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思路篇一
1998是所有中国人都不会忘记的数字,这是一个充斥着无情的洪水却又充满强烈情感的夏天,洪水浩荡,泥沙俱下,却挡不住大江南北真情的奔涌,挡不住无数抗洪英雄义无返顾的脚步,昨天,我们一起去感受了一幅英雄群像,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脚步,缩小镜头,一起走过其中的一位英雄,他的名字叫————黄小文。
二、默读感悟
1.请同学们打开书默读课文第4页,用心去体会语言文字,去感受黄晓文的高尚品格。
2.交流:谈谈感受
看完后,你想说些什么?哪些句子你有如此体会?
a、铁钉扎进脚中都没有时间包扎吗?他这么争分夺秒为了什么?哪些词可看出他在争分夺秒。
b、练读:黄晓文的脚被铁钉扎进后丝毫没能耽误他抢险地进度,可是我们的心在痛,把你的这份感受融入到文字中,(练读、指名读、评价)
c、还有哪个句子让你特别感动?(说说会自己感动的句子)
三、交流资料
1、“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滚滚洪流,更显示出了子弟兵的英雄本色,在抢险过程中,子弟兵们以实际行动说明了一切,可由于文字限制,文中只向我们单独介绍了黄晓文一人,课前我们同学都试着去走近这些英雄了,说说你想介绍谁?(生相应板书名字)
2、课前王老师也收集了一位英雄李向群的资料,大家想看看吗?欣赏录像。就在李同群牺牲后的第二天,他的父亲又穿上了儿子的军装,走上了抗洪抢险地第一线,让我们记住他的名字-------李向群(板书),其实像这样的英雄真的很多------他们一个个都是,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行吗?铮铮铁汉(板书)
3、捧起书,一起来读一读第三页,齐读
四、教学第五页
1、 过渡:战士们除了要保护大堤,他们还要做什么?读快速阅读第五页
2、 交流:还要干什么?
3、 把这段中最入你心,最让你感动的句子,放开声多读几遍
4、 交流
a、出示:哪里……军徽闪烁
a、虽然只有简单地26个字,却表达了作者最真的情怀;(请联系前文中的某些句子,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拿出笔,写一写,画一画)
b、交流;
c、出示:哪里有 哪里就有 ;请你来填一填;齐读哪里……
b、你们不光读懂了这句话,更读懂了子弟兵们内心的情怀;子弟兵们这么舍生忘死到底是为了谁?谁把第二句话读一下?文中指出的极其简单,但每救一个人,子弟兵们可能付出就是生命的代价,谁能详细说说救援????江珊的事迹?(指名说)
c、被困三天三夜,此时群众们最想见到的人是谁?他们是人民的大救星(出示)齐读;
5、 点点米彩,汇成绿色的海洋,当洪水带来的灭顶之灾袭向灾区人民时,他们首先看到的是身穿米彩的解放军战士,是他们在洪水面前用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长城。洪水无情人有情,点点米彩为满月水中的人民群众带来生的希望。听,那一首首来自抗洪大堤上的战歌,正是点点米彩的心声。(听歌)
6、 此时,你想对英雄们说些什么?
7、 出示:大江将永远……(齐读)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思路篇二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课文,感悟人民解放军心系人民、团结抗洪、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2课。2.揭题,齐读课题。3.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4.大江保卫战中,主要写了哪几个典型事迹?
二、学习课文:
a. 学习第一节:
1.过渡:98年的夏天,长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洪灾,沿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我们来看。(放洪水录象)2.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3.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洪的大、洪水的猛?4.指名读此节。5.找词句交流,指导朗读。
“暴雨….”下得猛
“转瞬间…..”时间短,速度快
“撕咬…..”万分危急
三个感叹号,一个省略号,写出情况的危急,气愤的紧张…..
“日夜兼程…..”时间就是生命,就是胜利!
6.让我们再来感受洪水的肆虐,齐读第一小节
b.学习第二小节:
1.过渡:洪水肆虐,如巨龙般撕咬着千里江堤,形式万分危急,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战士们誓死保卫着大堤。2.自由朗读课文第二小节,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3.交流:哪些句子让你感受最深?学生补充,教师随时指导朗读。
救援神速☆“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你读出了什么?(救援神速)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你能读出来吗?
奋不顾身☆“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体会到战士们意志坚强、奋不顾身的精神。)们全然不顾,他们不顾的仅仅是片石割破了脚趾吗?有没有同学知道他们还受到了怎样的伤痛?奋不顾身☆“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宾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 读出了什么?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战士们的意志坚强?战士们奋不顾身的精神令我们感动,更令我们敬佩,让我们通过朗读,把他们的敬佩之情表达出来。指导朗读
乐观☆“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质疑: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体会子弟兵大无畏的乐观主意精神。他们不仅勇敢而且乐观,谁来读读战士们的这句话,战士们的话语铿锵有力,战士们的壮举惊天动地,谁来把这种豪壮之情朗读出来
“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简单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战士们不仅喊出了这样乐观的口号,他们还立下了其他令人感动的誓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站着是根伫立的桩、倒下是袋拦洪的沙! 水不退、人不撤,誓与大堤共存亡! 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4.战士们用勇敢、乐观谱写了一曲感天地、泣鬼神的抗洪之歌。让我们再来一起朗读课文的第二小节。
c.学习第三小节:
1.过渡:解放官兵战洪魔、斗恶浪、保大堤时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在这场可歌可泣的战斗中,涌现了许多英雄的事迹,黄晓文就是其中一个。为什么称黄晓文是个铮铮铁汉呢?
2.自由朗读课文第四小节。
3.交流。4.生活中我们被刺或者针扎伤时是什么感受?5.能将“扯”换成“拉、”“捆”能换成“包”吗?6.黄晓文是被一根铁钉扎进去的,而且扎的很深,可想疼痛程度是多么的令人难以忍受,能不能想象黄晓文拔除铁钉后,坚持肩上扛着沉重的麻包,在稀泥中艰难穿行的情景。7.再读此句,体会黄晓文意志坚强。8.黄晓文只是几十万解放官兵中的一个典型,在那难忘的几十个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呀!你还知道其他抗洪英雄的名字吗?9.指名介绍其他抗洪英雄的事迹。
d.学习第五小节:
1.过渡:无论是久经沙场的将军,还是刚刚入伍的新兵,他们都像黄晓文一样 ,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大堤终于保住了,战士们又投入到了救护群众的战斗中去。2.指名朗读课文第五小节,你感受到了什么?交流、指导朗读。
☆“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洪水的大、深,战士们所处的环境的危险…..体会到群众正在危险中,战士们迫不及待地进行营救。)
“飞向……”无所畏惧,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与激流较量。
☆“……”(体会到子弟兵救人的事例数不胜数。)
☆“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体会到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给人民,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们无愧于“军旗”、“军徽”,他们不愧是人民子弟兵。)
☆“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向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体会到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高度信任,突出反映军民鱼水情。)
3.让我们再来感受战士们保大堤、救群众的动人场景。(放录象)
4.看完之后,你想对抗洪官兵说些什么?
e.学习第六小节:
1.过渡:同学们,万里长城作证、巍巍大地作证,我们将永远铭记98年的夏天,永远铭记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2.齐读第六小节。
三、总结:
1.思考:为什么称解放军为“人民子弟兵”?
2.是呀!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军民亲如一家,鱼水深情,让我们把这首诗歌献给我们最可爱的人。3.齐读诗歌。4.同学们,在抗洪抢险最前线的是我们的人民子弟兵;冲进火海抢救人民生命财产的是我们的人民子弟兵;在歹徒面前,第一个挺身而出与歹徒做殊死搏斗的还是我们的人民子弟兵…….就像文中所说:“哪里……..”他们不愧为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让我们向他们表示永远的致敬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思路篇三
一、读题,导入新课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这将是一场怎样 ( )的大江保卫战呢?(加问号)
过渡: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让人刻骨铭心。
二、学习最后一段
课件出示句子: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1、指读。
2、铭记就是……
3、大江为何要永远铭记1998年的夏天?这年夏天发生了什么?上一节课我已经学过了,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感受这次灾情的危急。
(齐读暴雨——九江告急!)
是啊,一双双眼睛都关注着98年的那个夏天,不仅仅是你、我、他,所有人都不会忘记,
4、大江为何要永远铭记英勇的人民子弟兵呢?
这篇通讯稿,记者及时地向我们真实地报导了发生在抗洪一线上三个典型的事例。课前已经布置同学们进行了概括,谁能说说你知道了文中讲了哪几个事例?
板书:大堤抢险 铮铮铁汉 勇救群众
过渡:在这场大江保卫战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抢险救人的感人场面,让我们跟着课文,我们先随记者去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去亲身体验当时的情景。先来看一看九江赛城湖大堤惊心动魄的抢险画面吧。
三、学习“大堤抢险”
1、本节中有一句的话集中概括了这次大提抢险,请找出来。
“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简单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以小组为单位,研读这一节,想一想九江赛城湖大堤惊心动魄的抢险画面中,你感受到了:这是一群( )的人民子弟兵。
(读书要读出个性,读出属于自己的结论。)
救援神速☆“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体会到子弟兵救援神速,为什么说他们神速,你从那儿看出来?能读一读吗?子弟兵行动敏捷,救援神速,支队一声令下长……)
奋不顾身☆“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体会到战士们意志坚强、奋不顾身的精神。)们全然不顾,他们不顾的仅仅是片石割破了脚趾吗?有没有同学知道他们还可能受到了怎样的伤痛?
奋不顾身☆“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宾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为什么说他们奋不顾身?他们会遇到怎样的危险?引读:可他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一个个……)
乐观☆“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
这是在狂风暴雨之中啊,在滚滚怒涛之中啊,这样的声音早就被怒涛吞没了,又怎么能鼓舞人心呢?再有力一些!
战士们的喊声铿锵有力,而且同学们都说战士们是在用血肉之躯在筑起了一道人墙,我们想象一下,这洪水连卡车都抵挡不了,更别说人的身体了,这仅仅是一堵人墙吗?这应该是一道——生命之墙!再读!
师介绍:战士们不仅喊出了这样乐观的口号,他们还立下了其他令人感动的誓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
(站着是根伫立的桩、倒下是袋拦洪的沙!
水不退、人不撤,誓与大堤共存亡!
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
3、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激烈而艰苦,这句对联就是对这场鏖战最好的概括。再读!
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一个个英勇子弟兵展现在我们面前。他们不仅勇敢而且乐观,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抢险场面恍若就在眼前。
下面老师请大家观赏九江赛城湖大堤惊心动魄的抢险场面。
(或者,没有录像)这样的人民子弟兵,人民能忘记吗,祖国能忘记吗?让我们一起记住他们!(齐读第二节)
四、学习事迹之二:铮铮铁汉
1、面对肆虐的洪水,更显示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
2、如果大堤抢险写的是子弟兵的群体形象,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就是一个个体形象大特写。在你眼中铮铮铁汉应该是怎样的人?
3、速读这一节,找一找文中什么地方能让你感到黄晓文是一个铁汉。
师:真是轻伤不下火线,黄晓文忘记了疼痛,可我们的心在疼啊,你能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4、出示: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简单介绍自己所知道的子弟兵。是啊,黄晓文只是几十万解放军官兵中的一个典型,在那难忘的几十个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啊。
课后同学们也搜集了不少这样的例子,你能说一说吗?听了你们的介绍,他们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闪烁,你觉得这是一群( )的人民子弟兵。
五、学习事迹之三:勇救群众
师过渡:在大江保卫战中,子弟兵们除了保卫江堤,还要救护遇险的群众,这方面的感人事迹也是数不胜数。
(1)轻声读第五节,战士们的身影出现在什么地方?
②再集体交流。
☆“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
能将这三个“飞向”字改成“驶向”吗?
(体会到群众正在危险中,战士们迫不及待地进行营救。)
☆“……”(体会到子弟兵救人的事例数不胜数。)
☆学生交流不出,及采用引读:
“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我们的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给人民,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哪里——
☆“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向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体会到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高度信任,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浓浓的(板书)军民鱼水情。)
六、小结
1、这里没有泪水,只有汗水;这里没有柔躯,只有铁骨;这就是我们的子弟兵,这样的子弟兵,你们会忘记吗,人民会忘记吗,祖国会忘记吗?
2、在98年的大江保卫战中,牺牲了许多子弟兵,让我们牢牢记住他们的名字。
(出示):
“98抗洪”那惊天动地的一幕:簰洲湾,1998年8月1日晚,广空高炮某团225营官兵在这一夜与滔滔洪水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高建成、杨德胜、马斐、惠伟为、岳福勇等17名官兵英勇牺牲。他们用年轻的生命在浪尖上铸成了17座永久的丰碑。
描述:那些为了人民的利益无私奉献,流血奉献的英雄们,就如同一座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是啊,一双双眼睛都关注着98年的那个夏天,不仅仅是你、我、他,所有人都不会忘记,我们再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最后一节) 七、欣赏歌曲《为了谁》
人民不会忘记他们,有一首歌道出了我们的心声,想听吗?老师有一个要求:边听边抒写你对战士们想说的话,来赞美一下我们的子弟兵或表达一下你的敬佩之情。
交流:写得多好啊,相信你们有许多话要说,这样,请大家写一封信给我们的抗洪英雄,把你们想说的话写给他们。
板书:
大提抢险
大江保卫战 铮铮铁汉 军民鱼水情
勇救群众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思路篇四
一、教材依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22课大江保卫战。
二、课文简介:
《大江保卫战》是一篇通讯,真实地记叙了1998年解放军几十万官兵英勇抗洪的动人情景,热情赞颂了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子弟兵与人民的鱼水深情。课文围绕“战”字,按照 “为什么战——怎样战——战的结果如何”组织材料。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在写作特色上本文描写既有群体的描写,又有个人的写实,有详细的叙述,也有概括的勾勒,点面结合使得子弟兵“铮铮铁汉”、“勇救灾民”的本色得到充分地展现。学好本篇课文既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又能让学生从中学到写作的技巧。
三、设计思想
我在教授这篇文章时,主要设计了这样的目标:运用各种手段,通过激励、点拨、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深刻体会人民解放军心系人民、团结抗洪、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本设计试图通过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立体动态的网络环境,根据母语学习特点,抓住重点词句朗读品味,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再现当时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品味语言文字,感悟子弟兵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崇高精神。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多数都没有经历1998年的那场世纪洪水,因此学生并没有这方面的情感体验;而且,这是一篇简洁的通讯报道,如果仅用常规的教学手段,就难以让学生仅仅依靠文本实现情景的再现,从而完全投入进去,进而影响理解的深度。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一些写作的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运用多媒体等手段,使感悟人民子弟兵在战洪水、保大堤、救群众时所表现出的铮铮铁汉形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人民解放军心系人民、团结抗洪、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使学生受到情操的感化,心灵的洗礼。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品读文章、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感悟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形象,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
利用语言文字,让学生感悟人民子弟兵在战洪水、保大堤、救群众时所表现出的铮铮铁汉形象。
六、师生教学资源准备
1.收集人民解放军在九江赛城湖抗洪保堤的视频录象;“为了谁”的歌曲。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回顾整体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仍旧和时光老人回到那难忘的1998年,和人民子弟兵一起深入抗洪第一线,打响这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2、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板书:万分危急,保大堤,战洪水,救灾民
【从课题入手,从整体入手,复习回顾】
二、创设情境,引入内容
1、你们想看看当时真实的情况吗?放录像《大江保卫战》
教师解说:一场场特大暴雨助长了洪水的肆虐,它像一只发了狂的猛兽面目狰狞地冲出束缚它的千里江堤,直扑万顷良田、繁华都市!工厂、房屋、街道……顷刻间汪洋一片。引读: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
这节课,我们就来直面战场,走进英雄!
三、直面战场,走近英雄
1、自由读课文2——5小节,用我们的一双慧眼去发现有哪些感人的场面?
2、把最令你感动的句子画出来,把你们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或在旁边做批注!
以小组的形式用心去交流让你们最感动的一个场面
a:学习画面之一:大堤抢险
1、交流该部分感动的句子,并想想为什么令你们感动?感悟朗读。
2、交流,哪些句子最令你们感动?
(1)“四百多名官兵……出现了”(课件出示)提问:你们读出了什么?(救援行动的神速)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出示课件)你或你们小组能读一下吗?
(2)▲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课件出示)
①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战士们的意志坚强、奋不顾身?(赤脚奔跑来回穿梭全然不顾鏖战伤痕累累)
追问:他们全然不顾,他们不顾什么他们顾不上——顾不上——顾不上——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
因为他们知道,保住了大堤,就意味着保住了——学生答(板书——保住大堤)
凭着钢铁般的意志,战士们以铮铮铁骨、以血肉之躯保住了大堤。在那鏖战的几个小时里,战士们付出了多少代价,我们从那累累的伤痕里我们读到的是官兵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让我们用敬佩的语气读好这几句话。
还有令你们感动的句子吗?继续交流。
3、 “狂风卷着巨浪……伤痕累累”(课件出示)提问:你门小组体会到了什么?(乐观、与大无畏)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出示课件)
①战士们的话语铿锵有力,战士们的壮举惊天动地,谁来把这种豪壮之情朗读出来?
②指名读、齐读
【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突出的特点是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情理交融,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过渡:战士们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伟大的抗洪精神令我们感动,在这场可歌可泣的战斗中,涌现了许多英雄的事迹,黄晓文就是其中的一个。
b、学习画面之二:铮铮铁汉
1、想想课文是通过什么把黄晓文的精神表达出来的?
2、交流:(语言、动作)(这一段话抓住了黄晓文的——语言、动作来表达精神的)
【从总体上、表达的角度上来引导学生体会英雄的精神,与前面的讲读方式有所不同。】
(1)哪位同学来读一下黄晓文的语言和动作。大家体会到了什么?(争分夺秒)争分夺秒为了什么?
(2)真是轻伤不下火线!黄晓文疼吗?可他觉得疼吗?为什么?
望着这样的战士怎能不心疼?你能读出来吗?指名读。
省略号里省略了什么?【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刻领悟铮铮铁汉的含义】
评:这就是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一个标点都内涵丰富!
小结:是啊,黄晓文只是几十万解放军官兵中的一个典型,在那难忘的几十个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啊。(出示课件)再读“在那几十个……感人的事”
我们用一个词概括他们的形象。(板书:铮铮铁汉)
3、c、学习画面之三:勇救群众
师过渡:大堤终于保住了,战士们又投入了救护受灾群众的战斗中去。在这里感人事迹也是数不胜数,又有哪个句子最使你感动?
1、同桌先交流,并谈谈你感动的原因。(同桌可以先相互读读,并交流交流你感动的原因。)
2、集体交流重点句子:
(1)“战士们的冲锋舟……以生的希望……”(体会到群众正在危险中,战士们迫不及待地进行营救。)
①出示第一句话,请用朗读汇报你们的学习收获。哪桌先来读?
②用心读就能读到战士的心坎里,你们能从中体会到一颗怎样的心?
【重视对学生的朗读,使他们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
③你们体会得很真切,能把你们体会到的“心”融入到朗读中去吗?你俩一起来读一下。
④教师展示画面(确实如此,同学们你们看,讲述画面。)齐读
(2)“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向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体会到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给人民,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们无愧于“军旗”、“军徽”,他们不愧是人民子弟兵。)
文中的这一段话也非常感人,哪组来读好它。读读这句话,你能体会到什么情?
3、总结过渡:洪水到哪里战士们就飞向哪里,我们的军队不愧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不愧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子弟兵,不愧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的钢铁长城,人们怎能不由衷地赞颂“是他们大救星”!让我们一起深情朗读“哪里……就……”、“看到……,看到……”千言万语不足以表达人民的心声,让我们记住这样一句话。
4、引读最后一句话。
四、走出战场,掩卷深思
此刻,你一定对英勇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谈一谈!(奋不顾身舍生忘死 勇往直前 ……)而我觉得英勇就是头顶烈日、身挡激流、日斗洪魔、夜卧长堤,他们正是怀着这种爱,他们用铮铮铁骨、血肉之躯打赢了这场—指课题学生齐读——大江保卫战。其实,子弟兵的英勇不止是表现在大江保卫战中,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只要是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他们为祖国和人民随时准备流血牺牲。他们永远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永远是矗立在人民心中的丰碑。让我们静静聆听一首英雄的赞歌。把你们的所思所感付诸于笔端!
教后反思:五年级的学生,多数都没有经历1998年的那场世纪洪水,因此学生并没有这方面的情感体验;而且,这是一篇简洁的通讯报道,如果仅用常规的教学手段,就难以让学生仅仅依靠文本实现情景的再现,从而完全投入进去,进而影响理解的深度。我在教授这篇文章时,主要设计了这样的目标:运用各种手段,通过激励、点拨、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深刻体会人民解放军心系人民、团结抗洪、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本设计试图通过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课件,根据母语学习特点,抓住重点词句朗读品味,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再现当时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品味语言文字,感悟子弟兵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崇高精神。在设计小组学习时我曾反复思考,什么样的小组活动才是有效的,高效的?所以首先我是让学生自由读文、找感动的句子一再让学生能充分的品读语言文字,然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学习,这样一种先行交流的形式,自认为学生参与的面会更广一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一些,能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最后进行集体交流,这一环节则按自己的预设层层深入,当然也得关注课堂生成!我通过关键词句的品析以及一些标点符号的内涵引申和不同形式的朗读努力让文本感动学生,震撼学生的心灵深处!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掀起学生情感的高潮,引起他们情感的共鸣。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思路篇五
时代周刊引用金黑奇的话说“电脑网络空间是知识的领地,而且还是心灵和意识的空间。它还必将作为信息社会的生活空间与社会中的每个人休戚相关。”网络的出现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大大扩展了人们的认知领域,也作为全新的教与学的工具、手段,走进了课堂。下面以我开设的一堂小学语文网络课《大江保卫战》为例谈谈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以及“教”与“学”的点滴体会。
《大江保卫战》是一篇洋溢着时代气息的通讯,记叙了解放军几十万官兵与长江特大洪水进行顽强战斗的动人情景,热情赞扬了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教学重点是围绕“战”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遣词造句的生动形象,同时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1998年长江特大洪涝灾害发生时,这些学生才三四岁,对特大洪水灾害没有足够的认识,因此了解课文的背景对达到教学目标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在上课之前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启发,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1、你了解长江吗?2、你听说过长江泛滥的危害?3、特大洪水形成原因。4、如何治理长江等等。随后将学生带到网络教室,利用互联网强大的搜索功能,指导学生键入关键词“长江特大洪水”,搜索到了很多有关长江特大洪水的网页,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网页进行浏览。之后,学生对长江特大洪水的历史、成因、危害等方面进行讨论、交流,学生各抒己见,对大江保卫战的起因有了比较广泛深入的了解,还有两个学生通过1931年长江洪涝灾害长江暴发特大洪水淹死十四万余人,与今年的伤亡人数2140进行了对比,一下子就感受到人民子弟兵的不朽功绩,为下一步学习课文做好了情感上和知识上的准备。
在上课前准备阶段我播放了歌曲《为了谁》的录音带,锁定学生感情的基调,对人民子弟兵产生了敬重之情。然后播放《大江滚滚》的录像。学生看完后我让学生说一说对长江特大洪水的理解。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感受到这场战争的残酷与重大。在这场保卫战中发生了许多动人事迹,随即学生打开我制作的网络课件,对有关网站进行浏览,发生在九江大堤上的动人故事和图片、视频、文字一下子扣住学生的心弦。接着和学生讨论哪个故事让你最感动?为什么?课文中又是如何描绘的呢?再回到九江赛城湖的大堤(看抢险录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了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情境。学生被眼前长江肆虐的情景震惊了,被战士们的勇敢折服了,思维被激活了,话匣子打开了。接着播放1998年8月29日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从而对抗洪精神有更深的领悟。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超越了课堂,超越了教材,超越了教师,超越了自我。当然,所有的经典学科都包含适合与不适合进行网络教学的内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上丰富的资源来优化教学,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在语文学习中逐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灌南县实验小学 王蓉蓉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思路篇六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98
批注式阅读——《大江保卫战》
《大江保卫战》一文主要赞颂了英勇的人民子弟兵们在到处肆虐的洪水前,是怎样忘我地保卫大江、救助人民群众的事,讴歌了新一代人民子弟兵在危险和困难面前毫不畏惧、全然不顾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再现了他们光辉的形象。在教学此文时,我主要从审题入手,引导学生确立课文的研读主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围绕研读的主题,开展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即让学生进行批注式的阅读,取得了较好的阅读效果。
要进行批注式的阅读,需先确立课文的研读主题,从研读主题入手开展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批注阅读,避免出现学生不着要领,在课文的“外围”上转圈圈,不能深入地把握文本主旨,从而导致阅读效率的减低。《大江保卫战》一文的研读主题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下得以确立,即“人民子弟兵们是怎样保卫战的?表现了人民子弟兵们的一种什么精神?”学生根据研读的主题开展批注式阅读。
教师根据学生批注阅读的进展情况,可安排学生先进行同桌间的相互交流或小组内的相互交流,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在相互交流中碰撞智慧的火花,交流彼此的收获,探求别人独到的见解等。
最后,安排学生就研读主题进行批注阅读的情况进行全班汇报,在汇报中引导学生感悟文本,阅读文本并指导朗读,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进一步地深入。如在汇报“在这危急关头,几十万……”时,学生分别说出了自己的批注情况有的说“说明解放军叔叔不畏艰险,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有的说“生命解放军叔叔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危,白天黑夜地忙着赶路,日夜兼程,多么伟大呀!而我们呢,只要是略微晚了点睡觉,第二天早上就起不来,白天上课的时候甚至还打瞌睡。”…………
可见,批注式阅读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其学习是高效的,课堂是充实的,活跃的。
(敏思博客原创声明:未经作者同意,不得用于任何纸媒体,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日志链接地址: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思路篇七
(苏教版第十册)
设计理念:
重视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与文本对话、交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个性化的阅读收获。在语言环境中整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设计特色:采用多种方法,充分展开学生与文本对话过程;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提升情感,并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合理的想象与文字创作。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 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
3. 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提升情感,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训练,体会子弟兵大无畏气概以及军民鱼水深情。
教学难点: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体会子弟兵与人民的鱼水深情,引导学生获得个性化的阅读收获。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为了谁》,让学生边听边看画面,进入情境。
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歌的理解。
3.教师小结:这首歌赞颂了抗洪救灾中英勇无畏的人民子弟兵。它曾经唱遍祖国的大江南北,许许多多的人为之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1998年抗洪救灾的课文。
4.揭示课题,简介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熟课文,读出感情。
2.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 你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是怎么解决的?还有哪些没有解决?谁来帮帮忙?
(设计意图:最有魅力的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学生质疑问难,就是为了激发学生深入探究文本的欲望,让他们产生新的阅读欲望。面对文本的邀请,孩子们定会跃跃欲试。)
4. 你把课文分为哪几个部分?你是怎么考虑的?
三、再读课文,自由体会。
1. 学生自由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充分朗读。
2. 指名读。(评价:读得怎么样?或者问:你为什么这样读?)
(设计意图:让孩子充分朗读课文,走进文本;通过个性化朗读强化细腻的情感体验,注重个性体验的差异和多样,使朗读与悟情有机地融为一体,为下节课的深入体会军民鱼水情作铺垫。)
四、小结:
同学们的预习工作做得很好,我从你们的朗读中就已经知道了,说明我们班的孩子个个都爱学习,真好。
五、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造句:
(1)惊心动魄
(2) 闪烁
第二课时
一、回忆课文,进入情境。
1. 通过上节课的读课文,人民子弟兵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一些词语来形容。
过渡:今天我们来具体感受一下人民子弟兵和人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二、学习课文,深入体会。
1. 默读,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人民子弟兵在大江保卫战中的动人事迹,主要写了哪几个动人事迹?(板书:大堤抢险 铁汉本色 勇救群众)
2. 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个事迹?为什么?(默读思考,同桌讨论,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在教学时,我充分组织展开学生与文本对话过程,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训练提升情感体验。)
(1) 事迹之一:大堤抢险
a. 指名朗读。
b. 画出能体现子弟兵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与人民心连心的句子。
c. 看剪辑录像实况,再现战士抢险的场面,让学生体会当时战士们的心情。
d. 假如你是在现场的老百姓,你想对子弟兵说些什么?
e. 有谁还想读这一段?读出面对险情,战士们的大无畏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设计意图:用音乐、图象以及富含感召力的朗读深深触动学生的情感之弦,使学生的情感波涛得以沸腾与升华。)
(2) 事迹之二:铁汉本色
a. 这是特写个体形象——黄晓文的动人事迹。
b. 黄晓文的那些言行令你感动?
c. 你能用朗读来表现你的感动吗?指名读。
(3)事迹之三:勇救群众
a. 这个事迹让你感动,我听听你的朗读就能感受了。
b. 指名读,分小组读。
c. 谁来具体说说哪些地方令你感动?
d. 指导朗读三个排比句,理解一个省略号。
(设计意图:通过重点词句的赏析品读,进一步展示并体会语言文字背后所包含的丰富内涵,让人民子弟兵大无畏气概以及军民鱼水情伴随着文本扎根到学生的心灵世界。)
e. 轮读,齐读,体会人民子弟兵和人民的鱼水深情。
f.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确实也被感动了。这个自然段写得多好啊,你愿意让这样感人的场面永远留在你的脑海里吗?我们来背一背吧。
3. 想象:
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你还能看到怎样动人的场面?
(设计意图:这是对文中省略号的再读理解,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象,既是对文本的理解再开发,又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三、小结:
人民子弟兵无愧于“军旗”、“军徽”,他们不愧是人民的子弟兵;而正是因为人民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给人民,所以人民对他们高度信任。同学们,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军民鱼水情啊!
四、作业: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 收集抗洪救灾中的故事,在班会上讲给大家听。
第三课时
一、复习所学,巩固知识。
1.上节课我们感受了哪三个人民子弟兵在大江保卫战中的英勇事迹?
2.最令你感动的是哪个事迹?为什么?
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再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情况危急:“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暴怒的巨龙”、“疯狂地嘶咬”以及三个“!”)
2.师:是呀,当时的情况是多么危急呀。你能把这种危急的情况读出来吗?
3.指名读,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4.老师也想来读读,可以吗?教师范读。
(设计意图:有的教师可能觉得,课堂中应是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在六年级的语文课堂上更是不需要教师的范读。其实不然,教师一方面应是孩子学习的组织者,另一方面还应是个积极的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进行范读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况且语文教学本来就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定能产生师生共鸣、生本共鸣的教学效果。而这样的效果,不正是语文教学所期待的吗?)
5.画出子弟兵奔赴现场的词语,读一读。
6.小结:
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人民的大救星——人民子弟兵挺身而出,给人民带来了希望。
三、学作对联,升华情感。
1.出示:
“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2.读,这是课文中用来形容子弟兵抢险时动人场面的句子。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副对联。
3.你还能想一些对联或诗句来赞美一下人民子弟兵吗?我们可以把它写在锦旗上,送给人民子弟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理解、交流,最后生成自己所创作的文本,学生势必兴趣盎然,文思敏捷。)
4.学生写,读给大家听,集体评讲。
5.小结:
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将来我们班肯定能出很多有名的文人。
四、作业:
1.课文中哪些句段令你感动,有感情的读一读。
2.学了课文,你想对人民子弟兵说些什么?把它写成一封信。
板书设计:
大江保卫战
大堤抢险
铁汉本色
勇救群众
——军民鱼水情深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思路篇八
作者:梅垛中心小学 朱志林 转贴自:梅垛中心小学 点击数:156
一、复习导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江保卫战》。(生:齐读课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这场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中,战士们主要做了哪两个方面的事情?
生回答,师板书:大堤抢险、勇救群众
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一小节,谁来读读,把我们带进那暴雨成灾的1998年的夏天。
指名读 :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师范读:“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你能读得更急一些吗?)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师:读得真好,听了你的朗读,同学们肯定感受到了当时灾情的万分危急。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齐读一遍,一起感受一下那百年未遇的特大洪灾。(生齐读)
二、学习2—4自然段
师:在这场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中,涌现了无数的感人肺腑的场面,我们先来看一看九江赛城湖大堤上抢险的场面。请同学们浏览一下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哪一个词最能表现出当时大堤抢险场面的惊险。找到了,用笔圈出来。(生浏览找词,师巡视。)
师:你说说,你找的哪个词?
生:惊心动魄
师: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同意
板书:惊心动魄
师:“惊心动魄”是什么意思?(学生无人举手)
师指板书,边说边用箭头标示:“惊心动魄”就是“惊动心魄”。
师:心是——
生:心灵
师:魄是——
生:魂魄,人的灵魂
生:惊心动魄就是使人的心灵震惊,灵魂受到震撼。
师:请同学们认真默读第二小节,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看看哪些句子最让你惊心动魄,用笔画下来。在旁边的空白处写下你的感受,体会。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简短的话。(生默读、思考、批注,师巡视。)
师:都读好了,谁来说说,哪儿最让你惊心动魄。(指名)你先读句子,如果你读出了你内心的惊心动魄,你的回答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了。
生: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师:战士们肩上可是一百多斤的沙包,读得再沉重点。)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师:索性是什么意思?生:干脆。师:你再读读,干脆点!)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
师:读得真好。战士们“扛沙包”这部分让你惊心动魄,是吗?
生:是的。
师:你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读了这些句子惊心动魄?
生:战士们为了行走方便快捷,干脆把鞋子脱了,赤脚奔跑,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也全然不顾。
师:你再读读,读出你的惊心动魄。
师:就这句话还有谁有话要说吗?指名说。
师:你是怎样理解“穿梭”的。这里穿梭形容什么?
生:形容跑的速度很快。
师:嶙峋是什么意思?(生无语)嶙峋的片石是什么意思?割破了脚趾的片石,是什么片石?
生:锋利的片石。
师: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奔跑,他们苦不苦,累不累?
生:苦!累!
师:你们惊心动魄吗?(生:惊心动魄)更让人惊心动魄的是战士们为了行走方便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也全然不顾。
师:嶙峋的片石把战士们的双脚割得鲜血淋漓,可他们全然不顾,课文中就给我们介绍了一位为保住大堤全然不顾的铮铮铁汉,他是谁呀?一起说。(生:黄晓文)谁来读读黄晓文的感人事迹。(在读的过程中,指导读好故事。)
师:(指名)听了这个故事,你能告诉大家此时你心里的感受吗?
生:感动。
师:你的表情也告诉我们,此时你很感动,能说说为什么吗?
师:同学们,铁钉扎进脚底,嶙峋的片石把脚割得鲜血淋漓,难道他们就不疼了吗?(生:“疼!”)战士们和我们一样,也是血肉之躯,他们也有知觉。可他们全然不顾,因为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生齐读:“大堤,保住大堤!” )
师: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我们的感动、我们的震撼再读读这几句话。再一次感受一下我们顽强的战士、英勇的战士。(生齐读)
师:(静静地走到一生面前。 )我想请你说说你读了第二节哪个部分觉得惊心动魄。
生:“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到:‘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师:你的朗读已经让我们惊心动魄了。说说你的惊心动魄。
生:战士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师:这墙是砖头砌的吗?是沙包垒的吗?
生:是战士们的血肉之躯筑成的。
师:战士们用自己的身体阻挡肆虐的洪水,你惊心动魄吗?
生:惊心动魄!
师:“奋然”可以换个什么词?
生:奋不顾身。
师:战士们有生命的危险吗?
生:有 !
师:你怎么认为的?
生:(师:当时情况怎样?)“狂风卷着巨浪,猛烈的撕扯堤岸。”说明当时雨大、风狂、浪大。人跳下去很可能被洪水冲走,被巨浪吞没。
师、生:战士们奋然跳入水中,也许这一跳,就会被急流冲走 ;也许这一跳就会被巨浪吞没 ;也许这一跳就再也见不到自己的亲人了 ;再也不能回到自己温馨的家里了;也许这一跳,孩子失去了父亲;也许这一跳,母亲再也见不到自己心爱的儿子了……
师:但是战士们义无反顾,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因为在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生:大堤,保住大堤!)
师:他们顾的大堤,他们心中装的是大堤后面千千万万的老百姓。
师:就这句话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生无语)
师范读:战士们高声喊到:“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
师:狂风、暴雨、巨浪会为战士们呐喊、助威、加油吗?(学生自由说,冻到位)
师:面对肆虐的洪水,战士们这一声声高喊,喊出的到底是什么?
生:战士们的坚强、不怕牺牲。
生:面对困难、危险的勇敢无畏。
生:喊出的是战士们对困难的蔑视。
生:乐观精神。
师:面对洪水,战士们随时都可能失去自己的生命,但他们仍然如此的乐观,难道不让人惊心动魄吗?大家一齐读读这句话,读出战士们的壮志豪情,读出他们的英雄气概。(生齐读。)
师:还有吗?还有谁来说说你心中的惊心动魄?
生:“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官兵们浑身上下的累累伤痕让我惊心动魄。
师:“鏖战”是什么意思?猜猜看。(生无语)
师:你再读读这句话。
生:鏖战就是激烈的战斗,残酷的战斗。
师:从哪儿可以看出这是一场鏖战?
生:从战士们浑身上下的累累伤痕。
生:从官兵们被割得鲜血淋漓的双脚。
生:从黄连长被铁钉扎伤后又爬上大堤。
……
师: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谁来读读这句话,用你的感动,感染我们每一个人。(指名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老师心在颤抖,你读得太令人感动了,大家一齐读读。(生齐读)
师:官兵们大堤抢险的场面惊心动魄,作者写得惊心动魄,你们体会到了惊心动魄,能不能读出你的惊心动魄?(生:能!)先练练,马上我请人读。(生练读后,指名读,学生读得声情并茂。)
四、学习第五小节
师:面对肆虐的洪水,战士除了保护大堤,还要抢救遇险的人民群众。(谁来读读第五小节)
生:“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飘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
师:这句话连用了三个“飞向”,战士们驾驶的是冲锋舟,是船,假如用“驶向”不是更恰当吗?
生:速度快,所以用飞向。
师:有道理。
师:你说说看。(指名,生无语。)
师:被困的群众危险吗?
生:危险。
师:他们身陷险境,心里急不急?
生:急!
师:但此时有人比他们更急,他们是谁呀?
生:战士们。
师:是的,此时时间意味着生命。用哪个词更好?
生:飞向。
师:你再读读第一句话。
师:谁来读的比他更急!(生读)
师:谁接着读?
生:在安造垸,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在洲湾,他们给攀上树梢等待了近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
师:句子比较长,要注意停顿。“……”省略了什么?
生:战士们救人的事例太多了。
师:谁接着读?
生:“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大救星。”
师:从这两句话中你读出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生:战士们勇敢,面对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人民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
生:为抢救群众不畏艰险,舍生忘死。
生:人民群众信任战士们。
师:谁来读读这两句话,读出战士们的勇敢,读出人民群众的信任。(指名读)
五、学习第六自然段
师:“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这样英勇的人民子弟兵,人民会忘记他们吗?(指名读)
师:“铭记”是什么意思?板书:铭记
生:记住。
师:“铭”是什么意思?
生:铭刻。
师:铭刻在哪里?
生:铭刻在心里。
师:铭刻在心,能忘记吗?
生:不能。
师:铭记就是永远不会忘记。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小江珊,你会永远铭记着——
生:我会永远铭记:1998年的夏天,我在洪水中等待了近九个小时,是人民子弟兵救了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师:你就是周运兰老师,你会永远铭记着——
生:我会永远铭记:1998年的夏天,我在灭顶的房屋上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是人民子弟兵冒着生命危险挽救我的生命。
师:同学们,我们学了这篇课文,我们永远铭记——
生:我会永远铭记着:在九江赛城湖的大堤上,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也全然不顾。
生:我会永远铭记:“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生:我会永远铭记:黄晓文脚被铁钉扎伤,他只是简单包扎了一下,又忍着剧痛爬上大堤。
……
师:是的,没有谁会忘记,也不能忘记。大家齐读最后一小节,让这些铮铮铁汉——英勇的人民子弟兵,永远定格在我们的心中!
生齐读,下课。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思路篇九
作者:杨晓冬
教材简析: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习生字新词,会用“惊心动魄”造句。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三个富有典型意义的材料,叙议结合,以情动人,从三个不同侧面体会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本色。
课前准备:
1、歌曲《为了谁》
2、收集抗洪抢险的有关感人资料。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通过朗读短句训练,感受长江遇特大洪水时万分危急的形势。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为了谁》,进入情景
2、揭示课题,简介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理解自己不懂的字词
(1)字词:兼 嶙 峋 虐 坠 烁
(2)词义:
a、日夜兼程
b、惊心动魄
c、铮铮铁汉
d、摇摇欲坠
e、劈波斩浪
f、嶙峋
2、思考分段,理清脉络
第一段(1)长江遭遇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打响了大江保卫战。
第二段(2—50)部队官兵在与恶浪的决战中表现神勇,涌现出了许多动人事迹。
第三段(6)人民子弟兵的精神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三、学习第三段
1、范读第一段
2、这一段写了几层意思?(灾情危急,奔赴战场)
3、画出反映灾情危急的语句。
4、第一层的句子较多地使用了短句,词组,感叹号,为什么?并指导朗读。
(1)连用“!”醒目地表示水情的异常严重和情况的十万火急。
(2)短句、词组等形式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交代了背景,把读者一下子就带入了那非常情况之中。
(3)朗读时声调要高亢,语速要加快。
5、画出子弟兵奔赴战场的词语,读出英雄气概。
四、指导书写。
1、肩:“月”的首笔为竖,而不是撇。
2、嶙:右下部不是“牛”
3、坠:上部的“人”要写得开些。
五、课堂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lin xun kuai jie xiong yong ri ye jian cheng
( ) ( ) ( ) ( )
shi ji bao nu shan shuo pi bo zhan lang
( ) ( ) ( ) ( )
2、在文中摘抄含有“惊心动魄”和“闪烁”的句子,并各造一句话。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思路篇十
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执教的是苏教版第十册的课文《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解放军几十万官兵与长江特大洪水进行顽强战斗的情景,讴歌了新一代人民子弟兵在危险和困难面前毫不畏惧、全然不顾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课文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对抗洪抢险的解放军战士的赞美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但又回味无穷、震撼人心。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语言品味、人格影响的好教材。
我们多数教师对98年的那场洪水记忆犹新,读着文章,那些解放军官兵与洪魔奋战的镜头便会重现在脑中,便会再次动情,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便水到渠成。但是,学生没有这种情感体验,那如何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呢?我便借助了多媒体,一开始,我就播放一段洪水泛滥,冲垮房屋的录象,并配上音乐,再辅以老师声请并茂的导读。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课文的情境中去。此时再让学生读第一段中描写洪水的句子,学生就把那中万分紧急,危在旦夕的感觉读出来了!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是情!针对本文的特点,我在课堂上努力指导学生经历如下的情感体验。
一、 抓“全然不顾”,感悟大堤抢险这幅群英图
如果说教师充满感情的语言对学生的情感是一种激发、引导,是一种熏陶感染,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的话,那么促使学生对课文入情入境,对课文的语言评赏玩味,则是引导学生亲自去体验这份情感,用自己的心去悟情之深,用自己的脑去思言之妙。首先,我让学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战士们光辉形象的词。学生很快地找到了“全然不顾”这个词,再指导他们读好这个词。紧接着,我又出示了“ ”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这样一个说话训练。学生们经过仔细的品味后,有了答案。有的说:“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有的说:“他们浑身上下已伤痕累累,但全然不顾。”此时,再让他们体会,你从中看到了一个个怎样的战士时,学生的语言已变得丰富起来。他们透过语言文字看到那震撼人心的场面,那一个个高大的形象。学生都沉浸在画面中,此时,我就让学生尽情地诵读,让他们的激情在读书中飞扬。
第二、抓典型,感悟“铮铮铁汉”
在三四自然段的教学中,我抓住了“铮铮铁汉”这个词。先让学生读,初步理解什么样的人才是铮铮铁汉。这时,学生对这个词的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接着,让学生仔细品读第四段,让学生在感动中“潜心会文”,与文本对话。在这里,我还补充了抗洪英雄李向群在抢险中牺牲了自己生命的录象,学生的心灵被震撼了。他们在感动的状态下思维和情感积极活动。此时,他们对“铮铮铁汉”这个词有了更透彻的理解,对这群铮铮铁汉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第三、内化积累
课文的第五段写的是战士们勇救群众,这段文字很有特点,书上也要求我们背诵,因此,我让学生自由读,划出令你感动的词语、句子,甚至可以是一个标点。再交流体会,在其中补充了周运兰,小江珊这两个人物获救的资料,并扣住“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向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进行回环朗读,他们的情感达到了高潮,我再出事填空式的句子,让学生积累,他们很快地记住了。
最后,我还安排了听歌曲《为了谁》这一环节,这首歌就是为这次大江保卫战写的。再次目睹那烈的场面,学生的激情在歌声中飞扬!
课堂中还有许多没到位的地方,还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思路篇十一
杨丽执教 常国龙评析
【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轻声读读小黑板上的两句话,细细体会,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1、1998年的夏天,一场接一场的大暴雨,使江水暴涨,肆虐的江水冲击着江堤。
2、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
生:轻声朗读、思考。
师:请把你的感受与同桌分享。
生:同桌间相互交流。
师:把你阅读的体会与同学分享。
生:第一句中的“一场接一场大暴雨”这句话,让我了解到那年夏天暴雨之多;文中的句子强调了暴雨不但大,而且一场接一场,下个不停。
生:文中把长江比成暴怒的巨龙,形象地告诉我们洪水凶猛、江堤告急!
生:同样是写雨大雨多,但第二句话读起来更有节奏感,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有身临其境之感。
……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体会洪水的凶猛,情况的万分危急!
生:……
【评析】
俗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人们认识事物,往往受到自身水平和客观条件的制约,表现出肤浅,而不能走向深刻。学生学习语言更多体现出这一特征!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潜心会文,对文中精妙的语言进行品味、咀嚼,以培养和增强语感呢?杨丽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学范例。首先,设疑激趣,引导思辨。教者在出示意思相同而表达迥异的两句话后,提示学生细读慢品,捕捉感受。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整个身心都沉浸在思想之中。其次,组织交流,分享成果。教者要求学生先把思辨的成果与同桌交流,再与其他同学分享。因为思维的狭隘性和个人经验的限制,学生的感受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可以让学习者共享学习的成果,启迪思维,发展并深化对学习材料的认识。最后,朗读外现,积累内化。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者带领学生放声朗读文本中的内容,把抽象的思维成果通过有声有色的朗读外现出来,达到积累和内化的目的。事实证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比较法是培养学生评、品语言能力,增强语感的有效途径,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思路篇十二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74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地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地词语。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地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
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具体语言文字的理解,感受人民子弟兵的伟大,激发学生立志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宏伟志向。
投影
3课时
【教学要点】
1、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本课生字词,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自古以来我们中国就是一个团结的民族,尤其在各种困难面前,更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还记得1998年的夏天,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长堤。就在万分危急的时刻,长江堤上出现了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画面,亲自去看一看。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看到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为什么叫“战”?战斗的经过怎样?)
2、带着问题读课文。
要求:⑴标出自然段,划出生字词。
⑵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⑶标出难读的地方。
三、学习本课生字
投影出示:
日夜兼程 肩膀 肆虐 闪烁
摇摇欲坠 嶙峋 铁钉
2、指名读,随读随纠。
注意:虐n< 嶙l n
3、学生自由练习,同位互相检查。
4、再指名读。
5、全班齐读。
四、指导朗读
1、自由朗读。
2、生提出难读的地方,师指导朗读,学生反复练读。
a、暴雨,大暴雨,一场接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
b、战士们高声喊到:“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
加油!” “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再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c、再安造垸,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在蒎洲弯,他们给攀上树梢等待了近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徽闪烁。
五、感知课文大意
1、整体通读课文。
2、思考:从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六、指导书写生字
1、仔细观察生字的结构和笔画。
2、提出难写的字。
3、指导书写。
4、学生描红、临写。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有关抗洪抢险地光荣事迹,读一读。
【教学要点】
1、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品位,理解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2、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 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勇于帮助别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1998年那次抗洪抢险的激烈与危险。这节课我们就与战士们一起,参加到这惊心动魄的大江保卫战中。
二、精读指导
第一部分(1节)
1、学生自由朗读第1节。
思考:这一节告诉了我们什么?从哪句看出来?
⑴ 1998年的夏天,长江发大水,很多地方受害了。
①投影出示,全班齐读。
②自读,找出体现水大、猛的词,并划下来。
(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暴怒,疯狂,撕咬)
③通过划下的词语,想象长江洪水泛滥的场面,练习朗读。
⑵ 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① 学生齐读。
② 学生自由读,找出体现“气壮山河”的词语,并划下来。
(万分危急,几十万,几百万,日夜兼程)
③指名读。
第二部分(2--5节)
1、导入: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战士们的表现如何,自由朗读课文2--5节,想想,每节都讲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思考。
3、具体分析
第一层(2节)
⑴ 提示语:2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怎么办呢?
⑵ 指名读本节。。
⑶ 重点片段练习。
第二层(3、4节)
⑴ 导语:面对当时肆虐得洪水,更显出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得本色。尤其是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晓文更是令人佩服。
⑵ 学生自学第3、4节,划出体现黄晓文不怕苦得精神的句子,标出黄晓文动作的词。
⑶ 检查自学情况。
⑷ 根据课文内容,自由组合,练习表演这段。
⑸ 指名表演。
⑹ 齐读最后一句。
第三 层(5节)
⑴ 导语:是呀,i在抗洪抢险的日日夜夜里,像黄晓文这样不顾个人安危的战士数也数不清,激流中,到处是战士们勇救群众的情景。
⑵ 指名读本节。
思考:本节表现了什么?重点写了哪些事例?
⑷ 学生自由练读,注意声调变化。
⑸ 学生赛读,可试背。
第三部分(6节)
1、齐读本节。
2、自读,思考:说说这节的意思。
3、交流:1998年夏天的那场灾难,已印在了人民的心中,为抗洪而牺牲的人民子弟兵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4、再齐读,将自己的感情完全释放出来。
三、片段欣赏
1、文中多处使人感动流泪,找处最使你感动的地方。练习朗读。
2、指名读。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最使你感动的地方。
【授课时间】第6周4
【教学要点】
1、指导学生熟练、有感情地背诵第5节。
2、学会用“闪烁”、“惊心动魄”造句。
3、交流会:介绍自己了解的抗洪英雄的光荣事迹。
【教学过程】
一、指导背诵第5节
1、学生自渎,思考:怎样将本节分为三层?
2、指名回答(总——分——总)
3、按照所分层次自由背诵。
4、指名试背。
5、全班齐背。
6、再指名背。
二、学习用“闪烁”、“惊心动魄”造句。
1、体会词语的意思(闪烁:一亮一闪;惊心动魄:场面宏大,让人担心,心惊胆战)
2、找出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体会词语的用法。
3、说说这两个词语能用再什么方面?(闪烁:星星、泪水、露珠、灯光;惊心动魄:战斗、电影)
4、自由造句,教师相机指导。
5、指名读,修改。
三、交流会
1、课外,大家也收集了不少有关抗洪战士的光荣事迹,有的不顾个人安危,受了伤,还有的为了别人牺牲了自己。请将你所收集的事迹讲给大家听。
2、到台前介绍。
3、谈感受:听了这么多英雄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四、布置作业
课文中,“哪里有……哪里就有……;哪里有……哪里就有……”请根据这句话仿造一句。
大江保卫战
1998年夏天 长江
赤脚
洪水 赛城湖惊心动魄
人墙
扛、奔、说、咬、拔、扯、捆
大江保卫战 黄晓文
转、背、跑、爬……
飞向……飞向……飞向……
激流中 在安造垸……在蒎洲湾……
哪里……哪里……哪里……哪里……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思路篇十三
作者:毛亚红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252
《大江保卫战》是苏教版第12册的课文,这是一篇洋溢着时代气息的通讯,记叙了解放军几十万官兵与长江特大洪水进行顽强战斗的动人情景,热情赞扬了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子弟兵与人民的鱼水深情。本文遣词造句生动形象,叙事后适时的议论抒情,使全篇情思飞扬。
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第1、2两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日夜兼程”、“鏖战”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歌曲《为了谁》的录音带、解放军官兵抢险的录像
一、揭题
(上课前播放《为了谁》,声音渐低)
1、大家听到的这首歌,歌名是《为了谁》,这首歌唱遍了祖国大江南北,许多人为之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歌中唱道:“你是谁?为了谁?”你们听懂了吗?
2、是呀,1998年夏天,人民子弟兵和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大江保卫战(出示课题)
3、通过预习,你知道这是怎样的大江保卫战?(气壮山河、惊心动魄、震撼人心、扣人心弦……)
让我们一起读好课题
4、1998年夏天,我国长江流域遭受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沿江各地特别是长江中游一带险情不断。大家一起看!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播放(大江滚滚)的录象
谁能说说你看到的情景。
看着这波涛滚滚的洪水,你想到了哪些成语?(汹涌澎湃、一泻千里、惊涛骇浪、惊涛拍岸、排山倒海、万马奔腾、浊浪排空……)
[精炼、深刻的成语如颗颗珍珠熠熠闪光。学生多读、多记、多说,对他们的语言发展大有好处。我们应鼓励学生多积累。]
书上怎么写洪水的呢?请大家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找一找
2、交流: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
(1)请大家再读读这段话,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
(雨大、千里江堤危在旦夕、许多地方出现了灾情)
(2)你能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灾情的危急吗?试一试
指名读、评价(紧张吗?再紧张些!)
(3)现在,假如你是一位播音员,你该怎样向全国观众播送长江险情呢?指名再读(先跟观众打招呼)
(4)齐读(让我们一起读出这紧张的气氛来)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是一种理解、鉴赏。这儿,教师充分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以形成良好的语感。]
3、引读:
(1)是呀,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
出示: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
读准:日夜兼程
(2)你能想象一下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的情景吗?先说给同桌听听,再说给大家听
(3)指导读:子弟兵为了战胜洪水,保卫长江,他们日夜兼程,让我们读出子弟兵迎战洪水的英雄气概。(齐读: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大江保卫战)
(4)过渡:在这场保卫战中发生了许多动人事迹,请大家读读2—5自然段,看看文中写了哪几个典型事例?
学生读课文,概括:大堤抢险
铮铮铁汉
勇救群众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让我们先回到九江赛城湖的大堤(看抢险录象)
看了录象,你最想说什么?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了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欣赏具体、形象、可感的录像,他们仿佛身临其境,走进了九江大堤。学生思维被激活了,话匣子打开了。]
2、是呀,子弟兵为了抗洪将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那么课文是怎么具体描写的呢?
(1)请大家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画出你最感动的句子,多读一读体会一下
(2)与小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感动的原因
[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他们学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增强合作意识。]
(3)全班交流
[通过班内交流,使他们共享学习成果,让他们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合作学习中达到学习目的。]
*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来回穿梭……全然不顾……保住大堤
你能谈谈你的感受吗?
从“穿梭”“奔跑”“全然不顾”等词中,你又能体会出些什么?(战士们意志坚强、奋不顾身的可贵精神)
引读:子弟兵为了保住大堤,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他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为了行走快捷,索性……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也……因为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你能读好这句话吗?试读、指名读
[先谈感受,再读课文,释放情感,符合“以人为本、以情感人、强化语感”的语文学科个性]
*四百多名官兵问讯赶到……顿时……出现了
(加点)从这儿可看出什么?
部队官兵一听到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立即赶到,救援速度多快呀!让我们一起读!
*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人墙。
子弟兵面临的困难是狂风、暴雨、巨浪,但这又算得了什么!多乐观的子弟兵呀!让我们一起高喊……
引读: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官兵们……
这场激烈地战斗就叫“鏖战”(出示、读准)
3、学到这儿,我相信大家一定读懂了这句话的意思
*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读读这句话联系上文,与小组中的同学交流一下
指名回答
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就是讲的“暴雨,大暴雨……撕咬着千里江堤”(引导学生回到上文齐读)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子弟兵们为了保住大堤,流汗流血,不顾个人的安危。(齐读句子)
4、刚才我们领略了九江赛城湖大堤上动人的一幕,那么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达对子弟兵的敬佩之情吧!(齐读)
5、此时此刻,你们面对可敬可爱的子弟兵,想说些什么?
面对肆虐的洪水,又想说些什么呢?我们可以借助课文插图,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学生写后交流)
6、最后再让我们回到那首动听的歌(播放《为了谁》)一起跟着唱起来。
四、作业
发生在九江大堤上的动人故事有很多,课后请大家搜集一下有关的动人故事和图片,我们下节课再交流。
[放手让学生在生活中搜集,促进了语言的积累,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语文学习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形象性,学语文重在感受、体验,在读书中感受、体会、接受熏陶、感染。这堂课中学生的主体功能充分发挥,他们自行读文、自主感悟、自由讨论,适合了学生的差异性,发挥了学生相互启发教育的作用,使学生在学语文的过程中,在精神上得到不同的满足。
课堂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评价同学的发言、朗读,评价教师的讲解、答复,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也有利与从评价中了解学生。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思路篇十四
《大江保卫战》反映的是在1998年的抗洪战斗中,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为了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顽强奋斗,不怕牺牲的感人事迹。其间事感人,景感人,情感人……抗洪力排万难,救人惊心动魄,文也写得铿锵有力,激动人心!
对这一课的教学,执教采用了“同题作课”的形式,通过集体备课,一人执教,小组听课,共同磨课而进行的多轮回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听后,想了许多,综合整个“流程”,现谈几点感悟。
一、智慧的集合性。顾名思义,集体备课就是以一个年级或一个年段的人员一起参加对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有建设性的分析研究,依据“标准”的要求,依据课改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设计出最为合理可行的教学方案。在此其间,发挥了所有相关人员的智慧和见识,集思广言,各抒己见,并在其中产生思维的交融,理解的共鸣,哪怕是矛盾的冲突,以达成目标与操作的共识。
二、探究的群体性。一人上课,小组成员听课,然后磨课,为“一课三磨”式。主教老师在听取与吸收了组内老师的意见后,执笔编写教学设计,然后选择时间进行教学实践,如此的“磨”有几点是可行的,一是由听课转换成了磨课,由“局外”进入到了“局内”,增强了研究的主体性;二是磨课的时段向两头拉伸着,改变了研究的形式,增加了研究的时效;三是因为人的增加为全体性和时间的扩展性,提高了研究的密度和效度。
三、效果的“再生”性。教学有着“遗憾“的特质,无论哪一堂课,也无论是谁的课时教学,其在反思的过程中总会发现与发觉或多或少的“遗憾”,也所以,让教学的研究永无止境。而对此,我们需要的是如何使其在原本的基础上“再生”出新的“萌芽”,让其变得更加生机勃勃。“一课三研”是个比较好的形式,它的“再生”性具有“土壤”性,具有“固枝”,而“磨”的过程,给其洒下的就是阳光和雨露。
四、理念的操作性。新的教学理念是我们进行课改实践的方向和基石。立于这样的基石才能坚实自己的脚跟,行于这样的指向中才能方向明确,而理念的操作化,就必须有研究的氛围,有实践的经历,有“磨”的意志力。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把握课改,朝对发展学生的素质,为提升学生的生命内涵与价值意义而为,乃是教学的真谛所在。所以,我们要把宏观的理念要求,化作微观的操作行为,只有在实实在在的动化的过程和行为之中才能起到“微观”操作的“宏观”化效果,也使“宏观”化的内涵,变为可视可感的“微观”化“建筑”。
运用以上的理解与感悟,来说两位老师(沈老师和张老师)上的同一篇课文《大江保卫战》的效果,也感觉到了其中的变化与提高。一是环节的微调,是之更具有主体性的意义;二是课件的微调,使之与教学的过程更匹配;三是教学语言的微调,使之体现出了其的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对此,关于对朗读的量数、形式、时机、目的、评价等,还有好多值得研究与探索的价值。其次,许多相同的环节与要求的运用,是对教学要求的保证,使其教学的路径的变化和对象的不同,也没有改变其目标的达成与目的的实现。
总之,如此的过程是可行的,也是有益的,不光探究了教学,也沟通了教学者的思想,或迁移了“有无”。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思路篇十五
作者:亚亚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80
《大江保卫战》教学谈
亚亚 发表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
今天我执教的是江苏省编教材12册第8课《大江保卫战》。下面,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教学本课的一些思索。
《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真实的记叙了1998年解放军几十万官兵英勇抗洪的动人情景。是一幅融情、理于一体的文章。课文可分为三个版块:险情危急、保卫大堤、救护群众。作为教师或许对1998年的那场世纪洪水,还可说记忆犹新,读着文章,那些解放军官兵与洪魔奋战的镜头便会重现在脑中,便会激起心中的情感。但是学生没有这种情感体验,而且,这是一篇简洁的通讯报道,如果仅用常规的教学手段,就难以让学生仅仅依靠文本实现情景的再现,从而完全投入进去,进而影响理解的深度。那么,如何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呢?针对本文的特点和新课程标准:“通过阅读加深感悟”的要求,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运用各种手段,通过激励、点拨、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深刻体会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大堤和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课堂上我努力指导学生经历如下的情感体验。
一、怦然心动,以情激情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课一开始我就播放了当年长江流域洪水肆虐的场面,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境,有力地渲染了课堂气氛。无需多言,立刻就使学生感受到了情势的危急,激起了学生的情感,唤起他们探究的欲望,使之怦然心动。
接着,录像停止,我便深情并茂的引导他们诵读课文第1自然段中的部分语句。由于先前的实况录像已经扣动了他们的心弦,再加上激昂的叙述,很容易就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们的意念很快走向了文本,走向了98,走进了那令人心惊肉跳的现场,课堂上学生的诵读明显的让人感觉到洪水的疯狂,情况的紧急,为下文“险中见英雄”做好了情感的铺垫。
二、情动辞发,以读激情
保卫大堤与保护群众是本文两大动人的场景,其中第2自然段是场面描写,第4自然段是典型事例描写。在教学这两部分时,考虑到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了较强的学习能力,于是我给了他们较大的学习空间,让其自读2——6小节,找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场景,并划出有关语句细细品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读着课文,脑中便会自觉不自觉地想象文本所反映的一些画面,此时让他们互相交流一下,理清思绪,是让其在读与思中充分的获得文本信息,这便是文本向“主体”的流动,是用文本去感动学生。
在2、4小节的处理上,我将第4小节作为第2小节,官兵们奋不顾身运沙包的一个补充,这是因为,我细细品读了文章,翻阅了大量当年抗洪的资料后,感觉第2小节中“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还远远不能表现战士们遇到的艰辛与困难,而黄晓文连长的典型事迹正好是一个有力的补充,不仅是内容的补充,也是情感的补充。学生在感动的状态下,思维和情感积极活动,所有的积累都被激活,这样就对文本继续进行补充,产生出新的信息,在交流了一些搜集的事例后,原有的认识更加“有血有肉”,便能更深刻的体会到官兵们运沙包的不易与艰难。这时学生是用自己的创造进一步感动自己。于是,学生在交流中使感动升级,并通过“言”与“声”尽情抒发了自己的感情。此时此刻我再让学生观看录像。通过播放解放军抗洪录像,以声和形再现当年气壮山河的长江保卫战。学生亲眼看到了人民子弟兵在汹涌的激流中,怎样与洪水搏斗,怎样在泥水中抢运沙包,怎样为了保住大堤日夜奋战甚至牺牲生命的英勇壮举,不由自主的受到感染和教育,形象地体验到了人民子弟兵那种大无畏的精神。学生的感情本已在心中激荡,此时情感的闸门一开,感动便倾泻而出。
在教学保护群众一段时,我也是借助学生已有信息的积累,去再现官兵们在湍急的水流中救人的艰难与危险。然后,通过激情引读使感动升华。
当学生的感动达到一定程度时,他们的思维与感情已完全贯通,一触即发,但凭借已有语言积累表达自己的激昂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有难度的,因为“所有的语言此时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因而,最好的方式是“以读代讲”:让学生尽情地诵读,让激情在读书中飞扬。此刻学生朗读文章,就会将文中的语言与录像中的一个个镜头联系起来,这样文本所包含的信息便通过录像这一中介再一次传递给了学生,使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又看到了那震撼人心的场面、那一个个高大的形象,因而他们的读书是投入的,是声情并茂的。
同时第5自然段也是课后要求背诵的一段。课上我便让学生尝试着背诵三个飞向组成的排比句,情动词发,学生很容易便有感情地背诵了出来。
总之,在这堂课上,我注意了通过体验锻炼学生读的能力、背的能力以及信息处理等多种能力,并且注意通过激励、点拨,引导学生朗读,加深学生感悟。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思路篇十六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46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思路篇十七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组织学生上网查阅98年抗洪救灾的背景材料,以及抗洪救灾中涌现的可歌可泣感人故事。
四、主要板书:
大堤抢险铮铮铁汉铭记大江保卫战↓勇救群众鱼水情深英雄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回顾整体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仍旧和时光老人回到那难忘的1998年,和人民子弟兵一起深入抗洪第一线,打响这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请你们用朗读来表达你们的参与热情。学生齐读课题。
2、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围绕这个“战”字,哪位同学来概括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教师创设情境,引入学习内容
师:同学们,是的,98年那年夏天接连不断地大暴雨使滚滚长江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沿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让我们一起来亲身感受一下那场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吧!
1、观看录像——洪涝灾害记录片。看完学生谈感受。(这段录像就在战马凄厉地嘶叫中结束了,同学们,你看到了些什么。(提示:你可以用哪些成语或句子形容这一场面,)
2、出示对联上半部分:老师想用一副对联的上联来形容这紧张的时刻。这真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齐读就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这场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涌现了多少感人的英勇事迹啊!通过上一节的学习,课文中介绍的感人事迹有(相机板书)
(三)用心灵去体会――体会英雄壮举
1、师:第2到5自然段就是具体描写了这些场面,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这部分内容,把你最感动的句子多读几遍,并且可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阅读感受。学生自读句子,体会情感。
2、教师评价好的学习方法。3同学们,现在老师只想问一个问题,你读了这部分的内容,心里怎样。总结:说的多好啊,所以,我说,同学们会读书。
(四)组织交流,体会情感,读好课文
a、学习画面之一:大堤抢险
b、过渡: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具体交流交流在大堤抢险这个画面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哪位同学先来。
1、交流体会朗读根据学生的回答随即处理。(始终以抓住重点词句,指导朗读为主,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体验情感。)
(五)重点句子:
1、“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体会到战士们意志坚强、奋不顾身的精神。)学生读这个句子,师设问:读了这个句子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说的真好,老师从你的发言中感受到了你在用心体会。同学们,读这句话的时候,你最想强调是哪个词?请大家自由读读,体会体会。“全然不顾”他们不顾什么,想想在扛沙包的时候他们会遇到什么困难,但他们顾的是什么。是啊,我们的战士们,当恣意的洪水在把他们一次又一次猛烈冲击,甚至将要吞噬他们的时候,子弟兵只有一个念头:保住大堤,保卫人民。此时此刻,在你的心里这是一批怎样的战士?当你深深领悟到这一点的时候,你的心中升腾起一种怎样的情感?你的心灵真丰富,感情更细腻。战士们奋不顾身的精神令我们感动,更令我们敬佩,让我们通过朗读,把对他们的敬佩之情表达出来,先自己练练。指名读,相互评价。(学生评价)齐读这句话。
2、“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体会子弟兵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与人民心连心的本质。)读了这段话,你能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吗?最让你感动的是哪句话?人墙,就是指什么。在你的眼里这长城好像什么。(一道洪魔击不倒、摧不垮的钢铁长城。)总结:洪水肆虐的时候,我们的子弟兵就是每一根坚桩,每一袋沙土,同时筑起了一道道钢铁长堤。此时,战士们是怎么想的?此情此景,你想对人民子弟兵说些什么?是啊,这不仅仅是人墙,这是生命之墙。战士们的话语铿锵有力,战士们的壮举惊天动地,谁来把这种豪壮之情朗读出来?指导朗读,相互评价。(师评价:在狂风暴雨中,在滚滚的怒涛中,这种声音早已被淹没掉了,怎能鼓舞人心。谁再来大声喊一下。好,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
3、“经过几个……伤痕累累”学生读完,师设问:当你读到哪个词语的时候,你的心轻轻为之一颤。伤痕累累,看到这个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同学们,老师把这感人的画面带来了,请看(出示画面)看到这一双双伤痕累累的双手,有没有鼻子一酸,眼眶一热?此时,你最想说什么?千言万语无法表达我们的心情,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心中的感受吧。学完了这几处感人的句子,同学们你们想用什么词语或句子来形容大堤抢险这悲壮场面。引出对联下半部分。老师想说的是这真是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齐读这副对联。这副对联就是在文章的最后一段,这也是作者发出的赞叹。谁来把最后一段话读好。过渡:在这场战斗中,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民子弟兵的大无畏的英雄形象,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亲眼看一下他们的战斗场面。
4、看媒体播放战士们抢险的场面,身临其境地感受战士们的英雄之举。看完这抢险的场面,在你的心中涌动了哪些话语,跟大家交流一下。师总结:此时此刻,老师的心情跟你们完全一样,我们怎能不感动,不崇敬,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让这次战斗响彻云霄,回荡天地之间。
六、教学结束:
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摘录最使你感动的句子。
3、写一段你最想说的话。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思路篇十八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通过对具体的语言文字的阅读品味,感悟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3、学习抓关键词、读句子、想画面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从具体的语言文字的阅读品味中,体会解放军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对联引入:
(1)课前准备读古诗。由此引入师:听到了大家这悦耳的的读书声,老师不由得想起了明朝顾宪成这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出示)一起来读读。
(2)、引出文中的对联。课文中也有一幅对联(出示)指名读,再齐读。师:仅仅改了几个字,但是在我们的耳边响起的还是琅琅的读书声吗?(不是) 而是——?
2、观看洪灾片段:
师;是呀,风声雨声涛声又把我们带到了1998年的夏天,此时的长江早已失去了它往日的面目,大家看——(放录像洪灾片段)
3、交流观后感受。
4、预想决堤后果。
师:是呀,长江洪水泛滥。而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口密集,是我国工农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整个平原区地面高度又普遍低于高洪水位数米至10余米,完全依靠两岸的江堤来抵挡洪水。 万一大江决堤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呢?(……)
5、感情渲染,个性化读课题
师:此时此刻,与洪水抢时间,保卫大堤,就是最迫在眉睫的任务。所以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来了,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一场气壮山河的(读题:大江保卫战);他们将与洪魔进行殊死的搏斗,进行了一场的惊心动魄(读题:大江保卫战)。
二、学习大堤抢险
1、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场保卫战,来到抗洪抢险的第一线,打开书本118页,把镜头对向“保大堤”这一部分,(板书保大堤)。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在保大堤中,哪个句子最令你感动,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生自由读书。
3、交流:(相机教学)扣住“铮铮铁汉”进行教学。
预设a、“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救援神速)
你怎么体会到的?扣住“顿时”体会。指导朗读(略教)
预设b、“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体会奋不顾身)出示句子。扣住“全然不顾”进行教学。
引导:全然不顾什么意思? 他们不顾的是什么? ( 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同学们,脚趾被片石割破了,痛吗?如果是你,会怎样?(哭、叫、停下……)那他们哭了吗?(没有)叫了吗?(没有) 停了吗?(没有)他们有的还是这样的态度——全然不顾 (生接)
大家看看,他们还不顾些什么?
(1)、沉重的沙包 师:是呀!这沙包足足有百来斤重,把战士们肩膀压得又红又肿,皮磨了一层又一层,但他们还是——全然不顾。(生接)
(2)在泥水中来回穿梭 师:任泥巴裹满裤腿,任堤坝又黏又滑,他们摔到了又爬起,爬起了又摔倒,但他们还是——全然不顾。(生接)
(3师:肩扛沉重的沙包,他们全然不顾;在泥水中来回穿梭,他们全然不顾;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总之,什么困难他们都全然不顾,因为他们心中只顾着——(“大堤,保住大堤”生接)。只有这个信念——(“大堤,保住大堤” 生接)。这样奋不顾身的人民子弟兵用课文的一个词语来形容,那就是——(铮铮铁汉)板书。这样的铁汉怎么不令人感动?什么也不说,把你的感动读出来!
预设c“狂风卷着巨浪……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 体会(无畏乐观)(”扣住奋然、血肉之躯、口号进行教学)
引导。(1)、师:你感受到了什么?怎么感受到的?把你的感受读出来。(生读)
(2)、师:奋然怎么讲? 狂风的呼啸,暴雨的侵袭,巨浪的拍打,可怕吗?但战士们怕吗? 听,在他们的口号里, 只把狂风当作——( ),只把暴雨当作——( ),只把巨浪当作——( )。这是何等的——乐观和无畏呀!
来,谁把这豪气冲天、大无畏的口号读一读,(生读)。一个人的力量还比较单薄,让我们一齐为他们呐喊助威,给予他们力量和勇气,(生齐读)。有了我们的加油,战士们勇气倍增,看,他们——引读“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这句话。
(3)入情入境读该句。
师:隔岸观火,不如来个身临其境,现在我们自己就是战士,一起亲身体验一下当时的情景吧!
第一排的战士们起立、准备。师:狂风卷巨浪,……我们高声喊道——生接读——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师:可是一道人墙还太单薄,挡不住这汹涌的洪水,有一排战士站起来,加入了他们的队伍,他们高声喊道——生接读;
师:两道人墙还是抵挡不住疯狂的洪魔呀!后面的战士全都站起来了,加入了队伍,他们高声喊道——生接读。
(3)、就这样,战士们用血肉之躯筑起的人墙,才挡住了肆虐的洪水。这样英勇无畏的子弟兵,才叫做——(铮铮铁汉)
(4)扣住“几个小时”进行体会
师:同学们,几个小时,虽然不长,但这 每一个小时里的60分钟、3600秒中,战士们都在与肆虐的洪魔作殊死的搏斗呀!大家透过这几个小时,结合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播放抢险片段。
5、朗读对联:这样惊天动地的壮举,这样惊心动魄的鏖战,一幅对联进行了高度概括。出示对联齐读。
6、再次引入“铮铮铁汉”。
师;是呀!在风声雨声涛声中,我们看到了是一个个——(铮铮铁汉)
在雨水汗水血水里,我们看到了还是一个个——(铮铮铁汉)
三、学习黄晓文的事迹
1、过渡引入:在这些铮铮铁汉中,我们把镜头拉近,拉近,目光凝聚在某部四连连长黄晓文这位硬汉的身上。请同学们轻声读第4自然段,看看从哪个词、哪句话感受到他的铮铮铁汉的英雄本色,多读几遍,读出你的感悟。
2、生自读感悟
3、交流
你从哪个词,哪句话体会到黄晓文铮铮铁汉的英雄本色的。
a、从言上:“来不及了”。
引导。师 :体会人物的品质,我们是要听其言、观其行,你抓住了其言来体会,很好。来不及了?到医院可能来不及了,可团长找的是随队军医,就在大堤上,但黄晓文却大声说( )。为什么要说来不及了?师:你已能从人物的语言来体会他的内心,你的想法就是黄晓文的想法所以他大声的说——(生读来不及了)这是一枚铁钉扎进脚里,多疼呀!他也要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忍住疼痛,所以,他暗暗地对自己说——生读来不及了。时间不等人,他又果断地说——生读来不及了。师顺势引导“行‘上进行体会
b、从行上:猛地把铁钉一拔……。哪个词让你感动?(扣住“一咬牙”、“二话不说”进行教学)
指导朗读:撕心裂肺的疼痛他忍住了,我们的心却在痛,谁来读。 这真是一位铮铮铁汉呀。
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他的脚还在流血,泥水中,可能还有铁钉,还有碎石,可他全然不顾,心中只有()。把你的感动放进去,读出来。
风声雨声涛声中,雨水汗水血水中,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一位——铮铮铁汉。
4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又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又有多少这样的铮铮铁汉呀。
(1)出示资料伴随《为了谁》音乐:看,这是一位年仅二十岁,军龄20个月的战士。在危急关头,他勇敢地冲向抗洪第一线,扛起了沉重的沙包。就在他努力地将两袋泥沙拖上堤岸时,突然口吐鲜血,一头扑倒在大堤上,就再也没有起来了。他就是抗洪英雄李向群。
(2)通过收集资料,同学们还知道其他抗洪英雄的名字吗?把他们深情的呼唤出来吧。
师;英雄太多太多了,他们站着是一根伫立的桩,倒下是拦洪的沙袋,无论是久经沙场的将军,还是刚刚入伍的新兵,他们都像黄晓文一样,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誓死保卫江堤。什么都不用说,一个词——铮铮铁汉(齐读)
(3)、感情渲染齐读最后一句:这样的英雄,这样的铁汉,作为这场洪灾的见证者——大江。又怎能忘记呢?所以,我们会激动的说——出示最后一句话“大江,永远铭记……”,齐读。
四、学习勇救群众
1、师过渡:大堤终于保住了,战士们又投入了救护受灾群众的战斗中去。让我们有把镜头对准“救灾民”这里来。请大家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在这里感人事迹也是数不胜数,又有哪个句子最使你感动?
2、生自渎感受。(板书:救护群众)
3、交流
(1)“战士们的冲锋舟……以生的希望……”(体会到群众正在危险中,战士们迫不及待地进行营救。)
a 、扣住三个“飞向”体会战士们的迫不及待。指导朗读。
b、“在——他们——”。师:冲锋舟飞向——飞向——飞向——,大家看,还飞向哪儿呢?引读第二句。师:在……,他们……出示:“在——,他们——————”师:同学们洪灾来临,到处都是灾民,大家想想,战士们还在哪里怎样救灾民呢?请你用这样的句式联系说说
(2)然后由学生的想象引读句子。“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向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师:总之一句话,引读:不管在哪里,只要哪里有洪水——(生接)哪里就有军旗飘扬;
哪里有危险——(生接)哪里就有军徽闪烁
所以说滔滔的洪水中,群众——(生接)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向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
3、总结过渡:洪水到哪里战士们就飞向哪里,我们的子弟兵舍生忘死地保卫人民,人们怎能不由衷地赞颂“是他们大救星”!板书——舍生忘死、人民救星。让我们再一起一起深情朗读这句话吧。“哪里……就……”、“看到……,看到……”
4、这样的子弟兵,这样的大救星,灾区的人民又怎能忘怀?所以他们会这样由衷地说,出示最后一句,把大江该为我们,二读这句话。作为中国人,面对这样的人民子弟兵有怎敢忘怀呢?让我们深情的说——把大江该为每个中国人,三读最后一句话。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回顾板书,边述边画,使板书形成对联。师:这场大江保卫战,我们看到了——生接读板书,看到了——生接读板书。
2、这场大江保卫战,人民子弟兵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这场大江保卫战,中国人民诠释了什么是众志成城;这场大江保卫战,中国人民告诉了大家——“面对灾难,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出示)(齐读)时过五年,我们国家碰上了可怕的非典,但中国人民战胜了它;时过十年,2008的春天,我们国家遭遇了百年难遇的雪灾,但中国人民还是战胜了它。(边说边出示图片)所以最后,我们不得不自豪的大声说———出示句子“面对灾难,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齐读。
板书:
大江保卫战
人 铮
民 铮
救 铁
星 汉
舍 奋
生 不
忘 顾
死 身
救 保
灾 大
民 堤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思路篇十九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子弟兵的大无畏精神。
三、教学准备:
(1)vcd光盘
(2)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大江保卫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2.读课题。
3.过学习,大江保卫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板书:气壮山河 惊心动魄 过渡:你的概括能力真强!我们先随记者去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去亲身体验当时的情景。
(二)第2节
1.节中有一句很特殊的话概括了本节的内容,请找出来。
2.句话讲是什么内容? 师引导:点与面的关系
3.本节中找出能体现这副对联内容的句子 生找、画、读 全班交流 点拨:狂风、暴雨、巨浪只能阻挡战士们前进的步伐,为什么这里却说为他们呐喊、助威、加油呢? 师总结:同学们感受的深刻,读得也投入,正如对联所说 齐读 师:官兵们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护大堤奋不顾身的大无谓精神无不让人钦佩。我们有必要再来完整的读一读这一节,加深感受。
4.读第二节。
(三)学习第3、4两节。
过渡:面对肆虐的洪水,更显示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 分开一部分同学演黄晓文接受采访,一部分当记者进行采访 演黄晓文的同学自由读课文,当记者的拟订采访提纲(以三题为宜) 分别活动 指名表演:一个记者,一个黄晓文。 师总结,过渡:大堤终于保住了,战士们又投入了救护受灾群众的战斗中去。
(四)习第5节。
1.做批注
2.全班交流
3.抓住省略号交流搜集的有关抗洪抢险的人和事 4.齐读全节 是啊!(师范背)“哪里有洪水,哪里……,……看到了大救星。”同学们想不想把这感人至深的语句永远铭记在脑海中呢? 练背——指名背——齐背。 过渡:千言万语不足以表达人民的心声,让我们记住这样一句话
(五)观看vcd
让我们听一听人民的心声,看一看人民子弟兵英勇抗洪的生动场景。
四、教学结束:
作业: 《给抗洪战士》的一封信。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思路篇二十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习生字新词,会用“惊心动魄”造句。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的精神。
通过三个富有典型意义的材料,叙议结合,以情动人,从三个不同侧面体会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本色。
1、歌曲《为了谁》
2、收集抗洪抢险的有关感人资料。
两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通过朗读短句训练,感受长江遇特大洪水时万分危急的形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为了谁》,进入情景
2、揭示课题,简介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理解自己不懂的字词
(1)字词:兼 嶙 峋 虐 坠 烁
(2)词义:
a、日夜兼程
b、惊心动魄
c、铮铮铁汉
d、摇摇欲坠
e、劈波斩浪
f、嶙峋
2、思考分段,理清脉络
第一段(1)长江遭遇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打响了大江保卫战。
第二段(2—50)部队官兵在与恶浪的决战中表现神勇,涌现出了许多动人事迹。
第三段(6)人民子弟兵的精神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三、学习第三段
1、范读第一段
2、这一段写了几层意思?(灾情危急,奔赴战场)
3、画出反映灾情危急的语句。
4、第一层的句子较多地使用了短句,词组,感叹号,为什么?并指导朗读。
(1)连用“!”醒目地表示水情的异常严重和情况的十万火急。
(2)短句、词组等形式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交代了背景,把读者一下子就带入了那非常情况之中。
(3)朗读时声调要高亢,语速要加快。
5、画出子弟兵奔赴战场的词语,读出英雄气概。
四、指导书写。
1、肩:“月”的首笔为竖,而不是撇。
2、嶙:右下部不是“牛”
3、坠:上部的“人”要写得开些。
五、课堂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lin xunkuai jiexiong yongri ye jian cheng
( ) () ( ) ()
shi ji bao nu shan shuopi bo zhan lang
( ) () ( ) ()
2、在文中摘抄含有“惊心动魄”和“闪烁”的句子,并各造一句话。
说课设计
《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真实的记叙了1998年解放军几十万官兵英勇抗洪的动人情景。是一幅融情、理于一体的文章。课文可分为三个版块:险情危急、保卫大堤、救护群众。作为教师或许对1998年的那场世纪洪水,还可说记忆犹新,读着文章,那些解放军官兵与洪魔奋战的镜头便会重现在脑中,便会激起心中的情感。但是学生没有这种情感体验,而且,这是一篇简洁的通讯报道,如果仅用常规的教学手段,就难以让学生仅仅依*文本实现情景的再现,从而完全投入进去,进而影响理解的深度。那么,如何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呢?针对本文的特点和新课程标准:“通过阅读加深感悟”的要求,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运用各种手段,通过激励、点拨、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深刻体会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大堤和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课堂上我努力指导学生经历如下的情感体验。
一、怦然心动,以情激情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课一开始我就播放了当年长江流域洪水肆虐的场面,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境,有力地渲染了课堂气氛。无需多言,立刻就使学生感受到了情势的危急,激起了学生的情感,唤起他们探究的欲望,使之怦然心动。
接着,录像停止,我便深情并茂的引导他们诵读课文第1自然段中的部分语句。由于先前的实况录像已经扣动了他们的心弦,再加上激昂的叙述,很容易就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们的意念很快走向了文本,走向了98,走进了那令人心惊肉跳的现场,课堂上学生的诵读明显的让人感觉到洪水的疯狂,情况的紧急,为下文“险中见英雄”做好了情感的铺垫。
二、情动辞发,以读激情
保卫大堤与保护群众是本文两大动人的场景,其中第2自然段是场面描写,第4自然段是典型事例描写。在教学这两部分时,考虑到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了较强的学习能力,于是我给了他们较大的学习空间,让其自读2——6小节,找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场景,并划出有关语句细细品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读着课文,脑中便会自觉不自觉地想象文本所反映的一些画面,此时让他们互相交流一下,理清思绪,是让其在读与思中充分的获得文本信息,这便是文本向“主体”的流动,是用文本去感动学生。
在2、4小节的处理上,我将第4小节作为第2小节,官兵们奋不顾身运沙包的一个补充,这是因为,我细细品读了文章,翻阅了大量当年抗洪的资料后,感觉第2小节中“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还远远不能表现战士们遇到的艰辛与困难,而黄晓文连长的典型事迹正好是一个有力的补充,不仅是内容的补充,也是情感的补充。学生在感动的状态下,思维和情感积极活动,所有的积累都被激活,这样就对文本继续进行补充,产生出新的信息,在交流了一些搜集的事例后,原有的认识更加“有血有肉”,便能更深刻的体会到官兵们运沙包的不易与艰难。这时学生是用自己的创造进一步感动自己。于是,学生在交流中使感动升级,并通过“言”与“声”尽情抒发了自己的感情。此时此刻我再让学生观看录像。通过播放解放军抗洪录像,以声和形再现当年气壮山河的长江保卫战。学生亲眼看到了人民子弟兵在汹涌的激流中,怎样与洪水搏斗,怎样在泥水中抢运沙包,怎样为了保住大堤日夜奋战甚至牺牲生命的英勇壮举,不由自主的受到感染和教育,形象地体验到了人民子弟兵那种大无畏的精神。学生的感情本已在心中激荡,此时情感的闸门一开,感动便倾泻而出。
在教学保护群众一段时,我也是借助学生已有信息的积累,去再现官兵们在湍急的水流中救人的艰难与危险。然后,通过激情引读使感动升华。
当学生的感动达到一定程度时,他们的思维与感情已完全贯通,一触即发,但凭借已有语言积累表达自己的激昂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有难度的,因为“所有的语言此时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因而,最好的方式是“以读代讲”:让学生尽情地诵读,让激情在读书中飞扬。此刻学生朗读文章,就会将文中的语言与录像中的一个个镜头联系起来,这样文本所包含的信息便通过录像这一中介再一次传递给了学生,使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又看到了那震撼人心的场面、那一个个高大的形象,因而他们的读书是投入的,是声情并茂的。
同时第5自然段也是课后要求背诵的一段。课上我便让学生尝试着背诵三个飞向组成的排比句,情动词发,学生很容易便有感情地背诵了出来。
总之,在这堂课上,我注意了通过体验锻炼学生读的能力、背的能力以及信息处理等多种能力,并且注意通过激励、点拨,引导学生朗读,加深学生感悟。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思路篇二十一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1、多媒体课件
2、组织学生上网查阅98年抗洪救灾的背景材料,以及抗洪救灾中涌现的可歌可泣感人故事。
大堤抢险(面) 英雄
大江保卫战 铁汉本色(点) ↓
勇救群众(面) 铭记
课内 抄写词语 造句 摘抄排比句,体会句子 谈谈你学习课文的收获
课外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五节
教学要点:初读感知、理清思路、学习第一段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揭示课题
1、师述:曾经有这样一首歌唱遍祖国大江南北,许许多多的人为之留下了感动的泪水。请听——《为了谁》。
2、过渡:这首歌赞颂了抗洪救灾中英勇无畏的人民子弟兵。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1998年抗洪救灾的课文。
3、板书课题:大江保卫战
4、教师简介背景
5、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归纳整理出几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顺,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嶙峋、肆虐、惊心动魄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3、思考分段,简述段意
第一段(1):写长江遭遇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打响了大江保卫战。
第二段(2~5):写我部队官兵在大江保卫战中表现神勇,涌现出许多动人事迹。
第三段(6):赞扬了人民子弟兵的精神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三、学习第一段
1、范读,思考:这一段写了几层意思?
概括归纳:一、灾情危急,二、奔赴战场
2、圈画出反映灾情危急的词语、标点,读一读并体会。
“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以及三个“!”。
3、指导朗读。
4、画出子弟兵奔赴战场的词语,读一读。
“日夜兼程”、“挺进”
5、指导朗读,体会子弟兵们大战洪水的英勇气概。
6、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段内容。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教学要点:学习课文第二段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1、齐读第一段(媒体播放灾情,渲染气氛),说说主要内容。
二、学习第二段
1、默读,思考:这一段写人民子弟兵在大江保卫中的动人事迹,主要写了哪几个典型事迹?
(1)默读。
(2)交流概括。 大堤抢险
(3)板书小标题 铁汉本色
勇救群众
2、学习事迹之一:大堤抢险
(1)听录音、看插图、画句子,“——”画战士们是怎样做的,“~~”画战士们是怎样想的。
①交流所画的句子
②逐句交流、体会、朗读。
☆“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体会到子弟兵救援神速)
☆“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体会到战士们意志坚强、奋不顾身的精神。)
☆“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宾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
☆“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体会子弟兵大无畏的乐观主意精神,与人民心连心的本质。)
(2)看媒体播放战士们抢险的场面,身临其境地体会战士们的心情。
(3)把你想到的用笔写下来,在交流。
(4)指导朗读,面对险情,战士们的大无畏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3、学习事例之二:铁汉本色
师过渡:如果第一层写的是子弟兵的群体形象,那么第二层就是特写个体形象,黄晓文的事迹。(媒体播放黄晓文的人物形象)
(1)自由读,说说这一层主要讲了什么?
(2)你觉得黄晓文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准备用自己的话来说说黄晓文的事迹,先同桌说,再集体交流。
(4)体会“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像黄晓文这样的铁汉,这样动人的事迹太多了,说明人民子弟兵个个都是铮铮铁汉。)
(5)课前搜集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感人的事迹?
(6)再次朗读这句话。
(7)齐读第四节。
4、学习事迹之三:勇救群众
师过渡:在大江保卫战中,子弟兵们除了保卫江堤,还要救护遇险的群众,这方面的感人事迹也是数不胜数。
(1)轻声读第五节,画出你受感动的句子。
①同桌先交流,交流你感动的原因。
②再集体交流。
☆“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体会到群众正在危险中,战士们迫不及待地进行营救。)
☆“……”(体会到子弟兵救人的事例数不胜数。)
☆“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体会到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给人民,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们无愧于“军旗”、“军徽”,他们不愧是人民子弟兵。)
☆“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向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体会到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高度信任,突出反映军民鱼水情。)
(2)体会了这么多,那么在你们心目中,子弟兵们是怎样的形象呢?请用笔把他们写下来。再交流。
(3)朗读,选择你喜欢的句子背下来。
(4)齐读这一节。 铭记
5、总结,引读第六节,板书 ↓
英雄
6、有一首歌《为了谁》,唱的就是这群可歌可泣的抗洪英雄,让我们一起再来聆听,永远记住这群英雄,在歌声中结束这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