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工作中,总结能够发现问题,提升效率。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制定改进计划。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借鉴。
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性篇一
(内蒙古牙克石市绰源中学)。
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近年中考英语阅读理解的比重逐渐加大,英语阅读的重要性和广泛性日益突显,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音、语法知识及一定的词汇量,培养他们的听说能力,更注重培养其阅读理解能力。
一、英语阅读理解的重要性。
英语阅读在中国英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到初中毕业阶段,学会45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并且阅读理解能根据情景、上下文、构词法、句子结构来猜测生词的意思,理顺事件发生顺序,人物行为,预测事件情节发展,初步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可见,阅读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英语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要达到新课标规定的4500个词汇量,单凭课本的.词汇是远远不够的,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已是必然趋势。单纯的死记硬背词汇不仅枯燥无味,而且遗忘的也快。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大学生的语言输入――阅读,把词汇放入文章里,使单词和文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让学生乐读的同时,词汇也被牢牢地记忆到脑海里。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英语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在英语阅读中,学生需要调动各种器官才能进行,既要懂得发音,又要知道单词的含义,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英语语法,还要了解文章的来龙去脉,作品的背景等等,这些无疑都在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1.注重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为了加强阅读教学,每周用一节课进行阅读技巧训练。在训练课中,注意抓好以下几个问题:
(1)精选阅读材料,激发阅读兴趣。阅读首先是为了得到乐趣,学生只有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愉快的情绪,认识到阅读并非空洞乏味的活动,才会真正做到“乐读”。兴趣就是动力,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我尽量选择一些趣味性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生词量不超过3%,适合初中生心理特点的日常生活的英文读物作为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阅读中没有畏难情绪,从而产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并形成习惯。
(2)阅读速度。阅读速度与理解准确性是一个矛盾体,阅读必须是在正确理解的前提下求速度。只有阅读准确性而没有速度,考试中就会因答题慢而处于劣势。只有速度而无准确性,也只能是没有意义的阅读。因此,我要求学生阅读的正确率一般不低于70%,如低于70%,就应适当放慢阅读速度。
2.阅读习惯及方法。
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率。好的阅读习惯并非一下子就能养成,必须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细心地揣摩。每进行一次阅读训练,我都向学生提出一些要求。
(1)阅读时先看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样不仅提高了速度,对问题的细节也会准确地把握。
(2)不要逐字逐词地翻译,要以句子为单位,养成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词义的习惯,防止一见生词就查字典,在不影响理解的前提下,舍得放弃生词,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阅读的连贯性。阅读过程中,学生慢读、指读、声读、心译、过分复视、滥用字典的不良阅读习惯都是要不得的。因为它只会降低阅读速度,破坏思维的连贯性。
(3)在阅读过程中采用寻读、略读、细读、泛读,根据文章所设问题的需要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例如,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就可以用寻读的方法直接去课文中寻找答案,避免了采用细读而浪费了很多不必要浪费的时间。要利用印刷细节,如,斜体词、黑体词、脚注、标点符号等,对文章进行预测略读。抓文章的主题句,以求得略读速度。
三、增加语言实践量,延伸英语阅读空间。
延伸英语阅读空间。选择两篇难易适中,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读物,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课后阅读。第二天,以小组比赛的形式就内容的重要部分让学生上台为大家做一个演讲,并进行点评,每月评出优胜组。以这种方式激励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总之,笔者认为,中学阶段的阅读教学既是常规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类英语考试的重头戏,只有常抓不懈,才能培养出新课标理念下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赵彩虹,1976年12月8日出生,就职于内蒙古牙克石绰源中学,职称:中学英语一级教师。
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性篇二
摘要: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依据,在网络基础设施逐步健全的背景下,在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为了提高管理效率,需要采用信息化手段,为农村经济管理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发挥主要作用。因此,文章针对信息化手段在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将信息化手段合理地应用在农村经济管理中,从而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信息化手段;农村;经济管理;应用。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发展为经济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国家对农村地区的发展予以了高度重视,通过加大对农村经济的管理力度,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当前,在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开展得不良好,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村经济管理质量,需要加大信息化手段运用力度,从而加快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
1农村经济管理运用信息化手段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在开展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经济管理工作存在不规范之处,尤其是农村经济管理质量偏低,甚至是存在着不透明的现象,对农村经济增长起到了限制作用。为了提高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质量,将信息化手段运用在管理工作中,有利于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实施科学化与规范化管理。总之,利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对农村经济进行管理,已经难以满足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时的基本要求,为了优化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需要将信息化手段利用在农村经济管理中,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同时,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有助于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更为透明化,如果不运用信息化手段,很有可能在对农村经济信息加以监督与查询当中,存在管理不透明的状况,与利益有关的`人员难以掌握真实的管理状况,但将信息化手段利用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相关利益者采用信息化手段能够随时对农村经济管理信息予以监督与查询,从而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实现透明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采用传统的农村经济管理方式展开管理工作,由于操作上比较复杂,而且核算起来比较麻烦,通过人工操作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错误存在的概率,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实施产生了不良影响。然而,在信息化手段的作用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可以对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完善,从而有助于提升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性篇三
教学是一个教师与学生、教与学双边互动的活动,教师是活动的主导,学生则是主体。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发挥着特殊、奇妙的作用。它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原动力,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对提高课堂效益是十分重要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像一根彩带拉近了师生心灵的距离,使学生学习动机由单纯的认知需要上升为情感需要,使教师工作动机由职业需要上升为职责需要。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不仅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需要,也为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之间信息的传递与反馈提供了有利条件。虽然师生关系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其重要意义却显而易见。我觉得要处理好师生关系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当好楷模,以实力赢得信赖“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生关系主要决定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以及个人素质、修养。如果教师要受到学生的尊敬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树立好自己的形象。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用自己的身心去影响,用自己的智慧去启发,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使学生和你协调一致,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努力提高学习效率。二、热爱学生,以真情打动学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真情投入,让学生感受到你的`亲和力,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互相理解、彼此尊重的师生关系。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活动。没有教师的挚爱,也就不可能有学生的乐学,因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思想、情感、知识的综合载体。三、满怀期待,以表扬鼓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一定会给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造成巨大的影响,期待就意味着信任,信任是人的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对人格的肯定和评价。学生成绩的好坏有一部分就取决于教师对学生能力的信任。期待也是一种激励的方式,这种激励可以激发学生积极而热烈的情绪,使他们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攻克一切难关,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对自己的学生满怀希望、充满期待,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德、智、体等诸方面会逐步得到完善。四、多措并举.以方法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激情感倾向。在人的成长和发展中,兴趣起了很大的作用。中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喜欢变换的时期,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推陈出新,采用情景教学法、游戏活动法、故事悬念法、角色扮演法等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英语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外语课上才会生动有趣,学生学起来也会觉得津津有味,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信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五、注重启发,以爱心点燃激情“每个学生都是一支等待燃烧的火炬,而不是一支等待填充的容器。”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在课堂上要用启发式教学,话题提出来,并不一定要在课堂上把什么都讲完,应留有余地,也不一定有问必答,给学生一些启示,激励他们课堂外的自学。例如当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有困难,老师此时一定要用心去点拨学生启发思维,切不可简单生硬地告诉学生答案或要求学生坐下,一定要给学生回答正确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体会出掌握知识后的快乐。总之,英语教学要取得成功,就必须重视师生关系的作用。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和良好的合作;增强课堂教学的协调性和活跃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尊心;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和学生的潜能,为成功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作为初中英语教师,一定要有爱生之心,宽容之胸怀,再加上善于运用赏识性的教育艺术,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就会自然形成。
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性篇四
调查报告。
欢迎阅读!
农村如何发展,发展到什么水平,是关于一个地方社会水平能够到何种程度最基本的一个标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农村发展的关注一直都不够,缺乏政策引领和项目支撑的农村逐渐被社会所忘记,那里的人们渴望的不再是自己家乡的发展,而是能够逃离人烟逐渐稀少的村落。
近三年以来,随着城镇化的步伐逐渐放缓,人们这才开始将眼光放在农村这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之中,然而,此时我们看到的不是想象中的桃花源而是一片极度缺乏发展的落后村落。
就笔者而言,近年来对农村社会发展状况有些许的思考和调查,有些观点可能不够全面和深入,但主要表述的是对农村发展的一种期望。
一、农村社会现状。
农村的社会现状,笔者将之划分为人文、经济以及社会三种模式。
(1)人文模式。
如今的农村大部分都秉承着两个极端,一个是节气即春节、清明等节日人流量较大,随处可见的是赶回家过节气的青壮年,另一个极端就是每年元宵之后,冬至之前,用村落人稀来形容都不算过分,这就造成了很多生活隐患。因为青壮年外出务工,年龄大的和年龄小的留在家中,这就造成了农村社会养老问题和留守儿童的问题。
就笔者所见所闻,近些年以来,因农村一老一少居家而产生的一系列医疗问题、教育问题都非常严峻。如医疗问题主要发生在农村老年人对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方面做的不到位,有些老人对自己身体的情况仅仅是简单的通过能吃几碗饭、能干多少活来判定,而缺乏医疗器械的辅助,所以造成了一些家庭老人突然遭遇血压升高中风等情况发生。
而在农村,当遭遇到了医疗这个问题的时候,一个家庭在经济和亲情的承受力在这一刻将面临重大考验;教育方面出现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农村家庭对子女教育的忽视,一方面是由于老人对知识这一块的认知的缺乏,另外一方面是对子女是否接受较好教育的欲望的降低,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适龄儿童教育问题。
(2)经济模式。
现在的农村经济很简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农耕经济,主要依靠土地来产生价值,近些年来,人们对土地产生价值最大的期望是满足于口粮的需求,主要原因是付出的汗水和得到的回报不匹配。
第二个是新型种植经济,随着新龙村等一批依靠苗木种植、果农经济的逐渐壮大,农村逐渐形成了另外的一种经济模式,那就是依靠苗木市场和水果市场来发展的种植经济。
第三个是养殖经济,近年来,随着温室养猪、养鸭以及养牛等产业进驻,而带动了一部分农户参与到养殖行业之中。
第四个是打工经济,主要是建筑业,抹灰工是整个农村青壮年选择最多的一个行当,也是对外的一个特色职业。
的确,每年外出抹灰的青壮年为带回大量的现金,一方面促进了村民致富,另一方面也推动了本土经济的发展和盘活,抹灰产业也可以说是重要经济支柱之一;最后一个是政策经济,随着国家多农村发展的逐渐重视,各种推进农村发展的规划和项目也接踵而至,这个政策项目都需要人去实施,这也促使了一部分农民参与到其中收货财富。
(3)社会模式。
然随着近些年经济的好转和人们观念的转变,人们在个人收获财富方面还能够理智对待和选择正确的方式去提升自己收获财富的方法和速度。
但是一旦涉及到政府出面、政府出钱的事情就会出现很激烈的对比,我将之称之为争桃心理,比如,2019年底,我们组织了一次对枣林村36户贫困户的一次慰问活动,就遭遇到一些村民的不理解和闹事,有些村民甚至耍泼阻止我们活动的进行。给我们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第二种是10%和90%原理,举两个实例,一个是户户通水泥路硬化项目,我们遭遇了这样的责难,一位老乡责备我们说:“路好好的为什么非要弄成水泥路,我家牛的脚都磨破了,再说我们也习惯了泥巴路了,弄成水泥路就是方便那些当官的开小车回来,是不是?”
还有一个是安装太阳能路灯的案例,一位老婆婆找到我们说门口自从按了路灯之后,她每晚都睡不着,让我们把路段换一个地方重新装,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不能说谁对谁错,只能说一个事情我们只要能让90%的人满意,那么就能走,就可行。
二、农村面临的突出问题。
对于目前的农村而言,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有四个方面。
(1)教育问题。
教育方面最严峻的是一种模式和一种价值观。一种模式就是留守儿童模式,农村80%以上的都是父母外出打工,孩子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读书的留守儿童,他们在成长最关键的时刻缺乏父母的教育和爱,一方面让他们在学业方面受到了影响,另一方面就是没有父母正确的引导,他们的心理会产生一定的变化,有的留守儿童最后演变成只管向父母要钱,其他一概不让父母管的偏激性格。
一种价值观是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在黄灯教授关于丰三村的文章中提到,大部门农村家庭对于子女教育能够取得多大的成就都基本不抱希望,反而对于他们迅速长大能够外出打工为家庭减轻经济负担的需要更迫切,而最后的那根稻草是那些年建筑业的火爆和从事建筑业那丰厚的收入。
(2)灾病问题。
对于现在的农村而言,解决温饱问题基本上都不存在问题,一些稍微灵活些懂些技术的人甚至能够走在致富的前列,但是不管如何,当他们突然遭遇灾病的时候,这个家庭便轰然倒塌,迅速返贫。
在这里举三个实例,一个是花西乡的一位青年,因为懂些泥瓦工的本事,生活过得还算不错,媳妇也娶了,但是在一次帮村里人做房子的时候被一根意外倒下的一根横梁砸断了腰椎,一个个好好的劳力,瞬间变成了一生都需要人照顾的瘫痪病人,而结婚不到两年的妻子也离开了他,目前,他的生活全然靠父母以及几个兄弟姐妹接济照顾。
第二个是邹岗镇周兴村的一个青年,在广州一家企业上班,各方面待遇也不错,谈了朋友在老家也摆了喜酒,因为年龄的原因没有领取结婚证,但一次在上班途上的车祸断送原本为他准备好了的幸福,因企业推脱责任,最重只能享受到每月4000元的生活补助,然而这4000元还不够他每个月的医药费用,更不谈为了抢救生活而欠下的数十万债务,没领结婚证的朋友撇下了他,家里的老母亲也因为孩子的不幸而哭瞎了眼睛。
第三个是邹岗枣林村的一户人家,不到三十岁的年龄,突然疾病去世了,而她的妻子为了坚守与他曾经许下的诺言,独自一个人艰辛的抚养着他们的儿子,现在其子就读于一中读高二。
(3)社会问题。
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一个就是依然存在的恶劣伤人事件,近些年虽然有些缓和,但是依然存在着,而且时有发生。
另外一个就是信访户的存在,这里的信访户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真信访,他们的确因为各种原因受到了区别对待,对于他们的诉求理应受到公正的处理,另外一类则是专业户,他们以此为生活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用缠访、闹访来换取一些部门为缓解矛盾而答应他们一些金钱甚至是政策方面的倾斜。
(4)农村发展的问题。
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个是村集体收入来源问题,就笔者亲历的近20个村而言,基本上都没有村集体收入来源,无来源再想发展存在难点。
第二个是债务问题,因各种原因,每个村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遗留债务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第三个是村级整体发展规划,村级发展缺乏清晰的路子,没有明确的思路和规划,存在着一些不利于村落长远发展的建筑或产业的布局。
第四个村干部来源渠道少,收入偏低,严重缺乏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探索农村发展的几点建议。
(1)鼓励创业经济、合作化、入股分红发展模式。
近两年,逐渐出现一批愿意回乡创业发展的大户,但苦于土地限制和一些政策认识的不清。村级发展可以尝试与这些大户进行合作,引导村民拿土地入股、资金入股,村集体土地宜可入股,以合作社的模式运行,同时也可以鼓励合作社在用人工方面倾斜于入股农户,让愿意投资的大户获得利润的同时,让村民享受得到实惠。
(2)发展集中化寄宿式教育。
一方面实行幼儿教育集体会,片区为单位兴建公办幼儿园,另一方面逐渐形成以镇为单位的从小学到初中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寄宿学校,将学生更多的时间交给学校和值勤教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留守儿童的心理负担。
(3)妥善处理信访案件。
在市信访局局长的一次讲座中让笔者最有感触的是信访要依法,依法处理信访事件。对待每一次信访事件都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制度来,而不是一味的向下一集机关压任务、丢包袱,让真正需要信访的农户得到公正解决,让以信访为职业的那一拨人受到法律的制裁。
(4)鼓励村民回乡就业。
出自 FaNwEn.chazIdIAn.cOM
随着国家多农村发展的逐渐重视和建筑业的逐渐萎缩,新型农民需要逐渐思考未来的发展,开始着手于行业转型,一方面他们可以参与到本县一些建设项目之中获得财富,如在近几年国家拨付力度较大的小农水项目、农村整村推进项目以及各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中本县青壮劳力参与度并不高,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逐渐崛起,如电器、药业、**集团等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发展越来越好,也能够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就业选择。
(5)明确村级管理者待遇、权益以及义务。
目前,**县已经明确实施了对村级主职干部的待遇问题,同时对村级主职干部的工作提出了严格要求,即实行工作日坐班制度,用制度来保证村主职干部用于村级工作的时间。但村副职干部的待遇依然没有能够落实,虽然已经有初步方案,但是距离实施还存在一定的时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级副职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6)有阶段性的解决村级债务,为村集体发展寻找新的突破点。
对村级债务应该进行一次较清晰的认定,该有集体负担的不能推诿,明确一个清晰的债务偿还时间表,让村集体轻装上阵谋发展。以乡镇片区为单位,为每个村设计一个村集体产业的规划,然后按照规划逐渐发展,也要有清晰的时间表,按季度设置任务目标,以完全情况打分确定村级发展的考核情况。
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性篇五
英语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其课程设置应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应符合现代人素质培养的要求和多元化社会的要求.所以我们老师必须更新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英语教学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学的是“哑巴英语”,笔试成绩不错,但口语表达能力却很差.如何解决学生在口语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已成为我们英语教学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语感在其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作者:芮亚群作者单位:宜兴市官林第二中学刊名:成才之路英文刊名:theroadtosuccess年,卷(期):“”(34)分类号:h3关键词:
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性篇六
第一,加大在农村宽带建设中资金投入力度[2]。在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农村经济时,宽带网络运营商发挥了主要作用,所以宽带网络运营商需要得到当地政府的财政上的支持,为宽带网络运营商在农村宽带网络建设方面提供资金上的保障[3]。第二,加强最新一代的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力度。对于我国农村地区而言,具有着地广人稀的特点,并且从人口分布状况来讲,存在着人口密度较小的特点,在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农村经济过程中,应当对以上特点予以全面分析,为了降低网络建设成本,提升上网的速度和稳定性,需要加大最新一代的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力度,并采用有线网络,有利于降低建设成本,进而为农村居民创造比较稳定的链接网络,也为信息化手段下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第三,政府要加大在运营商运营农村宽带网络方面的财政补贴力度。由于宽带的使用费用较高,但农村的居民的收入较低,因而二者具有很大的悬殊,为了解决该问题,政府有关部门要要加大在运营商运营农村宽带网络方面的财政补贴力度,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农村居民运用宽带网络的成本,确保信息化手段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运用,从而加快农村经济管理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4]。
3.2大力开发适用于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技术。
在对农村经济进行管理过程中,为了确保信息化手段在农村经济管理中有良好的运用,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的作用,需要从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特点入手,大力开发适用于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技术,促进信息化技术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并且将更为完善的信息化手段合理地运用在农村经济管理中,为农村经济管理质量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在对农村经济进行管理过程中,由于农村经济管理和企业经济管理的特点有本质上的不同,并且在业务处理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同时,在将信息化手段运用在农村经济管理中,为了有效解决存在的网络基础设施滞后和信息技术不健全等状况,一定要加大操作比较简便的农村经济管理信息技术的开展和利用,普及智能手机在农村发展中的应用,为了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保障,需要对开发基于移动网络的农村经济管理应用予以高度重视,在移动网络的背景下,将农村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合理地运用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从而促进信息化手段在农村经济管理中有更好的运用,最大限度地提升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3.3不断提升信息化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
在将信息化手段应用在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为了提高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质量,必须确保信息技术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促进信息技术在农村经济管理中有更好的应用。基于目前我国在对农村经济进行管理期间存在的信息化技术人才匮乏的现象,并使得信息化手段在农村经济管理中有高效的运用,需要不断提升信息化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进而为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的作用,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通过定期对农村信息技术人才加以培训,并对农村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加强财务软件操作和其他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力度,使得工作人员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农村经济,当工作人员使用财务软件的能力有显著提升时,才能为信息化手段下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4结论。
总而言之,对农村经济进行管理,对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化手段已经应用在农村经济管理中,但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造成了信息化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质量偏低。因此,为了将信息化手段合理地应用在农村经济管理中,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升信息化农村经济管理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吴亚晶.信息化手段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33):269.
[2]王晓东.信息化手段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农业信息(上半月),(4):146.
[3]孟宪华.信息化手段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科学种养,(4):1-2.
[4]林汉.信息化手段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5,36(21):208-209.
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性篇七
(河北省黄骅市黄骅镇新华小学)。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提问通常是最为普遍常见的一种形式,在课堂中,每个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同,那么怎样才能了解学生的水平呢?这时就需要提问发挥它特有的作用了。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提问方式,而不同的提问方式则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也就更具有针对性,并且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提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也愈加重大,对其进行浅略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方式;提问对象;提问问题;提问时间。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提问是检测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程度的一种方式,但并非所有的提问都是必须的,无关紧要的提问往往会浪费教学活动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有效提问就显得尤为重要。“有效提问”是“提问”的升华,是一门更高层次的教学艺术,作为教师对教学质量重视程度的一种反映,应不断予以重视和改进。
一、提问方式多样化。
在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通常是讲到一个知识点,即兴就此知识点进行单纯的提问,形式单一,没有拓展性知识,无法赋予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数学课堂变得乏味。
因而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要充分注意到提问方式单一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思路进行授课,比如,在讲解数学算式时,单纯地提问6+7=?就显得十分单一,但是如果将数学算式丰富成一个数字故事,就更能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小红昨天买了6个香蕉,今天又买了7个香蕉,问小红现在一共有多少个香蕉?在同样类型算式的提问中,教师也可以进行类比拓展,将数字或者故事对象改变,避免小学生形成思维僵式,充分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提问对象整体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授课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而不是特定的几个人,不论是优秀学生还是落后学生,他们都无法各自代表整个班级的学习状况。在一个班级中,每一位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领悟能力不同,有些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时,为了赶教学进度往往会提问比较优秀的学生,在这些教师看来,优秀学生代表的就是整体学生的水平,小学数学教学也不例外。在这种情况下,利大于弊,会使班级中的优差程度出现两极分化,使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感程度和数学思维能力逐步下降。
教师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进行有效提问就要照顾到整体学生,不论是优秀生还是落后生都要一视同仁,提出的问题既要涉及基础知识的考查,又要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对提问做出相应的思路梳理,既利用所学知识,又运用自己的思维,进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对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充分调动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数学课堂的学习中。
三、提问具有针对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从问题形式考虑,不恰当的提问有两种:(1)提问的问题具有随意性,思路繁杂不清,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不明确,而且很多答案都在教材书上显而易见,过于简单,缺乏思维性和代表性;(2)有些问题脱离课本,过于空泛,超越了小学生现阶段所能掌握的知识程度,学生不能在相关知识点中找寻到思路,无从思考,浪费大量的时间。
教师在这一问题上要做出的努力就是提问要有针对性。针对性也分为两种情况:(1)教师要根据特定的学生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每一位学生对在数学上的水平不同,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水平,根据他们的数学水平进行有效的提问,比如,对优等生可以多进行拓展思维的提问,而对落后生可以多进行基础性知识的提问。(2)教师要对提问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十分明确,每一个问题都针对特定的知识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但必须要明确而不会存在概念、范围模糊的现象,使学生的思维混乱。
四、提问时间充裕化。
对于很多数学学习资质并不十分优秀的学生来说,只要他们脚踏实地地掌握数学基本知识点,数学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并不是难事,但这样的人却十分容易在课堂提问时回答失败。这是因为提问是一个反应性和知识性的综合考查,它不仅涉及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需要学生有迅速的思维,部分教师习惯于提出问题后紧接着给出答案,结果常常是学生的思路还没有成型,教师的答案已经给出了,在这种情况下,提问就成了一个形式性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在提问环节中缺少的是时间。
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将提问时间纳入课堂,给予学生思考回答的空间,比如,教师可以在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后,不急于提供答案,暂时留一个悬念,让学生先独立进行思考,整理语言和思路,与此同时教师可继续进行与之有关的课堂教学,几分钟后再进行提问,并将思考时间在日后的提问中逐渐缩短,这样做既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又能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学效果反而更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必须课程。一方面,有效提问可以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记忆;另一方面,有效提问也可以帮助教师准确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有效地改善教学效果。总之,教师应努力提高有效提问的艺术技巧,促进师生双方在数学上的共赢。
参考文献:
谢松古。课堂提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小学,(04)。
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性篇八
新时期农村统战工作重要性及对策建议思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做好“三农”工作,不仅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党委统战部门参与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发挥统一战线优势作用,服务农村改革发展,是统战部门研究的一大重要课题。
一、新时期农村统战工作的呈现新特点在新的时期,随着社会变革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统战工作重心下移,农村统战工作呈现许多新特点。
1、工作对象不断增加。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思潮呈多元化趋势,各种社会矛盾进入复杂期和突发期,农村统战工作对象不断增加。一是新的经济组织及人士大量涌现。原工商业者、国民党起义投诚等历史统战成员日益减少,而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股份合作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各类经济组织及从业人士成倍增长,单个体工商户就比十年前的增加了五倍。二是新的社会组织及人士队伍不断扩大。随着农村产业化程度的提高,各类农业技术专业合作社、文化娱乐活动组织、同类经济组织协会及利益群体等社会组织不断出现。三是新生代侨眷侨属、台胞台属增加。市场经济条件下,越来越多农村人口流向沿海发达地区,为她们认识并嫁给国外及港澳台朋友创造了条件,出现了新生代侨眷属及台属,另外,通过求学和工作途径而产生的台胞侨胞也日渐增多。四是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迅速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宗教政策的完善落实,大小不一的庙宇、庵堂等宗教活动场所不断增多,从业人员及信教群众队伍逐步增长。五是党外知识分子队伍不断扩大。高校扩招和自主择业的教育模式推行已有数十年,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党外知识分子队伍不断在扩大。大学生种养殖专业户、大学生村官、大学生个体老板在农村重出不穷。
2、工作任务日益繁重。一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任务更加繁重。“围绕发展抓统战、抓好统战促发展”是统战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当前,国家推进城镇化建设,推进农村产业升级,需要统一战线更好地发挥人力优势、智力优势和联系广泛的优势,为当地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二是维护社会稳定任务更加突出。我们现在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和矛盾凸现期、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不同信仰、不同民族等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矛盾趋于复杂,并且大量存在于基层。这些矛盾大量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需要用统一战线工作的方法去解决。三是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服务的任务日益加重。随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队伍的扩大,新的社会阶层人数越来越多,他们的民主意识和政治诉求更加强烈,做好他们的政治安排,正确引导他们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统战工作的重要任务。此外,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经济快速增长,一些海外人士返乡创业和定居的也越来越多,如何团结这些人共谋发展成为统战工作的一个新课题。
3、工作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农村统一战线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一是统战对象知识层次提高。统一战线成员中高级知识分子日益增多。二是统战对象经济地位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企业规模扩大,财富积累增加,有的甚至拥有巨额资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力日益加大。三是社会层次越来越高。在统战部门联系的代表人士中,大多数都在各级人大、政协、工商联(商会)、台联、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等组织中作了政治安排。较过去相比,农村统战对象无论在经济实力,还是在政治地位,社会影响力都有明显提高。由此统战对象的团结教育工作,如何为农村改革发展凝心聚力要求越来越高。
二、统一战线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的优势分析新的时期,农村统战工作的范围、要求,机制与发展规律都有了新的变化,呈现明显优势。
一是政治地位优势。统一战线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种政治力量基于共同利益,为了共同目标结成的政治联盟。它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权力结构中,既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与执政党一起共同执掌国家权力,又是执政党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组成部分。因此,统一战线在社会结构中处于一个非常独特的地位,既非完全的政治权力执掌者,也不是纯粹的政治权力相对人,它一端联系着国家政权,一端联系着社会公众,在国家政权和社会公众之间起到连接与缓冲的作用,能有效地沟通情感、缓解矛盾。由此可见,统一战线作为一种政治联盟,在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具有显著的政治地位优势。
二是智力密集优势。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充分发挥党外人士的智力优势,是统一战线的重要职能。统一战线是人才和知识密集之所在,聚集了以大量的中高级知识分子为成员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留学人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等,其智力结构具有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的特点,素有“人才库”“智囊团”之称。他们作为掌握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较多的人群,既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又是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他们在继承发展中华民族一切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学习吸收外国优秀文化成果。这决定了统一战线在服务农村改革发展中具有智力密集优势。
三是凝聚人心优势。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反复证明,把绝大多数人团结在党的周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在政治上的一个巨大优势。统一战线成员多是在各自领域有一定造诣、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人士,充分发挥他们的声望优势,能够把不同阶层、党派、团体、民族和宗教信仰者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统一战线工作的重点是党外代表人士,特殊的角色和身份,使得党外人士在群众中具有特殊的影响力,许多话由他们来说更有说服力,许多事情由他们来做更为有利。党外代表人士作为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主体,具有角色超脱、作用独特的优势,能起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消解民怨的作用。统一战线通过广泛宣传、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等工作,能坚定社会各阶层对实现农村改革发展的信心,提高基层工作者改善“三农”问题的积极性,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
统一战线服务改革发展方法和途径探析 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不仅事关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统一战线作为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服务的。因此,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和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功能和优势,积极探索和实践统一战线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法和途径,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和运用统一战线各领域资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1、认真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社会主义农村改革和发展是一项开创性的世纪伟业,既无成功经验可以利用,又无现成模式可供借鉴,加之,各地实际又不尽相同,因此,如何使这一“伟大工程”开花结果,并达到预期目标,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探索。为此,统一战线要组织引导和大力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关注“三农”问题,紧紧围绕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区域经济、促进农业产业化开发、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合作医疗、环境保护、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谋发展之计、献务实之策、行为民之举,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发挥“智囊团”、“人才库”的作用。
要大力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带头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正确处理好劳资关系,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发挥企业优势,注重为农村培养一批会经营、懂管理、有技术的骨干人才,鼓励和帮助他们返乡创业,带动更多的农民发家致富。
要注重发挥统一战线成员中涉农方面的专家学者在技术、信息、市场方面的专长和优势,引导他们深入农村,突出项目帮扶、信息帮扶、技术帮扶,为培训人才,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益做出贡献。
要引导非公有企业投资兴建光彩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以实际行动支援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扶贫帮困、捐资助学、法律援助、“手拉手、结对子”等活动的开展,为广大农村送去关怀和温暖。
5、以“三下乡”为载体,推动农村社会事业进步。注重发挥科、教、文、卫等领域统一战线成员的优势和作用,组织开展以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为主题的各类实践活动,通过举办科技讲座、发放科普图书、播放电教片、义诊、义演等形式,普及农村科普知识,增强农民的健康意识,为推动农村地区崇尚科学、抵制迷信、艰苦创业、移风易俗,形成文明向上的新风尚多办实事。要动员统一战线成员积极捐款捐物捐书,帮助农村改善文化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农民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
6、做好民族工作,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加快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是统一战线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把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整体规划,统筹组织实施。当前,要重点加强对少数民族企业的帮扶力度,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相关产业、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使少数民族企业做大做强。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着力改善少数民族群众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生产、生活条件,鼓励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要重视做好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引导他们争当新型农民。要及时妥善协调解决涉及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巩固和壮大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7、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抵御境外势力的干扰和渗透,推进各宗教之间和睦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重点加强对党员干部、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宣传教育,按照《宗教事务条例》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既要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又要防止出现同社会主义、同人民利益相违背的宗教狂热,使广大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以及信仰不同宗教的群众团结起来,共同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8、建立长效机制,认真组织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使命光荣,为统一战线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舞台。但是,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艰巨的工程,并非只争朝夕,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全党全社会、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群众同心同德,共同为之奋斗。作为包括由社会各阶级、阶层、党派、宗教、民族、社会团体、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包组成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在这一强国富民的伟大工程中,更应及早谋划,充分发挥作用。工作中,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形势主义,既不能好大喜功,又不能消极应对,无所作为。要吃透精神,突出重点,精心组织,认真筹划,扎实稳步地推动新农村建设。要积极探索统一战线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方式、方法和途径,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服务运转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使统一战线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大有作为。
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性篇九
众所周知,陕西是文化大省,文化生态极具多样化,其历史文化资源不仅丰富,而且人文传统也有着深厚的积淀。文化又是陕西的优势和特色所在,所以陕西民俗文化又是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千百年来人们生活智慧的结晶。
民俗文化是一种文化形式,隶属于精神文化范畴,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发展中出现的一种约定俗成的风俗和习惯,是一种非物质文化,是一种社会和集体行为,而不是简单的、个人的随心所欲。
陕西的民俗文化种类繁多,源远流长,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民间性、古老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其包罗不同的社会层次下的不同文化形态,主要有民俗节庆、民俗活动礼仪、民间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技能、口头文化传统、民间传统知识实践等诸多方面。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安塞腰鼓、陕北秧歌,有源于民间的户县农民画,陕北妇女创造的民间剪纸,还有西府民间工艺、华阴老腔、蒲城的焰火等。此外,还有众多民俗文化艺术进入到了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主要有:凤翔彩绘泥塑及木版年画、民间刺绣中的西秦刺绣和澄城刺绣、剪纸艺术以及黄陵面花等等。还有泥塑、皮影、鼓乐、地方剧种、社火、庙会、服饰……其品种众多,都独具特色。
当前,我们正处于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在陕西民俗文化的助力下,有效地对其产业进行开发、利用和创新,将对陕西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2.1有利于优化陕西农村产业结构,突破陕西农村建设瓶颈。
在新农村建设中,靠传统的农业生产来提高农村经济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地进行新农村建设,就需要转变思想,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经济增长方式。而陕西民俗文化的科学运用,正好就是突破传统农村经济增长瓶颈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新途径。所以,整合陕西农村优秀民俗文化和开发文化旅游经济,发挥文化与经济的双重价值,就是为陕西新农村建设提供全新的农村发展模式。例如:陕西民俗文化村——袁家村,就是科学、充分地开发当地民俗文化,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使袁家村从当地有名的贫困村逐步跨入现代的农村新阶段,甚至超过德国农民的生活水平。
2.2有利于扩大农民就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在新农村建设中,陕西民俗文化的有效开发对农民的就业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民俗文化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可以利用当地具有传承技艺的农民手工艺人进行。这些优秀的手工艺人将自己的手艺教给当地的普通农民,这不仅有效利用了农村的闲散劳动力与其闲散时间,使之全力地进行生产和经营陕西的民俗文化,而且也扩大了农民就业增收的渠道,改善了农民收入水平低的状况。其次,利用农村这一地域民俗文化优势,不仅使当地农村民俗文化得到繁荣发展,而且也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这使陕西的农村经济社会格局得到改变,解决了农民平日里无法解决的问题,满足了农民群众的多样化、多方面、多层次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在陕西农民的就业发展中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2.3有利于传承、弘扬和保护陕西优秀传统文化。
大量丰富的、优秀的传统手工艺和手工艺人、手工艺品是陕西农村民俗文化产业的宝贵资源,发展陕西民俗文化不仅是当代民俗手工业产业发展的前提与保证,更是优秀的民俗手工艺价值理念传承和弘扬的重要途径。陕西民俗文化的传播和弘扬能够增进地区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使民俗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得到创新和发展,并且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民俗文化生态系统。也就是说,在新农村建设中,陕西民俗文化的产业开发是陕西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有效载体,所以,要利用地域优势通过产业化来发展农村民俗文化,深入发掘、开发民俗文化资源和民俗文化产品,使民俗文化产品和配套服务逐渐丰富起来,并广泛地进入到不同国家和地区,让民俗文化的核心价值得到重塑,使陕西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以新的`形式得到弘扬和发展,并使这种良好的民俗文化生态既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弘扬了新的时代精神。
2.4有利于充分、广泛地保障陕西人民群众的民俗文化权益。
在新农村建设中,陕西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加深陕西民众对优秀传统民俗的了解,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良好氛围,增强其弘扬民俗文化的自觉性和自豪感。陕西民俗文化的产业发展,有助于创造充满激情的民俗文化氛围,使陕西人民群众的民俗文化创造成果得到尊重、文化创造热情得到激发和保护,使文明精神风貌得到提升,新的民俗文化业态得到更好的培育,使其生活方式得到创新,使其民俗文化权益得到充分的、广泛的保障。
文化建设和创新是新农村长远机制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首先要把农村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坚持统筹规划的发展道路,以民俗文化产业为支撑,明确农村的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和建设在不同阶段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任务、施行原则、规划步骤及保障机制,确立科学的工作引导,以文化民生为抓手和文化传承为主线,提高新农村文化建设实效,使农村民俗文化达到启发民智、凝聚民心、保障建设、加快发展的作用,并让农民群众能够享受到基本的文化权利。统筹协调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农村的文化龙头企业,按照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发挥其传承力与渗透力,履行相关责任,保证所承担工作有人抓、能落实。
在新农村文化创新方面,依然要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长远机制方面着手。同时考虑兼顾当前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升级和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加大本土文化的挖掘、开发、利用、宣传等推广力度,对传统的民俗文化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其融入农村文化建设,打造以农村为载体,并能够全方位将这些资源辐射到城镇文化产业中,做到重点扶持,在“农”字上下功夫,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陕西有价值的农村民俗文化,打造出具有陕西特色的、鲜明的乡村品牌文化,使新农村的文化建设顺利推进。
3.2健全新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新农村文化发展的关键,而农民又是新农村的主体,所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就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培养和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复合型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使农村的民间艺人升级为文化技术人才,真正使其成为具有特色的新型农民群体,这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证,使农村的先进文化得到创造和培育,促进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此外,还应积极制定和落实新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规划,解决相关人事问题,稳定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发展培训,健全农村文化人才竞争激励机制,以增强和提高文化人才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使其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为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发挥巨大力量。
目前,由于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所以,可以采取公开招聘的形式吸引高校优秀毕业生加入到农村文化的服务行列,使其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中各尽其才。对于农民中的文化志愿积极分子等各类农村社区文化人才,也要大力发展,给其提供良好条件,营造良好氛围,鼓励深入农村开展志愿服务并激发其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促进农村人才队伍成长成才,以提高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能力。
3.3建立城乡文化统筹发展机制。
要实现城乡文化的协调发展,就要统筹规划,加强城乡文化产业的互动和城乡文化要素之间的相互渗透,以促进城乡二元文化结构融合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建设。首先,对资源的统筹要进行强化。构建城乡文化发展新格局,就是要围绕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战略和规划,把农村民俗文化产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强对农村民俗文化产业的支持和保护,对民俗文化资源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合理分配,并共同发展。其次,对城乡文化活动方式要进行创新。由于城乡文化具有互补性,所以就可以使农村文化进城,城市文化下乡,达到城乡双向互动。最后,对城乡文化的传播途径要多样性化。由于当今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逐步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所以要满足农民需求,就要建设完善的农村文化阵地,以协调文化传播的渠道,并积极构建城乡统一的网络体系,拓宽信息资源,助推新农村文化产业建设。
参考文献。
[1]赵喜桃,张德丽。陕西民俗文化的发展与保护[j]。唐都学刊,2008(06)。
[2]张浩。“互联网+”时代下陕西民俗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开发[j]。包装工程,2016(18)。
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性篇十
初中英语教学既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延续,同时,又肩负着复习备考的重任,起到顺承高中英语的桥梁。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英语基础及学习效率等令人头痛,如何克服这些困难,找到合适的对象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我们一生不断创新、进取的不竭动力。一个人一旦形成一种自觉的稳定的内动力,就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
进入初中后,我想没有一个学生是真的不想学好英语,只是他们英语基础比较差,自己丧失了信心。但是,他们都决心在初中这三年,把薄弱的科目补上去,都希望能考上自己理想的高中。因此,他们的学习欲望是十分强烈的。帮助学生树立“不怕苦,不怕疲劳,不怕障碍,不怕失败”的坚强意志。鼓励他们不仅要做学习的智者、方法的贤士,更要做精神的勇者、意志的勇士。让各种考试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要有鼓足干劲,一拼到底的拼搏精神。
事实证明,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的态度,使其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会使教师所付出的劳动事半功倍!
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1、帮助学生克服“记单词难”的关卡。
学生词汇量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做题质量的高低,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以及做题速度的快慢。但是,如何记住这么大的中考词汇呢?首先,我认为非常有必要花一定时间专门训练学生的拼读能力。通过复习字母组合,辅音字母的发音规律及元音字母在开、闭音节的发音,使学生建立音、形结合的概念,做到会写就会读。其次,词汇复习在初三总复习阶段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避免词汇复习的枯燥性,增加其趣味性、科学性。我尝试利用同义词与反义词,如复习read这个词,我就把与“看”有关的单词,通过这样的排列对比,学生就比较容易记住单词。还有一种我较常用的方法,就是把一个词及与其有关联的词组归纳在一起比较。这一方法,对初中学生特别有效,在复习阶段尤其如此,并辅之以适当的练习,使学生有种新鲜感。这些方法,让学生从纵向、横向及各个方面将词汇的雪球越滚越大。
2、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
多年来,在中考中,英语听力都是一个容易得失分的环节。在帮助学生记单词的同时,也通过多听一些听力材料,只有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总结与积累听力的背景知识,还有在对日常生活用语方面的积累,用心体会生活,从生活中的听、说、读去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
除了增加词汇量,还要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学生刚开始做练习时有些困难,所以训练前,可以先给学生复习有关知识。这样通过实践和努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因此,在教学中,我不停反思、探索行之有效的听力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听力学习能力。
3、加强英语阅读能力。
平时我们都爱看小说、杂志和报纸,所以提倡多看些课外的与英语有联系的杂志或读物。在新课标的精神下,学生的阅读篇章越来越长,词汇量也不断增加,这就给缺少背景知识的乡镇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消化多而繁琐的单词,从而难以理解文章的内容,针对这些现象,我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进行阅读训练。通过教材提供的题材各异的文章让学生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扩展他们的文化视野,同时让学生体会语言的优美,积极带动学生去思考文章的内涵,形成自己的观点,体会到思考的快乐。让他们走出课文,深入自己,深入外界,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英语综合能力。
(2)着重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阅读方法,科学的阅读技巧和合理的阅读速度的能力。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如寻找主题句、猜测词义、推理、跳读、略读等阅读技巧来获取信息。同时,根据不同的文章题材,整理和归纳部分阅读文章,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文章。针对不同体裁,抓关键信息。如说明文,科普读物和小品文等,首句通常为主题句,其余的句子都是围绕主题句进行说明或阐述;新闻报道的首句通过概括整个事件;幽默小品等的末句往往含蓄,要仔细品味。
平时在训练阅读理解中常用的方法是:先看短文第一句或第二句,因为英语短文开头往往是概括型的。学生看完之后,就知道该文涉及到什么。然后直接阅读所有题干,并划出关键词。比如一些术语,数字,专有名词等,再通读全文。经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十分省时间,且在阅读中可以有重点地读,对提高阅读速度和答题准确率有一定帮助。
在讲评阅读理解时,不是单纯对答案,而是帮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整体理解文章以及理解信息形成内心思维构造能力。并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长难句,特别注意培养学生阅读信心和毅力,使他们尽快适应中考较长文章和多篇文章快速阅读的要求。
4、巧学英语写作。
限时模拟写作训练,加强考生临场应变能力。每年中考的作文分为小作文和大作文,知识复盖面广,这就要求学生在做题时必须注意速度和节奏,而中考书面表达从时间分配上看,最多也只能是25分钟左右的时间,学生必须在这点时间内完成书面表达,并且意思连贯,无严重的语法错误。可以给学生做一些具体的练习题,每周五布置下周要练习的文体,让学生看懂上面的指导语,做对应练习,对照答案自己修改,把该记住的一些套语记住。摘抄出普遍性的错误,抄到黑板上,让全班一起纠正,同时也暗示是哪位同学的错句,其目的是给本人以深刻的印象,下次一般不会犯类似错误。写作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是对学生所学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作为教师,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定全方位的训练,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
三、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安排好教学和复习。
每个学期初,教师要先根据内容和课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上课计划,并注意上课内容的系统性。例如,语法内容在授课过程中一般都是化整为零,分散在各课,在复习时就将他们聚零为整,把几种动词时态放在一起复习比较,表示相近意义的结构放在一起进行识别。同时,还要处理好初中教学与高中学习之间的关系,在教学环节中恰当地渗透中考信息。
总之,教师只有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以有效的方法和培养良好的习惯来学习,学生才能满怀信心地迎接中考,夺取更优异成绩。
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性篇十一
内容提要:目前在农村英语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课堂气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课堂气氛调动不好,学生的参与度就会很少。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学生为中心是课堂的出发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课堂气氛的关键。因此,组织课堂教学既要充分发挥我们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考虑如何做好课前教学设计,如何生动的引入课题,如何利用好多媒体及网上教学资源,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我们的课堂气氛,最终达到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
一、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体与核心。
在英语教学活动当中,由于我们农村教学条件的限制和英语学习环境的影响,再加上懒于去认真研究教学设计,我们照本宣科既简单而直接,因此很多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垄断课堂,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洗耳恭听;教师问,学生答;课堂气氛只会越来越沉闷,教师越教越吃力,学生越学越没劲,最终,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越学越没。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努力形成这种认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自觉实践、生动活泼地发展,把课堂多一点交还给学生自己,让他们自己组合、思考与探索来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在教师心目中要对教师与学生重新进行定位,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清醒认识学生的素质与蕴藏的潜能,采取正确的态度与行为,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此外,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教学使全班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得;尽量让更多的学生感兴趣学习英语,尽可能不让学生失去对英语学习的欲望,这样才能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与核心。
二、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英语课堂气氛的关键。
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形成最佳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与发挥,是我们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我们教师只要在挑选各种具体情况下的最佳教学方法的能力越强,那么我们教学技巧与技能就会表现得越新颖,课堂气氛就越活跃,教学效果当然也就会越显著。课堂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指导学生“会学”知识,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能教快地获取知识,更透彻地理解我们教学的知识,如何使我们课堂教学更加兴趣?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所教学的内容,再根据学生的基础、精心地设计我们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课堂导入方面,我们就可以利用简笔画、多媒体图片等导入新课;在教学时,我们也可以创设教学情景,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让学生进行主动积极地思维分析问题。这样就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语言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新的语言点,从而使教学具有整体性,同时也要善于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旧知识,使新旧知识相互渗透,形成整体。另外,还要利用直观教具或电化手段,来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运用,强化对所学材料的感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多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
要提高教学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养成课堂上大胆开口表达自己想法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教师可以通过及时评价,能把对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自觉或不自觉地传导给学生,评价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正面评价,那么他的内在价值就得到了外界的承认,学习成就的需要也就得到了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会感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快慰,随之而来的学习外语的积极性渐渐提高,同时唤起更高水平的需要。相反,如果学生得到的负面评价过多,就会产生消极影响。有些学生,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信心下降。因此,对具体人提出具体要求。使学习好的学生感到英语课大有学头,学习差的学生觉得有信心学好。教师提问时,对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要提些稍加思考就能回答出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加强其自信心。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些稍难的问题,在表扬的同时要指出其不足,以防止产生骄傲情绪。学生回答问题即使错了,教师也不可指责,以免让学生难堪而破坏课堂气氛。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评价方法,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热烈紧张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英语基础知识。让每个学生都敢于在英语课上用英语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让他们不要害怕自己说错。
四、在教学中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对课堂气氛很重要。
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讲,如果我们对教师没有好感,也就不想学他教的课。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课堂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作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和“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于把对教师的态度决定于他的学习动机。如果教师只对优秀的学生感兴趣,表现出厚爱,而冷落了成绩差的学生,那么就会造成成绩偏好的学生自以为是,成绩差的学生灰心丧气,慢慢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一旦学生与教师产生了对立情绪,教师的教学就显得无能为力了。在我的教学中,因为自己的性格和严格要求学生的特点,所以也经常让一些学生不喜欢,这是我们持有以前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具有威严之感,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一直没形成,要么对他们太平等了,到一定的时候我招架不住他们,要么让他们觉得我不好接触,上课不和我配合。教学中,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还需要我们老师自己多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并且要做很多细致的工作,比如教师要要关心和尊重每位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志向要求,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让每个学生觉得自己在教师心中有一席之地。如果每个学生经常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关心和尊重,便会被激发出健康的情感,变得生气勃勃,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五、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增强英语课堂气氛。
总之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青年英语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而不是只接受我们教师传授知识的一种容器,教无定法,只要我们找到适合自己学生,能取得课堂最佳效果的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他们都有表现自我和得到别人赏识的欲望。教学活动不仅是认知过程,也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个好分数,而是要努力培养学生在知识、能力、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大力营造活跃的英语课堂气氛是我们当今英语教师追求的方向。我坚信只要我们能在教学过程中肯花力气去探索、去研究、去和学生共同来完成教学目标,最终我们农村英语教学也会有一片广阔的天空。
参考文献:《英语课堂教学》。
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性篇十二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学校办学水平与校风、教风、学风的重要标志,是展现学校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它是学校德育工作建设的重要阵地.加强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树立以培养师生的.职业道德为中心,强化职业技能为目的,突出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特色,加强学校管理,正确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教育,以集体的凝聚力感染学生,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常添玉作者单位:武陟职教中心刊名:河南农业英文刊名:henannongye年,卷(期):“”(6)分类号:g71关键词:
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性篇十三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论了初中英语实施有效性教学应着重把握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有效性;创新;兴趣。
当谈到教学有效性时,我们的老师常常抱怨:花了那么多时间,下了很大功夫,学生的成绩却如此差。这就存在一个困惑,在改进课堂教学的时候,是否思考过一个共同而又严肃的教育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谓“有效教学”,就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教学手段、方法和技术。包含教师有效的“教”,学生有效“学”,师生得到有效的相互促进与发展。而有效性教学,能够最大限度的获得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能有效的突破教学难点和重点。笔者从事英语教学十多年了,也经历了从传统的英语教育教学模式到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深知新课改教育模式给我们英语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然而在学习、思考和实践中,我们也分明地觉察到它的遗憾与不足。这种情况下,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又引起了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有效性教学。
一、注重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每个学生自觉求知的内动力。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才能集中注意力并能最佳地接受。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做:
(1)注重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话题中设计情景吸引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同时注意维持他们在课堂上昂扬、积极的态度。在教仁爱版bookiiunit3topic3sectionb时,这课主要通过对事物的评价来学会“同意与不同意”的表达法:yes,ithinkso.iagreewithyou(him,her).no,idon’tthinkso.idon’tagreewithyou(him,her).笔者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让一位学生到讲台旁,让与他玩得最开心的同学来描述、评价他,教师在一旁时时表示同意“yes,ithinkso.iagreewithyou(him,her).”或问其他同学“doyouthinkso?doyouagreewithhim/her?”这种方式引入所学内容,十分亲切又很新颖,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接下来,笔者又利用学生前一周刚看的一部电影来操练,因为,有的同学喜欢,有的不喜欢,大家讨论非常激烈,但都能很好地运用这些句型。最后在归纳总结这环节时,让学生对“闽剧”和“周杰伦的歌曲”表达他们家人的看法,并作为作业写出来。(中老年人和青少年对“闽剧”和“周杰伦的歌曲”看法差别较大)这样的设计,既贴近生活,学生有话说,又能很好地操练“同意与不同意”的表达法。
(2)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笔者常常引进竞争机制。如单词、句子、对话或短文朗读竞赛。笔者常以计时方式进行师生打擂或生生打擂。具体如下:当教完当天的对话或短文时,让学生计时,教师尽可能快地将对话或短文念完,并以这个时间作为分数(如30秒即30分),然后让学生课后准备,第二天早读时进行比赛,时间低于老师所念的另加10分即40分,超过一秒则扣一分,以此类推(如学生念35秒得25分)。同时评出“月冠军”和“学期冠军”并给予适当的奖励。(或课后直接布置任务让学生回家准备,第二天早读时与老师或某个念得最快的同学竞赛,得分方法同上。)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不但完成当天的口头作业,单词、句子的记忆,培养了学生的英语语感,还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真是一石多鸟,何乐而不为?当然,一些游戏、歌曲、简笔画、学生画的图片等,都可以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转变教师角色有利于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节英语课,即使备课和学习方式相当完美,如果学生始终处于被操纵的状态,那这节英语课也顶多是老师惊心导演的木偶戏,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十分顺畅,而学生却收效甚微。随着英语教学的深化改革,教学思想的改变,教学观念的更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课堂活动已逐渐形成。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听、说、读、写、译、练。教师是传授知识的输送者,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巧设问题,帮助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组织学生进行有关重点部分的讨论,创造出一种宽松的气氛,让学生每节课都真正的学有所得。有效的英语课要求教师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中走出来,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权利还给学生,把伙伴还给学生,把思考的空间还给学生。学生能说的,教师决不代替;学生能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教师要学会放心地退出去,适时地走进来,努力做到:知识让学生去构建,问题让学生去发现,思想让学生去表达,思维让学生去创新。教师若能始终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去思考教学,学生才会以主人翁的姿态去有效地实现自身的发展。
三、注重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学生学法的指导。
英语学习除了要培养学习兴趣外,还要培养学生良好地学习习惯及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学习方法。在英语学习起始阶段,教师要坚持从“严”字上狠下工夫且要明确要求,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培养学生勤学好问,大胆开口的习惯;培养学生正确朗读、熟读、快读和背诵的习惯;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勤动笔做笔记的习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归纳的习惯;培养学生敢于、勤于提问的习惯等。
当然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会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英语教学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率。达尔文曾说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象有了‘金钥匙’,能打开知识的大门,我们教师一定要把这‘金钥匙’教给学生。”在教学中,笔者常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如在教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的人称变化时,笔者归纳为七个字“一主,二宾,三不变”,并让学生通过练习理解什么是“一主,二宾,三不变”。这样在理解的基础上更有利于记忆。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创设对话、合作学习和充满激情的英语课堂。
有人说传统的英语课堂是“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此话虽然有些夸张,但的确反映了当前一些中小学英语课堂仍旧有满堂灌的弊病。要改变这一现状,新课程提倡一种流行于国外的新外语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牛津初中英语正是按照任务型教学的原则设计语言实践活动的。它强调课堂学习中任务的真实性和互动合作性。实施“任务型教学”,需要创设一个基于对话的相互合作的英语学习课堂,这是一种富于创意的有效英语教学方略。由于强调了互动合作,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它对于改善课堂气氛、大面积提高英语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我们对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关注很多,惟独忽略了教师授课的激情。往往新教师在这方面做得比老教师更好。他们因为初出茅庐而激情四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经历的增多,激情就会慢慢地减退。但是,要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老师就必须重视自己感情的投入,让自己的课充满教学的魅力。教师要充满朝气、充满激情、充满信任、充满关爱;在教学行为上,用自己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的人格魅力和规范的教学行为去影响和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用高超的教学技术去感染学生,用幽默艺术的教学语言去吸引学生,从而营造生动、活泼、有序、高效和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
五、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教学模式的创新。
要使学生保持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把学习兴趣转化为一种自觉学习的行为,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并且是多变的。而这些就需要教师宏观把握整个教材体系,理解教材设计意图,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课堂教学模式,且要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能力为目标,训练为主线”的精神。力求使学生在认知与操练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形成技能技巧,达到吸收消化的目的。如七年级的48个音素教学和音标拼读教学,它们虽没明确地编排在我们教材教学进度中,但却是学生拼读生词、记忆生词必不可少的基础与技能。因此,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更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这48个音素及拼读规律,笔者联系了汉语的拼音教学,利用声母与韵母表,先找出与其读音相似的进行比较联系记忆,再强调不同之处。这样既有效地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这些读音,又能很好地记住它们的形状。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主要采用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方式,这种方式极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如在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过程中,起初采用“连词成句”训练方式,接着运用“遣词造句”训练,这两种方式主要让学生明确英语句子的写法及与中文的不同。然后再以“根据图片内容遣词造句”进行训练,再到“根据汉语提示写作文”和命题作文等训练,逐步推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当然这些试题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而不是从某试卷或网上随便拿出来给学生做。)在实践中笔者发现这个方法行之有效,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教育教学手段。
随着英语课堂的改革发展,课堂上一支粉笔一本书的历史已经被改写。适当适量地使用媒体教学成为当今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例如使用幻灯、投影、多媒体教学。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是现代英语课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变文字为直观、生动、形象的画面,融听、说、读、写、练为一体,学生身临其境,兴趣大增,能有效地改变传统教学时学生因为长时有意注意而精力涣散的情况,还能赋予课堂以现代气息,弥补缺乏学生反馈、缺乏师生情感交流的不足。而且,我国教育部高级官员曾在中国教育国际论坛上勾画了网络教育的未来发展蓝图。网络丰富的资源和富有想象力的操作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无限的想象空间。利用网络来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量化控制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成为可能,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日益明显。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网上有很多东西对学生来说并不适合。这就要求我们老师面对纷繁复杂的资料时,不能简单地拿来,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劳动来提炼和筛选,把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材料推荐给学生。
七、注重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学生学法的指导。
英语学习除了要培养学习兴趣外,还要培养学生良好地学习习惯及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学习方法。在英语学习起始阶段,教师要坚持从“严”字上狠下工夫且要明确要求,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培养学生勤学好问,大胆开口的习惯;培养学生正确朗读、熟读、快读和背诵的习惯;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勤动笔做笔记的习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归纳的习惯;培养学生敢于、勤于提问的习惯等。
当然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会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英语教学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率。达尔文曾说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象有了‘金钥匙’,能打开知识的大门,我们教师一定要把这‘金钥匙’教给学生。”在教学中,笔者常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如在教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的人称变化时,笔者归纳为七个字“一主,二宾,三不变”,并让学生通过练习理解什么是“一主,二宾,三不变”。这样在理解的基础上更有利于记忆。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八、教师应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立足课堂超越课堂。
教师如果能够在教学中及时恰到好处的能动的反思,一定会使学生们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获得一种知识的享受。《英语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因此,教师要凭借教学机智,通过及时的教学反思,善于捕捉、放大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的教学资源。它们有时是奇思妙想,超越教师的思维,有时是教学的最佳切入点,有时是“节外生枝”或“锦上添花”。经过教师科学反思而利用的这些动态的教学资源,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还能弥补教师教学中的不足,教学因此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综上所述,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教师经过长期努力,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加强自身素养和知识积累的结果。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每个英语教师一生不懈的追求。
参考文献:
[1]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abstract:thispaper,basedontheauthor'steachingexperiencesofmanyyears,expoundssomeproblemsworthyofnoticeinimplementingeffectiveenglishteaching.
[3]宋桂月,金莺〈〈英语课程教师读本〉〉北京出版社,.6。
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性篇十四
(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九合中学)。
摘要:迄今为止,英语在初中教育领域中存在并迅速发展了几十年,并且一直都在不停地变化,目前又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包括了英语。本文将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说明情感教育及其重要性,研析现阶段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与问题,并详细阐释情感教育在具体实施中应该注意的一些细节,以期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情感教育能够得到真正具体有效的落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村初中英语的教学进步。
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性篇十五
要形成师生情感交融的和谐气氛,首先教师自身的情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情绪状态对学生的认知和师生关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教师面带微笑,学生会感到亲切、温暖,学习就会很有劲头。反之,当教师表情冷漠或怒气冲冲地面对学生时,学生会感到压抑、紧张,影响知识的接受。因此,教师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利用自己情绪的感染学生,使课堂具有融洽、亲切、充满温暖的氛围。教师不能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家庭琐事、不良情绪或情感纠纷带到课堂上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教师要注意发现和收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设计教学活动的素材。如在教herioes时,我就叫学生从书刊、杂志和网络上去查找体育、航天、科技等方面的英雄人物。学生就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不仅查出了这些人物,有的还查出了他们的简历和趣事。这样,每个同学用英语简要地介绍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人物,不仅增加了知识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多数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与他们的性格有关。一般说来性格开朗、自信心强、认真负责的学生学习进步快;而那些具有消极、悲观、恐惧、自卑等不良性格的学生英语学习就很难取得良好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对那些性格内向、消极、悲观的学生要给予特别的关注,研究他们的个体学习方式,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能适应他们的需求。不同的学生在情感方面的需求和表现是不同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如对内向型的学生,就要鼓励他们多开口读和说,在课堂上多给他们提供机会,并多给予表扬,使他们获得成就感,从而克服自卑的心理,保持学习的热情。而对于那些外向型的学生,要给予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以保持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要不断地对他们提出新的要求,对他们的缺点可以直接批评。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和培养学生个性中积极的情感因素,对他们的微小进步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注意自己的教案是否适应各种性格的学生。
四、克服学生的焦虑情绪。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尽管学生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也难免会遇到困难与挫折,会产生急躁情绪或焦虑感。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帮助他们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另外,还要想方设法使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消除或降低焦虑情绪。例如,在听力训练时,很多学生都比较紧张,害怕自己听不懂。英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首先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听力环境。听力训练开始之前,先放一些轻松愉悦的音乐松弛学生紧张的情绪。在正式开始听内容前,注意使用适当的导入手段,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为学生的预测做准备。在听力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调整教学节奏,对于难词、难句、习惯用法及文化背景等要做适当处理。对那些有特殊困难而又特别焦虑的学生,要给予特别关照。根据提问的难易程度,提问不同水平的学生,让他们都能轻松去学习英语。