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带范文网综合范文其他范文内容页

2023年美丽乡村全景地图 美丽乡村幸福生活绘画(7篇)

2023-09-07其他范文下载文档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美丽乡村全景地图 美丽乡村幸福生活绘画篇一

柳州素来有“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的干事创业优良传统,有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不过夜的良好作风。为此,、市政府决定在自治区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电视动员大会后,就紧接着召开“美丽柳州·清洁乡村”活动动员大会,目的就是要第一时间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尽快统一全市思想、提高—干部认识、引导干部接地气,迅速在全市掀起一场整治乡村环境卫生的清洁战、攻坚战,为建设“五美五好”柳州、在广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形成强大正能量。等一会,文荪将对我市开展“美丽柳州·清洁乡村”活动进行具体部署,大家一定要按照的部署,狠抓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开展好这次活动,讲三点意见:

环境不仅是吸引力、是生产力,也是脸面、是形象。过去我们常说,家里再穷也要把自己的脸洗干净,穿的衣服再旧也要整洁。清洁的城乡环境,不仅关系到柳州的形象和发展环境,更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对于环境卫生的清洁整治,、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发动全市上下通过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等活动,通过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等举措,在改善城乡环境卫生、做美城市形象、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取得了明显成效,城市的宜居度和美誉度得到快速提升,“山清水秀地干净”的城市品牌更加巩固,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今年,我们大力开展整治“两违”的“风暴行动”,一个重要的目的正是要进一步改善、改变城市的环境和形象,提升文明程度。柳州环境和形象的提升,有利于柳州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有利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目前,我们的城市正在开展整治“两违”的“风暴行动”,我们的乡村也要掀起一场清洁脏乱差的“清洁风暴”。

当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家里干净整洁了,也希望自己生活的地方干净整洁,尤其是农民群众,他们对搞好环境卫生的呼声更高了,更加迫切地希望能够像在城市、县城一样拥有一个更加干净整洁的生产生活环境。但是,现实与农村居民的呼声差距还很远,柳州还有很多村屯的生产生活环境相当落后,特别是脏乱差问题相当严重。一些地方垃圾、动物粪便在道路上时有所见;一些河流小溪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一些地方新建的房子旁边堆满了建筑垃圾,而且一堆就是好几年;一些地方只顾当前利益,乱砍滥伐,破坏生态,祸害子孙后代;还有一些地方,农民富裕了建了很多新房,但规划杂乱无章,既不和—谐、也不美观甚至还存在较突出的安全隐患,等等。这些问题不改善、不改变,说明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不到位、我们对农村群众疾苦的关心还不到位、我们的作风转变还不到位、我们的城镇化建设还缺了一块没做好。因此,全市各级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开展“美丽柳州·清洁乡村”活动是顺应广大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改善全市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创造良好人居环境的“民心工程”;是打造天蓝、地绿、水净、街美的乡村,巩固“山清水秀地干净”城市品牌,建设“花园城市”“绿色柳州”的“生态工程”;是改变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习惯,培育文明行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的“新风工程”;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树立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新形象的“作风工程”,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拿出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开启“美丽柳州·清洁乡村”活动这瓶“清洁剂”,把留在我们农村脸面上的污垢洗干净,使乡村风景美如画、城乡环境一体化。

开展“美丽柳州·清洁乡村”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环境卫生、生态文明等问题,还涉及新农村建设、农民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必须求真务实、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做到“五个结合”:

一要坚持干部引导与农民—主体相结合。“美丽柳州·清洁乡村”活动开展得好不好、快不快,一个是看党员领导干部的推动力,另外一个是看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没有干部的引导,没有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一切都是纸上谈兵。开展“美丽柳州·清洁乡村”活动必须坚持干部引导与农民—主体相结合,及时组织队伍进村入户开展大宣讲、大走访、大动员活动,广泛宣传“美丽柳州·清洁乡村”活动的意义和内容、宣传党的农村工作政策,倾听并帮助农户解决实际问题,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活动开展由干部引导为主转向农民群众参与为主,形成上下联动,群策群力的`工作局面。

二要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作为一项活动,“美丽柳州·清洁乡村”活动到明年底就结束了,但是,全面建设一个美丽的柳州、一个清洁的乡村,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战斗,不可能仅仅是开展两年的集中整治、5—8年的持续推进就可以一劳永逸的,“美丽柳州·清洁乡村”活动只是一个开端。我们必须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既要坚持不懈地打一场集中整治的攻坚战,又要不断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深入持久地打一场巩固成果的保卫战,在“临时突击”中摸索形成“长效管理”,才能走出“抓一阵,好一点;松一刻,坏一片”的怪圈。开展集中整治要突出清洁“三个重点”,即开展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为主要任务,深入推进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道硬化、村庄绿化美化净化等基础工作,建设一批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改良田园生态、改造水源质量,迅速收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形成长效管理,一是要转变观念,要制定领导带头、包片指导工作责任制,将“美丽柳州·清洁乡村”活动与为民务实清廉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推动领导干部访民情、解民忧、帮民富的好做法常态化;二是要建立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制定长期的农村环境卫生投入保障机制,落实保洁人员、垃圾收运设施及运行管护经费,推动一批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庭院、村庄、道路、河道等点线面结合的保洁工作长期开展。同时要加强经费使用监督,确保经费下得来、有成效;三是要制定村规民约,培育文明乡风,引导农民群众摒弃不良习惯,养成讲卫生、爱干净的良好习惯,不断展现农村新风新貌,让“自然、朴素、清洁”始终是进入乡村后的第一感觉。

三要坚持科学规划与统筹推进相结合。“美丽柳州·清洁乡村”是一个系统工程,科学性、系统性、长期性很强。各项工作不能够政出多门,你搞你的,我搞我的,必须要立足于当地实际,立足于长远进行科学谋划,避免一阵风,一刀切,一个模式。要注重把村庄规划、特色名村名镇建设、城乡风貌改造、扶贫开发、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等结合起来,统筹推进,综合治理,让更多的农民群众享受到城乡一体化带来的好处、甜头。

四要坚持美化环境与促进增收相结合。环境优美但贫穷落后的乡村算不上现代意义的美丽乡村。如果农民一年到头只能填饱肚子,就算居住环境再美丽、再清洁,也没有用,那还是披上现代社会外衣的“小农经济”。因此,开展“美丽柳州·清洁乡村”活动,不光要看环境是否得到优化,还要看经济是否发展、农民是否增收。只有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上让农民都能尝到甜头,才能充分调动农民投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推进的过程中,我们要秉承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理念,把生态富民贯穿到活动的全过程。要将活动与深入实施“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紧密结合,通过清洁乡村助推现代农业发展,助推田园风光和乡村文化等优势资源升值、生效,从而推动农民增收,形成生活改善与收入提高双促进,互促互动。

五要坚持典型带动与全面推进相结合。当前,需要改造村容村貌的乡村众多,完全依靠政府投入难以适应工作需要,我们必须要创新方式方法,坚持典型带动与全面推进相结合,在全面投入的情况下,重点选择一些基础设施好、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屯作为推进“美丽柳州·清洁乡村”建设的先进来进行培养、宣传,充分发挥出先进典型在引路、示范、激励等方面的作用,以点带面,进一步推动农民群众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我们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探索不同的方式方法,并推广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建设示范典型的过程中要着力建设“三类示范典型”:一是要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庄开展垃圾综合处理示范村建设;二是要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屯开展生活污水处理和饮用水源地保护示范村建设;三是要选择基础较好的县区开展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处理试点县和田园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

这里我强调一点,在集中力量抓好乡村清洁工作的同时,整治“两违”的“风暴行动”力量不能减、劲头不能松、焦点不能丢,城里城外的清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各城区要按照这次活动的要求和部署,重点开展对市区内一些脏乱差集中的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私房集中区、马路市场等区域的清洁整治。要以这次活动为契机,使得柳州城乡清洁在短时间内有一个明显的改观。

开展“美丽柳州·清洁乡村”活动,是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实践,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工作实效。

一要领导带头。各级党委政府是美丽乡村建设的责任主体、组织实施主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力亲为地抓好这项工作,及时成立领导机构,并亲自担任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做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协调。要将工作目标和责任进一步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责任人,推动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及时帮助基层破解工作难题,确保工作有人真抓、有人敢抓,抓出好成效。

二要部门协作。开展“美丽柳州·清洁乡村”活动涉及多个部门单位,需要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支持和配合。各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加强与各部门各单位的联系协调,各单位、各部门要主动配合,按照职责分工积极开展工作,主动接受调度检查,确保活动的部署执行有力、落实到位。

三要督促检查。要把“美丽柳州·清洁乡村”活动的落实纳入今明两年各级党政干部政绩考核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并成立督查指导组,加强指导协调、督促检查的工作力度,定期不定期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对工作不重视、不努力、不作为的单位和个人要坚决追究责任。要发挥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作用,对督促检查中查出的问题,坚决予以曝光,进一步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防止活动走过场。

四要大力宣传。要广泛宣传、动员全社会关注和支持这项工作,努力为推进美丽柳州、清洁乡村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形式,突出重点、重心下移,以广大市民和农民群众为重点对象,持续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努力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关心和参与“美丽柳州·清洁乡村”活动

同志们,开展“美丽柳州·清洁乡村”活动,关系民生改善,关系城市形象,任务非常艰巨、意义非常深远。“美丽乡村”建设动员大会讲话稿“美丽乡村”建设动员大会讲话稿。全市上下务必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协同作战,攻坚克难,努力把柳州建设成为一座美丽多姿的花园城市、城乡整洁秀美的卫生城市、人民安居乐业的文明城市,让每一个柳州人都为拥有柳州这个共同的美好家园而感到幸福和自豪!

美丽乡村全景地图 美丽乡村幸福生活绘画篇二

根据省、市美丽乡村建设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以“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为目标,从20xx年起分级分步推进中心村建设,到20xx年,实现村庄布点规划保留的全市中心村建设全覆盖,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生活美丽家园,到20xx年底80%以上布点中心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其中60%达到省级中心村要求,40%达到市县自主建设中心村要求)。20xx年起,对有旅游发展潜力的村,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打造成3a至4a景区。

从20xx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采取分级分类分步建设的办法,对我市103个中心村,分省级、市级、县级、乡级,按不同内容和标准建设,到20xx年底实现四级中心村建设全覆盖,到20xx年对未达标的中心村进行提升,力争80%以上中心村达到建设要求。

1.省级中心村31个。20xx-20xx年已建成18个,结合乡村旅游进行建设,结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建设。20xx年建设6个,20xx年建设7个。

2.市级中心村19个。20xx年建设6个,20xx年建设6个,20xx年建设7个。

3.县级中心村25个。20xx年建设7个,20xx年建设9个,20xx年建设9个。

4.乡级中心村27个。20xx年建设8个,20xx年建设9个,20xx年建设11个。

1.省级中心村。严格按省定内容和标准进行建设。

2.市级中心村。按照低于省级中心村标准进行建设。

3.县级中心村。重点对村庄进行“三清四改五化一推”(“三清”:清垃圾、清河道、清沟渠;“四改”:改水、改厕、改路、改圈;“五化”: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一推”:推广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

4.乡级中心村。重点进行村庄整治、庭院整治、环境整治、卫生整治。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三年全覆盖工作领导组,市长为组长,市委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和市委常委、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组负责三年全覆盖工作,确保三年完成各级各类中心村建设任务。各乡镇、街道也要成立相应组织,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根据三年全覆盖实施方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年度实施方案,明确建设内容,确保按年度完成建设任务。美丽乡村建设领导组要构建有效的工作推进机制和考核机制,各乡镇、街道要抓好组织协调、资金整合和督查指导,推动此项工作有效开展。

2.加大资金投入。健全“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共建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省级中心村旅游发展型按250万元/村,社区功能型按200万元/村进行奖补,市、县、乡级中心村分别按30万元、20万元、10万元标准进行奖补。在财政预算安排时,市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按照5%以上的比例增长。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和社会资本参与度,引导民营资本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形成规模化效益。

3.加大项目整合。建立涉农项目整合县级“一把手”负责制,编制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金整合总体规划,完善协调机制,规范整合程序,确保涉农项目资金更多地投入到各级中心村建设。乡镇和村在自身财力许可范围内,增加投入,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引导其投工投劳,开展力所能及的筹资工作。重点整合旅游资源,逐步做到美丽乡村建设向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发展转变,在美丽乡村建设产出上做文章。文旅部门要加强指导,特别要加强家庭农场、农家乐、公厕、停车坪等建设的指导,按照旅游标准进行建设。

4.完善帮扶机制。进一步完善市级领导联系乡镇和市直单位帮扶美丽乡村建设制度,市领导每年必须到联系乡镇和中心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指导等活动;市直单位必须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和一名中层干部具体负责包村工作,重点加大对联系中心村建设的帮扶力度,从资金、项目、技术、信息等方面对联系村实施有效帮扶。

5.强化考核指导。20xx年、20xx年省级中心村分为旅游发展型和社区功能型两大类,旅游发展型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分年度实施,重点突出旅游发展元素和文化元素,突出亮点,在特色上做文章;社区功能型重点在功能配套、基础设施完善上做文章,投入上要控制,无需大拆大建,关键在村庄整治和环境治理。同时将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三年全覆盖完成情况纳入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管理考核,完善现有的中心村考核体系,改进指标设置、考核方式方法,形成科学合理、规范有效的美丽乡村建设考核机制,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检查,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美丽乡村全景地图 美丽乡村幸福生活绘画篇三

今年以来,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新农办的细心指导和倾力帮助下,我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建设幸福村居,打造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和县级示范村建设工作,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通过近一年的奋斗,全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逐渐呈现出“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四美”新面貌.

(一)健全组织,狠抓工作落实

为认真落实好我镇美丽乡村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切实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我镇党委、政府于今年初就成立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6月份,由于人事变动,我镇党委、政府随即调整充实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以镇长陈永林为组长,党委副书记姚裕波为副组长,美丽乡村建设负责人、镇上各站所负责人和村委主要领导为组员的工作机构.通过健全组织,形成持续抓工作落实的有效保障.

(二)宣教结合,提升全民素质

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一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取宣讲小分队、报告会、公益广告宣传等形式,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中国梦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表彰和宣传道德模范、感动人物、身边雷锋等典型,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转化为群体意识和自觉行动,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二是加强农业知识实用技能和管理人才培训.依托乡镇农民培训基地和社区学校平台,加强对失地农民和闲置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使他们增强谋生本领,有一技之长.加强与企业、公司的协作,对失地农民和闲置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为企业、公司量身培训技工和熟练工,达到为企业输送劳务人才,使农民失地不失业的双赢目标.

(三)搭建平台,争做文明典范

本着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贵在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一是深化村镇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集市”、“文明村”等创建活动,夯实文明村镇创建基础.加强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动态管理,及时把握文明村镇创建情况,推广经验,解决问题.完善文明村镇创评机制,不断提升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水平.二是深化农村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把关爱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困难家庭作为重点,亲帮亲、邻帮邻,互帮互爱、守望相助,广泛宣传普及“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

(四)因地制宜,改善基础设施

3.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科学规划农宅布局,加快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进度,推广本村内多个小组联建模式,强化新农宅的基础配套和管理维护.实施“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改造农村“空心村”,改善农民住房条件.

(五)全面整治,加强环境优化

按照“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要求,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切实抓好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广告清理等项目整治.

1.整治乡村生活垃圾.全面推进“户集、村收、镇运”垃圾集中处理的模式,合理设置垃圾中转站、收集点,做到户有垃圾桶,自然村有垃圾收集池,行政村负责垃圾收集,镇有垃圾填埋场,确保乡村清洁.

2.整治乡村生活污水.清除农村露天粪坑、简易茅厕、废杂间,整治和规范生活污水排放,全面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村集镇至少要建造一座以上卫生公厕,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利用沼气池、生物氧化池等方式,通过开展农村污水处理,提高水体自我净化能力.

3.整治农村畜禽污染.根据村庄特点,合理规划,整治农村死畜禽乱丢到溪河现象,动员群众填埋.拆除污染猪舍、牛栏等,村庄内畜禽养殖户实行人居与畜禽饲养分开、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畜禽养殖场全面配套建立沼气工程,达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

4.整治广告、路牌.按照“规范、安全、美观”的要求,对沿线公路、河道及村集镇公共视野范围内的广告牌、路牌进行清理,坚决拆除有碍景观、未经审批或手续不完备的广告牌.制定广告布点控制性规划,规范各种交通警示标志、旅游标识标志、宣传牌等.

(六)惩防并举,打造平安巴山

(七)转变模式,助力产业发展

发展乡村生态农业,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蔬菜、魔芋、桑蚕的培植.突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新”产品,推进“一村一品”的生态农业,致力打造茶叶、中草药等生态农业,增强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实施“农村生态经济推进工程”.一是培育一个无公害农产品,示范点推行畜禽生态养殖模式,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达80%以上.二是示范村加大农家乐的培育力度,规范和提升农家乐特色点的经营管理水平,培育农家乐经营户1-2户;农家乐经营户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100%.农家乐要按照村域统一处理模式,开展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所有经营户要全面推行油烟净化处理设备.推进“生态经济”工程.按照“创业增收生活美”要求,编制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农业特色产业生态化、精致高效化工程.发展乡村旅游业、生态乡村工业,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构建高效的农村生态产业体系.发展乡村低耗、低排放工业.按照生态功能区规划的要求,严格产业准入门槛,严格保护水源保护区、江河源头地区,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集中治理污染.推动“技术创新推进工程”和“落后产能淘汰推进工程”在农村的实施,推行“循环、减降、再利用”等绿色技术,调整乡村工业产业结构,不断壮大村域经济实力.

一是规划体系趋于完善.根据县委办、县政府办关于印发《镇巴县美丽乡村县级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镇办发[2016]41号)的文件要求,我镇党委、政府经多次讨论并决定,将镇属活水社区作为县级示范村试点建设单位,镇属白腊园村作为一般推进村建设单位,镇属白腊园、栗子垭、钟家营等三村作为村庄规划建设单位.通过实施“三级规划执行机制”,形成了统领全镇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体系.

二是增收产业快速发展.突出乡村地域特色,依托道路交通优势,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屈家山锰矿效益展现扭亏为盈的良好态势,畜牧养殖新增3户达到11户、蚕桑培植面积达到128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1亩,新建农业主导产业基地1处295亩,培育产业大户2户,增收产业占比达到农业总产值的8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456元,全镇上下呈现你追我赶、时不我待的新气象.

三是基础设施配备到位.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参与的原则,统筹推进水、电、路、房、信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砖木砖混结构住房比、通行政村道路硬化率、农户通电率、安全饮水普及率、农村信息化程度均达到80%以上.其中活水社区建设办公室320平方,农家书屋80平方,远程教育设备1套,群众休闲广场1500平方,文化宣传牌70平方,文化大院550平方,安装路灯12盏,建排污沟(管)300米,硬化公共场所5000平方,硬化希望桥至活水源渔场产业道路800米,逐渐达到县级示范村的建设标准.

四是社区环境焕然一新.在社区周围、主干道沿线等重点区域,推进“四改三治一保”(改厕、改圈、改灶、改院、治弃、治污、治建、保古)工程,开展“三清四化”(清洁家园、清洁村庄、清洁道路,美化环境、硬化道路、亮化街道、净化院落)乡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其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18次,清理河道沟渠垃圾13次33立方,街道、公路新增绿化面积4200平方,植树6000株.并落实“环保部门建设施、xxx门包路段、乡村干部包片区、农户包门前”的长效管护机制,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率达到60%以上.目前社区环境焕然一新.

五是社会管理形成机制.推行“一事一议”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形成农民发挥主体作用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机制创新成果3项和村庄建设规划执行落实等管理办法2个;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行“信访工作组”制度,矛盾调处率和村民对两委会班子的满意度有了很大提升,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处理好政府规划引导与农民主体地位的关系.农民群众是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主人,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人,村内事村民议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政府通过民主议事、公开公示等形式将项目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和评判权直接交给农民,打破过去政府主导项目建设和自上而下决策的旧模式.政府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要作用是编规划、给资金、建机制、搞服务.政府规划不能代替村民议事.要探索建立政府引导、专家论证、村民民主议事、上下结合的美丽乡村建设决策机制.

(二)处理好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的关系.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财政奖补资金为引导,鼓励吸引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等多渠道解决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投入问题.坚决反对政府单纯依靠财政资金打造“盆景”,用面子工程包装美丽乡村,否则既不可持续,更无法复制推广.

(三)处理好乡村创建和日常保护的关系.注重保持建设成果,坚持长效保洁.美丽乡村建设要将创建与保护紧密结合,一方面要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标准完成建设,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管理和维护,进一步建立健全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卫生、河道保洁的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建设成果.

美丽乡村全景地图 美丽乡村幸福生活绘画篇四

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新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创新。为了全面推进我镇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水平,按照《武功县20xx—20xx年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环境整治打基础、文化建设树灵魂、产业发展强支撑、平安建设做保障、整镇推进惠民生”的工作思路,以“十联百包千帮”和“精准扶贫”为平台,建设“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镇域经济富强、群众生活富裕、社会文明和美、生态环境优美的“两富两美”新小村,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

二、基本原则

(一)规划引领,因地制宜。强化镇域统筹理念,充分考虑不同村域的自然条件、原有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和民俗文化差异、差别性制定各村建设规划和目标任务,注重与村庄布局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充分衔接,体现地域特色,挖掘文化内涵,彰显乡村风情。

(二)强化主体,量力而行。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坚持一事一议制度,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保护农民利益,引导农民积极主动参与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分类指导,量力而行,不强迫命令,不大拆大建,有条件上档次、没条件抓整洁,真正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关键处,确保各村建设不举债、建设质量不打折。

(三)基础先行,保护生态。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将绿色生态理念贯穿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全过程,遵循农村发展规律,切实保护农村自然生态环境,展示农村生态特色,统筹项目资源,实施净化、硬化、绿化、美化、亮化、文化等“乡村六化”建设,从根本上夯实设施建设这个基础。

(四)整合资源,合力共建。坚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推动城乡资源要素等交换和有序流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城镇发展、村庄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形成政府引导、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全方位支持的整体工作氛围。

(五)典型示范,整镇推进。坚持镇抓统筹指导、村(社区)实施的工作机制,以打造省级试点镇小村镇“精品示范村”为引领,典型示范,其余各村(社区)有序开展,着力打造一批示范村,带动全镇“美丽乡村”建设。

三、工作目标

按照“村庄园林化、沿线景观化、农村现代化”的思路和“一心两城三园四镇46个社区”的总体布局,选准突破口、找到发力点,创造新经验、打造新模式。在全力打造全省试点镇小村镇的同时,重点围绕普小路、西宝中线、罗韩路和县环南路、镇驻地集中财力,每年重点创建2个精品示范村,2个先进村,120户卫生文明户。到20xx年,建成精品示范村2个,建成先进村4个,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一)村容村貌整洁。到20xx年,建制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实现规范化处置,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0%,农业废弃物能够回收利用,卫生整洁、环境优美的农村人居环境基本形成,环境卫生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建立。

(三)生活文明幸福。到20xx年,完成现有的农村存量危房和新增农村危房的改造,农村子女上学、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实现所有村庄水、电、路等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全覆盖,让农民住上安全房、喝上干净水、用上清洁能源、走上平坦路、养成好习惯,农民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文明素质和精神风貌得到全面提升。

(四)社会平安和谐。农村基层组织健全有力,基层基础和社会管理工作扎实有效,农村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农村社会秩序持续好转,农民安居乐业、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基本形成。

(五)产业结构优化。按照全县“151555-6521”产业发展思路,进一步扩果、强畜、增菜、优粮、壮大手工布艺,突出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加快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四、建设标准

坚持把乡村当景区打造,把公路沿线当美丽长廊打造,全面实施“六化”工程,形成村有景点、路有景观、街有特色的美丽乡村。

(一)净化。以建设优美环境为目标,开展以拆除门前厕所和修建农村排水设施为突破口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推动卫生面貌实现根本性转变。以村口、路口、农户门口、村巷街道、公路干道“三口两道”为重点,积极清理农村“六乱四堆”、白色污染物等,实现农户庭院净、村巷道路净、村容村貌净、镇村公路净。

(二)硬化。以完善设施为目标,对集镇街道、村庄巷道、生产道路、人行道等采取铺设草坪砖、地面花砖等方式实施硬化。农村路边、村边、住户门口的土埝、土墙,用砖墙围挡或更换,做到居住区、公共场所的全面硬化。

(三)绿化。以创建“全省绿化模范县”为目标,充分利用“两横两纵一驻地”沿线丰富的农业资源、区域特色等有利条件,宜绿则绿,能绿就绿,见缝插绿。精心打造上规模、上档次的绿化示范点,形成各具特色的绿化带和景观示范带,实现“一路一景观、一村一景点”的绿化布局。

(四)美化。以提升品位为目标,对乡村重点部位、标志性建筑,精心设计、精细施工、精品建设,使其各具特色、和谐美观。对沿街、沿路住户外墙及民居土墙进行规划性改造,使其立面干净整洁、色彩协调、美观大方。同时规整门店牌匾,统一规格风格。

(五)亮化。以突出特色为目标,对集镇街道、村庄巷道、公路沿线村庄、企业门户、沿线两侧主要节点进行亮化建设,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景观亮化格局。

(六)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建设文化墙、绘制墙体字画等,大力宣传党的政策、道德规范、科技知识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建设文化广场,配备健身设施,积极组织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五、重点任务

(一)科学编制镇村建设规划,实施“宜居乡村”提升工程。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要求,合理村庄布局,科学编制规划,规范乡村建设。

1.优化布局。按照省市全面改善村庄人居环境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意见和建设规划、武功县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和“一心两城三园四镇46个社区”的总体布局要求,坚持把镇域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制定全镇改造提升规划、村庄布局规划、新型农村社区(村庄)建设规划,把小村镇建成“产业发展、生活舒适、民生和谐、文化传承、支撑保障”良好的美丽乡村试点镇。

2.突出重点。建设规划注重保留村庄文化传承和原始风貌,重点突出村庄的发展定位、人口和用地规模、产业发展类型、内外交通体系、用地功能布局、土地使用强度控制、旧村改造、环境卫生、公共设施、村容村貌、危房改造、防治灾害、历史文化遗产和乡土特色保护等方面内容。根据《武功县撤村并村方案》,按照就近、便于行政管理、方便群众办事原则,对全县1500人以下行政村进行撤并。

3.做美乡村。按照“一个村庄就是一道风景”的理念,突出“一村一核、一村一韵”主题,将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与新农村建设有机融合,分类指导,科学规划,加快实施农村民居、建筑物美化改造,提升全镇新农村建设水平和档次。

(二)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实施“生态环境”提升工程。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要求,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抓好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广告清理等项目整治。

1.提升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标准。继续加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力度,推动全镇城乡环境面貌实现根本性转变。要以“三口”(村口、路口、农户门口)、村组街巷为重点,积极实施“六清”(清理粪堆、土堆、垃圾堆、柴堆、草堆、杂物堆),整治“四乱”(乱贴乱画、乱搭乱建、乱倒乱扔、乱堆乱放),加快“四改”(改水、改厕、改灶、改圈),实现“三净”(村组道路净、农户庭院净、村容村貌净),落实“门前三包”(包卫生扫除、包绿化管护、包户容整洁)责任制,建立健全卫生管理机制,以每500名村民为单位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为村组足额配备保洁员,垃圾“日产日清日运”,环境干净整洁。

2.规范处理生活垃圾。按照全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建设要求,大力推广“易变质有机还田、不可回收集中填埋、可回收资源利用、有毒污染定点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实行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模式,促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规范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3.无害化处理农村污水。以镇区、新型农村社区、村庄生活污水处理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为重点,采用厌氧+人工湿地或氧化塘处理模式,力争在全镇建设1个污水处理场,示范村建设1个污水处理站。积极推进畜禽养殖小区、规模化养殖场“雨污分流、清洁生产、干湿分离”治污工程建设,形成“畜-沼-果”生态产业循环链。

4.清理整治广告路牌。按照“规范、安全、美观”要求,对主要干道、河道及村庄公共视野范围内的广告牌、路牌进行清理,坚决拆除有碍景观、未经审批或手续不完备的广告牌,规范各种交通警示标志、旅游标识标志、宣传牌等。

7.打造美丽乡村试点镇、示范村。按照“村庄园林化、沿线景观化、农村现代化”的思路,抓好镇村休闲广场、街道及单位庭院绿化,对主干道路进行高标准绿化,加快打造花园城镇;结合民俗特色,统一改造装饰镇区沿街门店、单位外观,添置亮化灯、霓虹灯等亮化设施,提升镇区形象;利用闲置场地,新建或改造提升富有特色的游园广场;对主干道路两侧建筑物进行统一风格改造装饰,提升美化效果。开展魅力乡镇、美丽村庄(组)、最美庭院创建评选活动,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示范镇、先进村。

(三)加快产业发展,实施“绿色产业”提升工程。按照“创业增收生活美”要求,实施农业特色产业生态化、高效化工程,大力发展乡村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工业,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构建高效的农村生态产业体系。

1.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大蒜改良、粮食增产、种植发展、畜牧养殖并举、设施大棚扩面”,为全镇现代农业发展基调,在大蒜改良上,每年改良大蒜7000亩,三年内全镇大蒜全部改良;在粮食增产上,每年发展“千斤田”300亩;在种植发展上,每年新增苗木花卉100亩,大田蔬菜100亩,果树80亩;在畜牧养殖并举上,每年肉牛存栏300头、奶牛存栏200头、肉羊存栏300头,发展养殖场3个;在设施大棚扩面上,力争到20xx年底,全镇日光设施大棚达到80个,建成农业产业化示范园3个,家庭农场12家,农业养殖基地2个,农产品深加工企业1个。

2.全力打造乡村生态旅游业。深度挖掘小村镇“观音寺”的佛教文化和“烧香台”的道教文化,利用渭河长廊观光带、田园风光、乡村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快特色化休闲创意农业发展,使产业跟着功能定位走,人口跟着产业走,形成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综合体和“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

3.规范建设乡村生态工业。按照生态功能区规划的要求,严格产业准入门槛,严格保护水源保护区及沿镇河流流域。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关停污染小企业,引导镇域内发展前景好、环境污染少的乡镇企业推行“循环、减降、再利用”等绿色技术,规范乡村生态工业。

(四)培育文明生活方式,实施“精神文化”提升工程。按照“乡风文明身心美”要求,以提高农民精神文明素养、培育农村生活文明风尚为目标,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观念,构建和谐农村文化体系。

1.打造特色文化村庄。落实各级农村特色文化村落保护政策,在充分发掘和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和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的基础上,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做到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把“特色文化村”打造成为弘扬农村精神文化的重要基地。

2.培育文明生活方式。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孝文化。引导农民追求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引导农民自觉讲文明树新风、讲卫生爱环境,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倡导殡葬文化,对公路沿线视野范围内的坟墓进行整治,全面杜绝乱埋乱葬现象,恢复生态景观。

3.促进乡村和谐稳定。深化“平安武功”、“平安村”建设活动,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统筹城乡法律服务资源,大力开展“六五”普法宣传工作,开展农民学法用法活动,帮助农民知法懂法,提高依法维权意识,依法引导农民合理表达利益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倡导义行善举,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5.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全镇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结合新一轮“两委”换届,选好用好管好村“两委”带头人,健全党的农村基层组织,积极推行以村党组织为核心,以民主选举法制化、民主决策程序化、民主管理规范化、民主监督制度化为内容的“四化一核心”工作机制,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全面落实村务公开。加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工作力度,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组织保证。

6.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大力培育农村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的社区服务体系。积极开展“红凤工程”、“贫困母亲援助”等活动,形成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的浓厚氛围,建立城乡全覆盖的公共保障体系。全镇所有行政村制定并落实规范“一事一议”制度,制定和实施村规民约,实现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六、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学习调研,制定方案阶段(20xx年5月1日至8月31日)。主要任务是,对照省市县美丽乡村建设意见,重点抓好相关规划编制、资金统筹安排协调、组织保障、创建方案的制定出台等,为创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攻坚破难,组织实施阶段(20xx年9月1日至20xx年6月30日)。主要任务是出台相关政策、规划,落实资金、组织保障,根据县镇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立足镇域优势,围绕宜游宜居生态乡镇目标,整合资源,加大力度,合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第三阶段:巩固成果,提升品位阶段(20xx年7月1日—20xx年12月31日)。总结、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整镇推进成果,实现“村庄园林化、沿线景观化、农村现代化”,建设最佳宜居生态乡镇,着力打造小村“美丽乡村”建设。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第一组长,镇长、党委副书记、镇长为组长,镇纪委书记、副镇长为副组长,各村主要干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农业办,统筹负责全镇美丽乡村建设整镇推进工作。各村(社区)也要成立相关组织机构,负责“美丽乡村”示范村、先进村建设的协调沟通、组织实施工作,切实做到责任层层明确,工作层层落实。

(二)强化宣传动员。“美丽乡村”建设涉及千家万户,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必须尊重群众意愿,调动群众积极性,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一方面,加强对群众的教育,把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全面公开,以取得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镇党委、政府积极联系县电视台、信息办等宣传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和成效,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人人参与、家家受益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群众更生动地感受建设所带来的实惠,从而更自觉、更主动地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

(三)健全工作机制。坚持“县级领导包联、部门帮扶、镇村主抓、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共建机制。落实“县级领导包镇、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街道包户”责任,切实做到“人人有责任、户户齐参与、环境大提升”。加强配合协作相关部门,捆绑落实建设计划,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房改造、中心村培育、村庄整治、异地搬迁、农民饮用水工程、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一事一议等各种涉农项目有机结合,并将相关建设项目优先安排到美丽乡村示范村,发挥项目叠加效应。

(四)拓宽资金渠道。美丽乡村建设要充分体现政府前期主导、群众自主参与、社会多方支持的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整合环境整治、扶贫开发、危房改造、现代农业等项目资金,灵活运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政策,从项目争取、用地管理、科技支撑、设施运行等各方面提供支持,并通过村级集体经济的壮大、农民收入的提升,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通过村企结对、部门包村等形式,吸引社会资金、民间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拓宽资金渠道。同时,镇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建设资金用于“美丽乡村”建设,最终建立多方筹资,共建共享的投入机制。

(五)明确任务分工。美丽乡村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各村(社区)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改革创新,加强衔接协调,发挥各自优势,积极主动工作,使我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各村(社区)作为实施主体,要成立工作机构,村党支部书记亲自抓,组织制定工作方案,细化任务,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梯次推进,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密切配合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六)加强示范引领。小村镇作为省级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镇之一,要按照试点镇要求和县实施方案要求,结合镇区特色,先行规划,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大力推进现代农业,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集中资源和力量重点打造,确保形成一批精品和样板工程,示范引领美丽乡村整镇推进。

(七)强化督查考核。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办公室按照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建设标准,严格进行检查督促,定期通报各村工作进展情况,镇党委、政府将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各村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美丽乡村全景地图 美丽乡村幸福生活绘画篇五

一、指导思想

我村建设“美丽乡村”,以“生态、绿色、和谐”为主题,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化规划龙头作用,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努力把石山村建设成“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二、总体目标

着眼于城乡统筹发展,力争在5年时间内,通过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和建设无序问题、推进农业经营制度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等改革,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和民生事业建设,大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变农民生活方式、优化农村管理模式,加快农村向城镇化转变、农业向现代化转变、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变。

——村庄秀美。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到位,农民房屋建设有序,布局合理,农民房屋外观协调,体现闽南特色。

——环境优美。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内无卫生死角。常年清洁卫生,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家禽家畜圈养,农户庭院整洁,房前屋后环境干净,无乱堆乱放现象。农户自来水和无害化卫生户厕基本普及,消灭旱厕。村庄道路通达、绿树成荫、水清流畅。

——生活甜美。农业结构优化,生产、生态和文化功能进一步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增多。农村教育、卫生、医疗、文化和体育等社会事业大力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健全。农民文明观念提升、生活便利、文化体育活动丰富。

——社会和美。基层组织健全,村级组织战斗力强,群众对村级班子的满意率达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以上。社会管理民主,“世纪之村”管理平台完善。农村治安良好,无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和群体性事件。

三、基本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设“美丽乡村”,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基础,顺应发展变化趋势,要突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注意挖掘文化内涵,展现乡村特色。

——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建设“美丽乡村”,要把落实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最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立足解决“三农”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大胆突破村庄规划建设、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发展现代农业等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农民与土地的新型关系,促进农民集中居住或进入城镇。

——坚持长效推进、巩固提升。建设“美丽乡村”,要整合所有行政资源和集中全社会力量,建立可持续的长效推进工作机制,促进形成齐抓共管、整体推进、协同协作的良好局面。

四、主要任务

(一)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要深入贯彻落实南安市、英都镇关于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部署,把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性工作,突出“点、线、面”综合整治,切实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

1、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全面落实村庄卫生保洁。以“一清一保一机制”,即村庄环境卫生清洁、公共场所专人保洁,农村长效保洁机制基本建立为目标,以“三清六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路、改水、改厕、改沟、改圈、改厨)为重点,完善农村垃圾“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中转、市处理”的长效收集处理机制,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推行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或改造,对全村露天厕所(旱厕)提出拆除埋填处理方案,对全村露天厕所拆除户每自行拆除一个露天厕所(旱厕)对象给予补偿300元,并同时给予补贴建无害化厕所(三化厕或环保型化粪池)1000元,力求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80%以上。

2、推进绿化美化建设。按照“建筑风貌好”的目标,根据分期实施的原则,组织开展改旧建新和房屋立面改造,整治旧房外观,保持古村特色,美化村庄形象,引导农户进行庭院整理,农家庭院基本实现净化、绿化、硬化。

3、开展农村生态建设。保护山水田林自然风貌。疏竣河塘沟渠,保护农村自然湿地,保持水体洁净,修复村庄水系水景,计划筹资500万元进行石山溪辖区流域整治,形成亲水环境。

(二)实施现代农业发展工程

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一是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注重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强农业污染治理,大力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提高规模化畜禽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促进农业清洁化生产;二是严格产业准入门槛,严禁“二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业到水源保护区及坂头水库库区入户。

(三)实施社会和谐促进工程

1、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人口计生等社会事业,提高石山村卫生所医疗水平,全面提高农村卫生保障水平

3、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进“168”工作机制。加强村级组织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行保障机制。深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广“世纪之村”平台,完善农村各项管理,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管,提高村级组织引领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农村的水平。

五、实施步骤

石山村“美丽乡村”建设分五个阶段推进:

(一)启动年(20__年)。9月中旬,开始开展全面的动员部署。村成立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研究部署建设“美丽乡村”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和分解任务。

(二)行动年(20__年)。大力开展示范项目建设。根据实际,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年初,计划投入50万扩大水源,新铺设公山至新寨尾自来水63#管道公里,新建蓄水池1个,方便全村村民安全用水,到20__年10月,完成农村土地、房屋普查建档,农村实现村庄清洁、基本消除村聚居区内猪舍、露天厕所(旱厕),并建水冲式公共厕所2-3个,做到保洁常态化和制度化。

(三)推进年(20__)。不断加大创建力度。组织推广农村集中居住,计划征地石山村石坑柯园山40亩,投建新村、建设民房30幢面积20000平方,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农村面貌发生根本的变化。

(四)提升年(20__)。进一步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按照上级部署推进全村农村“五证”(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宅基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林权证)的确权发放。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健全美丽乡村建设长效管理机制,计划筹资500万元进行石山溪辖区流域整治,形成亲水环境,美丽乡村建设总体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五)深化年(20__年)。全面回顾建设“美丽乡村”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持续开展创建活动,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全面提升“美丽乡村”的建设水平。

美丽乡村全景地图 美丽乡村幸福生活绘画篇六

根据省、市美丽乡村建设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以“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为目标,从20xx年起分级分步推进中心村建设,到20xx年,实现村庄布点规划保留的全市中心村建设全覆盖,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生活美丽家园,到20xx年底80%以上布点中心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其中60%达到省级中心村要求,40%达到市县自主建设中心村要求)。20xx年起,对有旅游发展潜力的村,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打造成3a至4a景区。

从20xx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采取分级分类分步建设的办法,对我市103个中心村,分省级、市级、县级、乡级,按不同内容和标准建设,到20xx年底实现四级中心村建设全覆盖,到20xx年对未达标的中心村进行提升,力争80%以上中心村达到建设要求。

1.省级中心村31个。20xx-20xx年已建成18个,结合乡村旅游进行建设,结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建设。20xx年建设6个,20xx年建设7个。

2.市级中心村19个。20xx年建设6个,20xx年建设6个,20xx年建设7个。

3.县级中心村25个。20xx年建设7个,20xx年建设9个,20xx年建设9个。

4.乡级中心村27个。20xx年建设8个,20xx年建设9个,20xx年建设11个。

1.省级中心村。严格按省定内容和标准进行建设。

2.市级中心村。按照低于省级中心村标准进行建设。

3.县级中心村。重点对村庄进行“三清四改五化一推”(“三清”:清垃圾、清河道、清沟渠;“四改”:改水、改厕、改路、改圈;“五化”: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一推”:推广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具体内容和标准见附件1)

4.乡级中心村。重点进行村庄整治、庭院整治、环境整治、卫生整治。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三年全覆盖工作领导组,市长为组长,市委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和市委常委、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组负责三年全覆盖工作,确保三年完成各级各类中心村建设任务。各乡镇、街道也要成立相应组织,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根据三年全覆盖实施方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年度实施方案,明确建设内容,确保按年度完成建设任务。美丽乡村建设领导组要构建有效的工作推进机制和考核机制,各乡镇、街道要抓好组织协调、资金整合和督查指导,推动此项工作有效开展。

2.加大资金投入。健全“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共建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省级中心村旅游发展型按250万元/村,社区功能型按200万元/村进行奖补,市、县、乡级中心村分别按30万元、20万元、10万元标准进行奖补。在财政预算安排时,市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按照5%以上的比例增长。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和社会资本参与度,引导民营资本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形成规模化效益。

3.加大项目整合。建立涉农项目整合县级“一把手”负责制,编制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金整合总体规划,完善协调机制,规范整合程序,确保涉农项目资金更多地投入到各级中心村建设。乡镇和村在自身财力许可范围内,增加投入,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引导其投工投劳,开展力所能及的筹资工作。重点整合旅游资源,逐步做到美丽乡村建设向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发展转变,在美丽乡村建设产出上做文章。文旅部门要加强指导,特别要加强家庭农场、农家乐、公厕、停车坪等建设的指导,按照旅游标准进行建设。

4.完善帮扶机制。进一步完善市级领导联系乡镇和市直单位帮扶美丽乡村建设制度,市领导每年必须到联系乡镇和中心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指导等活动;市直单位必须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和一名中层干部具体负责包村工作,重点加大对联系中心村建设的帮扶力度,从资金、项目、技术、信息等方面对联系村实施有效帮扶。

5.强化考核指导。20xx年、20xx年省级中心村分为旅游发展型和社区功能型两大类,旅游发展型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分年度实施,重点突出旅游发展元素和文化元素,突出亮点,在特色上做文章;社区功能型重点在功能配套、基础设施完善上做文章,投入上要控制,无需大拆大建,关键在村庄整治和环境治理。同时将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三年全覆盖完成情况纳入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管理考核,完善现有的中心村考核体系,改进指标设置、考核方式方法,形成科学合理、规范有效的美丽乡村建设考核机制,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检查,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美丽乡村全景地图 美丽乡村幸福生活绘画篇七

美丽乡村建设是改善人居环境、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经济全面发展、提升我镇整体形象的重要举措。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部署,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践行群众路线、加快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按照“实现干净整洁、完善基础设施、保持田园风光、绿化村落庭院、突出特色文化”的要求,全力做好“环境治理、民居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四项重点工作,提升环境质量,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村级经济全面快速发展。

总体目标: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使__村卫生设施得到完善,卫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背街小巷常年保持干净整洁,形成长效保洁及垃圾处理机制,彻底解决“脏、乱、差”问题。建设绿色__,进村路和主巷道有绿化景观,道路、房前屋后、渠道两旁全部绿化,并全面实施硬化、亮化工程,实现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公共服务完善、城乡协调发展的美丽新__。

基本原则:坚持以民为本,有效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坚持示范带动,用先进典型带动整体工作开展;坚持长效管理,推动村级环境卫生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坚持全民

参与,形成政府主抓、村干部包组、群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良好氛围。

二、主要任务

__村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做好以下四项重点工作

(一)环境治理

1、切实抓好卫生整治工作。按照“清运垃圾、铲除杂草、挪走柴堆、清扫路面、刷白树木、拆除临建”的要求,彻底清理各类积存垃圾、背街小巷及门前“三堆”,拆除乱搭乱建、临时建筑、消灭所有卫生死角,使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建筑垃圾由建房户自行清运到指定填埋场,不得和生活垃圾混倒。

3、建立完善各项制度。完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制定环境卫生村规民约、落实保洁及垃圾处理制度、切实提升村级卫生规范化管理水平。

(二)民居改造

1、引导现有住宅改造提升。尊重群众意愿,突出人文历史、主导产业,按照“一村一格局”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设施,降低改造成本,对建筑物屋顶、门窗、墙体进行统一设计和建设,形成格调一致的景观风格,尤其要对进村路和主巷道进行改造,为群众营造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__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2、稳步推进新民居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对村内年久失修及影响村容的房屋,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进行翻新重建。

3、加强文化历史遗迹保护工作。对村牌楼进行刷新,精心保护修缮横阵文化遗址,努力把历史文化元素保护好。

(三)基础设施配套

1、实施硬化、亮化和排水工程。对村内未硬化的巷道,全面进行硬化、亮化,建设排水设施,并逐步向__老城巷道延伸。

2、实施农村改灶工程。加快调整农村能源使用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推广秸秆还田,鼓励使用液化气、电磁灶等,逐步解决柴草做饭、烟熏火燎的问题。

3、实施农村改厕工程。全面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工作,实现村内无一例旱厕。按照“三统一”(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组织实施、统一检查验收)的标准,加快双瓮式改厕、水冲式卫生厕所或沼气厕所的建设,每年有计划地进行实施,整村推进,争取在两年内基本达标。

(四)公共服务设施提升

1、加强村民活动中心建设。在已有的办公活动场所的基础上,计划在进村路北、高速夫水出口南建设集办公、村务公开、信息服务、文化娱乐、健身于一体的群众活动中心,使之成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同时要在广场西南角安装大型led显示屏,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2、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按照“五个一”(一个文化活动中心、一处文体广场、一所农家书屋、一面文化墙、一支农【__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民文艺队伍)的要求,大力开展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3、加强农村医疗和教育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村合作医疗标准化卫生室监管水平,建设标准化横阵幼儿园,不断改善辖区居民就医、上学条件。

三、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从2014年7月开始至2016年7月结束,共两年。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启动阶段。(2014年7月)

通过黑板报、墙体标语、横幅、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大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强化群众的主体意识,充分激发群众主动性、创造性,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使群众自觉地投身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集中整治阶段(2014年8月—9月)

2014年8月底前,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卫生大整治”活动,各组清理巷道“三堆”、门前杂物、巷内积存垃圾,全面消除卫生死角、彻底改变“脏、乱、差”现象。

2014年9月底前,召开__村美丽乡村卫生大整治情况通报会,对各组整改不到位的地方,提出整改措施,直至达标;选定合理地点建设垃圾填埋场,建立长效保洁队伍,制定村卫生管理及垃圾收集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

第三阶段:全面建设阶段(2014年10月—2015年12月) 按照目标任务,采取有力措施开展“环境治理、民居改造、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四项创建工作。 2014年年底前,完成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长效规范

管理机制,各项创建任务基本达到标准。组织召开现场会,推广先进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全镇建设工作全面铺开。

2015年年底前,村各项重点建设基本完成,要达到日常管理不断提升,实现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第四阶段:全面提升,实现目标。(2016年1月—7月) 对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进行查漏补缺,并提出整改方案,积极整改,不断完善。确保两年目标中的四项重点任务全面完成。实现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公共服务完善、城乡协调发展的美丽新__。

四、工作措施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__村两委会采取有力措施,明确职责分工,从组织领导、工作机制、资金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1、成立__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党化利

篇1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结合我镇实际,围绕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目标要求,以构建农民“两型”生产生活品质、全面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综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等为重点,着力打造“既有金山银山,又有绿水青山”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新大成,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建设美丽...查看更多

篇1岳家圈村共240户,总人口670人,党员36人,村民代表33人,两委班子成员共4人,耕地面积850亩,山岚1500亩,村民年人均收入8600元,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苹果、樱桃等果树。20__年以前,岳家圈村是一个出了名的脏、乱、差村。污水到处流,苍蝇满天飞,禽畜跟人跑,垃圾到处丢,雨天两腿泥,晴天一身土,进村的道路没法走。自20__年11月岳家圈村换届选举以后,新当选的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付景...查看更多

副 组 长:董小峰 薛新华 邓飞虎 白亚团 董华伟

邓建红 王小宁 邓伟社 黄银行

成 员:田宽龙 刘兴华 刘建军 薛建长 邓建民 xxx 黄争妥 牛华柱 黄新民 薛争莲 钱文叶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董小峰兼任,成员有:薛新华、邓飞虎、白亚团、董华伟、邓建红、王小宁、邓伟社。办公室主要负责组织、宣传、信息报送、进行日常督查、检查等工作,指导、督促各项建设任务的落实。

标签:2023年 美丽 乡村 全景 地图 幸福 生活 绘画 7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