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带范文网综合范文其他范文内容页

卧薪尝胆的意思(十六篇)

2023-08-11其他范文下载文档

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卧薪尝胆的意思篇一

本课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越王勾践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转败为胜;吴王夫差非常骄傲,不听忠言,放虎归山,最终被越过灭掉。课文着重表现越王励志图强的精神。课文故事脉络清晰,文字浅显易懂,学生易于理解。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2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建议”造句。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三、四自然段是重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合理想象,领悟故事蕴涵的哲理。

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师准备图片,文字投影片。

 两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卧薪尝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朗读课题。

2、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古代的“越国”和“吴国”,你了解“越国”和“吴国”吗?请你介绍一下。(学生不知道,教师介绍)

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4、“薪”指什么?“胆”指什么?谁卧薪尝胆?为什么要卧薪尝胆?

二、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1、带问题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边读边想,理解词语的意思。

简要说说故事的意思。

2、检查生字。

出示:败仗 表示 免除 屈辱 万般无奈 建议 谋臣 后患 耻辱 转弱为强 吴王 勾住 奴仆 灭掉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学生认真听,纠正错误读音。

(1)“薪、臣”是前鼻音。

(2)“夫、差”是多音字。

(3)“会稽”中的“会”读kuai

(4)朗读时随机出示“卧薪尝胆、免除后患、万般无奈、舂米推磨、报仇雪恨、转弱为强”朗读记忆。

(5)说说你理解了哪些词语,也可以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6)练读课文,做到熟练。

4、齐读课文,说说故事主要写了什么事?

三、指导写字。

1、说说哪些词语写的时候要注意。

2、指导写好“患、臣”

3、学生描红。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能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2、有感情地讲述这个成语故事。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成语故事-——《卧薪尝胆》。(读题)

2、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情况下呢?学习第一段。

快速自读第一段,完成填空: 

_________想征服_________,___________就强大起来,成为霸主。

3、齐读。

二、精读感悟。

过渡:出示投影片,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图上画的是——(勾践)他正在干什么?(饭前坐在柴草上尝苦胆),那么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卧薪尝胆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看!

1 、学习第四自然段

(1 )、指名读

(2 )、出示: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3 )、齐读,思考:哪句是写卧薪?哪句是写尝胆?

“卧薪”是什么意思?“薪”是指什么?

“尝胆”懂吗?尝苦胆该是怎样的滋味呢?(象尝苦药一样)

板书:卧薪尝胆

(4 )、勾践贵为越国一国之君,他为什么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丰盛可口的美味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折磨自己呢?

出示: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板书:报仇雪恨

(5)轻声读这一自然段,思考:

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说的?(第一句)

从哪些地方看出他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交流归纳:这一自然段以第一句为中心句,围绕这一句分别从勾践白天亲自耕种,晚上睡在柴草上,饭前先尝苦胆这三个方面来写他如何激励自己的。这样的段落结构属于总分结构。(板书:总——分)

(6)这一段用了几个“不忘”?分别是——?(指名读)

两个不忘前分别加了词语“时刻”、“提醒”,如果不加有什么不同吗?

(朗读对比体会:仇恨和耻辱的刻骨铭心,强调勾践不会忘记。)

(7)勾践时刻不忘记报仇雪恨,你能读出来吗?试试看?

2、学习2、3自然段。

激发思考:越王勾践念念不忘的仇恨和耻辱是什么呢?

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读了课文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那你知道勾践为什么要向吴王求和,表示愿意给吴王当奴仆?

(因为会稽一战,越国站败,所以越王才会无可奈何地去吴国当奴仆。)

(3)你能把“万般无奈”的感觉读出来吗?(指名读,评议)

(4)那吴国有什么反应呢?想象当时吴王和他的谋臣们会说写什么?(小组练说)

指名扮演众大臣,向吴王提出建议。一名扮演吴王回答听了大臣们的话以后说的话。

(5)多么骄傲的吴王啊!指导读出傲气。

(6)看着这位傲气十足的吴王,你能预测一下今后局势的发展吗?

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勾践夫妇来到吴国,受到了哪些屈辱?画出有关的语句。

(2)交流:

穿:粗布衣;

住:石头房;

做: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吃:粗茶淡饭(想象)

小结:作为一国之君,却这样做,这些就叫——屈辱。

板书:受尽屈辱

(3)文中还有那些地方可看出勾践在吴国受尽了屈辱?(在吴国整整干了3年)

(4)小结:这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了受辱程度之深(穿、住、做、吃)

一方面,表现了受辱时间之长(这度日如年的日子,他们整整过了三年)

看来他们是受尽屈辱、度日如年啊!(指导朗读)

4、理解第五自然段

(1 )、讨论:在这段受尽屈辱的日子里,他会想些什么呢?(立志报仇雪恨)

(2 )、过渡:是啊,这些日子会让公勾践刻骨铭心,发誓要报仇雪恨,回国以后,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引读)——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3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 、听课文配乐朗读。

2 、从卧薪尝胆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 、教师小结: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立志报仇雪恨,终于转败为胜,灭掉吴国,后来这个故事形成一条成语——卧薪尝胆,意思是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为国家报仇雪恨。

四、讲讲这个小故事。

五、指导造句。

1、找出句子读一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完成下面的填空;

在中队会上,队长李红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生造句,教师评议。

六、布置作业。

课内作业

1、抄词。

2、多音字组词。

夫、差

3、结合课文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

课外作业

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故事到班里来交流。

兵败求和

忍辱负重

26、卧薪尝胆

奋发图强

转弱为强

 [2] [3]  下一页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建议”造句。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讲述故事内容。

3 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明白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会用“建议”造句。

生字卡片

3课时

一板书课题,讲述故事

1 板书课题:卧薪尝胆。领读课题

简介“卧薪尝胆”的故事:春秋时越王勾践,曾被吴王夫差打败,被围困在会稽山,万般无奈之下屈膝求和。后来,他为了使自己不因为生活安乐而忘记耻辱,夜间睡在柴草上,在自己的住处悬挂苦胆,吃饭、睡觉之前,都要尝尝那胆的苦味,激励自己的斗志。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

2 从刚才讲的故事里,谁已经想到题目“卧薪尝胆”中的“卧”、“薪”的意思?

(卧:睡。薪:柴草)“尝”呢?(用舌头添一添或吃一点儿试试。)

3 大家再查一查字典,看看“卧、薪”是什么意思,和刚才的理解是不是一致。(学生查字典对照。)

二初读指导。

1 出示内容提要:

(1)吴越两国,都想征服对方。(2)勾践战败求和,受尽屈辱。

(3)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4)越国转弱为强,灭掉吴国。

2 各自默读课文,对照“内容提要”将课文为四段。

(第一、四、五自然段各是一段,第二、三自然段为一段)

3 本课生字词主要集中在第二自然段,让我们重点读这一段,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1)查字典了解:奴仆、谋臣、万般无奈、后患

(2)联系上下文理解:免除、建议、表示、骄傲

(3)一般了解:会稽、勾践、夫差

4 出示生字:吴勾践示谋臣免患议

(1)我们怎样记住这些生字?谁有好办法请提出来!

(2)如有学生提出“谋”是和“某”,“践”是“足”字旁加上“线”的右半边,教师可以表扬学生能主动识字。

(3)“臣”书空:笔顺是横、竖、横折、横、竖、竖折。特别强调最后一笔是竖折。

5 写字指导。

(1)吴、患上下结构,注意让下。

(2)践,左右结构,要写的紧凑。

(3)免,第六笔是长撇,穿过扁“口”下方,最后一笔竖弯勾,弯勾部分要向外延伸。

(4)用钢笔描红。

三作业

1 练习写生字。

2 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卧薪尝胆的故事内容。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吴国谋臣后患免除勾践

2、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分几个部分,具体怎么分。

三、精读训练

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告诉了我们哪些内容?

(1)这一段讲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有关国家。

(2)教者讲“长江下游”是今天的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东部一带。

2、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画出写越王“卧薪尝胆”的有关句子。

(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

(1)指名读:“晚上,总要……尝尝它的苦味。”

(2)找出句子能解释“卧”、“薪”、“尝”、“胆”四个字的词语。

(“卧”,睡;“薪”,柴草,“尝”,尝尝;“胆”,苦胆)

(2)越王为什么要卧薪尝胆?(时刻不忘报仇雪恨,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①通过“白天”、“晚上”、“每顿饭前”理解“时刻不忘”。

②理解“总要”,不是一两次,也不是一两天,而是一贯这样做。(板书:卧薪尝胆)

(4)“兵败会稽的耻辱”是怎么一回事?(会稽一仗,越国打了败仗以后所受到的耻辱)

过渡:他所受到的耻辱指的是什么?

3、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学生复述。

(抓住越国打了败仗之后,越王、吴国的谋臣、吴王三方面的表现说)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把有关写越王勾践受屈辱的句子画出。

(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来推磨,受尽屈辱整整干了三年)

(3)体会:越王勾践在吴国三年所受屈辱一定不少,文章没有详细写,只选了穿、住、做三个方面的事情。

(4)教者指出:一个国王由原来的养尊处优,到听人使唤,穿粗布衣,住石头房,做养马驾车、舂米推磨之类的杂活、重活、累活,这变化是何等的大!

(5)怎么理解“受尽了屈辱”?(程度深:穿的,住的,做的;时间长:三年)

4、“卧薪尝胆”的结果怎样?

(1)齐读第五自然段。(越国转弱为强,终于灭掉了吴国)

(2)体会“终于”的用法: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到最后取得成功或胜利,用“终于”。不能突如其来地使用它。(板书:转弱为强

灭掉)

5、漫谈:学习了“卧薪尝胆”这个故事,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1、朗读课文,注意课文中一些多音字的读法。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

3、练习讲“卧薪尝胆”的故事。

一、复习检查

1、读下面的词语,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夫人 只好 推磨 当奴仆 要求 夫差 一只 磨难 上当 总要

2、简要说说“臣薪尝胆”的意思。

二、练习讲故事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记住主要内容:

(1)吴越两国都想征服对方(两千多年前长江下游);

(2)会稽战败求和(越王表示愿当奴仆吴王答应勾践要求);

(3)勾践受尽屈辱(穿住做三年);

(4)勾践卧薪尝胆(白天晚上睡在挂苦胆尝);

(5)越国转弱为强,灭掉吴国。

2、自由练习复述。3、指名复述,相机指点。

三、质疑问难

(1)“吴国的谋臣们纷纷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得胜的吴王非常骄傲,不听大家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是怎么一回事?

(2)最后一个自然段时讲越国“出奇兵灭掉了吴国”,出的是什么奇兵?

对上述问题,教者不必作答,可以启发学生课外读《史记》(白话本),进一步了解“卧薪尝胆”的详细经过。

三、指导造句

1、找出课文中的原句:吴王不听大家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

2、理解“建议”的意思。

3、想一想:什么情况下要用到“建议”?

4、练习口头造句。

5、指名造句。

四、作业

1、用“建议”造句。

2、继续练习讲“卧薪尝胆”的故事。

 12 卧薪尝胆

战胜

越王 卧薪尝胆 吴王

转弱为强

灭掉

上一页  [1]  [3]  下一页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读”对于学生的意义和价值已被我们很多老师所认可,将它放置在了语文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语文课堂中,朗朗的读书声不仅是在训练和发展学生的一种语文素养和技能,同时也是引领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去发现去感悟得一个重要手段。我们学校也正是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并通过长期课堂实践,逐步形成了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三读”模式,即“读通→读懂→读好”。

三年级的孩子可以说是语文阅读的起步阶段,低年级时他们主要学习和积累大量的汉字词语,在此基础上,三年级开始就凭借这孤立的汉字,词语进入到一定的语言环境,进行段、篇的学习。这中间的一个跨越,“朗读”将成为一座最好的桥梁。“三读式”的引进正符合他们的这种需要。然而一开始我们往往只把这“三读式”作为老师课堂中的一个操作流程或者说是课堂组织的方向。至于学生他永远都只是跟着老师在走,而我却觉得这样对待“三读式”是片面的,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训练发展学生读书技能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形成一种自主,自能读书的习惯。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良好的方法的,而“三读”从另一角度讲也正是一种读书的好方法。这样好的读书方法如果能为学生所用,那我们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之一不就也达成了吗?因此面对《卧薪尝胆》这篇课文,教者正是从这一点考虑出发打破常规,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凭借教材引领学生掌握“三读”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读书高手,他要为大家读一个故事,名字叫“卧薪尝胆”。(想!老师播放课文录音)

2、同学们,你觉得他读的好听吗?为什么会觉得好听呢?(指学生说,教师借机板书)

3、那你们想不想和他读得一样好听呢?(想)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读好这个故事,好吗?(出示目标: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个故事)

二、读通§1

1、同学们,俗话说得好: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要读好书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得一点一点的来。让我们先来读好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步读通§1)

你觉得怎样才是读同呢?不忙着回答,老师先请两个同学来读一遍,大家听一听,当当小评委。(指名两生读)

2、小评委,说说你听了之后的想法。(指名生评,师借机概括:正确:不添不偏流利:不破不拖

3、原来做到这些才叫读通啊。你们现在也来试着读通§1,同桌两生互做评委

4、你觉得同桌读的已经达到读通要求的,请他站起来(生站起)

你们有什么小经验告诉坐着的同学,怎样才能读通呢?(生说:仔细看清……)

5、还没读通的同学,吸取一下他们的经验,认真仔细的再来试一次。

三、读懂§1

1、读了这么多遍,读通了§1,那么§1到底在讲些什么,你读懂了吗?(出示:第二步读懂)这就是我们读好书的第二步:读懂。

2、再请大家不发出声音,在心里默读一下§1,看看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或者还有那些不明白的?(生默读后说,理解:征服)

3、现在谁能不看书把你§1读懂的内容连起来给大家说说。

4、同学们,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读懂§1的?(生:读懂词句)

四、读好§1

1、§1我们都读懂了,知道了吴国和越过都想征服对方,把对方打倒。如果你是吴国的大王,你会怎么想?(指名学生说)如果你是越国的大王呢?

2、有了这样一种想法,那这时谁能来读读这句话,看你怎么读。(指读)你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呢?

3、他通过我们刚才的想象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所以读的这么好!你也能读好吗?(指名连起来读好§1)

4、太好了,老师觉得跟录音机里读得一样好,在给你来点音乐,肯定会更好。

5、配乐齐读。

五、小结

1、同学们,到现在我们把§1读好了,想一想看到现在对于要读好这一段话,你有了哪些收获呢?(指定说)

六、读通,读懂,读好§2

1、按照这样的步骤,用上这些方法我们再来读好§2,好吗?第一步读通,我们同学自己来试一试。(学生读通)

2、读通了吗?请同学来读读。

3、评一评,是否读通。齐读。

4、从§2中你读懂了些什么或者还有那些疑问?指名说。

5、连起来说说§2

6、会嵇一战,越国打了败仗,如果你是越王勾践,此时你是什么心情?(生说)

7、是啊,勾践十分难过,却又一点办法也没有,万般无奈,只好……当奴仆。同学们看着这句话,仿佛看到了什么?

8、谁能来读好这句话呢?(指读)

9、吴国的谋臣们知道了,纷纷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他们有的说有的说。

10、同学们作为吴国谋臣中的一员,你此刻是什么心情?(生说)

11、谁来读好这句。

12、可是吴王呢,这时非常骄傲,不听大家的建议,他说________,答应了勾践的要求。

13、谁来当当骄傲的吴王,读好这句话。

14、一句句都能读好了,连起来试一试(指读)

七、小结

1、同学们,时间关系,今天我们只来得及读好1~2自然段。从这节课中,大家又学到了那些新本领呢?(生说)

2、今天课后,就请大家先把1~2自然段有感情的读给你的同学,老师或者家长听,然后试着用今天学的方法,一步步自己也来读好3~5段。

 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个故事

读好:有感情,想象,体会……

读懂:理解内容:弄清叫难得词句

读通:正确:不填不漏

流利:不破,不拖

本课堂,学生不仅充分经历着用“三读”来学习课文,同时,也在逐步渗透和掌握着这种读书的方法,而且这种结合具体教材实例在老师逐步引领下的感性学习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并较快掌握,课堂中不乏学生读书的兴致,也不乏对方法的反思和小结。一节课下来,听者确实感觉学生的朗读有了一定的提高,对这种方式也似有所悟,相信前期将这种细想和方式继续灌入课堂进行训练,学生的朗读、阅读能力会很快提高的!

上一页  [1] [2]  

卧薪尝胆的意思篇二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记叙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

一(第1节)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二(第2节)写勾践战败求和,夫差轻率答应。

三(第3-4节)写勾践在吴国受尽屈辱,回国后不忘报仇雪恨,卧薪尝胆。

四(第5节)写越王灭掉了吴国。

在线辅导:

1、写字指导

勾,半包围结构,第四笔的点不能丢。

践,左窄右宽,要写得紧凑些。

臣,要注意笔顺。

2、近义词

侵略(侵犯)    建议(提议)

屈辱(耻辱)    骄傲(自豪)

3、反义词

强大(弱小)    骄傲(谦虚)

屈辱(光荣)    答应(拒绝)

4、课后题解

课后第四题:“卧薪”指的是睡在柴草上。“尝胆”指的是品尝苦胆。“卧薪尝胆”的意思是:刻苦激励自身,坚定报仇信念,发愤图强。

在线测试:

1、扩词

示(    )(    )(    )谋(    )(    )(    )

免(    )(    )(    )患(    )(    )(    )

2、造句

建议------

请求------

3、阅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再填空。

1、这一段共有(      )句话,是围绕第(    )句话来写的。

2、这段中第(    )写越王勾践“卧薪”,第(    )句写“尝胆”。课题“卧薪尝胆”的意思是(                      )

4、说出下列成语讲的是历史上谁的事。

纸上谈兵(      )  完璧归赵(      )

指鹿为马(      )  七步成章(      )

破釜沉舟(      )  图穷匕见(      )

望梅止渴(      )  四面楚歌(      )

小资料:

吴王夫差:春秋时期吴国君王,公元前495-公元前473年在位。初在夫椒打败越兵,迫使越王屈服。后越兴兵灭吴国,夫差自杀身亡。

越王勾践:春秋时期越国君王,公元前497-公元前465年在位。曾被吴大败,屈服求和,后退居于会稽山,他卧薪尝胆,刻苦图强,整顿国政,终于转弱为强,灭了吴国。

卧薪尝胆的意思篇三

教学内容:《12  》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建议”造句。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及成语“卧薪尝胆”的含义,懂得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三、四自然段是重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合理想象,领悟故事蕴涵的哲理。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等。课前布置学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历史知识。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每一自然段的大意。结合文中词语理解“卧薪尝胆”的字面含义。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这幅图,你觉得像什么? 同学们的想像力真丰富。这人图案画的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兵器--钺。在战场上,谁拿着钺,谁就是指挥官。后来,这个像“王”字的图案就成为权力的象征。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的国君就称为--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和两个王有关的故事--《卧薪尝胆》。

2、(板书课题) 看老师写课题,注意“卧”的笔顺。齐读课题。

3、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呢?

二、初读课文。

1、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先带着刚刚提出的问题听老师朗读一遍课文,然后再按老师提出的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师范读课文) (明确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2、生字学习 刚才同学们读书特别投入。生字你会读了吗?老师来考考你们。 (投影带拼音的生字词,指名读。请学生领读。注意正音。) 这里面有两个字老师要提醒大家特别注意。“吴”字是上下结构,写的时候,上边要让着下边。“免”字,长撇贯穿“口”字部件,要写得舒展,最后一笔“竖弯钩”,“弯钩”部分要向外延伸。 下面老师增加难度,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 (指名读,全班齐读) 〔生字描红,视情况。〕

三、再读课文。

1、字词都会读了,课文也就能读得更通顺了。下面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读一读,边读边思考:《卧薪尝胆》这个篇课文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2、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件事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

①谁来读第一段?(指名读)你读得很流畅! 从第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呢? 对了,吴越两国,都想征服对方。 (板书:吴越两国,都想征服对方。)

②那么,起初,谁先征服了谁呢?谁来读读第二段。 故事的第二段告诉我们什么了呢? 是啊,勾践刚开始的时候打了败仗,只好求和,到吴国做奴仆了。(板书:勾践战败求和)

我的十分钟:

吴越会稽一战,越王打了败仗,为了保留实力勾践选择了投降求和,但他报仇雪恨的心思并没有瞒过吴国的谋臣们,他们纷纷——(引读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

角色表演:吴国的谋臣们要求灭掉越国,他们会如何向吴王建议呢?吴王又是怎么拒绝的?(同桌练习表演 指名表演)

这么一演,你知道“建议”是什么意思了吗?能用“建议”说一句话吗?(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指导将“建议”放在句子不同位置说话)

各位教研组长,请注意,以下的设计说明仅是对”学生十分钟”环节设计的解释和要求,老师们备课时不需要写以下内容.

【“学生十分钟”设计说明:结合我校研究课题,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创设想象的空间,联系上下文和时代背景开展合理想象,通过生生对话自主理解“建议”一词的含义,在次基础上造句,明确运用。】

③到吴国做奴仆的勾践,又有怎样的经历呢?谁来读读第三段。 勾践夫妇在吴国的三年生活过得怎样呢?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吗? 是,这三年,勾践夫妇受尽了屈辱。(板书:受尽屈辱)

④三年以屈辱的生活结束了,骄傲的吴王夫差放回了勾践夫妇,他们回国后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一起朗读第四段话。 同学们,勾践回国后的作为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是哪个词呢?想一想。 是的,就是课题“卧薪尝胆”。开始有同学问,什么是“卧薪尝胆”,那么,第四段话中,哪个几个句子解释了这个问题呢?用笔画一画你找到的句子。 (指名答,投影句子。)“薪”指的是什么东西?“胆”呢? (齐读句子)

⑤同学们,越王勾践放弃了本来可以享受的国君的舒适生活,选择了卧薪尝胆的苦日子,那么,他的付出得到了怎样的回报呢?一起读一读最后一段。 故事的大结局是怎样的呢?谁来说一说? 是的,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羽翼丰满的越王勾践终于报仇雪恨了。(板书:转弱为强 灭掉吴国

四、三读课文 故事我们已经读完了,下面请同学们将课文完整地朗读一遍。结合老师的板书,想想怎样用简短的几句话给别人说说“卧薪尝胆”这个故事。 (指名说)

五、小结 同学们,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令人感动,勾践发奋图强的精神催人奋进。明天我们继续学习《卧薪尝胆》这个故事,去感受勾践不屈的灵魂! 六、作业 课后请同学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下课。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用“建议”造句。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合理想象,理解课文内容及成语“卧薪尝胆”的含义,领悟故事蕴涵的哲理。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成语故事-——《卧薪尝胆》。(读题)

2、齐读。

3、用下列词语填空复习全文大意:兵败会稽 受尽屈辱 卧薪尝胆 转弱为强

两千多年前,吴国和越国都想征服对方。一次,越国---------,越王勾践只好向吴王夫差求和,到吴国当奴仆。越王勾践在吴国---------。三年之后,勾践回到越国,---------二十年,越国终于---------,灭掉了吴国,吴国国王夫差自杀身亡。

二、精读感悟。

过渡:出示投影片,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图上画的是——(勾践)他正在干什么?(饭前坐在柴草上尝苦胆),那么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卧薪尝胆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看!

1 、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

(2)出示: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3)齐读,思考:哪句是写卧薪?哪句是写尝胆?

“卧薪”是什么意思?“薪”是指什么?

“尝胆”懂吗?尝苦胆该是怎样的滋味呢?(象尝苦药一样)

(4)勾践贵为越国一国之君,他为什么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丰盛可口的美味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折磨自己呢?

(5)轻声读这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说的?(第一句)从哪些地方看出他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交流归纳:这一自然段以第一句为中心句,围绕这一句分别从勾践白天亲自耕种,晚上睡在柴草上,饭前先尝苦胆这三个方面来写他如何激励自己的。这样的段落结构属于总分结构。(板书:总——分)

(6)这一段用了几个“不忘”?分别是——?(指名读)两个不忘前分别加了词语“时刻”、“提醒”,如果不加有什么不同吗?(朗读对比体会:仇恨和耻辱的刻骨铭心,强调勾践不会忘记。)

(7)勾践时刻不忘记报仇雪恨,你能读出来吗?试试看?

2、学习第3自然段。

(1)我的十分钟:

越王勾践到了吴国之后是怎么当“奴仆”的,他们又会遭到怎样的磨难呢?默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要认真读,看看这节从哪几方面写了勾践的奴仆生活?在书上勾画关键词语,简要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个人为一小组, 1号组长、2号为记录员。(出示小组合作学习单,小组内交流。)

各位教研组长,请注意,以下的设计说明仅是对”学生十分钟”环节设计的解释和要求,老师们备课时不需要写以下内容.

【“学生十分钟”设计说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明确了小组的各成员的角色和分工,设计了易于操作的小组合作学习单,并把合作学习流程化,创设师生、生生、生本多元对话的时空,同时使得百分之百的学生能参与到学习中去,更可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让学习流程更精致高效。】

(2)交流:

穿:粗布衣;住:石头房;做: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吃:粗茶淡饭(想象)

小结:作为一国之君,却这样做,这些就叫——屈辱。

(3)文中还有那些地方可看出勾践在吴国受尽了屈辱?(在吴国整整干了3年)

(4)小结:这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了受辱程度之深(穿、住、做、吃)一方面,表现了受辱时间之长(这度日如年的日子,他们整整过了三年)看来他们是受尽屈辱、度日如年啊!(指导朗读)

4、理解第五自然段

(1)讨论:在这段受尽屈辱的日子里,他会想些什么呢?(立志报仇雪恨)

(2)过渡:是啊,这些日子会让公勾践刻骨铭心,发誓要报仇雪恨,回国以后,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引读)——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3)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从卧薪尝胆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 、教师小结: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立志报仇雪恨,终于转败为胜,灭掉吴国,后来这个故事形成一条成语——卧薪尝胆,意思是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为国家报仇雪恨。

古人(蒲松龄)将这种卧薪尝胆的精神蕴藏在这么一幅对联里,老师把它写下来,看谁能背下来?(板书: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年越甲可吞吴。)

3、用“卧薪尝胆”造句:为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中国科学家卧薪尝胆几十年,终于将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了太空。你说,中国科学家有仇恨吗?他们是否每天都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都要尝一下苦胆?

4、吴王怎么也没想到,后患未除,最终竟让他——灭国了,这真是后患——无穷!真是让人大吃一惊啊,当年是吴国的手下败将,当年是吴王的奴仆,今天竟然突降奇兵,灭了吴国!小朋友们,这正因为勾践二十多年来一直卧薪尝胆,有着报仇雪恨的决心啊!让我们含着对勾践的敬佩之情,再回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课外作业

整理“破釜沉舟”的故事到班里来交流。

板书设计:

兵败求和

卧薪尝胆         忍辱负重

转弱为强

智慧瞬间:

卧薪尝胆的意思篇四

作者:丁宏喜

一、教学要求 : 

1 、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能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2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三、教学准备: 

投影器 

四、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 

1 、认读词语: 

夫差 夫人 差别 会稽 会议 

2 、上一节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下面请同学们齐读第一 自然段。 

3 、那么谁来告诉老师,这一自然段主要交代了什么?(卧薪尝胆这个故事发生 的背景)。 

二、继续精读: 

过渡: 出示投影片,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图上画的是 ——(勾践) 他正在干什么?(饭前坐在柴草上尝苦胆) ,那么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卧薪尝胆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看! 

1 、理解第四自然段 

( 1 )、指名读 

( 2 )、出示: 

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 3 )、齐读,思考:哪句是写卧薪?哪句是写尝胆? 

“ 卧薪”是什么意思?“薪”是指什么? 

“ 尝胆”懂吗?尝苦胆该是怎样的滋味呢?(象尝苦药一样) 

板书:卧薪尝胆 

( 4 )、勾践贵为越国一国之君,他为什么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丰盛 可口的美味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折磨自己呢? 

出示: 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 

板书:报仇雪恨 

( 5 )、轻声读这一自然段,思考: 

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说的?(第一句) 

从哪些地方看出他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交流归纳:这一自然段以第一句为中心句,围绕这一句分别从勾践白天亲 自耕种,晚上睡在柴草上,饭前先尝苦胆这三个方面来写他如何激励自己 的。这样的段落结构属于总分结构。 

这一段用了几个“不忘”分别是——(指名读)两个不忘说明了什么? 

(仇恨和耻辱刻骨铭心?强调勾践不会忘记。) 

( 6 )、指导朗读: 

勾践时刻不忘记报仇雪恨,你能读出来吗?试试看? 

2 、牵动理解 2 —— 3 自然段 

激发思考:越王勾践念念不忘的仇恨和耻辱是什么呢? 

( 1 )、理解第二自然段 

自由读,思考:勾践为什么要向吴王求和,表示愿意给吴王当奴仆? 

交流、 板书:兵败求和 

会稽一战,越国士兵死伤无数,越国子民家破人亡,除了这样做,勾践还有 其它办法吗?从哪些词中可看出?(万般无奈 只好) 

指导朗读: 读出勾践万般无奈,只好求和的样子。 

对此,吴王的谋臣和吴王各有什么反应呢? 

”后患“指什么?(越国再次强大,反攻吴国)吴王因为骄傲而没有意识到 这一点。 

指导朗读: 读出吴王骄傲得意的语气的。 

齐读, 这一节懂了吗?把你的理解通过你的朗读给表达出来。 

( 2 )、理解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思考:勾践夫妇来到吴国,受到了哪些屈辱?画出有关的语句。 

交流: 

穿:粗布衣; 住:石头房; 

做:养马驾车,舂米推磨; 吃:粗茶淡饭(想象) 

这些就叫——屈辱 

板书:受尽屈辱 

文中还有那些地方可看出勾践在吴国受尽了屈辱? 

一方面,表现了受辱程度之深(穿、住、做、吃) 

一方面,表现了受辱时间之长(这度日如年的日子,他们整整过了三年) 

指导朗读 读出受尽屈辱、度日如年的感觉。 

3 、牵动理解第五自然段 

( 1 )、讨论在这段受尽屈辱的日子里,他会想些什么呢?(立志报仇雪恨) 

( 2 )、过渡: 是啊,这些日子会让公勾践刻骨铭心,发誓要报仇雪恨,回国 以 后,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引读)— —转 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 3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 、听课文配乐朗读 

2 、从卧薪尝胆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 、教师小结: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立志报仇雪恨,终于转败为胜,灭掉吴国, 后来这个故事形成一条成语——卧薪尝胆,意思是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为国 家报仇雪恨。 

四、练习: 

写习字册 

附板书: 

20 、卧薪尝胆 

兵败求和 受尽屈辱 

卧薪尝胆 报仇雪恨 

转弱为强 灭掉吴国

卧薪尝胆的意思篇五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请求”“建议”造句。

2、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能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故事的内容。

4、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理解新词,结合课文本内容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教学准备: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新课

2、关于春秋时代的历史背景谁了解?有哪些英雄人物?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弄懂新词及不理解的词的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吴国    勾践   表示  谋臣    免除     建议     屈辱   愿意   夫差    夫人     差别     会稽     会计

(2)指名读,齐读

(3)指名读出示的词语,注意停顿

万般无奈   舂米推磨      报仇雪恨      转弱为强

(4)指名理解词语,教师相机补充。

(5)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的意思。适当指导断句。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什么叫“卧薪尝胆”?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齐读

吴      勾        践      示      奴      仆      谋      臣     免       患     议

2、同桌互相学习,设法记住字形。

3、交流

4、指导描红

5、学生练习

四、课堂总结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2、练习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名读词语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吴国、越国都是小国,它们出现于什么时候?地处哪儿?

2、交流

3、引读

4、齐读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卧薪尝胆”的句子。

2、出示:

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哪句写“卧薪”?哪句写“尝胆”?“卧薪”是什么意思?“薪”是什么意思?“苦胆”你懂吗?

他为什么要尝胆?

勾践为什么要这样折磨自己?

3、出示:

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轻声读这一节,想想画画: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他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两个“不忘”说明了什么?

指导朗读

齐读第一句,想想在这一自然段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三、学习2—3自然段

过渡:越王勾践念念不忘的仇恨是什么呢?

1、理解第2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勾践为什么要向吴王求和,表示愿意给吴王当奴仆?

(2)交流。(板书:兵败会稽)

(3)勾践还有其他办法吗?从哪些词中可看出?

(4)指导朗读。

2、理解第3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

勾践夫妇来到吴国,受到了哪些屈辱?画出有关词语。

(2)你是怎样理解“受尽了”这个词语的?

(3)指导朗读。

四、学习第5自然段1、讨论:勾践在这段受尽屈辱的日子里,他会想些什么?

2、过渡: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引读)。(板书:转弱为强   灭掉吴国)

3、齐读。

五、总结全文

1、齐读2—4自然段。

说说学了“卧薪尝胆”这个故事后的感想。

2、教师小结。

第三课时

一、朗读课文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二、练习复述故事

1、回忆故事内容,列出提纲。

背景:都想征服对方。

起因:勾践战败求和,受尽屈辱。

经过: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

结果:越国转弱为强,灭掉吴国。

2、自由练习复述。

要求:尽量用原文中的词句。

3、指名复述。

板书:

12、卧薪尝胆

兵败会稽                  受尽了屈辱

卧薪尝胆                   报仇雪恨

转弱为强                   灭掉吴国

卧薪尝胆的意思篇六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故事的内容。

2、学会本课23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1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请求”“建议”造句

3、默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能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在会稽一战后二人胜败变化的原因。

2、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教具准备】小黑板  中国地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地图)同学们,中国的第一大河长江从青藏高原的雪山中奔腾而出,曲折东流,自江西省湖口往下,直到上海市流入东海,这一段叫做长江下游。两千多年前,长江下游有两个小国吴国和越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历史故事“卧薪尝胆”就是发生在这两个小国之间的。

2、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卧薪尝胆”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

二、指导自学生字。

谋mou      臣chen      患huan

免mian     奴nu        仆pu

谋臣:出谋划策的官员。

奴仆:佣人。

免除后患:排除以后的忧虑、担心。

三、新授。

1、范读。

思考:哪一小节点题?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这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填空:

这个故事发生在      前,地处      的      和      之间。

3、勾践卧薪尝胆是由什么事引起的呢?

⑴越国被打败后,勾践是怎么做的?吴国的谋臣们怎么想?夫差又是怎么做的?请你在书上找一找,读一读,想想怎样读才能把这种人不同的态度读出来?   

⑵勾践要和夫人一起给吴王夫差当奴仆,是不是很情愿的?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万般无奈:实在没办法了。

只好派人:碍于情面,尊重。

表示愿意:为了人民生活安定。

指导朗读:读出勾践的不情愿。

⑶吴国的谋臣们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⑷吴王夫差没有听从大家的建议,他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请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出来。

⑸越国在会稽一战中败了。越王勾践面临着国破人亡的艰难,被迫去给吴王当奴仆,他们原来住的是玉宁琼楼,穿的是丝绸锦锻,戴的是珍珠玛瑙,过的是帝王享乐的生活,那么,在吴国他们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呢?下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作业: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读1、2自然段。

2、回忆1、2自然段讲了什么?

二、新授

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

思考:他们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为什么要这样做?

2、石头房冬冷夏热,勾践夫妇还必须养马驾车,舂米推磨,想象一下他们是怎么干这些活的?干这些活时他们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填空:(出示)

,勾践         。         ,         。勾践想:        ,但他转念一想        ,于是他就        。

3、这三年里勾践夫妇忍辱负重,这三年的时间对他们来说每一天总是那么地屈辱,那么地漫长难熬,你能读出来吗?

第四自然段。

1、勾践夫妇过了整整三年屈辱的日子,他们为的就是待得一天放虎归山,卷土重来。

指名读第4小节,在每1句话前标上序号。

出示:

回国以后,……耻辱。

两个不忘,不忘的耻辱和仇恨是什么?

2、自己读,思考:这节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围绕这一句又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3、这几句写“卧薪”?这几句写“尝胆”?

“卧薪”指的是什么?“尝胆”指的是什么?

“卧薪尝胆”的意思是什么? 理解“报仇雪恨”

第五自然段

1、勾践卧薪尝胆,刻苦自励,发奋图强,结果怎样?齐读。

2、指导讲故事。

三、提问:

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板书设计:

12、 卧薪尝胆

兵败会稽      受尽了屈辱

卧薪尝胆      报仇雪恨 

转弱为强      灭掉吴国

卧薪尝胆的意思篇七

1、变序学文,指导朗读。

2、能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4、创设情境进行写话,夸一夸越王或教育吴王一番。

投影

一、导入  新授

1、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了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越国和吴国的地理位置及两国都想征服对方的心愿。

3、我们一齐来读一读,好不好?请把语文书翻开到135页。

二、导读第四自然段

1、过渡:(出示图片)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一定都已知道图上画的是——勾践。他在干什么?

课文哪一自然段具体描写他卧薪尝胆的呢?请小朋友们默读课文,找找看!

2、谁愿意自告奋勇读一读?

3、出示: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是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读读,想一想:哪句是写卧薪?哪句是写尝胆?

“卧薪”是什么意思?“尝胆”懂吗?那么,卧薪尝胆该是怎样的滋味呢?

4、勾践是越国的大王,他为什么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山珍海味美味佳肴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折磨自己呢?

出示: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的决心?(板书:报仇雪恨)

5、帮助理解,指导朗读

出示:回国以后,越王勾践不忘报仇雪恨。白天,他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了一只苦胆,饭前,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和课文中比一比,看看老师漏掉的是哪些词?这样好吗?为什么?

6、学生自由读,比较,发言;教师点拨,归纳。

7、要求学生在自己的书上把这几个词圈出来,朗读时要特别注意。读出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的决心来!

三、导读第三自然段

1、过渡:越王勾践念念不忘的仇恨和屈辱是什么呢?

2、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勾践夫妇在吴国受到了哪些屈辱。

3、指名读。

4、为什么这些对勾践夫妇来说,是受尽了屈辱?

出示:勾践夫妇在越国穿的是_______________,在吴国穿的是_______________;

在越国住的是_______________,在吴国住的是_______________;

在越国吃的是_______________,在吴国吃的是_______________;

在越国生活上_______________,在吴国却还要_______________。

先同桌互相练说,再说给大家听。

5、对于勾践夫妇来说,这些就叫——屈辱!而且,这屈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整整三年,真是(板书:受尽屈辱)

6、小朋友们,现在你们就是勾践,你在吴国受尽屈辱,度日如年,谁来读?

四、导读第二自然段

1、过渡:可是,越国的大王怎么会跑到吴国去受尽屈辱的呢?

2、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读第二自然段,可以大声朗读,可以轻声地读,可以在心里默读,还可以和同桌一起读等等,待会儿告诉老师原因。

3、交流,板书:兵败求和

4、越国打了败仗,越国人民家破人亡,除了这样做,勾践还有其它办法吗?你从哪些词中看出的?(万般无奈只好)

5、指导读1、2句,读出勾践的万般无奈。

6、对此,吴国的谋臣和吴王各有什么反应呢?

7、指名读3、4句。

8、交流。“后患”指什么?

9、指导读出骄傲的语气。

10、这一节懂了吗?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齐读)

五、导读第五自然段

1、过渡:吴王怎么也没想到,后患未除,最终竟让他——灭国了,这真是后患——无穷!

2、齐读第5自然段(板书:转弱为强灭掉吴国)

六、回顾第四自然段

真是让人大吃一惊啊,当年是吴国的手下败将,当年是吴王的奴仆,今天竟然突降奇兵,灭了吴国!小朋友们,这正因为勾践二十多年来一直卧薪尝胆,有着报仇雪恨的决心啊!让我们含着对勾践的敬佩之情,再回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七、写话,总结

1、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夸一夸越王勾践?那么,又想不想教育吴王一番?

2、出示写话要求:

根据故事,用自己的语言夸一夸越王勾践,并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表示向越王学习的决心;

或者,想想吴王惨败的原因,用自己的语言教育他几句。

3、交流

4、小朋友们,后来根据这个历史故事,就形成了一个成语——卧薪尝胆,意思就是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八、课后作业 :

1、有感情地熟读课文,把《卧薪尝胆》的故事先讲给爸爸妈妈听,下节课讲给大家听。

2、建议好学的小朋友课后读一读《破釜沉舟》等历史故事,准备在阅读课上交流。

卧薪尝胆

(报仇雪恨)

兵败求和 转弱为强

(受尽屈辱) (灭掉吴国)

卧薪尝胆的意思篇八

薛法根教学实录——《卧薪尝胆》

薛法根<卧薪尝胆>教学视频

今天《小学语文教师》创刊200期纪念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700多位老师聚集在上海浦东,搞这样一个教学研究活动。我能够来参加,非常高兴。我是第一次和薛老师见面,他是非常年轻的特级教师,还是江苏省的十大杰出青年。听了薛老师的课,我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回归传统,超越传统的课堂教学。这堂课里面保留了很多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的经验,一些好的做法,薛老师都继承下来了。同时,薛老师又根据课改的理念,有很多创新。所以我认为他的课是一种回归传统又超越传统的这么一种教学。

另外,我觉得在这么大的一个会场里面,薛老师把一个公开教学又上成了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常课,上成了我们平时在学校里面听的随堂课,上成了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可以学习的人人都能学习,都可以借鉴的课。不像有些公开课,听起来非常好,但是要带回去到自己的课堂里去上,就觉得有问题了。把一个几百个人听的课,变成了一节家常课,一节随堂课,这是很了不起的。

刚才这个课很精彩,小朋友学得也非常主动。应该讲,今天是双盈,老师上得好,小朋友学得好。现在的确是这样,学习这件事是要通过学生自己来学的,只有老师的教学艺术,只有老师的积极性,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学生的智慧,那这个课肯定也是上不好的。

自从新的课改在全国推开以后——在我们上海叫第二期课程改革,我经常接触一些老师。我一方面编教材,一方面也在学校里做校长,我经常接触我们的老师,我现在的学校里有32个班级,1300个学生,有80几位老师,我经常接触这些老师。稍微上了些年纪的老师,他们感叹:现在语文老师不会做了,课也不会上了。因为他们感到,现在新的课改是新的要求,反正就是一个新。教学目标是新的,三维;教材是新的,像我们上海的教材每一册三分之二是新篇目,只有三分之一是传统内容;上要求教学的理念要是新的;学习的方式要是新的;评价的目的和标准又是新的,什么都是新的。所以有些老师感叹“不会上课”。那么我觉得,今天我们听了薛老师的课,可以使大家放心,也可以使大家受到启发。其实,我们这个所谓新的课标,新的课改,包括上海的二期课程教材改革,其实语文教学的很多传统的东西,很多基本的教学原则,需要去源引,还是要把它继承下来。并不是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并不是一切都是新的。中国语文教学搞了几千年来,我们总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前进,而不是从零开始,从头开始。我觉得我今天听了薛法根老师的课以后,最强烈的印象是这一条。你说这课好吧、新吧,新的,特别是最后老师与学生的对话,真好。小朋友是很大胆的,无拘无束的,跟老师特别亲热,非常坦诚。这个交流和对话是很感人的。小朋友一点没有拘束。当薛老师问他们有什么建议,一个小朋友建议老师画得再清楚一点,他有点看不出来。的确是这样,这提醒我们老师我们有些老师板书有时候可能字小了,或位置写得太偏了,现在学生能够提出来,老师欣然接受。有个小朋友建议老师以后写字再快一点,甚至说“潦草”一点也没关系。薛老师虚心接受他的建议,但也给了他一个建议,就是我们写字还是要端端正正,这启发得很好。还有一个小朋友建议老师以后上课时先把生字教一教。这个我深有体会。不知从哪一年开始,国家教育部的语文教学大纲,把低年级语文教学“应该以识字为重点”这句话拿掉以后,在全国各地的语文教学当中,特别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当中出现了忽视“识字教学”的倾向。甚至有几次我去参加全国阅读教学大赛,我看到低中年级的课堂教学,把识字放在很次要的位置。有的时候课文教完了,让学生把生字表拿出来读一读,就这么过去了。它的直接后果是我们的识字教学的质量,学生生字的回升率,以及以后的错别字的比例大大增加。所以,今天小朋友的这个建议真是发人深省。以后教课不要忘了把生字教一教。薛老师处理得很好,表扬这位小朋友,说他可以做学校的领导。还有的小朋友讲,今后老师上课应该给小朋友抄一些有用的东西,薛老师马上就体会和理解了,大概这个班平时上课有作笔记的习惯,所以薛老师马上鼓励。甚至有的同学建议薛老师以后走路不要这样(做动作),大概薛老师个子比较高,高个子的人容易有点弯腰,连这个,小朋友都看到了。因为小朋友喜欢这个老师,他就注意这个老师的一举一动。薛老师马上说,以后我走路就这样,挺起胸膛,抬起头。还有的小朋友建议薛老师以后讲话不要太幽默。薛老师讲:你这是夸我呢,还是批评我呢?后来小朋友笑起来,说是表扬老师。从这个结尾,再回溯到课的开始,认识薛老师的名字。学生在没有看到“薛法根”三个字的时候,连老师的名字都读不好,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读好了,而且能读出感情。所以,从始至终,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融洽的,完全是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课堂气氛真是无拘无束的,学生没有心理负担的,他要讲话讲话,要发言就发言,要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是超传统的。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想做到回归传统,又超越传统,谈何容易?为什么呢?因为有一些老师总是跟着一种“风”上课,一堂课要么不上,要上就要有多媒体课件,好像没有多媒体课件,这课就不能上。而今天薛老师的课没有多媒体课件,照样把课上得非常精彩,把课上得非常扎实,把课上得非常有效率。当然我不是说否定多媒体课件,有的时候适当用一些多媒体课件也是非常好的,非常生动的,非常能够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也能够化解教材中的难点。但是不是说,离开了多媒体课件我们就不能上课。还有,要么不上课,要上课就一定要有小组讨论。一会儿小组讨论,一会又小组讨论,四人面对面的,或者是打乱了自己找伙伴的,教室里面花样是很多的。但是,我所看到的,真正的小组讨论有效果的、有效率的、质量比较高的,不多。倒是浪费了很多教学时间。还有,课内外结合,发掘各种教育资源。因为现在有一个理念嘛——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于是,有些课堂喧宾夺主。其实,不要忘了,我们的教材还是最重要的。国家为什么要成立教材编写组,教材编写组编写的教材,要经过专家审查,要一审二审三审,有时甚至校样拿回来,还要再修改。国家组织那么大的力量来编写教材、审查、出版,如果教材没有充分地利用,那是很大的损失。我看今天薛老师的课教材用得就非常充分,就是根据教材组织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思考。

所以,听了今天薛老师的课,我们可以有这样的启发,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理念、新的学习方式……不管有多新,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的那些基本的原则、原理、方法,还是应该继承。我想借今天这个机会,谈一些我自己的想法。

比如,刚才谈到的“识字”问题。小学是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是基础的基础。小学语文,一方面要学好这个学科,另一方面,学好它会增进其它各个学科的学习。上海过去的教材,识字量比较少,80年代,我当时编的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识字量仅仅180个。现在我们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识字量是465个,一下子提高了很多。识字问题是个大问题。我刚才讲的,由于教育部把教学大纲中“应该以识字为重点”这句话拿掉以后,造成的后果是很严重的。让我们再来看薛老师,他今天教的不是一年级,也不是二年级,而是三年级的学生,用的是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我看他今天整个这堂课对识字教学是非常重视的。

一开始,薛老师就说“吴王夫差”的“夫”念第二声,这是音的问题,非常注意;教“越王勾践”时,让小朋友伸出手来写一写。一个注意音,一个注意形。读到第二自然段,当小朋友都读成了“会huì稽”时,薛老师又正音。课标也好,过去的大纲也好,对识字的要求都是要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这非常重要。现在我们的老师在公开场合,说话也好,朗读也好,如果把哪个字的字音读错了,人家肯定会认为你这个人的语文修养有问题。有个教育学院的院长把造诣读成造旨,弄得大家都笑他。因为他是教育学院的院长,把字音都读错了,实在不应该。薛老师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对识字教学是非常重视的。后面的“舂米推磨”,不仅要读准,还要知道意思,一个小朋友就把推磨当成了舂米,老师加以指导。薛老师把欺辱、屈辱、耻辱、侮辱等词都放在一起,这几个词中都有个“辱”,让学生加以积累。薛老师对字、词的教学的确是非常重视的。我自己过去在编上海新课改教材的时候,我曾经有个说法,对小学语文来讲,是字词为基础。所以我是非常重视识字、学词的问题。我今天非常高兴能够看到到薛老师对这个问题如此重视。

薛老师直到课的最后,还把建议的“议”和意见的“意”也拿出来讲一讲,这也是识字。而且薛老师讲的非常形象:“建议”是要说出来的,所以“议”是言字旁;“意见”是在心里的,所以是“心”字底。不仅教学生识字,而且教方法、教规律,学生是可以类推的,可以举一反三的。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讲,它是基础的基础,因此,识字的问题是个大问题,而往往在课堂中看不到重视。而今天的课完全不一样,是将识字教学贯穿始终的。

我们上海二期课改,首先也是拿识字开刀的。因为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小朋友学语文,学母语,学了一年两年还进入不了阅读,这样语文是永远学不好的。因为,学180个生字,两年下来,我们上海一期课改教材小朋友的识字量不过是1023个,1023个识字量,要想顺利进入阅读,困难重重,生字很多,障碍很多。所以,上海这次课程教材改革,要改变这个状况,大大增加识字量。上海提出,两年之内要完全2000个识字量,让学生能够尽早地进入阅读。过去的情况是,低年级识字量太少,到了中年级老师们又感觉识字量太多。低年级的识字量少了,学生不能很快进入阅读,中高年级的识字量多了以后,老师们想把教学的重点由识字转换到阅读更重就很困难,另外还有阅读障碍。现在,我们上海的课程教材改革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在两年里面基本上解决了2000个常用字,学生能够阅读大量的书报、杂志、文章。到了三年级以后完全可以大量阅读了,因为阅读障碍没有了。我们现在上海教材这个编法,到了第七册课文后面不再列出生字表,因为这个时候小朋友的识字量已经超过了2500。超过2500以后,再加上他自己在课外的识字量,每个小朋友不认识的字是不相同的,所以你再统一列出生字表是毫无意义的。所以上海教材从第七册开始,就提出这样一个要求:要求学生自己在阅读课文当中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工具或者其它方法来识字,老师在课堂里检查、交流、指导。我觉得重视这个识字,识字是阅读的基础。今天薛老师在这一点上非常重视,这是中国语文教学的一个优秀的传统,是一个宝贵的经验。过去,张致公先生讲,他说:一个人没有三千兵马怎么打仗啊?张先生这句话什么意思啊?就是说你这个人如果不认识3000个常用字的话,你怎么说话?你怎么写文章?你怎么表达?现在上海的新教材出来以后,学校的音乐老师跟我讲,过去给小朋友教歌,歌词里面有很多生字,我总是要先教生字,再教歌,浪费了很多时间。数学老师对我讲,过去我们数学应用题里有很多生字,所以要让学生理解应用题,首先要教生字。思想品德课的老师给我讲,过去我们品德书里都是一个一个小故事,小故事里面有很多生字学生都不认识,都要教,我们的教材里的生字就很少了。所以,这个改革直接推动了小学各个学科的教学。所以我觉得,如果我们有些老师说现在不会教语文的话,你记住了这一点,怎么会不会教呢?在阅读教学中,识字还是一个基本。

另外,我觉得薛老师对读书也是非常重视的。在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读的时候都有明确的要求,即吴王和越王原来什么关系,后来又是什么关系?让学生自己读,在读的时候,老师也有指导。现在有些教师不敢指出学生的缺点,学生读了以后总是鼓励“读得好”,对学生的问题不敢指出,不敢指导。薛老师就有指导,第一个小朋友读的时候,我听着就感到拖泥带水,拿腔拿调。薛老师说:“你读得很认真,也很投入,但读书还要有节奏。”接着老师亲自读给他听,经过老师的指点,再听这学生读,果然大不相同了。所以我想,在课堂教学中,不管学生怎么样,只要你有指导,只要有示范,不怕学生不会,不怕学生不会有进步。第二个学生读中有错,许多小朋友都提出来了。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一个地方是:那个小朋友把“吴国的谋臣”读成了“吴王的谋臣”,于是别的小朋友就指出来了,听得很好,非常仔细。不过,这里,我倒是有一个想法,我觉得那个读书的小朋友非常聪明,而且我觉得这个小朋友的语感特别好。如果这个教材这里把“吴国”改成“吴王”可能是更好。因为后面是“谋臣”,就是这个吴王的谋臣,“吴王的谋臣”我觉得比“吴国的谋臣”还要好。所以,我们不要看轻小朋友,这个三年级的小朋友很了不起的,他凭着自己的语感这样读的,尽管我们今天其他的同学给他提出了意见,但实际上这个同学不错的。等到两个自然段都读顺了,老师开始要求他们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我现在看到,有些老师也要求学生读,但是往往不充分,没有足够的时间,当中也没有指导,学生读了之后,没有什么提高,往往是读了之后就小组讨论了,就小组学习了,其实课文根本没有读好。我觉得学习语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得流畅,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为你只有把课文读得正确、通顺、流畅,才有可能把课文那些规范的比较优秀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否则,怎么可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薛老师今天让学生读,先要自己读。小朋友们一上来很习惯地想齐读,薛老师打断他们,让他们自己读。读中又有指导、有纠正、有示范。然后回答问题。回答问题,其实就是锤炼语言。我们有时候看课,回答问题时,学生只要把这个内容讲一讲,也不管他讲得好不好,这个教学环节就过去了。别忘了我们上的是语文课,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他的语言的组织,他的用词都是非常要注意的,今天老师的指导是非常到位的。薛老师让学生把文中二王的关系概括出来,这很不容易,这就是在学习语言,把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原原本本地呈现在老师们的面前,从讲得不太好,到越讲越好。这又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语文就是要读书,甚至要熟读成诵。

另外,老师在朗读课文当中,还有很多语言训练。如句子的比较,“才”的比较,最后归结为这三年越王是忍辱负重。在学习第四自然段的时候,通过上下文,通过语言环境,学生自己理解什么叫卧薪尝胆。薛老师今天是立了一功。一般老师会先解释课题,但不知,三年级的小朋友对这样一个历史故事是很陌生的,如果知道也是查阅了工具书。而薛老师把理解这个词语,理解这个课题,放在第四自然段的教学中进行,放在语言环境中进行。学生先把字面的意思搞清楚了,再说说他蕴含的意思,所以,我觉得薛老师的教学很有层次,很有深度。

再有一点,老师在整个教学当中,老师充分鼓励学生发表意见,鼓励让学生提出问题,其中也不排除老师提出问题。过去,阅读教学就是老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提,学生没有提问的机会。而现在我们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却只让学生提问题,好像老师们都不敢提问题了。而今天我们在薛老师的课堂上看到,学生会提问题,老师有时也给他提出问题。这就很好嘛,学生毕竟是学生,还需要老师引导。我觉得有些老师说新课改之后不会上语文课,你只要记住,那个教学过程还是我们多少年前所讲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我们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今天的课上得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发挥得好。老师既是一个教学的组织者,又是一个教学的引导者,是教师在一步一步地引导着学生在学懂课文,没有老师今天发挥主导作用,学生能理解到这种程度吗?教学过程说到底还是两句话: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当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要以教师为主体。当我们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时候,也不能忘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是很辩证的,没有矛盾的。

所以,当课文学完了,老师问学生有什么问题时,学生的问题还不少。首先一个小朋友提出“后来吴王怎么样了?”甚至有的小朋友用自己找到的资料告诉他,在这之前吴王还打过齐国,那时吴王更加骄傲了,越王勾践利用这个机会打败了吴国。这个资料正应了教材中的“出奇兵”。还有的小朋友问到2000多年前是多久以前,这个问题是比较幼稚的,老师没有下面回答他。一个小朋友在下面告诉他可以算一算,不是每个问题都要在教室里花很多时间的。所以教师的组织是很重要的,组织的不好就会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了,有的问题需要解决,有的问题需要点一点,有的问题就可以带过去了。最后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就是“有人说勾践不是英雄,你怎么看?”这个问题是学生很感兴趣的问题,薛老师很了解学生的心理。果然学生反映强烈,而且这个问题是学生可以回答的。这就要靠集体的智慧。所以有的时候课堂需要讨论,没有什么讨论价值的你拿来讨论有什么意思呢?这个问题很有研究价值,是需要讨论的,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有的小朋友讲到勾践其实不是真的投降,是为了东山再起,养兵复出,有的小朋友讲到他是为了国家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使自己能够转败为胜。还有的小朋友讲,他是英雄啊,他为了国家甘愿当奴朴,回国后他不过君王的生活,还历尽辛苦,所以是英雄。更有小朋友讲,如果勾践不是英雄,怎么会流芳百世,使我们现在都知道。最后老师归纳小结得也很好:在强势面前保全自己也是英雄。

最后的那个对联中还有两个历史故事。所以整个一堂课中,学生得到了很多,很自然地、不知不觉地学到了很多知识、很多本领。听说读写得到了训练。所以我觉得,今天我到这里来听课,我对上海怎么推进二期课改语文教学得到了很多启发。我们不要一切从零开始,不要一切从头开始。我们要把中国优秀的传统的语文教学的经验跟新课改的要求,紧紧地结合起来。把发现学习和我们的接受学习要紧紧地结合起来。因为我们小朋友有很多东西不可能时时都去经历,时时都去发现,很多东西是要接受前人的经验,接受学习有的时候就是需要记忆,有的时候需要模仿,有的时候就要讲解,接受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最短的时间里面让学生学到很多知识。不像有些问题,探索来探索去,花了很多时间,到最后没有结果。所以,一定要把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和我们有价值、有意义的启发式的接受学习紧紧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新课改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

我想今天就讲这么多体会,谢谢《小学语文教师》和听课的老师们。

卧薪尝胆的意思篇九

之一

作者:张艳红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越王勾践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转败为胜;吴王夫差非常骄傲,不听忠言,放虎归山,最终被越过灭掉。课文着重表现越王励志图强的精神。课文故事脉络清晰,文字浅显易懂,学生易于理解。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2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建议”造句。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三、四自然段是重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合理想象,领悟故事蕴涵的哲理。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师准备图片,文字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脉络。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1、出示课题《卧薪尝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朗读课题。

2、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古代的“越国”和“吴国”,你了解“越国”和“吴国”吗?请你介绍一下。(学生不知道,教师介绍)

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4、“薪”指什么?“胆”指什么?谁卧薪尝胆?为什么要卧薪尝胆?

二、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1、带问题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边读边想,理解词语的意思。

简要说说故事的意思。

2、检查生字。

出示:败仗 表示 免除 屈辱 万般无奈 建议 谋臣 后患 耻辱 转弱为强 吴王 勾住 奴仆 灭掉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学生认真听,纠正错误读音。

(1)“薪、臣”是前鼻音。

(2)“夫、差”是多音字。

(3)“会稽”中的“会”读kuai

(4)朗读时随机出示“卧薪尝胆、免除后患、万般无奈、舂米推磨、报仇雪恨、转弱为强”朗读记忆。

(5)说说你理解了哪些词语,也可以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6)练读课文,做到熟练。

4、齐读课文,说说故事主要写了什么事?

三、指导写字。

1、说说哪些词语写的时候要注意。

2、指导写好“患、臣”

3、学生描红。

四、布置作业 。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能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2、有感情地讲述这个成语故事。

教学过程 :

一、揭题导入  。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成语故事-——《卧薪尝胆》。(读题)

2、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情况下呢?学习第一段。

快速自读第一段,完成填空:

_________想征服_________,___________就强大起来,成为霸主。

3、齐读。

二、精读感悟。

过渡:出示投影片,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图上画的是——(勾践)他正在干什么?(饭前坐在柴草上尝苦胆),那么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卧薪尝胆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看!

1 、学习第四自然段

(1 )、指名读

(2 )、出示: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3 )、齐读,思考:哪句是写卧薪?哪句是写尝胆?

“卧薪”是什么意思?“薪”是指什么?

“尝胆”懂吗?尝苦胆该是怎样的滋味呢?(象尝苦药一样)

板书:卧薪尝胆

(4 )、勾践贵为越国一国之君,他为什么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丰盛可口的美味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折磨自己呢?

出示: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板书:报仇雪恨

(5)轻声读这一自然段,思考:

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说的?(第一句)

从哪些地方看出他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交流归纳:这一自然段以第一句为中心句,围绕这一句分别从勾践白天亲自耕种,晚上睡在柴草上,饭前先尝苦胆这三个方面来写他如何激励自己的。这样的段落结构属于总分结构。(板书:总——分)

(6)这一段用了几个“不忘”?分别是——?(指名读)

两个不忘前分别加了词语“时刻”、“提醒”,如果不加有什么不同吗?

(朗读对比体会:仇恨和耻辱的刻骨铭心,强调勾践不会忘记。)

(7)勾践时刻不忘记报仇雪恨,你能读出来吗?试试看?

2、学习2、3自然段。

激发思考:越王勾践念念不忘的仇恨和耻辱是什么呢?

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读了课文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那你知道勾践为什么要向吴王求和,表示愿意给吴王当奴仆?

(因为会稽一战,越国站败,所以越王才会无可奈何地去吴国当奴仆。)

(3)你能把“万般无奈”的感觉读出来吗?(指名读,评议)

(4)那吴国有什么反应呢?想象当时吴王和他的谋臣们会说写什么?(小组练说)

指名扮演众大臣,向吴王提出建议。一名扮演吴王回答听了大臣们的话以后说的话。

(5)多么骄傲的吴王啊!指导读出傲气。

(6)看着这位傲气十足的吴王,你能预测一下今后局势的发展吗?

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勾践夫妇来到吴国,受到了哪些屈辱?画出有关的语句。

(2)交流:

穿:粗布衣;

住:石头房;

做: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吃:粗茶淡饭(想象)

小结:作为一国之君,却这样做,这些就叫——屈辱。

板书:受尽屈辱

(3)文中还有那些地方可看出勾践在吴国受尽了屈辱?(在吴国整整干了3年)

(4)小结:这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了受辱程度之深(穿、住、做、吃)

一方面,表现了受辱时间之长(这度日如年的日子,他们整整过了三年)

看来他们是受尽屈辱、度日如年啊!(指导朗读)

4、理解第五自然段

(1 )、讨论:在这段受尽屈辱的日子里,他会想些什么呢?(立志报仇雪恨)

(2 )、过渡:是啊,这些日子会让公勾践刻骨铭心,发誓要报仇雪恨,回国以后,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引读)——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3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 、听课文配乐朗读。

2 、从卧薪尝胆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 、教师小结: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立志报仇雪恨,终于转败为胜,灭掉吴国,后来这个故事形成一条成语——卧薪尝胆,意思是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为国家报仇雪恨。

四、讲讲这个小故事。

五、指导造句。

1、找出句子读一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完成下面的填空;

在中队会上,队长李红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生造句,教师评议。

六、布置作业 。

课内作业 

1、抄词。

2、多音字组词。

夫、差

3、结合课文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

课外作业 

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故事到班里来交流。

板书设计 : 兵败求和

忍辱负重

26、卧薪尝胆

奋发图强

转弱为强

卧薪尝胆的意思篇十

12卧薪尝胆(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建议”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讲述故事内容。

3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明白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会用“建议”造句。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卧薪尝胆》的字词并了解了这一课的大致内容,现在我们检查一下上节课的学习情况。

二、精读课文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理解《卧薪尝胆》的真正含义。

2、在会稽一战,越国战败,作为战败国会有怎样的下场?

(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越国会消失等等)

3、现在你是越国国君,你会怎样做?

4、看来大家都是一个个爱国的小市民,勾践也和大家一样,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于是他接受了去吴国作奴仆的建议。

5、用“建议”练习说话

6、到了吴国之后,会有什么样的事情等他去做?

7、受了那么多屈辱,但越王坚持不放弃为的是什么?

8、是啊,为了自己的国家和子民而受那么多的屈辱,这就是“忍辱负重”。

9、就这样,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

10、回国后的越王又有怎样的表现呢?在文中找出并用“-——”画出

11、我们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可见这种仇恨的刻骨铭心,可是仅仅记住就可以了吗?

12、对,要报仇,那勾践有没有一出来就打战呢?他是怎么做的?

13、这样他坚持了多少年?这就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就这样,越国转弱为强,出奇兵灭吴。

14、“卧薪尝胆”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15、同学们,我们需不需要这种“卧薪尝胆”的精神?还有哪些地方见过这种精神。

16、欣赏对联,理解上联。

17、用“建议”练习说话

三、总结全文

四、练习巩固

卧薪尝胆的意思篇十一

阅读理解主要用来考查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为提高大家的阅读能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卧薪尝胆》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训练试题及其部分参考答案,旨在让同学们更好的把握阅读的技巧,希望对你们有所启发和收获!

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 (节选自《史记》)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注: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②焦思:焦虑思考。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 (2)行拂乱其所为( )

(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4)越王句践反国( )

19.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一些词的翻译。(3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0.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分)

21.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在上文中的哪些说法?请你再举一则事例来证明本文的观点(4分)

18.(1)经常 (1分)(2)违背 (3)明白,了解(4)通“返”,返回(共4分)

19.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3分)

20.(1)内有法家拂士(2)外有敌国外患 (一点1分。共2分)

21.(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用自己的话解说也可)(一点1分。共2分)例如:隋炀帝因其荒淫奢侈,急功好利,惨酷猜忌,远征高丽,开凿运河,赋役繁苛,最终败国。商纣王耽于酒色、暴敛重刑,遂导致民怨四起,最终亡国。(只要事例符合即可)

卧薪尝胆的意思篇十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喜欢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初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说说这个故事梗概。

3、抓住文中的有关词句,理解“建议”并会运用,引导学生初步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和道理。

课前准备:收集资料、挂图、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会倾听、会提问]

1、故事导入

喜欢听故事吗?(老师讲故事,放动画片)老师准备了一个精彩动人的故事,题目叫(卧薪尝胆),读题,读得再自信点,齐读。能说说意思吗?

(1)结合插图,想想说说,先找薪 胆,理解卧薪、尝胆

(2)结合课文,出示句子读读,说说理解

合起来说意思

2、解题质疑:

① 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比谁最会发现问题。[板书:起因?结果?]

谁卧薪尝胆?为什么要卧薪尝胆?怎么样卧薪尝胆?结果怎样?

②     课文到底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呢?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激发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读正确、读通顺]

1、  阅读要求:(小黑板出示)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2)自学生字新词,联系生活和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见到已经学好的,请他去帮助差生)

2、检查:

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有信心接受检查吗?

(1)新词:(小黑板分批出示)[注音]

吴国  越国  勾践  夫差

会稽 败仗  万般无奈  奴仆  屈辱

谋臣 建议  免除后患  骄傲  答应  

转弱为强  报仇雪恨

读准  怎么样读才有滋有味?自己练习,哪些要特别注意的,谁来当小老师。

齐读、分组读、指名读、

3、指名读全文,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好的你要学一学;不好的,你来帮一帮。老师奖励最认真的同学接下去读。当然谁接不下去也很难为情。

遇到疑难,注意扎实训练;遇到错误,引导学生纠正,请他再读体现进步,还有谁能读得更好,全班齐读。重点在难句子和难词语上。真正体现人人过关,面向全体。书不读熟不开讲。

三、重点朗读,初步理解

1、用上这些词语说说课文内容,从文中找出依据,读好,读出滋味来[读明白、会表达]

(1)说一句话。(2)说为什么要卧薪尝胆?(3)说卧薪尝胆的结果怎样?

(4)用3-5句简单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默读静思:课文主要写了谁,写了他什么事?自己练练

具体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说具体完整,语言要清楚完整

如果有困难,可以先引导学生说说课文主要写了谁?(越王勾践)写了他什么事情?

时间(    )在(   )打了败仗,越王勾践(     ),回国后(      )终于(  )

[第2、3环节作机动]

2、随着我们朗读一遍一遍地深入,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也一步一步深刻,我相信:你已经读懂了一些问题,同时又发现了新的问题[会思考、会讨论]

(1)我们先来交流:我们已经读懂了什么问题?[出示思考题]

谁卧薪尝胆?为什么要卧薪尝胆?结果怎样?(板书:兵败受辱、转弱为强

相机引导出:起因是越王勾践兵败受辱,结果是转弱为强,理请前因后果

老师抓住机会,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出故事的前因后果,读好2-3节,5节,说清楚起因结果

你能才课文中找到依据,来读一读,说一说,比谁更会思考,比谁找得准、读得好、说得妙。

3、重点指导朗读4节,体会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二十多年的毅力和决心?

[时刻、白天、晚上、饭前、二十多年,]这几个表示时间词的连用中,体会仇恨、耻辱的刻骨铭心,加深对卧薪尝胆这个成语的理解。

(2)你又发现了什么新的有价值的问题?比谁会读书

为什么越王勾践能反败为胜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板书:?

课后带着问题再反复阅读课文,有什么感受就写在书上,下一课继续学习。(这就是下课的学习重点,带着问题走出教室)

(3)总结全文,梳理文路

四、指导写字,写得规范美观。

1、同学们都很会读书,如果字也能写得规范美观就更好了。

2、看老师写几个(选择最典型的):仆议(左窄右宽)吴努(上紧下松)

1、  拿出笔,在书上描一描。

板书

卧薪尝胆

兵败受辱           ?            转弱为强

起因             经过                结果

起因             经过                结果

卧薪尝胆的意思篇十三

前几天我们学校进行了课堂教学大比赛,我执教了《卧薪尝胆》这课。这是一篇蕴涵深刻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后甘无奈求和,带夫人到越国为奴,受尽屈辱,回国后卧薪尝胆二十年,使越国转弱为强,最后消灭了强大的吴国的故事。我在教学本课时,我确定教学的重点帮助学生了解越王勾践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顽强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动容,利用厚重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读书,多交流,多体验,从而认识越王勾践,同时也了解吴王夫差,明白故事的道理,从中也受到启发。

学习第4自然段时,让学生弄清勾践在什么时候卧薪尝胆?他到底是怎么做的呢?提出疑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以引起学生学习第4自然段的兴趣。当大家读到“晚上,就睡在柴草上。”这句话时,我就告诉学生这就叫“卧薪”;当学生读到“……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时,我就说这就叫“尝胆”。接着问:“现在,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这时,学生都能说出卧薪尝胆的字面意思。接着我问他为什么要卧薪尝胆,学生很容易找到答案报仇雪恨,我紧接着问勾践仅仅睡柴草,尝苦胆就能报仇雪恨吗?他还需要干什么?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卧薪尝胆还需要发奋图强,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学生对卧薪尝胆的理解就不会停留在表面意思上了。

新课程改革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培养,提倡有效教学。上课伊始,我便让学生朗读我所出示的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几组词串,在旁人看来,也许仅仅是在复习旧知,其实不然,这样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文本有个整体的把握。上课过程中,我也紧紧扣住重点词、句进行教学。比如在学习越王为何要向吴王求和时抓住“万般无奈”,学习越王在吴国的生活状况时抓住“受尽屈辱”,教学第四自然段时紧抓“时刻不忘”等关键词展开教学,体会、朗读、感悟、想象,深刻把握文本的内涵。授课结束时,我还不忘让学生再次运用词串进行讲述。在这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中,学生自然而然就会读会说会运用了。

在学习谋臣们的反应这一环节时,我先让学生说说书上是怎么说的,在交流朗读之后,便不失时机地引导想象:“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个谋臣,你会怎么说?”在同学们充分讨论交流之后,我又继续追问:“假如你就是这个吴王,你会怎么说?”让学生能在充分的讨论交流之中体会谋臣的担心和吴王的骄傲。例如,我还引导想象越王除了受到穿的、住的、干的活重以及时间长这些屈辱之外的屈辱,让学生能更深切地体会越王的忍辱负重。在学习第四段是让学生想象勾践回国后又做什么了,体会勾践地发奋图强。

在授完新课后,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越王勾践为了报仇雪恨而卧薪尝胆,那么,现在我们需不需要卧薪尝胆呢?之后我让学生小组讨论。在交流时,大部分说需要,并说明了理由。只有少数学生说不需要,原因是他们没有仇恨。针对这样的理解,我说中国科学家为了航天事业,卧薪尝胆了几十年,终于将卫星送到了太空,他们有仇吗?通过我的及时引导,学生们终于理解了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一种卧薪尝胆的精神,即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的精神。而这也是我们学习这课的目的,通过这样的讨论,强化了学习重点。

教学是一种缺憾的艺术,我知道在这堂课中有不少不足之处,还需要不断的改进和提高。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科学的处理教材,细心的钻研教材,认真的上好每一堂课,力求让自己的课堂在四十分钟真正的有效。

卧薪尝胆的意思篇十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文中重点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越王勾践忍辱负重的艰辛 。

3、能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并领悟“卧薪尝胆”内含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难点:1、感悟越王勾践忍辱负重的艰辛。

2、领悟“卧薪尝胆”内含的伟大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卧薪尝胆》。现在老师要来考考大家。这几个词语你们会读了吗?(出示)谁能大声地把它们读准确。

兵败会稽  受尽屈辱

卧薪尝胆  转弱为强

2、指名读,齐读。

3、3、完成《补充习题》第三题

4、同学们,你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讲一讲《卧薪尝胆》的主要内容吗?

二、质疑导入新课,学习课文3、4自然段,逐步理解卧薪尝胆

三、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会稽一战,越国打了败仗。要想东山再起,国家转弱为强,越王勾践除了向吴王求和当奴仆是别无他法了。这样骄傲的吴王,勾践夫妇到吴国当“奴仆”,必定会遭到各种各样的磨难,你找到了吗 。(用“——”画出)

四、(二)感受“忍辱负重”的艰辛

五、出示:勾践夫妇来到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受尽了屈辱。

(1)(舂米推磨,你见过吗?舂米”呢?(图片)你看,“舂”字下面的“臼”就表示舂米用的石臼, 在石臼里捣稻谷,捣成米。

(2)师:你再来比较一下:

(3)出示课件

(4)师:作为曾今万人之上的一国之君,现在落到这种境界,这就是屈辱。勾践夫妇在吴国还受了哪些屈辱?你想象得出吗?

(5)(3)是啊,这样的耻辱太多太多,我们来看一个片段。(播放相关动画)

(6)甚至有一次国王生病, 医生要验大便,国王竟然----------让人来尝,而这个人就是勾践。勾践在越国是万人景仰的君王,他享尽了荣华富贵。而现在他在吴国受到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折磨 ,屈辱,更是对人格的侮辱啊!像这样的事很多很多,文中并没一一道来,但有5个字包容了一切。(受尽了屈辱)。这是饱含血泪的5个字,你读。这是无尽无止的屈辱,你读,这是渗进心灵最深处的屈辱。这些屈辱说不完,道不尽,但勾践夫妇却一一承受,这就叫——忍辱负重(板书),你心里一定有很多话想说,不要说出来,用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

(7)(4)过渡 :就这样他们(引读)

(8)(点击出示3、 这样的日子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整整干了三年。

比较句子:(出示)他们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他们在吴国才干了三年就回到了自己的国家”

导读:a、整整三年,他穿的是———————— b、整整三年,他住的是———————— c、整整三年,他为吴王————————

但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勾践夫妇硬是坚持下来了,这就叫——(板书:坚持不懈)。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勾践,带着内心的感触一起来读。(齐读)尽管勾践三年里受尽屈辱,度日如年,但他离转弱为强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三)体会“卧薪尝胆”的内涵

也正是三年中勾践所做的一切,让吴王放松了警惕,相信勾践完全诚服于自己了,所以吴王就把勾践放回了越国。 但是勾践是否从忘记了所有的耻辱呢?(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1)师:哪个词语能看出他报仇的决心大呢?

时刻:你能换种说法吗?(每分每秒) 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2)从哪些地方具体写出了他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白天,亲自下田耕种。

*晚上,睡在柴草上。 睡在柴草上是什么感觉?

(硬、潮湿、有虫子等等) (提示,这就是卧薪)

* (每顿饭前) (这就是尝胆)

*  你尝过的最苦的东西是什么?

胆的苦味可比你尝过的(    )还要苦上百倍。

现在谁能用课文中的话,把“卧薪尝胆”的意思说一说呢?

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说的?(第一句)

教师总结(出示课件)

师: 勾践为什么这样对自己。(提醒 )是啊,常有人是好了伤疤忘了痛,而勾践正是用这样的方式不断地激励着自己、提醒着自己 。

20多年坚持不懈 5、师导读:20年,他白天------------------------------- 20年他晚上--------------------------------------- 20年他时刻不忘------------------------------------------ 20年他时刻提醒自己不忘-------------------------------------------

小结:越王经过20多年的卧薪尝胆,和努力使越国变弱为强,终于灭了吴国。

(3)、出示图:这就是忙碌了一天的勾践,他坐在柴草上,尝着苦胆,此时的他会想些什么呢?

“夜深了,忙碌了一天的勾践坐在柴草上,尝着苦胆,他想:我不会忘了          ,一定要                         。”

(4)这就是——发愤图强 (板书:发愤图强),让我们一起用心来读好这段话。

(5)(齐读)勾践所做的这一切使得他离转弱为强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6) 三、 拓展“卧薪尝胆”的深远意义

(7)(1)师:而这一步步正是整整三年的忍辱负重,每天卧薪尝胆后的发愤图强,还有那长达二十年的坚持不懈,皇天不负有心人,最终的结果是同学们大声的告知天下“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8)(2)故事学到这里,大家对“卧薪尝胆”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难道它仅仅指的是越王勾践睡柴草尝苦胆吗?(不是,这只是字面上的含义)谁能说到文字的里面?(指名说)卧薪尝胆,真正的意思就是指:为了实现一个目标,要——忍辱负重、坚持不懈、发奋图强 

(9)四、作业

1、老师建议你们回家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事例。

2、另外回家生动形象地给爸爸妈妈讲述这个《卧薪尝胆》的故事。

板书设计:

受尽屈辱

卧薪尝胆(忍辱负重  发愤图强  坚持不懈)

转弱为强

【简评】

1、对教材钻研得很深。教师抓住了文章的主旨,编者的意图,紧扣住越王忍辱负重,发奋图强来组织课堂教学。教学中突出重点,对越王的耻辱做了很厚的铺垫。越王复仇的原因讲解明确,那越王的成功也就理所当然。发奋图强的编者意图在教学中凸现出来。

2、课堂设计紧凑,主线分明,重点突出。从越王兵败求和后的忍辱负重,到卧薪尝胆的解释,再到报仇雪恨的成功,始终围绕卧薪尝胆来进行设计,整个课堂感觉很通,很顺,没有零碎感,并且重点突出。主要表现在对越王忍辱负重的教学上。这一部分的教学中,先进行完成填空,然后分别从粗布衣、石头房子、养马架车、舂米推磨等方面加以讲解,让学生很好地体会到越王的屈辱。从而让学生领悟到越王报仇雪恨的必定成功,也就突出了励志的结果。

3、充分的朗读。课文是一个历史故事,文字浅显易懂,学生易于理解,重点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如默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全班齐读等,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感受越王勾践所受的屈辱以及他时刻不忘报仇雪恨的坚定决心。

4、恰到好处地使用了多媒体,真正体现了对教学的辅助作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古代的马车和舂米的石臼等远离学生生活的物品,教师选择了在多媒体上用图片展示和说明,在了解这些东西的同时也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勾践夫妇在吴国所受的屈辱。

卧薪尝胆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卧薪尝胆”真正的含义。

[教学重点]

1精读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复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卧薪尝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薪”指的是什么?“胆”又指的是什么? “卧薪尝胆”就是?

二精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具体描写勾践卧薪尝胆的呢?   2、交流反馈:出示文章第四自然段。

3大声朗诵第四自然段,找准直接写勾践卧薪尝胆的一句话。

指名读一读,齐读。

那么同学们,贵为越国一国之君的勾践回到越国之后,他为什么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丰盛可口的美味不吃,放着荣华富贵不享,而去卧薪尝胆,折磨自己呢?请你再去读读第四自然段,找出原因。

②交流:

为了报仇/ 为了提醒自己的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你可真会读书]

为了让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 [你把书读得更透了,真是说到勾践心里去了!勾践所做的这一切,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

③出示: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指名读,(点红“时刻”、“不忘”)教师评价:我从你的朗读中听出了……你在朗读时注意了这个“  ”词

(信念 / 决心 / 不忘仇恨 / 勾践想要让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的决心非常大……)

齐读,同学们带着你们的感受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三兵败求和

过渡:兵败会稽给勾践带来哪些耻辱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1、  生交流:出示第二小节1、2两句,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待会儿告诉老师原因。

2、交流,板书:兵败求和

3、是呀,会稽一战中,勾践打了败仗,据老师所知,当时他身边还有五千残兵败,他为什么不和吴王决一死战?为什么不自杀呢?不是说“士可杀,不可辱”吗?生交流

4、是的就是这样勾践什么办法也没有,有句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要保全性命和自己的国家,只有抛下尊贵的帝王身份,跪下来求吴王饶他一命,此外,别无选择,真是万般无奈啊!(词卡:万般无奈)

4、请大家把这个词放到句子中去读一读,我想大家肯定能把勾践的那份无奈读出来。

5、对此,吴国的谋臣们有什么反应呢?(学生回答后,出示第二小节第3句)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说一说谋臣们会对吴王说什么。

6、哎呀,同学们,你们真是太厉害了,你们今天当了一回吴王的谋臣。刚才你们说的话就是谋臣们对吴王的建议。(点红:建议)

7、让我看谁更厉害,能把“建议”放到前面去说这句话,意思不变。出示句式训练:吴国的谋臣们纷纷建议(                                )。

8、吴王呢,他听取谋臣们的建议了吗?

是呀,几代吴国的君王都没有能够打败越国,今天好不容易被我征服了,我何不趁此机会将勾践好好地羞辱一番呢?此刻的吴王是非常骄傲,哪里听得进谋臣们的建议啊!谁来骄傲地读一读最后一句话。

9、堂堂一国之君,不能带领自己的士兵打一场精彩的胜仗,反而在会稽一败涂地,对于越王这个一国之君来说,这就是他的耻辱。为了保全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表示愿意给吴王做奴仆,这对他来说更是耻辱呀!(齐读)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受尽屈辱”

这些屈辱还算不了什么,越王勾践来到吴国当奴仆的那些个日日夜夜才真的让我们感受到了作为一国之君的勾践受辱之深啊!请你仔细读读文章的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勾践他到底受到了哪些屈辱呢?

1、生读

2、反馈交流。

穿:粗布衣;住:石头房;做: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吃:粗茶淡饭(甚至是残羹剩饭)

师:同学们,越王以前穿的是什么? 现在是——

以前住的是什么? 现在是——

以前吃的是什么? 现在是——

再看看他现在都做些什么?(养马驾车,舂米推磨)

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在那个时候,这都是什么人做的呀?

③有些小朋友说,当时的老百姓都要养马驾车,舂米推磨,为什么勾践做这些事就是屈辱呢?

④说得真好!(1、从国王到奴仆,他的身份有了巨大改变!)

(2、是呀,一个国家的王,他就代表了整个国家!国王受到了屈辱,就代表整个国家受到了屈辱)

大家说的真好,勾践在越国是万人景仰的君王,他享尽了荣华富贵,而现在他在吴国国受到的不仅仅是身体上色折磨,更多的是心灵上的屈辱啊!

课前同学们看了一些资料,谁来说说看勾践还做了哪些事情?

交流:曾经有一次,吴王生病了,他居然让越王尝一尝他的大便,判断吴王得的是什么病。你们看看,这样的日子叫什么?叫屈辱!

吴王外出上马,谁当凳子?这样的日子叫什么?叫耻辱!

⑤是呀,这样的屈辱说不完,道不尽,是受到了极点,这就叫做“受尽屈辱”。

老师请一个同学来再读读这句话,相信你一定会有更深的感受。齐读

(注意这个“尽”字,你的体会会更深刻!)

⑥这受尽屈辱的日子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整整干了三年。看,书上是这么写的:

课件出示:他们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

谁来把这句话读一读。点评;你注意了“整整”这个词,读出了这三年真漫长啊!你注意了“才”这个词,这三年过得真不容易啊!

读好这句话。(整整  才)

3、是啊,三年那,一千多个辛苦劳累的日子,一千多个受尽屈辱的日子,一千多个血泪交织的日子,为了保全自己和自己的国家,被勾践熬过来了,这就叫“忍辱负重”!(词卡:忍辱负重)

4、齐读第三自然段,体会越王在吴国所过的非人的日子,体会他所受的痛苦和磨难。

指导读出他受尽了屈辱,度日如年的感觉。

指名读,(2人)齐读。

五、再读第四五自然段,理解“发奋图强”

1、三年后,勾践终于取得了吴王的信任,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引读第四自然段

2师:同学们,他要报仇雪恨,仅仅有坚定的信念,仅睡在柴草上,尝苦胆就可以了吗?他还要做些什么?

(想象:招兵买马 奖励生育 让夫人织布鼓励生产 研究兵书 深入群众……)

3师:是呀,他做了许许多多的事情,都是为了——(引)让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

4出示理解“发奋图强”。

为了让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勾践和他的老百姓一起努力,他做了许许多多的事情

(课件出示)他白天      晚上      每顿饭前     ……

齐读

(这就叫做“发奋图强”)

六、学习第五自然段

他发奋图强,引读第五自然段

同学们勾践发奋图强,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这就叫做坚持不懈。一起读。

2同学们,现在,你对“卧薪尝胆”有新的理解了吗?(指名5人说说。)

说得真好,卧薪尝胆,真正的意思就是,为了实现一个目标,要——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

3同学们,那么勾践卧薪尝胆的结果是什么?(转弱为强,转败为胜)

4、让我们含着对勾践的敬佩之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四、五两个自然段!

七、明理

1、吴王夫差呢,他被困在了姑苏的一座山上,临死前,他有几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你能告诉他吗?这样吧,孙老师当夫差,同学们来回答,好吗?

2、现在,我们穿越了时空隧道,来到了xx年前的姑苏山上。

a、小朋友,快来告诉我,当年勾践失败了怎么肯来做我的奴仆啊?

(我应该杀了他,现在真是后悔莫及呀!)

b、小朋友你告诉我,勾践在吴国当牛做马是不是心甘情愿的呀?

(都怪我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上了他的当,放他回家,真是放虎归山哪。)

c、小朋友,你告诉我,这二十几年来,勾践都做了些什么,使国家变得如此强大?

d、同学们,你们可不要学我,有了一点成绩旧骄傲自满啊,要向越王学习(指板书: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

e、在以后的学习上,生活中,如果遇到了挫折和失败,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我们要(不怕困难、发奋图强、坚持不懈)。

拓展延伸

同学们,勾践卧薪尝胆,取得成功,他的两个谋臣功不可没,一个叫范蠡,一个叫文种,当年就是范蠡想出了求和的办法,保全了越王的性命,在吴国三年,范蠡一直陪在吴王的身边,而文种呢,就在家里帮越王治理国家,孙老师找到了关于他们的故事,想看吗?请大家课外阅读。

其实,吴国也有两个好臣子,一个是非常著名的军事家孙武,他写了一本书叫《孙子兵法》,还有一个叫伍子胥,他可是一个忠臣,当年就是他主张一定要杀掉勾践,免除后患的。可是,吴王整天和美女西施寻欢作乐,还听信谗言,把伍子胥给杀了……更有意思的是,吴王失败后,也叫人去向越王求和,越王答应没有呢?欲知详情,请同学们阅读《上下五千年》。

课后作业

把卧薪尝胆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要求:讲得生动形象,有感情。

板书:

12、卧薪尝胆

忍辱负重

兵败求和    发奋图强    转弱为强

坚持不懈

卧薪尝胆的意思篇十五

纳米 

师:勾践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你觉得勾践在吴国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生:勾践在吴国的每一天都觉得很痛苦。 

生:简直就是度日如年。 

生:勾践一天都呆不下去了。 

师:这句话假如这么说,“勾践在吴国才干了三年,就回到了自己的国家”,你觉得勾践在吴国的日子怎么样? 

生:我觉得很快乐。 

生:这么说就觉得三年的时间很短。 

生:我感到勾践还不想回国。 

师:这个“才”字在句子中的位子不同,句子的含义就不同了。读书时要注意这个“才”字。谁再来读一读这一段话? 

生:(朗读课文) 

师:三年后,勾践回到了自己的国家,照理他又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了。他到底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 

生:(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晚上,就睡在柴草上。 

师:(插话)这就叫“卧薪”。 

生: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师:(插话)这就叫“尝胆”。 

师:现在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 

生:晚上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先尝尝苦胆的滋味,提醒自己要报仇雪恨。 

师:还可以怎么说? 

生:为了报仇雪恨,勾践晚上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先尝尝苦胆的滋味。 

师:你把“卧薪尝胆”的目的放在句首说,有新意。读到这里,老师又有一个问题,如果勾践仅仅“晚上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先尝尝苦胆的滋味”,算不算真正的“卧薪尝胆”? 

生:不算。因为勾践还亲自下田耕种,使自己的国家富裕起来。 

生:他还要练兵,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 

生:勾践还会找那些有本事的人,为国家的强大出谋划策。 

…… 

师:这就叫“发奋图强”!(板书:发奋图强)如果勾践仅仅坚持了几天,或者几个月。算不算真正的“卧薪尝胆”? 

生:不算!因为“卧薪尝胆”需要很长的时间。 

生:课文中讲勾践“卧薪尝胆”了二十多年,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师:这就叫“坚持不懈”!现在你理解“卧薪尝胆”的含义了吗? 

生:“卧薪尝胆”表示为了实现一个目标,要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 

师:读一读这三个词语: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 

生:(齐读) 

师:同学们,勾践需要卧薪尝胆,我们要不要卧薪尝胆? 

生:不需要。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不要报仇雪恨。 

师:没有仇,没有恨,不必卧薪尝胆。 

生:我们的生活很幸福,不需要这么苦。 

师:有福就要享! 

师: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的这句话:为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中国科学家卧薪尝胆几十年,终于将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了太空。你说,中国科学家有仇恨吗?他们是否每天都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都要尝一下苦胆? 

生:老师,我觉得我们需要卧薪尝胆。比如,中国足球队要成为世界冠军,就必须卧薪尝胆。 

师:中国足球队需要的是卧薪尝胆的精神! 

生:我也要卧薪尝胆。 

师:你又没有仇恨要报,怎么也要卧薪尝胆? 

生:我将来要成为一个大富豪,现在就要卧薪尝胆,刻苦学习。 

师:为了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也需要卧薪尝胆的精神! 

生:我们学校正在创建实验小学,也需要卧薪尝胆。 

师:我们的学校要发展,也需要这种精神! 

…… 

师:这种卧薪尝胆的精神就是: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的精神!(生齐读) 

师:古人将这种卧薪尝胆的精神蕴藏在这么一幅对联里,老师把它写下来,看谁能背下来?(板书: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生:(读背对联) 

师:同学们对上联不难理解,下联理解吗? 

生:(摇头) 

师:老师有个建议,建议大家回家后自己查一下有关的历史书,或者请教家长。如果同学们采纳了老师的建议,我将感到非常高兴。在刚才的话中,有个词语老师一连说了三次,你听出来了吗? 

生:建议。 

师:“建议”的“议”和“意见”的“意”一样吗?(板书:建议、意见)你看,“意见”是心里对别人有想法,所以是“心”字底;“建议”是把心理的话说出来了,所以有个“言”字旁。谁向老师提个建议? 

生:(面面相觑,没人回答。) 

师:(对一位学生)你对我有建议吗? 

生:(摇头) 

师:(开玩笑地)不说,就是对我有意见;说了就是好建议。有没有? 

生:我建议老师背挺直一点。(众大笑) 

师:(与学生握手)谢谢你的建议,我一定接受,努力改正。 

生:我建议老师要经常刷牙。 

师:你是说我的牙齿很黄,是吗?我一定接受! 

…… 

师:你能将“建议”这个词放到句子的不同位子说话吗? 

生:老师,我有个建议,建议你要注意休息。 

师:你一连用了两个建议,一个做名词,一个做动词。很不错! 

生:我建议薛老师能经常来我们学校上课,如果你能采纳我的建议,我们将非常荣幸。 

师:我也感到很荣幸。你将“建议”放到了句尾。 

…… 

师:课文要求我们用“请求”造句。你能将“请求”放到句子的不同位子造句吗? 

生:我请求爸爸在我生日那天能带我去上海游玩。 

生:我曾经请求爸爸给我买辆自行车,可是没有结果。 

生:对我的请求,爸爸总是爱理不理。我感到很失望。 

…… 

师:我发现当爸爸可真难!(众大笑) 

生:我们请求薛老师不要走…… 

师:干什么? 

生:一直给我们上课。 

师:谢谢你们!其实你们的语文老师才是真正了不起的老师,你们的成长离不开她的关心,应该感谢你们的语文老师,对吗? 

下课 

卧薪尝胆的意思篇十六

教学片段:

师: 会稽一战,越国打了败仗,你能想象一下,之后会发生什么事?

生:越国被打败后,越王就有可能被抓到吴国去,可能要被吴王杀头了。

生:越王吃了败仗,在家里急得团团转。

生:越王在催身边的谋士赶快想办法呢!

师:胜败乃兵家常事。他可以再带兵去跟吴王战斗。他为什么要选择去向吴王求和?如果不求和,后果怎样?

生:如果不求和,勾践可能会被杀掉。今后再跟吴王战斗,可能没有机会了。

师:你从哪里看出?

生:书上说吴王万般无奈去向吴王求和,说明他实在没有办法了。

生:我猜想越国可能已经没有许多士兵去打仗了,会稽一战把越国打得落花流水了,越国太惨了。

生:如果不向吴王求和,吴国会把越国吞并掉,越国就彻底灭亡了,不可能再有翻身的机会了。

生:如果不向吴王求和,越国的人民会受到吴国人的欺负,我在电视中看到,如果一国被打败了,那些地被吴国人抢去,越国人没有田地可种,可能吃不上饭,会被活活饿死。

师:越王勾践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自己国家将来能够振兴,为了自己的臣民能好好地活下去,他作出一个决定。课文中是怎么写的?你能读好这一句吗?

学生在座位上练习有感情地读这句话。)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感觉到你很同情越王当时的处境,把他的无奈表达出来了。

师:越王来到吴国,成为吴王的奴仆。你们知道奴仆都会干些什么?

生:他每天去山上割草,给吴王养马;在磨房里,舂米推磨;他没有自由。

生:每当吴王外出,勾践趴在地上给吴王当垫脚石,还要给吴王驾车。

生:(一生抢着说)我还知道,勾践如果驾车本领不高的话,就会被吴王一脚踢下车。可能遭到鞭子抽打。有时干不好活,吴王一生气就不给他饭吃。

生:吴王让他在大众面前学狗叫,在地上爬,。

生:吴王让他给他端尿壶,有时拿越王寻开心,让他大众吃吴王的尿。

生:吴王给他头上套上很重的一种刑具,屁股后面还抽根毛,侮辱他。

师:勾践作为一国之君,在国内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来到吴国过着这样的生活。你们说,这样的日子对越王勾践来讲……?

生:(愤愤不平地说)这是一种耻辱!

生:这个日子太难受了!

师: 你们理解了这段文字,你能把这段话有感情地读出来吗?

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反思:

掀开历史厚重的帷幕,穿越千年的沧桑岁月,我们感受到先人的无畏、忍耐和智慧。民族的根、民族的魂,尽在千年的文明中闪耀。这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课文叙述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越王勾践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转败为胜;吴王夫差非常骄傲,不听忠言,放虎归山,最终被越王灭掉。为了让学生能够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中体会到越王忍辱负重,励志图强的精神。教学中,如果单纯的讲解,学生并不能较好地理解课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精心设计问题是每一位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做好的一件事。因为问题设计的巧妙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课堂上的说话兴趣和说话质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巧妙的问题是引起学生说话的导火线。在课堂教学中,我一连设计这几个问题:会稽一战,越国打了败仗,你能想象一下,两国之间会发生什么事?越王勾践为什么要选择去向吴王求和?如果不求和,后果怎样?你对奴仆了解多少,你认为奴仆会干些什么?这些问题一提出,孩子个个举起小手,要求发言,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可见,问题的设计很重要,它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发展,它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和非智力因素,为阅读理解服务。通过这样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处于兴奋状态,学得主动,读得有味,整个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

标签:卧薪尝胆 意思 十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