效应的看法
上课时间:第六周
班级:初三(3)(6)
地点:语音室
教学目标
理解“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区别。
引用典籍一一否定敌论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区别。
难点: 初步学习演绎论证法。
教学课时:2
教学内容和步骤:
а 预习
字词障碍扫除
1、读准字音
刎 给事 无稽 校
2.解释下列词语
刎 死心塌地 典籍 给事 校 质朴 造次 殊不知
в.研习课文
一、 导入:
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雄”------“英雄”
二、作者简介
三、读准字音
马南邨 篡位 燕薊 自刎 诬害 校订 祠堂
四、理解词义
(1) 死心塌地: (2)中兴: (3)造次:
(4)殊不知: (5)无稽:
五、整体感知课文,复述《吴汉杀妻》的故事情节
六.分析课文
1、课题释疑
作者用一个问句做题目,是为了造成悬念,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且它本身就是答案,读者一目了然。
2.思考探究
作者要否定“吴汉杀妻”的历史真实性,提出哪些论据?你认为作者的论据能说服你吗?哪些论据说服力最强?
论据 :
a.从吴汉的出身证明吴汉未尝杀妻。
b.吴汉家庭关系或夫妻关系很正常,看不出有“杀妻”之类的变故
c.吴汉夫人的名位正常,没有引起“杀妻”之类变故的可能。
3.探究小结
课文用以否定“吴汉杀妻”的历史真实性的论据既有具体的史料,又有对于史料的总体把握。具体的史料有四则,第一则是关于吴汉生平的,第二则和第三则是关于吴汉家庭关系的,第四则是关于吴汉为人的。然而最主要的,具有根本意义的是对于史料的总体把握,即“在汉代的历史典籍中,完全找不到所谓`吴汉杀妻’的事实根据”。
4.探究:上述论据是如何推理出“吴汉杀妻”的结论的?
如果吴汉确曾杀妻,那么《后汉书》必有记载
《后汉书》没有吴汉杀妻的记载
所以,吴汉未尝杀妻
5.思考探究
1、画出本文的观点和作者对历史剧创作原则的基本看法。
2、你怎么看待作者的观点?结合看过的历史剧,谈谈自己的看法。
6.拓展迁移
结合看过的戏说历史的电视剧,以“我看戏说”为题,谈谈自己对这类作品的创作原则或社会效应的看法
吴汉杀妻典故篇三
教学内容
本课在教材第87—90页。文章通过作者对一个戏剧剧情的讲述提出了戏剧和历史的区别,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考察,论证了该戏剧的剧情完全不符合历史。由此,作者提出了要正确地对待历史和历史人物的观点和自己对编写历史剧的态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学习利用论据说明自己的观点,学习怎样更有效地组织论证过程。2.仔细学习作者严密的逻辑论证过程,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过程与方法1.了解文章结构,找出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2.找出作者的观点和要表达的思想、态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不迷信盲从的独立精神。 2.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1.学习作者论证的严密性。2.学会利用史料有逻辑地组织自己的论据。◆难点1.学会怎样使自己的论证更充分,更有说服力。 2.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独立思考的精神。◆教学突破1.将论据分类,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2.将观点中主要的分歧找出来一一论证,边破边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查阅关于吴汗的第一手资料。2.让学生课前仔细阅读文中的文言文部分,理解其大意。◆学生准备 -1.课前认真读懂文中的文言文,加深理解。2.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
教学流程设计
1.简要介绍作者和文章风格. 1.认真听讲,记忆。
2.让学生找出文章的论点和结论。 2.从文中找到论点并读出来。
3.让学生找出论据并进行分析。 3.分析论据。
一、介绍作者。导入 新课(约 分钟)
1.介绍作者:邓拓,笔名马南屯,当代历
史学家,杂文家,邓拓的杂文重史识、
史论,旁征博引,针砭时弊,短小精
练。
2.文章从一出戏说起,引起读者兴趣。
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论点和结论,并提
示学生:找结论时一定要联系文章的
题目。从本文的题目看,主要在“何
尝”两字上下功夫。(要学生学会用
自己的话概括)
1.通过听讲,对作者及其写作风格有一个
大致的了解,特别要记住作者的笔名。
通过了解作者的文风,为学习本文打下
基础。
2.在教师的指导下回答:表明作者论点的
句子在第三段第一句话。文章就是围
绕吴汉有没有杀妻而展开议论的。通
过分析“何尝”二字,可以看出吴汉没有
杀妻。
3.提问:文章题目其实是一个设问句,
这样用问句作题目有什么好处?
3.回答:造成悬念,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
且它本身就是答案,读者一目了然。
二、分析作者怎样提出问题及作者的论据(约 分钟)
1.提问:作者先说许多人看过一出戏,
以此来开头有什么好处?
2.让学生读文章的第二段,看这个戏的
主要剧情,了解作者认为它在哪个主
要情节上不符合历史事实,然后才能
知道作者是怎样用论据推翻它的。
和历史事实不符合的情节还有很多,
试让学生概括出来。
3.提问:和历史事实不符合的剧情很
多,为什么作者选中杀妻这一情节展
联系第三段思考:这是不是无关紧要
的,涉及到什么问题?
1.回答:使看过的人马上想到剧情,没看
过的人对此产生兴趣,起设趣的作用。
2.读完后对剧情有了基本的了解,概括出
与历史事实不符合的剧情:他娶了王莽
的女儿,捉住刘秀报功;他与王莽有杀
父之仇;他使王莽的女儿自刎,其母命
令他杀妻,等等。吴汉确实是起兵反
莽,后来的确成为中兴名将。
3.联系第三段最后一句,回答:作者认为
这涉及到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关系
到历史人物的形象及其在人们心中的一
地位。说到底是历史观的问题。
三、分析论据.看作者是怎样论证的(约 分钟)
1.提问:作者的论据分布在哪几段?
2.提问:作者从哪些书籍的原始资料中
寻找依据?第四段从《后汉书》中关
于吴汉的生平中找到的有力证据是
什么?作者为什么不就此作出结论,
为什么还要再查究他的家庭和夫妻
关系呢?从第五段找出原因,这说明
什么呢?
3.提问:作者在从《后汉书》找到了吴汉
的生平和家庭夫妻关系之后,为什么
1.回答:分布在第四、六、七、八段。
2.回答:作者从《后汉书》和《东观记》寻找
证据;他为亭长,并非总兵;而且对他和
王莽的关系根本没提,因为作者想找出
更有力的证明材料,想使读者更加信
服。这说明作者论证的严密性。
3.回答:作者其实是在旁征博引,使读者
更加信服,因为如果单独从一本书上找
又举出《东观记》中的文字作证明?
这为什么不是多余的?
4.作者在第七段介绍刘珍是为了说明
什么?
5.第八段作者又以吴汉的人品作证,只
有一句话,作者为什么还要引用?文
章的最后一段说出了自己对编写戏
剧的态度,作者用“虽然……但是
……”,这表明作者重点强调的是前
者还是后者?
证据,显得缺乏说服力,这样可以使它
们相互印证。
4.回答:是说明刘珍的《东观记》的可靠
性,以使读者更加信服。
5.作者从他的人品来说,是因为在封建社
会忠孝是最大的美德,杀妻一事表明
忠孝,一定会上书的。这是很有力的
推断。最后一段作者用这组关连词,
表明作者强调的是后者。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2.讲解本文的论证过程。 2.分析作者的论证过程。
3.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有效组织论据的方法。3.学习并掌握组织论据的方法。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熟悉本文内容(约 分钟)
1.让学生复习上节课讲到的本文的论
点、论据和论证,并概括本文的主要
内容。
2.分析文章中的难理解的文言字句,一
一解释,使学生理解其大意。
3.让学生回答作者是怎样提出问题,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文章最后一
段和文章开头一段是什么关系?
1.用自己的话回答,也可以用课本上的原
话回答。
查词典等等。
3.自己概括,只要言简意赅,言之成理就
可以;文章开头和最后是前后呼应或对
应关系。
二、分析作者的论证过程(约 分钟)
1.提问:作者是怎样组织论据的?试让
答,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引导:引经
据典,步步为营。
2.作者在论证时采用了摆事实、讲道理
的方法,而不是空洞的说教,这样做
的好处是什么?作者在哪一段中把
摆事实和讲道理结合起来?让学生
逐段分析。
3.把以上作者的论证过程向学生交代
清楚后,提问: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
治学态度怎样?
1.回答:作者先是用最一般的原始材料论
证史书上根本没有提到杀妻的情节,然
后又研究和这个情节有关的章节,再举
出可以和其观点相印证的其它史书的
资料来论证。
2.回答:好处是论证充分严密,使读者信
服;第四段用摆事实的方法,第六段、第
七段和第八段把两者结合起来使用,只
是有的段落侧重二者中的一种。
3.回答:作者十分注重论据的充足性、论
证的充分性、逻辑的严密性,很显然,作
者治学严谨。
三、找出作者的态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约 分钟)
1.作者通过论证自己的观点,提出了他
对编写戏剧的看法或态度,让学生找
出来在哪一段。
2.提问:作者通过表明自己的态度,提
出了对历史人物的认识问题,在文中
哪一句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对历史人
物应持的态度?
3.提问:应该学习作者的什么精神?可
组织学生讨论。
1.回答:表明作者态度的段落是文章的最
后一段。学生找出并读出来。
2.回答:第三段的最后一句话可以看出
来,“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应采取客观的
事实求是的态度”。
3.积极讨论,回答:敢于怀疑,独立思考,
治学严谨等。
本节总结
本课通过对一出戏剧的剧情的介绍,指出该剧剧情与历史事实不符合之处。作者论据充足,论证充分,逻辑严密。我们从中要学习他的论证方法和分析论证过程,
进而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板书设计
吴汉何尝杀妻论点:论据:结论: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本课虽然不是长篇大论,但短小精悍。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文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议论文的范例,学习本文主要学习它的论证过程,看作者怎么组织材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教师要让学生把握议论文整体结构。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1.给加点的词语注音。
自刎 无稽 校正
2.填空。
邓拓笔名是——。
答案与提示:马南屯。
3.谈谈你对历史剧编写的看法。
◆个性练习设计
1.文章的题目用设问句有什么好处?
答案与提示:造成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而且它本身就是答案,读者一目了然。
2.通过学习本文,你认为写议论文应注意什么?
答案与提示:论据的充分性,论证的全面性,逻辑的严密性,等等。
3.谈谈你对评价历史人物的看法。
教学探讨与反思
分析本文最主要的应该是分析本文的论证过程。通过它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主要是组织材料和逻辑论证的过程。在论证过程中,自己要自圆其说,不要有漏洞。
补充资料
邓拓(1912--1966),原名邓子健、邓云特,1912年出生于福建闽侯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1930年参加了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到达解放区后,历任《晋察冀日报》社长,晋察冀新华社社长等。解放后先后任《人民日报》社长、总编辑和北京市委文教书记等职。1961年,邓拓以马南屯为笔名,开设了《燕山夜话》专栏。后来,他又与吴晗、廖沫沙在《前线》杂志上开设了《三家村札记》的专栏。他们在这里发表了大量的杂文。这些杂文针砭时弊而又短小精炼、寓意深刻,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1966年,邓拓由于被四人帮等诬陷,含冤自尽。
吴汉杀妻典故篇四
在旧戏舞台上,许多人都曾看过一出戏,名叫《吴汉杀妻》,又叫《斩经堂》。这是一出用牵强附会的方法,借以宣扬封建社会的忠孝节义观念的坏戏,似乎早有定论,所以近来已经没有人再演它了。但是,我们从这里却不难懂得:历史的真实和舞台艺术的真实,有时竟然距离很大,甚至于有的剧作者为了一定的目的,完全捏造事实,歪曲了历史的真相。因此,在过去,谁要是把看戏当成读历史,那就不免要上当。
《吴汉杀妻》或《斩经堂》一剧的情节,大体是说:汉朝潼关总兵吴汉,娶了王莽的女儿为妻。王莽篡位以后,下令捉拿汉宗室刘秀。吴汉守关时捉住了刘秀,正要送去报功,他的母亲告诉他说,王莽是他的仇人,他的父亲是被王莽杀害了的,那时他年纪太小,不懂事,现在应该为父报仇,并且命令他杀死王莽的女儿,扶助刘秀恢复汉室的江山。吴汉持剑去杀妻,正好其妻在经堂念佛。吴汉不忍杀她,就将实情告诉她。于是,王莽的女儿就自刎而死;吴汉的母亲为了促使吴汉下决心,也上吊自杀了。这样,吴汉果然死心塌地随刘秀去打天下,后来成为所谓中兴名将之一。
这个故事情节,根本不合历史事实。在汉代的历史典籍中,完全找不到所谓“吴汉杀妻”的事实根据。不知道后来的剧作者,为什么要无中生有地硬把“杀妻”的情节,安在吴汉的头上。那位剧作者显然以为这样可以抬高吴汉的身价,殊不知在我们现在看来,这样反而诬害了吴汉。
由于吴汉是北京地区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所以北京人对于吴汉的生平故事,应该知道得特别清楚。据《后汉书》《吴汉传》的记载:“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家贫,给事县为亭长。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资用乏,以贩马自业。往来燕蓟间,所至皆交结豪杰。”看了这一段记载,就可以明白,吴汉并不是王莽手下亲信的将官,而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他曾因宾客犯法而亡命逃走,并没有当王莽的女婿,更没有杀王莽的女儿。他与王莽也并非有杀父之仇的冤家,与刘秀的关系更不同于旧戏所描写的那样。吴汉起兵响应刘秀,终于成为光武中兴的功臣,也不是因为他不违母命的结果。这些都证明“吴汉杀妻”的情节是无稽的。
然而,这些证明还不够有力,还不足以tui翻“杀妻”之说,必定要从正面找出更有力的证明材料,才可以令人心服。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查究:吴汉的家庭和夫妇关系到底怎样?
上述《后汉书》《吴汉传》中,有一段关于吴汉家庭关系的重要叙述。它写道:“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由此可见,吴汉的家庭关系很正常,看不出有过“杀妻”之类的变故。
如果对于《后汉书》的记载还认为不足的话,那末,找还可以举出汉代刘珍的《东观记》中的一段文字做证明。刘珍是后汉安帝永初年间的史官,曾奉诏校定东观诸书,并且负责编辑建武以后的名臣列传。他的著述自然是可*的。据他说:“汉但修里宅,不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坟,不作祠堂也。”这样看来,吴汉的夫人名位也很正常,并没有引起吴汉“杀妻”之类变故的可能。
而且,照《后汉书》所载,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这又证明,从来历史记述都没有把吴汉描写成《斩经堂》的人物。如果吴汉确曾杀过王莽的女儿而后投奔刘秀,那末,在《后汉书》上一定要大书特书,夸奖他的忠孝,决不至于一字不提。
从我们现在的观点来说,假若要把吴汉的故事编成戏剧,虽然不必要完全照《后汉书》记载的史实,原封不动地搬上舞台;但是也不应该捏造情节,胡乱编出象《吴汉杀妻》这样的剧本。
吴汉杀妻典故篇五
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批驳的论点,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
2、了解、学习演绎论证法。
教学重点 1、把握作者批驳的论点,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 教学难点 1、了解、学习演绎论证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吴汉何尝杀妻?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吴汉那里曾杀死了妻子?如果改为陈述句呢?吴汉未曾(不曾,没有)杀死妻子。历史上吴汉是一个什么人?
谁认为吴汉杀死了妻子呢?历史上吴汉到底有没有杀死妻子?作者又是如何进行反驳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驳斥“吴汉杀妻”的过程
1、戏剧对待吴汉杀妻的观点? 2、作者对待吴汉杀妻的观点?
3、作者认为吴汉没有杀妻的理由(论据)?
生平故事 家庭关系 夫人名位 品行为人
4、这些理由(论据)都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引用历史典籍有何好处?(客观真实,增强说服力)这些论据能证明什么?
5、作者还用了那些论据?这两个论据能够充分证明吴汉没有杀妻吗?
第三段第二句 第八段最后一句。
三、学习演绎论证法
1、演绎论证就是具有演绎推理模式的论证。所以,要弄清演绎论证的特征,首先要了解演绎推理。
2、演绎推理是由一般推出特殊(个别)的推理,它由一般原理出发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其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时必须的。有三段论、假言推理、选言推理等多种形式,但最重要的是三段论。三段论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如大前提“凡金属都可以导电”、小前提“铁是金属”、结论“所以铁能导电”。
假言推理是根据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分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三种。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是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有两条规则:
(1)、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如: (2)、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
如果谁骄傲自满,那么他就要落后; 如果谁得了肺炎,他就一定要发烧;
小张骄傲自满; 小李没发烧;
所以,小张必定要落后。 所以,小李没患肺炎。
3、第八段最后一句论据是如何推理出吴汉未尝杀妻这个观点的?(演绎论证——假言推理)
四、理清全文论证过程
1、引论:全文的论点? (戏剧真实不等于历史真实)
2、本轮:作者驳斥“吴汉没有杀妻”有什么作用?(举例论证论点)
3、结论:历史剧不该胡编乱造
板书 引论:历史真实和戏剧艺术真实距离很大
本轮:杀妻《后汉书》必记
吴汉未尝杀妻 (演绎论证)吴汉未尝杀妻
《后汉书》没有记载
结论:历史剧不该胡编乱造
五、作业
1、试写一个三段论形式的演绎推理。
2、完成这篇议论文后的练习
伟 大 的 证 伪
孙振华
“天下乌鸦一般黑”,这句话被当成真理说了好多年。
直到有一天,人们在澳大利亚的某个地方发现了白色的乌鸦,于是,真理变成了谬误。只要世界上存在一个例外,“天下乌鸦一般黑”就是一个错误的陈述。
提出“天下乌鸦一般黑”的人,原本是想说出一个真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的确被当成了真理,可是到了白乌鸦被发现的那天,证明这个说法不对,这种否定的证明就是证伪。
20世纪伟大的哲学家波普尔,在他著名的“证伪主义”理论中,对真理有一个解释。什么是真理?真理就是可能被证伪的理论。如果一个理论自满自足、颠扑不破,没有被证伪的可能,那它就不可能是真理。
还有一个公论:沙漠里的鸵鸟,发现危险以后,便将头埋进沙里。这个说法是罗马历史学家普利尼奥最先提出来的,据说,他是欧洲第一个见到鸵鸟的人。后来,人们证明,鸵鸟之所以把头埋进沙子里,并不是因为躲避危险,而是在用嘴挖洞,准备孵蛋。
这个已经成为公论的说法尽管被证伪了,但它曾经是真理,理由是它可能被证伪——事实上也的确被证伪了。所以真理就是不断提出假说,不断被证伪的过程。
最近,中国考古学界有一个重要的证伪,专家花五年时间得出结论,历史上的“阿房宫”其实并未建成。
从xx年10月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就开始对阿房宫的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结果证实,阿房宫现存遗址只是没有建成的前殿,共50万平方米,相当半个平方公里。同时,考古发掘还证实了,这里并没有大火焚烧的痕迹,除了前殿遗址之外,就只有东汉的瓦砾。可见,历史上所有关于阿房宫的说法,只不过是在想象一个子虚乌有的东西。
人类知识的进步,就是从不断的证伪中推动发展的。历史上有许多以讹传讹、添枝加叶的说法,通过证伪而逼近真相。前两年,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证实,“从太空的确看不到万里长城”,这也是一个伟大的证伪,它破除的,也是人们心中的某些虚妄。
只是,一个习以为常的说法被证伪了,往往让人觉得扫兴,甚至有点伤自尊。但是,证伪改变了传统的说法,纠正了谬误观念。敢于证伪和承认事实,无论如何比不敢面对现实、自欺欺人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摘自《深圳商报》,有改动)
16、通读全文,概括文中用来证伪的例子。(6分)
(1)天下乌鸦不是一般黑。
(2)
(3)
(4)
17、文中对“真理”有新的论述,请你摘录下来。 (4分)
(1)
(2)
18、结合文章内容,写出 “证伪”的“伟大”之处。(2分)
吴汉杀妻典故篇六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自刎w n割颈部自杀。
死心塌地: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
典籍j :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泛指古代图书。
殊不知:竟不知道。
给事:供职。
无稽j :毫无根据。稽:查考。
让:责怪,埋怨。
校ji o:订正。
质厚:朴实厚道。
造次:匆忙,仓促。
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2.作家作品
关于作者
邓拓(1912-1966),原名邓子健、邓云特,福建福州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他从小酷爱文学艺术,18岁参加了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晋察冀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新华社晋察冀分社社长等职。新中国建立后,历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候补书记等职,并主编理论刊物《前线》。1961年3月,开始以“马南邨”为笔名在北京晚报副刊《五色土》开设《燕山夜话》专栏,共发稿153篇,受到读者喜欢。
他的一生是悲壮的。他毕生从事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主编出版了中国革命出版史上的第一部《毛泽东选集》,写过大量热情讴歌和传播毛泽东思想的文章。文化大革命开始的5月18日自尽于家中。
3.背景链接
1961年,邓拓应《北京晚报》的邀请,以倡导读书、丰富知识、开阔眼界为宗旨,开设《燕山夜话》专栏。此后又与昊晗、廖沫沙合作,在《前线》杂志开设《三家村札记》专栏,发表了大量切中时弊的杂文。这些杂文旗帜鲜明,妙趣横生,寓意深刻,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当时全国许多报纸都仿效此举,开设杂文专栏,为当时的舆论界和文艺界开了一道亮色、注入了一股生气。六十年代《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曾分别结集出版,引起强烈反响。“文革”时,此书被批为“黑书”、“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对邓拓等人的批判被称之为“砸烂三家村”。邓拓成为“文革”文字狱的第一个受害者。1977年社会科学出版社再版《燕山夜话》,此书将《三家村札记》中的文章也一并收入。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作者以丰富的史料,批驳了“吴汉杀妻”的说法,有力论证了“历史的真实和舞台艺术的真实,有时距离很大,谁要是把看戏当成读历史,那就不免要上当”的观点,从而说明了历史剧的创作原则和创作态度:不可帮编乱造。
文章标题“吴汉何尝杀妻”中“何尝”二字表反问语气,表示未曾或并非。学习本文不仅要澄清具体史实“吴汉何尝杀妻”,更重要的是理解本文的文化内涵,即作者通过这一具体史实的论证,得出了一个普遍的道理“历史的真实和舞台艺术的真实,有时距离很大”,“谁要是把看戏当成读历史,那就不免要上当”。这就告诫人们在文化生活中应该辨明真伪,以免上当。
二、文章脉络
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历史的真实和舞台艺术的真实有时距离很大。
第二部分(2-8),论证“吴汉何尝杀妻”,批驳“吴汉杀妻”的说法。本部分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2),简述“吴汉杀妻”的剧情,树立批驳的靶子。
第二层(3-8),引用丰富的史料,论证“吴汉何尝杀妻”,批驳了“吴汉杀妻”的说法。
第三部分(9),深化主题,写关于历史剧的创作原则和创作态度。作者的观点是历史剧不能帮编乱造。
三、写作方法
1、以丰富的史料,批驳“吴汉杀妻”的说法。
如:⑴在汉代的历史典籍中,完全找不到所谓“吴汉杀妻”的事实根据。
⑵《后汉书·吴汉传》记载:“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家贫,给事县为亭长。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资用乏,以贩马自业。往来燕蓟间,所至皆交结豪杰。”
⑶“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
⑷《东观记》载“汉但修里宅,不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坟,不作祠堂也”。
⑸“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
课文用以否定“吴汉杀妻”的历史真实性的证据既有具体的史料如⑵⑶⑷⑸,又有对史料的总体把握如⑴,具有根本意义的是对史料的总体把握,而另四则具体把握,尽管用了颇多笔墨,但它们都是对整体把握的佐证。
2.用简洁的语言引述剧情。
如:课文第二段引述《吴汉杀妻》一剧的剧情,语言非常简洁。
《吴汉杀妻》一出戏内容并不算少,剧本有上万字,然而作者只用二三百字就叙述清楚了。这是因为作者去掉了与论述中心无关的情节,只交待那些必要的情节。这样写符合议论文中记叙的特点。议论文中的记叙是为议论服务的,其语言特点是简洁,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和形象生动的描写,它与记叙文中的记叙不同。
四、问题探究
1、本文用大量的史料为论据,否定了‘吴汉杀妻’的历史真实性。其中哪些项是最重要的?
四则具体史料中的任何一则的说服力都是不够的,四则史料合在一起,说服力仍然是不够的,最有说服力的是“在汉代的历史典籍中,完全找不到所谓‘吴汉杀妻’的事实根据”和与此相关的“如果吴汉确曾杀过王莽的女儿而后投奔刘秀,那么,在《后汉书》上一定要大书特书,夸奖他的忠孝,决不至于一字不提”。而四则具体史料,对“吴汉何尝杀妻”都有一定的支持度。
就历史考证而言,“说有容易说无难”。因为说有这么回事,一个材料就能证明,当然为防孤记之陋,人们也尽可能地多找材料。但是说没有这回事,即使材料有很多,也未必能证明。例如研究《红楼梦》的语言,说有某个词,能找出一两个例子就可以了,然而要说《红楼梦》没有某个词,就必须把《红楼梦》从头到尾查一遍。同理,说吴汉杀妻,只要有一个史料,就是有根据的,而要说吴汉未曾杀妻,即使有许多史料,其中没有吴汉杀妻的记载,仍缺乏说服力。因为人们要说这些地方没有记载,你能保证别的地方没有记载吗?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文所举的四则具体史料,尽管其中没有吴汉杀妻的记载,仍是不足为据的。因此,本文的最重要的论据并不是这四则具体史料,而是对史料总体把握的那两项。因此,尽管本文用了许多笔墨写四则具体史料,本文的论证方式却不是归纳论证,而是演绎论证。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四则具体史料呢?因为,史实的澄清是一个综合思维的过程,它不仅需要对史料的量的把握,而且需要对于史料的质的分析。这四则具体史料的价值就在于,其内容都支持或倾向于吴汉未曾杀妻的看法,而不支持、不倾向于吴汉杀妻的说法。
理清本文的逻辑结构,对于我们议论文特别是驳论文的阅读和写作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2、句段理解:
⑴中心句:历史的真实和舞台艺术的真实,有时距离很大,谁要是把看戏当成读历史,那就不免要上当。文章从旧戏《吴汉杀妻》谈起,引出了自己的观点:“历史的真实和舞台艺术的真实,有时距离很大”,并且告诫我们“谁要是把看戏当成读历史,那就不免要上当”,可见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并不在于要澄清“吴汉何尝杀妻”的具体历史史实,为吴汉平反,而是借对它的澄清来指导人们的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的认识,为现实生活服务。可见作者写此文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⑵重点句:⑴在汉代的历史典籍中,完全找不到“吴汉杀妻”的事实根据。这是文章的一个重要论据,因为“完全找不到”事实根据,所以,吴汉没有杀妻,而旧戏演出“吴汉杀妻”不是事实,是杜撰,无根据的。接着文章引用四则史料加以佐证,这里运用演绎推理论证。⑵如果吴汉确曾杀过王莽的女儿而后投奔刘秀,那么,在《后汉书》上一定要大书特书,夸奖他的忠孝,决不至于一字不提。这是本文的又一个重要论据,与上文论据相关联:因为“找不到”事实根据,所以没有杀妻;假设“杀妻”,必定有记载,因为《后汉书》没有记载,所以吴汉未尝杀妻。
⑶总结句:从我们现在的观点来说,假若要把吴汉的故事编成戏剧,虽然不必要完全照《后汉书》记载的史实,原封不动地搬上舞台;但是也不应该捏造情节,胡乱编出像《吴汉杀妻》这样的剧本。照应文章开头,深化中心,写了关于历史剧的创作原则和创作态度,作者的观点是历史剧不能胡编乱造。由开篇的看戏到结尾的写戏,仍有现实意义,为现实服务,这体现了《燕山夜话》的宗旨。
⑷过渡句:(1)这个故事情节,根本不合历史事实。这句话是由引论部分到本论部分的自然过渡,上段简述剧情,写了舞台艺术的真实,本段开始引经据典写历史的真实。(2)如果对于《后汉书》的记载还认为不足的话,那么,我还可以举出汉代刘珍的《东观记》中的一段文字做证明。运用假设关系的复句进行过渡,体现了议论文的逻辑性,从上文“吴汉的家庭关系很正常”的史实,过渡到“吴汉的夫人名位也很正常”的史实,从这两个方面论证“吴汉”不可能“杀妻”。
【练习解答】
一、课文用以否定“吴汉杀妻”的历史真实性的论据既有具体的史料,又有对于史料的总体把握。具体的史料有四则,第一则是关于吴汉生平的,第二则和第三则是关于吴汉家庭关系的,第四则是关于吴汉为人的。然而最主要的,具有根本意义的是对于史料的总体把握:即“在汉代的历史典籍中,完全找不到所谓‘吴汉杀妻’的事实根据”。
二、1、吴汉字子颜,是南阳宛人。家里贫穷,在县里供职做亭长。王莽末年,因为宾客触犯了法律,就逃命到了渔阳。(因)因资财缺乏,(于是)*贩卖马匹为业。往来于燕蓟之间,所到之处都与豪杰之士结交。
2、吴汉曾经出征,妻子在后方置买了田地。昊汉回来(后),责怪她说:“军队在外打仗,将士的给养都不够,你在后方为什么还要买这么多田宅呢?”于是(把田宅)都分给了兄弟亲戚家。
3、吴汉只修筑里宅,不建大宅子。夫人先死,简单地埋在小坟里,不修筑祠堂。
4、(吴汉)为人朴实厚道不善言辞,匆忙时就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三、略
【类文品析】
不求甚解
邓拓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丢了他说的后一句,,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讲道理的非议。
①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②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③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④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⑤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⑥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⑦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心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太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1.给加线字注音。
暂时() 豁然()
2.本文属于议论文中的驳论文,文中所反驳的观点是什么?
3.在文中绕线处填上相应的词语,依次是()()()
a.虽然b.往往c.偶而d.而且e.而f.所以c.因此
4.文中在追溯“不求甚解’’的出处时,引用了《五柳先生传》中的话:“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5.第3段的主旨句是哪句?(标出序号即可)
6.文中在具体论述“不求甚解”的含义时,作者引用了哪两个事例?
(1)
(2)
7、对文末“开卷有益”的正确理解是什么?
8.根据“不求甚解”的正确含义,本文在论述读书的方法时,又具体论述了哪两种方法?
(1)
(2)
9.文中对“不求甚解”四字含义的概括有两层,请指出。
⑴
⑵
(参考答案:1.略 2.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4、指读书重在领会精神,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多花工夫,每当读到妙处时,便高兴得忘记吃了。 5.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 6.(1)列宁批评普列汉诺夫在读马克思著作时的曲解。(2)诸葛亮“观其大略”的读书方法。 7.读书便会从中受益。 8.(1)不能死抠一字一句而因小失大。不应为某一局部而放弃整体。(2)看不懂的书可以通过反复阅读达到理解。 9.(1)虚心。(2)读书的方法。)
【同步训练】
一、基础训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捏造() 校订() 确凿() 篡位() 自刎()
2、翻译下列语句。
⑴往来燕蓟间,所至皆交结豪杰。
⑵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
3、本文引用了四则史料,各是从哪一方面驳斥《斩经堂》的情节的?
⑴
⑵
⑶
⑷
4、你认为如何看待历史题材的文学样式?(如电影、电视剧等)
5、本文作者 ,笔名 。
二、同步解读
⑴然而,这些证明还不够有力,还不足以推翻“杀妻”之说,必定要从正面找出更有力的证明材料,才可以令人心服。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查究:吴汉的家庭和夫妇关系到底怎样?
⑵上述《后汉书》《吴汉传》中,有一段关于吴汉家庭关系的重要叙述。它写道:“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由此可见,吴汉的家庭关系很正常,看不出有过“杀妻”之类的变故。
⑶如果对于《后汉书》的记载还认为不足的话,那末,我还可以举出汉代刘珍的《东观记》中的一段文字做证明。刘珍是后汉安帝永初年间的史官,曾奉诏校定东观诸书,并且负责编辑建武以后的名臣列传。他的著述自然是可*的。据他说:“汉但修里宅,不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坟,不作祠堂也。”这样看来,吴汉的夫人名位也很正常,并没有引起吴汉“杀妻”之类变故的可能。
⑷而且,照《后汉书》所载,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这又证明,从来历史记述都没有把吴汉描写成《斩经堂》的人物。如果吴汉确曾杀过王莽的女儿而后投奔刘秀,那末,在《后汉书》上一定要大书特书,夸奖他的忠孝,决不至于一字不提。
⑸从我们现在的观点来说,假若要把吴汉的故事编成戏剧,虽然不必要完全照《后汉书》记载的史实,原封不动地搬上舞台;但是也不应该捏造情节,胡乱编出象《吴汉杀妻》这样的剧本。
6、选文第一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7、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段的内容。
8、给“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选择正确的译文()
a、吴汉曾经出去征战,妻子在他后边买了田地产业。
b、吴汉尝试着出征,他的妻子在他走后置买了田业。
c、吴汉曾经出外征战,妻子在他出征后在家里置买了田地产业。
d、吴汉曾经出外征战,妻子和儿子在他出征后置买了田地产业。
9、你知道《后汉书》的作者是谁吗?
10、第三段证明了什么?对表达文章的中心有什么作用?
11、你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你能举出电视剧中违背历史史实之处吗?
三、美文赏读
“露马脚”考辨
俗语所谓“露马脚”,意为隐蔽的事实真相泄露出来了。可是,这一俗语往往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马脚”从来是“露”在外面的,其真实语义与该俗语的字面意义了不相涉,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后人无法解释这一俗语,于是民间编造了一个故事——
明太祖朱元璋是布衣出身,当过牛倌,做过和尚,与平民出身的姑娘马氏结了婚。朱元璋后来参加农民起义,最终做了明朝的开国皇帝,马姑娘自然成了马皇后。
马氏系平民出身,早年未曾缠过脚。当了皇后之后,囿于传统的封建习俗,常因脚大而苦恼。因此,人前人后,行动格外小心,常穿拖地长裙,将一双大脚藏而不露。
一日,马皇后乘轿穿过金陵街头。人们见是马皇后出巡,纷纷驻足观看。此时,一阵大风将轿帘掀起一角,马皇后搁在踏板上的一双大脚赫然在目!风闻马皇后脚大的人,这回见到了事实。好事者一传十、十传百,满京城的人都知道马皇后有一双大脚。此后,凡是——,或者——,人们就称之为“露马脚”。
这一传闻,俨然是“露马脚”一语的绝好注解。查诸史实,亦非无稽之谈。明代徐桢卿《剪胜野闻》载:“明太祖时,民间风俗上元夜均以隐语相嬉。有人画一妇人,赤脚,怀抱一大西瓜。”隐喻“淮西妇女好大脚”。马皇后系淮西人,天生一双大脚,朱皇帝认为此画嘲讽他的马皇后。于是,天威大怒,次日竟令军士“大戮居民,空其室”。
可是,一加追寻,查查“露马脚”一语的使用实情,—上述传闻就站不住脚了。
佚名元曲《陈州粜米》有句云:“这老儿不好惹,动不动先斩后闻,这一来则怕我们露出马脚来了。”上溯宋代,我们甚至可以查到“露驴脚”一语。北宋《续传灯录》卷二十:“后来风幡事起,卷簟义彰,佛手难藏,驴脚自露。”这是很有说服力的二条书证。据此可以断言,“露马脚”一语绝非源于马皇后,而是别有所本。
鲁迅文中有“露出麒麟皮下的马脚来”一语,看来先生是明白其出处的。事实上,“露马脚”正是与古代用马(或驴)假扮麒麟的游戏有关。
麒麟与龙、凤、龟并称“四灵”,是古人心目中的瑞兽、仁兽。古代节日庆典或祭祀时,往往有一种活动:将描画装扮好的麒麟皮披于马(驴)身上游戏。马脚部分自然难于严密包裹,而一旦包裹不严,即显露真相。这一活动唐代已有,不过多以驴子装扮。唐代冯贽《云仙杂记》卷九引张(上族下鸟)《朝野佥载》:“唐杨炯每呼朝士为麒麟楦,或问之,曰:‘今假弄麒麟者,必修饰其形,覆之驴上,宛然异物,及其去皮,还是驴耳。无德而失紫,何以异是。’”楦,鞋植头,塞于鞋内之木制模型,此处指裹于麒麟皮中的驴子,代指虚有其表者。宋代多以马装扮麒麟。黄庭坚《和刘编修潜夫读近报蒋岘被逐》诗云:“渠依眩耀麒麟楦,我辈高腾驽骥吟。”(别人只夸耀外表文采,我辈只是像马一样不懈努力。)
“露马脚”一语当源于此。
12.第一段中说“这一俗语往往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目的是什么?
13.第二段中有一个词语说明对“露马脚”来历的第一种解释是不科学的,这个词语是 。第六段中有一句话与之相照应,这句话是 。
14.第八段结尾说“据此可以断言……绝非源于马皇后,而是别有所本”,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15.第七段“一加追寻,查查……上述传闻就站不住脚了”等语说明了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是 。
16.请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a.根据四、五段内容,在第五段横线上填写合适钓内容,可填“不欲人知的事泄露了”、“弄巧成拙的事一旦败露”。
b.第六段中再引《剪胜野闻》中的记载,其目的是补充论据,说明“露马脚”的来历的确与马皇后有关。
c.第十段中两次引用史料记载,其目的在于说明马(或驴)假扮麒麟这一游戏的真实存在,说明“露马脚”一语的真实出处。
d.第九段中引用鲁迅文中语句,其目的在于引出下文的说明,并证明下一说法的正确。
17.考辨能发现真伪、是非,如“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中的“毒”本应为“度”;“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后句为“粮要解营”。对此,你有什么想法?请自拟出一道题目,并作出解答。
题目:
解答:
吴汉杀妻典故篇七
教学目标
理解“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区别。
引用典籍一一否定敌论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区别。
难点: 初步学习演绎论证法。
教学课时:2
教学内容和步骤:
а 预习
字词障碍扫除
1、读准字音
刎 给事 无稽 校
2.解释下列词语
刎 死心塌地 典籍 给事 校 质朴 造次 殊不知
в.研习课文
一、 导入:
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奸雄”------“英雄”
二、作者简介
三、读准字音
马南邨 篡位 燕薊 自刎 诬害 校订 祠堂
四、理解词义
(1) 死心塌地: (2)中兴: (3)造次:
(4)殊不知: (5)无稽:
五、整体感知课文,复述《吴汉杀妻》的故事情节
六.分析课文
1、课题释疑
作者用一个问句做题目,是为了造成悬念,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且它本身就是答案,读者一目了然。
2.思考探究
作者要否定“吴汉杀妻”的历史真实性,提出哪些论据?你认为作者的论据能说服你吗?哪些论据说服力最强?
论据 :
a.从吴汉的出身证明吴汉未尝杀妻。
b.吴汉家庭关系或夫妻关系很正常,看不出有“杀妻”之类的变故
c.吴汉夫人的名位正常,没有引起“杀妻”之类变故的可能。
3.探究小结
课文用以否定“吴汉杀妻”的历史真实性的论据既有具体的史料,又有对于史料的总体把握。具体的史料有四则,第一则是关于吴汉生平的,第二则和第三则是关于吴汉家庭关系的,第四则是关于吴汉为人的。然而最主要的,具有根本意义的是对于史料的总体把握,即“在汉代的历史典籍中,完全找不到所谓`吴汉杀妻’的事实根据”。
4.探究:上述论据是如何推理出“吴汉杀妻”的结论的?
如果吴汉确曾杀妻,那么《后汉书》必有记载
《后汉书》没有吴汉杀妻的记载
所以,吴汉未尝杀妻
5.思考探究
1、画出本文的观点和作者对历史剧创作原则的基本看法。
2、你怎么看待作者的观点?结合看过的历史剧,谈谈自己的看法。
6.拓展迁移
结合看过的戏说历史的电视剧,以“我看戏说”为题,谈谈自己对这类作品的创作原则或社会效应的看法
上课时间:第六周
班级:初三(3)(6)
地点:语音室
教学目标
理解“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区别。
引用典籍一一否定敌论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区别。
难点: 初步学习演绎论证法。
教学课时:2
教学内容和步骤:
а 预习
字词障碍扫除
1、读准字音
刎 给事 无稽 校
2.解释下列词语
刎 死心塌地 典籍 给事 校 质朴 造次 殊不知
в.研习课文
一、 导入:
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奸雄”------“英雄”
二、作者简介
三、读准字音
马南邨 篡位 燕薊 自刎 诬害 校订 祠堂
四、理解词义
(1) 死心塌地: (2)中兴: (3)造次:
(4)殊不知: (5)无稽:
五、整体感知课文,复述《吴汉杀妻》的故事情节
六.分析课文
1、课题释疑
作者用一个问句做题目,是为了造成悬念,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且它本身就是答案,读者一目了然。
2.思考探究
作者要否定“吴汉杀妻”的历史真实性,提出哪些论据?你认为作者的论据能说服你吗?哪些论据说服力最强?
论据 :
a.从吴汉的出身证明吴汉未尝杀妻。
b.吴汉家庭关系或夫妻关系很正常,看不出有“杀妻”之类的变故
c.吴汉夫人的名位正常,没有引起“杀妻”之类变故的可能。
3.探究小结
课文用以否定“吴汉杀妻”的历史真实性的论据既有具体的史料,又有对于史料的总体把握。具体的史料有四则,第一则是关于吴汉生平的,第二则和第三则是关于吴汉家庭关系的,第四则是关于吴汉为人的。然而最主要的,具有根本意义的是对于史料的总体把握,即“在汉代的历史典籍中,完全找不到所谓`吴汉杀妻’的事实根据”。
4.探究:上述论据是如何推理出“吴汉杀妻”的结论的?
如果吴汉确曾杀妻,那么《后汉书》必有记载
《后汉书》没有吴汉杀妻的记载
所以,吴汉未尝杀妻
5.思考探究
1、画出本文的观点和作者对历史剧创作原则的基本看法。
2、你怎么看待作者的观点?结合看过的历史剧,谈谈自己的看法。
6.拓展迁移
结合看过的戏说历史的电视剧,以“我看戏说”为题,谈谈自己对这类作品的创作原则或社会效应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